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

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我认识杨先生已经四十五年了除了我的老师陈省身教授外,他一向是

我最尊敬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在统计物理和高能

物理的工作都使人敬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推广Woyl的规范场的工作

到非交换规范场的理论,在七十年代由欧美诸人完成的高能物理的标准

模型,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对自然界认识最深刻的理论,这个模型的

建立须要用到非交换的规范场理论。

②五十年来在欧美不同地方的高能对撞机每一次得出来的重要结果,都

能震撼人心,因为它显示了大自然最基本结构的一部分。每一次实验的

突破,都代表着人类进一步地了解了人类历史以来最想知道的事情:天

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③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因此每一次突破后,

我们对杨先生的学问有更进一步的景仰!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须

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这更不是华尔街一般的商人能够理解

的事情。

1

④记者说杨教授反对在这个科学界最基本的学问领域上继续做研究,我

不敢肯定这句话的真实性毕竟我和杨教授多有过从,却还没有亲耳听到

过他反对建立对撞机的事实所以此话只能作为存疑。

⑤但是重要科学的创作,都包含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在内,不属于某人所

有,真理只在反复的推理和实验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古希腊

哲学家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发掘宇宙间最基本的真理,更要有

这种勇气,这种毅力,才能完成西方国家,无论是科学家,或是政府,

为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都愿意无条件的付出大量的精力!一百多年来,

多少智慧,多少金钱,投入在一些看来没有用的基础科学上。但是这些

投资却成就了今天西方国家文化的基础。

⑹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难道不需要为这个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做

点贡献?难道我们只是在游戏机,在房地产,在互联网上赚点好处,就

心满意足?在我记忆所及,中外古今都还没有过这样的大国!

⑦我们扪心自问,中国当今的国力,没有能力做这个对撞机吗?中国领

导说的和平崛起,可以没有重要的文化意涵,没有探索宇宙奥秘的勇气

吗?现在在中国反对建造对撞机的科学家们,有谁是高能物理的实验专

家?为什么有深厚经验的外国专家意见变得不重要了?

⑧我和SteveNadis的书上已经解释很清楚做对撞机对科学,对中国的重

要性,希望大家用理性的态度来看这事!

2

(摘编自丘成桐《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

题》,有删改)

材料二:

8月29日微信公众号“老顾谈几何”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丘成桐:

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讲到他(丘)

赞成中国建造超大对撞机,而我(杨)反对,他难相信。其中一段如下:

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每一次突破后,我们对

杨先生的学问更加佩服!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需要有更进一步的

发展,使人费解!

丘教授的理解有误!属于偷换概念,原因如下:

(-)建造大对撞机美国有痛苦的经验:1989年美国开始建造当时世界

最大对撞机,预算开始预估为30亿美元,后来数次增加,达到80亿美

元,引起众多反对声音,以致1992年国会痛苦地终止了此计划,白费了

约30亿美元。这项经验使大家普遍认为造大对撞机是进无底洞。

目前世界最大对撞机是CERN的LHC。2012年6000位物理学家用此对

撞机发现了Higgs粒子,是粒子物理学的大贡献,验证了“标准模型”。

LHC的建造前后用了许多年,建造费加上探测器费等等加起来一共不少

于100亿美元。高能所建议的超大对撞机预算不可能少于200亿美元。

3

(二)高能所倡议在中国建造超大对撞机,费用由许多国家分摊。可是

其中中国的份额必极可观。今天全世界都惊叹中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

可是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少于巴西,墨西哥或马

来西亚,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

医药健康问题,等等。建造超大对撞机,费用奇大,对解决这些燃眉问

题不利,我认为目前不宜考虑。

(三)建造超大对撞机必将大大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的经费,包括生命科

学,凝聚态物理,天文物理,等等。

(四)为什么有不少高能物理学家积极赞成建造超大对撞机呢?原因如

下:

A.高能物理学是二战后的一个新兴领域,此领域七十年来有了辉煌的成

就,验证了“标准模型”,使人类对物质世界中三种基本力量有了深入

了解。可是还有两项大问题没有解决:

(甲)对剩下的第四种基本力量一一引力的深入了解还有基本困难。

(乙)还没有能了解如何统一力量与质量。

希望解决此二问题当然是所有物理学家的愿望。

B.有些高能物理学家希望用超大对撞机发现“超对称粒子”,从而为人

类指出解决此二问题的方向。

4

但是。今天希望用超大对撞机来找到超对称粒子,只是一部分高能物理

学家的一个猜想。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我在内,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

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

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五)70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没有。

假如高能所建议的超大对撞机能实现,而且真能成功地将高能物理学更

推进一大步,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我认为短中期内不会有,

30年、50年内不会有。而且我知道绝大多数物理学家都同意我的这个说

法。

(六)中国建立高能所到今天已有30多年。如何评价这三十多年的成

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中,中国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造

超大对撞机,其设计,以及建成后的运转与分析,必将由90%的非中国

人来主导。如果能得到诺贝尔奖,获奖者会是中国人吗?

(七)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就完全没有前途了吗?不然。我认为

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探索:A.寻找新加速器原理。B.寻找美妙的几何

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不那么费钱,符合当今世

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摘编自杨振宁《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有删改)

5

丘成桐:出生于1949年,美籍华人,哈佛大学终身敏授,国际知名数学

家。证明了卡拉比猜想,1982年度荣获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是第一位

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

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字称不守恒理

论而获得诺贝尔物埋学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

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超一流科学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振宁的非交换规范场理论对高能物理学有重大意义,推动了高能物

理标准模型的建立。

B.基础学科并非无用,西方国家对基础学科的无条件投入,奠定了今天

西方国家的文化基础。

C.物质世界存在四种基本力量,人类对除引力以外的其他三种基本力量

均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D.丘文通过对比中西方对待科学态度以及呈现的不同后果,指出发展科

学是国家振兴的唯一出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6

A.丘文⑤段中“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既道出了真理发现之路,也

表达了对杨振宁的赞美之意。

B.杨文划波浪线部分巧用设问,层层推进,旨在说明超能对撞机对人类

生活没有实在的好处。

C.杨振宁并未反对高能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丘成桐在文章中偷换概念,

逻辑上存在漏洞。

D.丘文和杨文都围绕是否兴建高能对撞机进行说明,此外,丘文对当前

社会重商现象提出了批评。

(3)下列关于“高能对撞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美一些国家拥有高能对撞机,且通过对撞机实验揭示了一部分的大

自然最基本的结构。

B.CERN的LH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它验证了“标准模型”,

对粒子物理学做出巨大贡献。

C.“超对称粒子”可以通过超大对撞机找到,进而帮助人类解决高能物

理领域的两项大问题。

D.中国如果建造高能对撞机,将承担高昂费用,且无法获得设计及建成

后运转与分析的主导权。

7

(4)如何理解丘文第⑦段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结合材料,站在杨振宁的立场对丘文划线部分的观点进行反驳。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不见的珍藏

茨威格

①这个故事是我从事艺术品买卖的这37个年头里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

的事情。自从我们钞票的价值就像逸散的煤气荡然无存以来,古玩交易

市场那些暴发户们突然对古旧的版画及画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你

得源源不断地进新“货”。

②我不由想到把过去的旧账本拿出来翻一翻,兴许能找出几个昔日的老

主顾,从他们那儿弄回几件副本呢。我突然翻出一捆大概要算是我们最

早的老主顾写来的信件。这位滑稽可笑、节约成癖的老兵,作为一位古

代版画艺术的收藏家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极其丰富的专业知

识和高雅不俗的艺术品味。我将其近60年的订单慢慢地加以整理,发现

他的收藏品早就价值连城了。尽管如此,自从1914年以来,他再也没有

寄来过订单了。

8

③我毫不费劲地找到了他的住所一一简陋的乡村楼房的三层楼上,告诉

老人恰好路过这里,顺便拜访一下他一一我们这个字号的多年老主顾、

德国最大的收藏家之一,约定下午三点以后来看藏画。

④午饭过后,一个衣着朴素的姑娘找到我,说是我的老主顾赫尔瓦特的

女儿。她涨红着脸,显得十分局促与尴尬。她断断续续地告诉我来意:

原来在大战过后,老人已经完全失明。当时物价飞涨,单凭老人微薄的

退休金,根本无法应付一家人的日常开销,甚至温饱都不够。不得已,

母女俩只好背着老人把他的藏品卖掉。而为了不被这可怜的失明老人知

道,为了让他继续维持他那每天都要花费几小时的“看”画的乐趣,也

为了老人能够不知晓真情继续快乐地活下去,她们只好用一些仿制品和

空白页来填充画框,瞒过老人。老人女儿的话使我感动万分,我决定对

老人守口如瓶,并尽力配合他。

⑤我们于是一起到她家去。”赫尔瓦特今天一个中午根本睡不着,为了

急于要把他的宝贝给您看。”老人的妻子微笑着对我说。她女儿的一个

眼色已经使她明白我的态度,并让她放下心来了。桌上一大堆画夹已经

摊开,等着人去看。

⑥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

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

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

9

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一一突然发亮,闪

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⑦“怎么样,”他颇为得意地说道,“您曾看见过比这幅更加精美的复

印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印得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来

历!瞧这儿”一一他把画页翻了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

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儿是不是真的还盖着图章

——“您看,这儿是那格勒藏画的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艾斯代勒

的图章。”

⑧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看见他用指

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真叫

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

好。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

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

色。

⑨“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老人的脸上马上现

出得意的神气,“不过,这还根本算不了什么。”他就这样滔滔不绝、

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足足忙了两个小时。我和他一起共看这

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

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

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

10

到什么,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

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

于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

吧?”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从他手里把

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画刻画的一切可能

有的细节。盲人的那张已经变得颇为尴尬的脸松弛了下来。“总算找到

了一个识货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掉转脸去冲着他的妻女欢呼起来,

“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

⑩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一下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

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似的。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在进行大

战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

福的表情。

⑪我们开始握别的时候,他的声音变得非常柔和。“我终于又能和一个

行家一起看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我在这儿答应

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一条,您应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

荣誉。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

碑。”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事,老人

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

⑫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

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

11

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

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了一次虔诚的欺骗,极为放

肆地大撒其谎,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

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

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

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

怀了。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一一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一一虽然我不

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

⑬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回头却看见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露

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

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

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有深意的老话一一我记得好像

是歌德说的一一“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看不见的珍藏”,指藏品并不存在和失明老人看不见藏品,同

时也昭示了“我”人性中的纯粹与善良。

B.老人急切地期盼“我”的到来,得意地展示他的珍藏,这种兴奋源于

倾吐自己艺术爱好的渴望,遇到知己的喜悦。

12

C.失明老人发现《安提俄珀》画纸的异常这一情节展现了他敏感的艺术

鉴赏力,暗示了老人内心的怀疑。

D.老人的妻子和女儿在战后一边艰难维持家庭的生计,一边依然小心翼

翼、尽力地呵护着老人心中的艺术世界。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战过后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飞涨和老人再没给“我”寄来过订单,

为后文老人藏品的荡然无存埋下伏笔。

B.小说中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失明老人的

形象,表现他对自己藏品的狂热喜爱。

C.结尾窗口老人”高高兴兴的笑脸”与大街上人群的“愁眉苦脸”形成

对比,反映对艺术的追求能消解现实的严酷。

D.小说截取了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片段,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控诉了战

争,也讴歌了黑暗年代中人性的光芒。

(3)“我”的心理随着老人鉴赏名画的过程逐步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

相关部分简要分析“我”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

13

(4)作者在文末引用了歌德说的一句话,“收藏家是幸福的人!”你认

为老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理

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①为相,及判河阳,最后请老家居。凡三上章,皆言天子无职事,惟

辨君子小人而进退之,此天子之职也。君子与小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君子

不胜则奉身而退小人不胜,则交结构扇,千岐万辙,必胜而后已。小人

复胜,必肆毒于善良,无所不为,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元丰六年,公病,上书言八事,大抵论君子小人为治乱之本。神宗语宰

辅曰:“富弼有章疏来。”惇②曰:“弼所言何事?"帝曰:“言朕左

右多小人。”惇曰:“可令分析孰为小人。"帝曰:“弼三朝老臣,岂

可令分析?”左丞王安礼曰:“弼之言是也。”罢朝。惇责安礼曰:“左

丞对上之言失矣。"安礼曰:“吾辈今日曰'诚如上谕‘,明日曰'圣

学非臣所及',安得不谓之小人?”惇无以对。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14

【注】①公,指富弼,北宋名相,谥韩国文忠公,下同。②惇,指章惇,

北宋中期政治家。

材料二: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

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

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

故大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

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阔。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

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是以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

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

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贤也,不察

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

而后为也。

(节选自《晋书•嵇康传》)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

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子与小人A并处B其势C必不胜D君子E不胜F则奉身G而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______

15

A.请老,指官吏请求退休养老,与“告老”“致仕”“乞骸骨”“悬车”

等意思相近。

B.治乱,即安定与动乱,与《史记•屈原列传》中“明于治乱”的“治

乱”意思不同。

C.名教,指儒家以正名定分为主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后成司马氏集

团的统治工具。

D.贵贱,既可指价值的高低,也指地位的尊卑即富贵与贫贱,此处主要

指地位的尊卑。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共三次向皇帝上奏,都谈到天子没有具体的职务,但要以明辨君

子小人并决定他们的去留作为主要职责。

B.元丰六年,富弼病中上书皇帝,言及皇帝身边有许多小人,章惇请皇

帝为他分析,皇帝却婉拒了章惇的请求。

C.嵇康认为,气静神虚的人,用心不在于对外的夸耀自负;禀性忠诚内

心达观的人,情志不被自己的欲望束缚。

D.嵇康认为,不过分追求物欲生活享受的人,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

高明,因此,最高明的人不执著于外物。

16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人复胜,必肆毒于善良,无所不为,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②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5)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填空。

①唯求则非邦也与

②戊申晦__________

③藉寇兵而赍______盗粮”者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欧,完成下面小题。

放言五首①(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②。

试玉要烧三日满③,辨材须待七年期④。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17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杂兴八首(其三)

顾嗣协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江陵,写了五首《放言》诗;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②钻龟、祝

蓍(Shi):古人占卜的两种方式。③周公:周成王叔父,成王年幼,周

公摄政,管叔等人造作流官,说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外出追难。后

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④王

莽:汉元帝皇后侄,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诗首联设置悬念,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赠”字强调此法乃经验之谈。

18

B.白诗充满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以

及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并坚信自己与友人的冤情终会昭明。

C.顾诗用语浅近、如话家常,却表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与缜密,诗中阐

释的道理颇具思辨性和开放性。

D.两首诗都以议论说理为主,富有理趣,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两

诗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

(2)古诗中蕴含的人才观往往丰富而深刻,请分别概括以上两首诗的人

才观,并简要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人才观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如果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

王却客疏士,那么最终结果会是:,o

(2)《登泰山记》中,姚鼐在写自己登泰山的经历时,详细记载了其路

程里数与道路台阶情况的句子是“四十五里,,",这

种详实的文字,同样体现其文章的考据之风。

19

(3)《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

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自的志向的句子

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语用I(本题共1小题,11

分)

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苏东坡又火了。苏东坡早已不仅仅是个古代的文学人物、政治人

物,而且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苏东坡从众多文人中①—,

除了他具有传奇丰富的人生故事、儒释道于一体的人生观和诗文书画俱

佳的才华,还因为他塑造了令人神往的文化人格。

苏东坡的文化人格有何特别?首先,虽苏东坡”只缘身在此山中”,但

一生始终秉持勇于进言、经世济民。朝堂上,他能在王安石变法时直陈

得失,丝毫不计个人之利害:贬谪中,他并不灰心丧气,更未就此躺平,

每到一地,他总是摺起袖子加油干,力求造福一方百姓。其次,苏东坡

有着超然物外、②的人格魅力。纵览苏东坡的一生,他虽也曾深受

恩宠,名头大,官位大,但也曾饱受贬谪之苦,人生起伏更大。他在一

地鸡毛的生活中能够“一蓑烟雨任平生”,让生活在苦难中开出花来。

20

其实,苏东坡的热度从未消减,历朝历代谈论、研究、追随他的人多得

③。今天,我们在各种文艺作品中讲述苏东坡、吟咏苏东坡,也是

在呼唤苏东坡身上的那种文化人格。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

改变原意。

(3)在论述苏东坡的文化人格时,文中使用了“躺平”“橹起袖子加油

干”“一地鸡毛”等词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8分)

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串螃蟹在门后叽哩咕噜吐着泡沫。打气炉子呼呼地响。

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

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一盆晓色,一盆懒梳妆。一一大概多数

人一定欣赏懒梳妆名目,但那不免过于雕琢着意,太贴附事实,远不比

晓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过又画过这种

花的就可以晓得,再没有比这更难捉摸的颜色了,差一点就完全不是那

回事!天晓得颜色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一看到这种花馥旗魂魂,清新醒

21

活的劲儿,你就觉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晓色”!心中所有,笔下所无

的两个字。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鸡鸭名家》2019年版)

(1)文中画横线处“高傲冷清”后的标点在不同版本中有逗号和句号的

区别,请分析这里使用逗号的理由。

(2)“魂魂”的本意是云彩很厚,文中加点处使用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

果?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可是

随着现代忙碌生活的到来,古诗词却成了阅读的调味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22

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

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

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

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

的内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相关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

本,结合段落的具体内容及相关语境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相关观点进行反驳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

关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

【解答】……呈现的不同后果,指出发展科学是国家振兴的唯

一出路”错误。由材料一''西方国家,无论是科学家,或是政府,为了

了解大自然的奥秘,都愿意无条件的付出大量的精力!……在我记忆所

及,中外古今都还没有过这样的大国”可知,并未说明后果,也并未指

出发展科学是国家振兴的唯一出路。

故选Do

23

(2)A.“既道出了真理发现之路,也表达了对杨振宁的赞美之意”错误。

由材料一“但是重要科学的创作,都包含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在内,不属

于某人所有,真理只有在反复的推理和实验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发掘宇宙间最基本的

真理,更要有这种勇气,这种毅力,才能完成”可知,丘成桐引用词句

是为了强调对真理的追求,暗含对杨振宁反对建造高能对撞机这一做法

的不认可。

B.“旨在说明超能对撞机对人类生活没有实在的好处”错误。由材料一

“我认为短中期内不会有,30年、50年内不会有”可知,说明杨振宁仅

是强调对撞机在短中期内对人类生活没有实在的好处。

C.正确。

D.“丘文和杨文都围绕是否兴建高能对撞机进行说明”错误。从两则材

料的标题《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中

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可以看出,材料围绕的内容是中国是否兴

建高能对撞机,而非只是讨论高能对撞机的兴建。

故选Co

(3)C.“……可以通过超大对撞机找到,进而帮助人类解决高能物理领

域的两项大问题”错误。由材料二“有些高能物理学家希望用超大对撞

机发现'超对称粒子',从而为人类指出解决此二问题的方向。但是,

24

今天希望用超大对撞机来找到超对称粒子,只是一部分高能物理学家的

猜想。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我在内,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

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超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

猜想加猜想”可知,用超大对撞机发现“超对称粒子”只是猜想,且即

使发现了“超对称粒子”,也只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而非直接解

决问题。

故选Co

(4)“没有能力做这个对撞机吗?”“没有探索宇宙奥秘的勇气吗?”

“有谁是高能物理的实验专家?为什么有深厚经验的外国专家意见变得

不重要了?”连用多个反问句,增强语势,引起读者的注意。

强调本文的核心观点:任何语言形式的目的都是传递作者的思想,丘文

的四个反问句是从中国国力、大国责任以及专业权威的角度强调建造高

能对撞机对中国来说是必要且重要的。

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上文“难道我们只是在游戏机,在房地产,在互

联网上赚点好处,就心满意足?在我记忆所及,中外古今都还没有过这

样的大国”可知,既承接了上文,中国有实力也有责任建造对撞机,再

结合下文“我和SteveNadis的书上已经解释很清楚做对撞机对科学,对

中国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用理性的态度来看这事”可知,也为下文做了

铺垫。

25

(5)丘成桐的观点:划线部分的主要观点即是提出了中国应该建造高能

对撞机的理由:一是中国的国力增强,二是大国有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

责任。结合“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难道不需要为这个人类最崇

高的理想做点贡献”可知,建造高能对撞机可以推动世界高能物理领域

的发展,所以中国应该建造高能对撞机。

结合“今天全世界都惊叹中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可是中国仍然只是

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少于巴西,墨西哥或马来西亚,还有数亿

农民与农民工,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

等等。建造超大对撞机,费用奇大,对解决这些燃眉问题不利,我认为

目前不宜考虑”可知,今日的中国虽然GDP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仍是

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低,且仍有许多比对撞机更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

结合“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就完全没有前途了吗?不然。我认为

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探索:A.寻找新加速器原理。B.寻找美妙的几何结

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不那么费钱,符合当今世界

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可知,兴建对撞机并非是为人类崇高理想做贡献的

唯一办法。寻找新加速其原理、美妙的几何结构也可以推动高能物理发

展。

答案:

(1)D

26

(2)C

(3)C

(4)①连用多个反问句,增强语势,引起读者的注意。

②强调本文的核心观点:中国应该建造对撞机。

③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中国有实力也有责任建造对撞机,

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5)①丘成桐的观点:因为中国的国力增强,且大国有为人类社会做

贡献的责任,建造高能对撞机可以推动世界高能物理领域的发展,所以

中国应该建造高能对撞机;

②今日的中国虽然GDP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低,且仍有许多比对撞机更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

③兴建对撞机并非是为人类崇高理想做贡献的唯一办法。寻找新加速其

原理、美妙的几何结构也可以推动高能物理发展。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

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27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i小题,16分)

2.【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

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

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内容,

找到人物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反应,结合语境分析心理变化。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人物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明确观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A.“同时也昭示了‘我'人性中的纯粹与善良”错误。我

的动机最初并不纯,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故选A

(2)C.“反映对艺术的追求能消解现实的严酷”错误。原文“楼上的窗

口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

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原文用的是“凌驾”,可知是精神高于现

实,而非消解。对艺术的追求本身也并不能消解现实的严酷,本文表达

的是老人在家人善意的谎言中,远离了严酷的现实社会,葆有对艺术的

28

纯粹的痴迷与热爱,而没有受到现实的困扰,让这种热爱掺杂利益与功

利。

故选Co

(3)惊讶。结合“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

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

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

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一一

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可知,老人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

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他的眼睛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

慧的光芒。老人热情的举动、专注的神情,感受到老人完全失明的眼中

闪着智慧的光芒,这让“我”觉得很惊讶。

恐惧。结合“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

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

国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

怎么回答才好”可知,看见老人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

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国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

眼堵得厉害。在老人的痴迷与画夹的空空如也前,我心生恐惧,有点慌

乱。

感动。结合”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

“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

29

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

可知,老人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老太太浑身哆嗦,十

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我决定扮演好我的角色。一边是老太太

的恳求,一边是老人的热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动的同时,心生

同情,愿意帮助他们。

羞愧与敬畏。结合“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

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

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一一我无法用别的方

式来表达一一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可知,我恍恍惚惚

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十分羞愧,又充满了敬畏之情。老人虽遭双目

失明和日不饱食之苦,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美丽,远远脱离了这个

严酷的现实世界。告别老人后,“我”的心里充满羞愧与敬畏。

(4)老人是幸福的。

战后德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老人家境每况愈下,他的妻女迫于生活

的压力变卖了老人所有的藏品。为了不毁掉老人的快乐,老人的女儿恳

请我为她们保守“所有的藏品已卖掉”的秘密,“我”答应尽力帮忙。

老人的妻子和女儿在战后一边艰难维持家庭的生计,一边依然小心翼翼、

尽力地呵护着老人心中的艺术世界,圆合着老人的梦,为老人支撑起一

个充满理想色彩的世界。

30

老人终生为自己的艺术珍藏而骄傲,他热情地夸耀一张张根本不存在的

画,还用手精准地指着画上的图章,并以此作为精神上的寄托,将自己

的晚年完全沉浸在拥有这些稀世珍宝的幸福感里。

在阴暗的通货膨胀时期,老人急切地期盼“我”的到来,得意地展示他

的珍藏,这种兴奋源于倾吐自己艺术爱好的渴望,老人虽遭双目失明和

日不饱食之苦,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美丽,远远脱离了这个严酷的

现实世界。尽管现实严酷,只要有精神追求,就能够在荒芜的现实中看

到希望,昭示着人性中的善良与高贵。

老人是不幸的。

老人处于这样阴暗的时代,战后德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老人家境每

况愈下,他的妻女迫于生活的压力变卖了老人所有的藏品,战争给他们

生活带来巨大的伤害,双目失明,通货膨胀,生活穷苦。

收藏家的女儿在旅馆里找到了我,并讲述了他们一家的故事,现在画册

里放的已经不是原来的艺术画,而是一些发黄的纸。老人对这些全然不

知,依然每天抚摸欣赏着他那些珍贵的画册。老人半生的收藏为了要维

持生计而不得已被变卖,而他每天用几个小时来欣赏抚摸的画作早已成

了一堆劣质品和泛黄的白纸。

结合“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

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

31

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

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一一突然发亮,

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可知,老人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

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他的眼睛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老人沉浸在自己的珍藏之中,幸福地活着,可是这幸福是用善意的谎言

营造起来的,大大加深了老人的悲剧色彩。

答案:

(1)A

(2)C

(3)①惊讶。老人的热情举动、专注的神情,感受到老人完全失明的

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这让“我”觉得很惊讶。

②恐惧。老人热情地夸耀一张张根本不存在的画,还用手精准地指着画

上的图章,这让“我”有点毛骨悚然。

③感动。一边是老太太的恳求,一边是老人的热情洋溢,“我”被老人

精神感动的同时,心生同情,愿意帮助他们。

④羞愧与敬畏。告别老人后,“我”为自己作为一个奸诈狡猾的商人企

图骗取老人的藏品的最初想法而充满羞愧。同时“我”为老人能远离严

酷的现实社会,葆有对艺术的纯粹的热情而感到敬畏。

32

(4)示例一:老人是幸福的。

①老人的妻子和女儿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小心翼翼的呵护,圆合着老人

的梦,为老人支撑起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世界。

②老人终生为自己的艺术珍藏而骄傲,并以此作为精神上的寄托,将自

己的晚年完全沉浸在拥有这些稀世珍宝的幸福感里。

③在阴暗的通货膨胀时期,老人虽遭双目失明和日不饱食之苦,但他的

精神世界却充实而美丽,远远脱离了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

示例二:老人是不幸的。

①老人处于这样阴暗的时代,战争给他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伤害,双目失

明,通货膨胀,生活穷苦。

②老人半生的收藏为了要维持生计而不得已被变卖,而他每天用几个小

时来欣赏抚摸的画作早已成了一堆劣质品和泛黄的白纸。

③老人沉浸在自己的珍藏之中,幸福地活着,可是这幸福是用善意的谎

言营造起来的,大大加深了老人的悲剧色彩。

【点评】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

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

33

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

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

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

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

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

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

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

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

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

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

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

积累,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34

【解答】(1)句意:君子和小人相处时,他的优势一定不能胜出。如果

君子不能胜出,就会全身而退。

“君子与小人并处”,主谓结构,“君子”为主语,“与小人并处”为

谓语,句意完整,B处断开;

“其势必不胜”,主谓结构,“其势”为主语,“必不胜”为谓语,句

意完整,D处断开;

“君子不胜”,主谓结构,“君子”为主语,“不胜”为谓语,句意完

整,F处断开。

故BDF三处需要断句。

(2)B.错误。两个“治乱”均指社会安定与动荡。句意:大都讨论君子

小人是国家安定或动荡的源头。/明晓社会安定与动荡的道理。

故选Bo

(3)B.“章惇请皇帝为他分析”错,原文为“可令分析孰为小人”,意

思是:章惇请皇帝让富弼分析皇帝身边谁是小人。

故选Bo

35

(4)①“复”,又,再;“肆毒”,肆意毒害;善良,善良的人。译

文:小人再次胜出后,一定会对善良的人肆意毒害,没有什么坏事不做,

要寻求天下不动荡,是不能得到的。

(2)“无措”,不拘泥、不执着;“违”,违反;“者也”,表判断。译

文:真正的君子,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行为却又不违反天道。

(5)①唯……与:难到……吗?句意:”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

吗?”

②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句意:戊申这一天是月底。

③藉:通“借”;赍:送给。句意: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

给盗贼”啊。

答案:

(1)BDF

(2)B

(3)B

(4)①小人再次胜出后,一定会对善良的人肆意毒害,没有什么坏事

不做,要寻求天下不动荡,是不能得到的。

36

②真正的君子,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行为却又不违反天道。

(5)①难道...吗

②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③通“借”,借给送给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富弼担任宰相,又辅政河阳县,最后退休还乡。退休后,共三次上呈奏

章,都谈到天子没有具体的职务,只有以明辨君子小人并决定他们的去

留,才是天子的主要职责。君子和小人相处时,他的优势一定不能胜出。

如果君子不能胜出,就会全身而退。如果小人不能胜出,就会相互勾结

煽动挑拨,千方百计,必定要胜出才会停止。小人再次胜出后,一定会

对善良的人肆意毒害,没有什么坏事不做,要寻求天下不动荡,是不能

得到的。

元丰六年,富弼病后,向皇帝上书谈及八件事情,大都讨论君子小人是

国家安定或动荡的源头。宋神宗对辅政大臣们说:“富弼有奏章寄来。”

章惇说:“富弼谈论的是什么事?”皇帝说:“谈论的是我身边有很多

小人。”章惇说:“您可以让他分析一下谁是小人。”皇帝说:“富弼

是三朝老臣,怎么能让他分析呢?”左丞王安礼说:“富弼说的是正确

37

的。“退朝后,章惇责备王安礼说:“您回答皇上的话是错的。”王安

礼说:“我辈今天说‘诚如上谕',明天说‘圣学不是我能达到的‘,

怎么能不被称为小人呢?”章惇无言以对。

材料二:

真正的君子,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行为却又不违反天道。为什么这么

说呢?因为心平气静神闲无欲的人,内心不存在骄傲自负;秉性忠诚胸

襟开阔的人,情感不被欲望束缚,不心高气傲,所以能逾越等级名份的

清规戒律而听任自然。情感不被欲望束缚,所以能明察贵贱,通达事理

人情。通达事理人情,所以完全能够不违大义,超越名利听任自然的天

性,心里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所以评论君子,以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

不拘泥等级名份的清规戒律为主,以通达万物为美;评论小人,就因为

隐瞒感情成为失去本性的人,因为违反道义成为不完备的人。为什么呢?

隐瞒真情的人小气吝啬,是小人极坏的行为;虚心不执着不拘泥,是君

子的淳厚德行。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说:“当我达到忘却自身的境界,

我还有什么忧患呢?”不过分追求物欲生活享受的人,比过分看重自己

生命的人高明。由此而言,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所留意的,本就不存有

什么执着不舍的东西。所以《管子》说:“君子行道,忘其自身。”这

话很对。君子施善心做善事,不是发觉有利可图而后才去做;任其自然

而不造作,不因评价好就作为不变的标准;显露真情不在乎别人说是论

非,不因受到舆论的肯定之后才行动。

38

【点评】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

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

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册!I: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

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

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观点态度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

时要读懂两首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D.“两诗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错误。顾诗结尾“生材贵

适用,慎勿多苛求”直接点明了观点。

39

故选Do

(2)白诗人才观:对人和事物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

则就会把周公当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

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

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

顾诗人才观:“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写骏马在历险上具有优势,

但犁田上不如牛,处于劣势,这说明任何事物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用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用人当用人所长、避其

所短,因材施用,不要求全责备。天下的万物贵在量才使用,请千万不

要对它加以过多苛刻的要求。

白诗手法:

类比。“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

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

目终会呈现出来的。白诗以试玉、辨材之例,说明认识事物好坏真伪的

正确方式是时间的考验,寓哲理于形象之中。

用典。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

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

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他“爵

40

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

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