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龙陵一中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龙陵一中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龙陵一中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龙陵一中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龙陵一中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云南省龙陵一中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汽车安全气囊膨起的过程

B.石质台阶被游客磨损的过程

C.84消毒液漂白的过程

D.用膨松剂蒸馒头的过程

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g水含有电子数为9NA

B.常温常压下,71g氯气含有氯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D.Imol冰醋酸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H+数为NA

3、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点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4、现有三组溶液:①菜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75%的医用酒精、③氯化钠和单质漠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

确方法依次是()

A.过滤萃取分液B.萃取分液蒸储

C.分液蒸谓萃取D.萃取蒸储分液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1molN2与ImolCO可能具有不同的体积

B.同温同压下,二氧化碳与笑气(化学式为N2O)的密度相同

C.质量相同的02与。3,一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D.28gCO与ImolCO一定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数

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洁净的伯丝蘸取少量溶

A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

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k溶

B有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t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SO2

将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熔化的液态

D表面生成的ALO3薄膜熔点较高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不会滴落

A.AB.BC.CD.D

7、关于金属材料的锈蚀说法不一,其中没有科学道理的是()

A.金属接触水和空气锈蚀最快

B.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形成合金能抵御金属锈蚀

C.金属表面刷油漆可以抵御金属锈蚀

D.不断擦去铝表面的锈能抵御铝的继续锈蚀

8、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2--2+2-

A.K+、H+、SO4>OHB.Na+、Cu>CF,SO4

-2-+2+2-

C.Na+、H+、Cl,CO3D.Na,Ca,CO3,NO3-

9、下列气体中不能做喷泉实验的是()

A.氨气B.二氧化硫C.氯化氢D.一氧化氮

10、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变化:A2++B=B2++A;A2++C=C2++A;B2++C=C2++B;C2

++D=D2++C,由此可推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错误的是

①氧化性:A2+>B2+>C2+>D2+②氧化性:D2+>C2+>B2+>A2+

③还原性:A>B>C>D④还原性:D>C>B>A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1、下列各组溶液只通过相互滴加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AKh溶液和盐酸B.NaHCCh溶液和Ca(OH)2溶液

C.NaOH溶液和浓AlCb溶液D.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

12、将一定量的钠和铝的混合粉末投入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后,得到20mL氢氧根离子为ImoFL-i的溶液。然后再

向其中加入1moll-】的盐酸,到沉淀最大时消耗盐酸40mL,则混合粉末中钠的物质的量是

A.0.01molB.0.02molC.0.03molD.0.04mol

13、实验中需配制l.Omol/L的NaOH溶液950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以下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的是

A.称取40.0gNaOH固体

B.容量瓶水洗后未烘干直接使用

C.定容时俯视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平齐

14、已知部分被氧化的镁条L6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12L,在跟盐酸反应前被氧化的镁是

()

A.1.2gB.3.64gC.3.4gD.3.24g

1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从海水中获得蒸储水

B.实验②含有少量NaCl的KNO3溶液中提取KNO3

C.实验③用CCL提取滨水中的澳

D.实验④分离碘单质和NaCl固体混合物

16、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品红中通入SO2气体,溶液颜色褪去SO2有强氧化性

B将铜粉加入FeCb溶液中,溶液变蓝活泼性:Cu>Fe

C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含CO32

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微蓝色透明液微蓝色透明液体为

D

体,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胶体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1)观察下列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BCD

①与离子相对应的元素符号是,与原子相对应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O

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填写代号,下同),性质最稳定的是,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③可直接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可经过得失电子后再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④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

(2)已知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n和(m—5),次外层有(n+2)个和m个电子,据此

推断元素X和Y,其名称为X,Yo

18、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⑴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第U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③F、Na+、Mg2+,AF+的离子半径___

⑵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

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

体。据此回答:

①X为(名称),Y为(元素符号),Z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③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o

19、某学习小组以氢氧化钢、水、硫酸为实验对象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1:向烧杆中依次加入卜列试剂,记求灯泡变化

①我做化刷粉末:灯泡不亮

②加入蒸憎水:灯泡变亮

③逐滴滴加0」molL•>硫酸,灯泡变化如卜.:

亮暗Xm»

一•亮

溶液1溶液3

⑴氢氧化领与硫酸在溶液中能发生________(填字母)O

a.复分解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

⑵加水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氢氧化锁发生了

⑶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I中灯泡变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有关物质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物顺Ba(OH)>BaSCh

溶解度/g5.60.00025

比较溶液1、溶液2中c(SO42)的大小:>-

⑸实验2:用硫酸钠溶液替代稀硫酸,重复实验进行对照。

①硫酸钠溶液的浓度是。

②加入硫酸钠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原因是o

20、已知某纯碱(Na2cth)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主

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储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①样品重②样品轻③祛码重④祛码轻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3)如果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如果缺少盛浓硫酸的

洗气瓶,测试的结果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目的是。

(5)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结果无须化简)。

332

21、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H*、NH;、Mg"、Al\Fe\C03\SO广、N03\BE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铝粉,产生的气体是

Hz;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贝!|:

(1)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含有,阴离子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是o

(2)0-A、C-D的离子方程式为:

0-Ao

C-*Do

(3)为确定上述阴离子是否含有,只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某试剂,并测定产生的沉淀质量即可。下列试剂符合要求的是

A.A1CLB.NaOHC.Ba(0H)2D.BaCl2

若加入足量上述所选试剂后,产生沉淀质量为46.6克,则上述溶液中所有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____(没有就不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汽车安全气囊膨起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气体生成,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石质台阶被游客磨损的过程是物质损耗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B正确;

C.84消毒液漂白的过程中使物质的组成发生了变来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C错误;

D.用膨松剂蒸馒头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B。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C

【解析】

A.1个水分子中有2+8=10个电子,18g水即Imol水,因此Imol水中有lOmol电子,A项错误;

B.71g氯气即ImolCl2,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因此ImolC“中有2moi氯原子,即2NA个,B项错误;

C.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I,因此标况下22.4L氢气即ImolH2,又因为H?是双原子分子,因此一共有2NA

个氢原子,C项正确;

D.冰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因此D项错误;

答案选C。

3、B

【解析】

A.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点,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A错误;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B正确;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错误;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溶质的质量不足2.4g,所以浓度偏低,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明确误差分析的依据是解答的关键,即根据「二言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AB

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A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时,若“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

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4、C

【解析】

①菜籽油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分层,则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②75%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则用蒸储的方法分离;

③单质漠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选Co

5、A

【解析】

A.根据尸V="R7,温度、压强、物质的量相同,体积肯定相同,故A错误;

M

B.根据〃=,,同温同压下,Vm相同,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又相同都是44,所以〃相同,故B正确;

C.02与。3均由O原子构成,因此质量相同的02与03,O原子总质量相等,O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则O原子的

数目相同,故C正确;

m28g_

D.28gCO的物质的量“=77=7^~7=lmol,都是1molC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为NA个,一个CO分子含有

M28g/mol

一个碳原子,则一定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数,为NA个;故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压强、物质的量相同,气体的体积肯定相同。

6、D

【解析】

A.用洁净的柏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沉淀,也可能是AgCl沉淀,故B错误;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该气体可能是SO2、Ch,。3等具有漂白性的气体,故C错误;

D.将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由于表面生成的AI2O3薄膜熔点较高,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

故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A、金属接触水和空气锈蚀最快,A正确;

B、铁中掺入铝和银等金属改变内部结构,制成不锈钢可以防腐蚀,所以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能抵御金属锈蚀,B正确;

C、金属防锈的措施之一是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隔绝氧气与水,C正确;

D、不断擦去铝表面的锈,使得内部金属暴露出来,加快了铝的腐蚀而不是抵御铝的继续锈蚀,D错误;

答案选D。

8、B

【解析】

A.H+、O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a2\CO3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A.NH3极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故A正确;

B.SO2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故B正确;

C.HCI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故C正确;

D.NO难溶于水,不能做喷泉实验,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

关于喷泉实验需要明确以下实验原理:(1)通过减小烧瓶内压强形成喷泉,必须满足①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②容器

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体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

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

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2)增大烧瓶外压强也可以形成喷泉,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

酒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

成喷泉。例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

10、B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标注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利用规律分析判断。

【详解】

①A2++B=B2++A,反应中A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A,B元素化合价

0价变化为+2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B2+,得到氧化性A2+AB2+;还原性B>A;

②A2++C=C2++A,反应中A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A,C元素化合价

。价变化为+2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C2+,得到氧化性A2+>C2+;还原性C>A;

③B2++C=C2++B,反应中B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B,C元素化合价

0价变化为+2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C2+,得到氧化性B2+>C2+;还原性C>B;

@C2++D=D2++C,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C,D元素化合价

0价变化为+2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D2+,得到氧化性C2+>D2+;还原D>C;

综上所述氧化性强弱顺序:A2+>B2+>C2+>D2+;还原性强弱顺序:D>C>B>A;

答案选D。

11、B

【解析】

++3+

A、盐酸滴加到NaAlO2:A1O2-+H+H2O=A1(OH)3;,A1(OH)3+3H=A1+3H2O,先有沉淀,然后沉淀消失,NaAlO2

+3+3+

滴加到盐酸:A1O2+3H=A1+2H2O,Al+3A1O2+6H2O=4A1(OH)3;,先无沉淀,后有沉淀,因此可以鉴别,A

错误;

2+2+

B、NaHCCh滴力嗔UCa(OH)2中::HCO3+Ca+OH=CaCO3;+H2O,Ca(OH)2滴力口至UNaHCCh中:Ca+2HCO3

+2OH=CaCO3;+2H2O,都有沉淀产生,不能鉴别,B正确;

3+-

C、NaOH滴力口至(JAlCb溶液:A1+3OH=A1(OH)3;,A1(OH)3+OH=A1O2+2H2O,先有沉淀,后沉淀消失,A1C13

3+3+-

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A1+4OH=A1O2+2H2O,A1+3A1O2+6H2O=4AI(OH)3;,开始无现象,后有沉淀,

因此可以鉴别,C错误;

2+-+2

D、硫酸滴加到Na2cCh溶液:CO3+H=HCO3,HCOJ+H=H2O+CO2T,Na2cO3溶液滴加到硫酸中:CO3"

+

+2H=H2O+CO2T,可以鉴别,D错误。

答案选B。

12、D

【解析】

根据“将一定量的钠和铝的混合粉末投入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后,得到20mL氢氧根离子为ImolL-i的溶液”可知,

溶液呈强碱性,所以发生的反应有2Na+2H2O=2NaOH+H2f,2NaOH+2Al+2H2O=2NaAlO2+3H2T,此时溶液中的溶质

是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再根据“然后用lmol/L的盐酸滴定至沉淀量最大时,消耗40mL的盐酸”可知,盐酸和氢氧

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NaOH+HCl=NaCl+H2O,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

NaAlO2+HCl+H2O=NaCl+Al(OH)3b所以当沉淀量最大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根据氯化钠中氯离子和

钠离子是1:1的关系得钠的物质的量,设钠的物质的量是X。

NaCl-Na-HCl

ImolImol

xlmol/Lx0.04L

解得x=0.04mol

故选D。

13、C

【解析】

实验室配置950mL溶液,应使用1000mL容量瓶,所以需要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40g。

【详解】

A.称取40.0gNaOH固体,不影响浓度,故A不选;

B.容量瓶水洗后未烘干直接使用,不影响浓度,故B不选;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减小,浓度偏大,故C符合题意;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平齐,会导致溶液体积变大,故D不选;

故答案选Co

14、D

【解析】

n(H2)=_-=3.35mol,根据方程式:Mg+2HCl====MgC12+H2t,所以有n(Mg)=n(H2)=3.35moI,m(Mg)=3.35

0.4g

molx24g*mor1=1.2g,m(MgO)=1.6g-1.2g=3.4g;根据关系式Mg〜MgO,n(Mg)被氧化=n(MgO)=-------------"=3.31mol,

40g-mol1-1

所以被氧化的镁的质量为m(Mg)被氧化=3.31molx24g-mol1=3.24g,D选项符合;

故答案选D。

15、B

【解析】

A.实验①中,采用蒸储法从海水中获得蒸储水,A正确;

B.实验②中,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氯化钠随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因此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

溶液中提取KNO3,应采用降温结晶法,B不正确;

C.实验③中,漠易溶于四氯化碳,采用萃取分液法用CC14提取滨水中的澳,c正确;

D.实验④中,碘易升华,利用加热升华法分离碘单质和NaCl固体混合物,D正确;

故选B。

16、D

【解析】

A.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将铜粉加入FeCL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氧化性:Fe3+>Cu2+,铁的活泼性大于铜,故B错误;

C.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可能含有CO3?-或HCO”故C错误;

D.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说明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所以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Mg0^BCE

CDAMgONaClN3",F硫铝

【解析】

(1)由原子或离子示意图可知:A为氯原子,B为氧离子,C为武原子,D为钠原子,E为镁离子;据此回答;

(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析解答。

【详解】

(1)由原子或离子示意图可知:A为氯原子,B为氧离子,C为覆原子,D为钠原子,E为镁离子;则

①与离子相对应的元素符号是O故答案为:O、Mg;

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BCE,C为稀有气体,最稳定;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最容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最外层为

7电子最容易得到电子;故答案为:BCE;C;D;A;

③Mg?+和02-可直接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O;Na原子和Cl原子可经过得失电子后再相互结合形成的

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I;故答案为:MgO;NaCl;

④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与氧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N3-、F;故答案为:N3-、F-;

(2)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n和(m—5),次外层有(n+2)个和m个电子,次外层

可能为2或8,当次外层为2时m=2,Y最外层为-3不符,所以次外层为8,则m=8,n=6,则最外层X为6,Y为3,

所以X为S,Y为AL故答案为:硫;铝。

18、bca氢OHC1O4SiO2

【解析】

(1)①根据同一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②第3周期的最高化合价从左一右依次升高;

③四种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

之比为3:4,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核外电子数为8符合,即Y为O元素;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

层数之比为4:3,M为第三周期的Si元素;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可知N为Cl、Z为Na、X为H;化合物

HC1常温下为气体,以此来解答。

【详解】

(1)①n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图象b符合,故答案为:b;

②第3周期的最高化合价从左一右依次升高,图象c符合,故答案为:C;

③四种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F>Na+>Mg2+>Al3+,图象a符合,

故答案为:a.

.x\

(2)①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氢,Y为O,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7R38I,故答案为:氢;o;+7T:28'l;

5j)J"j

②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IO4,故答案为:HC1O4;

③M为Si,其最高价氧化物SiO2,故答案为:SiO2o

【点睛】

第(2)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推断Y为

O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2221

19、a电离Ba+2OH+2H+SO4=BaSO4;+2H2OC2(SO4')C7(SO4")0.1mol-L反应生成

NaOH,易溶于水电离出Na+和OH,灯泡不熄灭

【解析】

⑴氢氧化领与硫酸在溶液中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

⑵加水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氢氧化钢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3)过程I中灯泡变暗是氢氧化锁和硫酸反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

(4)根据溶解度可知,氢氧化钢可溶,硫酸畏难溶,溶液1中氢氧化领还没有沉淀完,抑制硫酸钢的溶解,SO4Z一浓度较

小,溶液2中氢氧化钢全部沉淀,硫酸领的溶解不被抑制;

⑸①硫酸浓度为O.lmoLL1所用硫酸根浓度要相同;②加入硫酸钠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溶液中依然有大量的离

子浓度。

【详解】

⑴氢氧化领与硫酸在溶液中反应Ba(OH)2+H2s04=BaS(M+2H2。,说明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a;

⑵加水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氢氧化钢发生了电离,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答案为:电离;

(3)过程I中灯泡变暗是氢氧化钢和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Ba2++2OJT+2H++SO4*=BaSO41+2H2O;

(4)根据溶解度可知,氢氧化钢可溶,硫酸畏难溶,溶液1中氢氧化领还没有沉淀完,抑制硫酸钢的溶解,SO4z一浓度较

2

小,溶液2中氢氧化锁全部沉淀,硫酸物的溶解不被抑制,硫酸根离子浓度最大,因此溶液2中c(S(V-)的大小:C2(SO4-)

>C1(SO42");

⑸①硫酸浓度为o.lmohLT,所用硫酸根浓度要相同,因此硫酸钠溶液的浓度是O.lmohL]

②加入硫酸钠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说明溶液中依然有大量的离子,原因是反应生成NaOH,易溶于水,电离出Na

+和OH,灯泡不熄灭;故答案为:反应生成NaOH,易溶于水电离出Na+和OH,灯泡不熄灭。

20、①④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U型管中偏高偏高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106(d—b)/44axi00%

【解析】

(1)根据天平称量时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考虑;

⑵根据测定混合物中的碳酸钠,是准确测定和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考虑;因

为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和水分,干燥管B的作用就是不让它们进入的;

(3)根据盐酸的挥发性考虑;根据浓硫酸洗气瓶的作用考虑;

(4)因为反应完了锥形瓶中存留有二氧化碳,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就是为了驱赶它们的;

⑸根据U型管的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用碳酸钠的质

量除以样品质量即可。

【详解】

(1)由于称量时左物右码,向左偏说明样品重,祛码轻,选①④,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①④;

(2)U型管中的碱石灰是为了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但空气中也存在二氧化碳,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