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复习探究句子、标题意蕴及思想情感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复习探究句子、标题意蕴及思想情感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复习探究句子、标题意蕴及思想情感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复习探究句子、标题意蕴及思想情感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复习探究句子、标题意蕴及思想情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复习探究句子、标题意蕴

及思想情感

探究句子、标题意蕴及思想情感

一、设问方式

1.(2018•浙江卷)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的深层意蕴。

2.(2015•江苏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3.(2015•山东卷)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

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4.(2014•福建卷)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

话的含义。

二、备考技能

1.注意联系语境,瞻前顾后

语句的含义,与语境密切相关。探究时须将句子回归原文,联系

上下文,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准确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仔细品读

题干的具体要求,揣摩语句的内涵。

2.注意解读修辞,把握内涵

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应从修辞手法自身特点入手理解,如比

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特别

是具有隐喻性质的句子,探究时必须抓住喻体与本体的关系来判断和

整合。

3.注意紧扣主旨,仔细斟酌

散文要探究的句子,往往是情感的集结句或含有哲理的语句。这

类句子,往往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

要想正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义,必须对文章的主旨有比较深刻、透彻

和全面的了解。

三、规范审答

[规范审题]

1.抓住题干中的探究要求,明确给定的语句在文中的位置,看所

给的语句有没有特殊的手法或含义。

2.注意“理解语句含义”和“探究语句丰富意蕴”的区别,要注

意多角度多层面分析。

[规范答题]

探究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与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

在答题方法上是相同的,都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结构层次、表达特

色并联系上下文,只是前者在选取句子上有所不同,它一定是选取最

能涵盖全文主旨、情感或关涉文章的多数内容的句子作为探究对象,

不像后者可以选取一些只关涉局部文字的句子。前者之所以叫探究,

是因为它强调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除了新华书店,就是母亲的中药铺,

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进入了

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

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

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地

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

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

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代几

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

喘不过气来。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

,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名字

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

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

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泽东诗意图《万山红

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曾意气用事的东西

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

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

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

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

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

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

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

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用来泡茶喝。自然,

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

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

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

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

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

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锁的西

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

似于诗人。相反,我害帕西药,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

的,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

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

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

开水,也会比昂贵的感冒药更能帮我发汗,助我痊愈,让我心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

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

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

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

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

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

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改)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尝试解答]

[教你答题]本题从关键句出发考查对中心主旨的理解。这句话

把母亲和中药等同起来。因此,从概括文章中心的高度出发,通过“中

药”这一意象去理解母亲对“我”的重要意义。特别要注意文章最后

一句:“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

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且题目为“母亲的中药铺”,母亲与中

药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

答案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如同

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

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呼应标题,

深化题旨。

【依法小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草医

刘群华

①在草医的眼里,一株草是一味药,一坡的草是一坡的药。

②草医在杏林中的地位很低,但常有一味单方气死良医的轶事。

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长着什么药了如指掌,比如屋顶上的石苇,溪

边的旱莲草,路边的车前草,田填上的半边莲,等等;跟人说起来像

在说菜园子里的萝卜白菜,什么时候出苗,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

结果,什么时候采摘最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甚至夜里碰到急诊

的病人,提灯出门,在房前屋后转一圈,就把所需的鲜药摸回来了。

这种摸药的神奇,与草医平常出门时的细心留意分不开,是草医所说

的“谋药”,即平常观察到某地有某种药,一到用时马上就能找到。

③在我们村里,也有个草医,是一个孤寡老头子。他嗜酒,一日

三餐总斟杯小酒。他的祖父是一个杏林名家,传到他手上仅剩几口草

药了。他似乎善治妇科慢性病,嚼一大口黏稠的绿汁碎叶,敷在女人

的小腹上,马上暖暖的,缓缓地温熨着直达病所。

④他不讲究报酬,求诊者知其好酒,就都带壶酒去。大伙找他不

难,下雨天多在屋里睡,倘若天晴,他则躺在那张烂竹椅上,背着阳

光晒了左边晒右边。求诊的人喊他一句,他的眼睛倏地睁开了,目票着

桌子上的酒,不急也不慌,说:“拿么子酒哩!来就是了。”然后又说:

“既然拿来了,就喝两口。”于是起身握盏,撬开酒瓶盖,提起就喝。

偶尔不小心倒在桌面上,就忙俯身低头贴面吸着喝,边喝边叫:“好

酒!好酒!太可惜了啊!”

⑤他的那几口草药治好了不少人,也赚了不少好酒。在他陈旧破

烂的柜子上,横七竖八放了若干个酒瓶子。我有次去他家,他在旁防

贼一样盯着我,说:“别乱翻,这是我治好的医案。"我顺手拿出一个

瓶子,他想都没想,随口道:“某某,女,某年某月某日入诊,发病

三年,经前痛胀,经血黑而有块,夜口干舌燥,时有尿赤……”

⑥我惊得目瞪口呆。这时的我在镇上的一条街上行医,常有患者

提起他,便对他的草药有所耳闻。这次拜访,第一次见识他特殊的医

案,足可觑其治病的认真与用心。我虚心地说:”要收徒弟吗?"他

看着我哈哈大笑。许久,他大手终于一挥,像放下一百斤重的担子,

说:“带到土里也可惜,姑且就教给你吧。”

⑦我们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进山的。我跟在他身后,他边走

边说:“当阳坡地祛风多,利水草药去水沟。”他还说了很多,简单的

顺口溜一串串,把草药的习性精准地概括描绘了出来。

⑧那一次我们攀爬了七八座高峰。他休息时,不时从衣兜里摸出

一瓶酒,然后咕噜咕噜吞几口。走到一棵古老遒劲的大树下,他指着

树上寄生的一种盘曲如花的藤,说:“这药止血。“我爬上去摘下一免,

藤身细而黑褐,叶当面有绒毛,背面呈红斑,肉粗,一嚼,一嘴的生

涩,汁水绿稠稠的。我问:“它没有根啊?”他笑了笑说:“这是一种

鸟吃了籽,扃在树上生的。寄生于此树的粗干,沐日月星辰,饮晓风

夜露,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了。”

⑨哦,原来药也修行啊,难怪如此慈眉善目,普度众生。

⑩我和他行走于浅沟深壑,觉得土地馈赠给人的草药太丰富了,

而中药房里的四百味显然太少了,那抽屉里的草木金石之药,只是这

未知的或未纳入的草药中的一小部分。

以后的日子,我一有空就去找他。有一次,他躺在那张烂椅子上

说:“草医不值价,用鲜草鲜叶治病,在乡村容易找,也不好收钱。

草医忙,忙的是人情世故,是邻里之间的携扶。”然后他难过地长叹:

“可惜,草医的经验没人学,快失传了。”他指着土坪边培育的一株

草药,说:“牛苦胆,治肿瘤,散结活瘀,清火败毒,现在山上极其

稀少了,很难找到。”

他担心草医消失的时候,一些珍贵的草药也随之消失。他的忐忑

和恐慌,犹如那株牛苦胆一样苦恼。

在天地人这个整体中,阴阳调和、和谐相处,早已于药典里相传,

而人是否已参悟透彻,我就不知道了。

故乡的草医,是一味平凡的草药,在田野山冈捣鼓着七经八脉的

仁爱,也感触了五色五味的生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文章结尾处说“故乡的草医,是一味平凡的草药”,对这句话

该怎样理解?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故乡的草医就像草药一样平凡、普通,他们在杏林中地位

最低,可老百姓在有病需要治疗的时候最容易请,而且不讲究报酬。

所以,文章说他们是一味平凡的草药。

考点突破二探究标题意蕴

标题类题目在高考中屡屡出现,有的是对标题的艺术及作用的分

析,有的是对标题内涵的理解,有的是对标题意蕴的探究,有的是对

标题优劣的比较。考生要善于根据不同题型合理、有序地探究解读。

一、设问方式

1.(2019•天津卷)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

析。

2.(2016•北京卷)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

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3.(2015•福建卷)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义。

4.(2014•天津卷)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

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二、备考技能

1.思考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以词组或短语为标题的,要注意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等;以语句为标题的,要注意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思考标题是否点明了写作对象

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须特别

关注其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

性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通过对

象前面的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含义,明确作者的

观点和态度。

3.思考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在题目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写

作对象主体特征、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

含义。

4.思考标题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有些标题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

启示。

5.思考标题是不是文章的线索

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

象常常就是文章的线索,并可以此探求全文的结构、思路。

三、规范审答

[规范审题]

此类题目,在题干中往往有“标题”“谈谈看法”之类的词语,

表明是对标题意蕴的探究。

[规范答题]

1.整体理解。

对标题或主题的探究,要注意从大处着眼,整体理解,宏观感受。

2.由表及里。

在分析探究时,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文章是从哪

些层面和角度来表现主旨的,文章的标题在文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有没有象征意义。

3.全面深刻。

对标题或主题的探究,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避免以偏概全;

要辩证统一;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要充分具体、有深度,不含糊。

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

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

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

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

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

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

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

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

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

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

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

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

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

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

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

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

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

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

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

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

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

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

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

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

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

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

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

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

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

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

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

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

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

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

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

灶。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

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

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

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的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

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像你们孙女这么

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棵枣树真是老了,

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

声,很轻很轻,我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

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

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

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

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一一哪

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

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

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

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

可哪一个更好?请阐明理由。

[尝试解答]

[教你答题]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这类题的解答要注意答题的严谨性。第一步,确认答题角度。

第二步,联系文章中心。本文“枣香”是线索,这一线索有结构全文、

渲染氛围的作用;运用比喻写出了爷爷奶奶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根”运用比喻,点明主题一一对爷爷奶奶为儿孙日夜操劳、耗尽自

身的赞颂。认为哪一个好均可。

答案(示例一)我认可“枣香醉人“枣”是情感寄托物。“枣

香醉人”实际是亲情“醉”人,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文章以“醉枣”

起,以“醉枣”结,首尾呼应。

(示例二)我认可“根二“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没有老

家的人是没有根的”,老房、老树、老人构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

神依托。

【依法小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奔跑的兔子

刘云芳

那是一只1995年的兔子,也可能是1996年的。

此时是午后,地头的人刚刚午休起来,像是还没完全从梦里走出

来,他们手里的镰刀、铁锹和锹头,像是长了触角一样,把他们带到

自己熟悉的田地里。

兔子依旧站着,像个望乡的人。就在这时,懒懒地行走的人忽然

高喊一声:‘‘兔子!”这个词语竟像子弹般射进人们的血液,把刚才的

困顿瞬间击散。听到的人全都兴奋起来,一下子还原成祖先围猎的情

形。他们举起手中的农具,围拢过来。铁锹、镰刀还有锹头都阻拦在

兔子面前。它这时做了一个自认为英明的决定:向河边跑去。在一群

人的夹击下,兔子飞快奔跑,圈子越来越小,就在人们以为它走投无

路的时候,它竟然纵身一跃,跳进了河里。水面上的波纹像一个句号,

把人们的目光固定住。大家以为这是一只以生殉志的倔强的兔子。但

是,忽然,那兔子却露出水面,浮在水上,像只狗一样游起泳来。那

是村里人第一次看到一只游泳的兔子。为此这只兔子几十年时间都出

现在他们的讲述里。

老马说到这里,饭桌上的人眼里都泛起光,我们似乎都看到了那

只奔跑并且又会游泳的兔子,甚至殷切地希望,那只兔子能够顺利过

岸。为此,我们放下手里的筷子,似乎一不小心,桌上那道兔肉就会

自行完成组装,然后逃跑似的。大家在内心里把它与那只几十年前的

兔子联系在一起,开始为今天点这道菜感觉到羞愧。

老马讲兔子游泳的时候,脸上现出少年的英气。他还讲起少年时

的光景。几瓶花生米,就能让大家幸福好一阵子。我只记得,长我几

岁的李忠子天天在麦秸秆上盘坐,要修炼一门武功绝学。跟在他身后

的小伙伴更是到处翻看无人居住的老土屋,寻找被人遗失在那里的武

林绝学。以至于,第一次进城之后,他便带回来一把长剑。我至今还

记得他在村口大槐树下,手持那剑的样子。他站立着,大喇叭裤的阔

度和剑的修长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互补,有了这两样稀缺物件,李忠子

便在小一点的孩子那里成了神奇人物,真的像大侠一般。后来他就离

开了家。直到他母亲去世时才回来过一次,穿着一条黑色西裤,黑布

鞋,花纹衬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人,完全没有当初的大侠

风范。

那些事情在记忆里被拉长,细节逐渐被延伸开,从不同的时节漫

溢出来。那时,我天天睡懒觉,在屋子里等待,然后买菜,做坂。我

从省会带来一口平底锅,用那口锅做味道单一的炒土豆丝,或许应该

叫炒土豆条。跟在省会的生活完全不同。那时,同学们羡慕我,有那

么充实的工作,我扮演着螺丝钉的角色,被整齐划一、被相同的秩序

相同的规则要求着,如果不是爱情诱出的生命缺口,让我从当时的生

命状态冲出来,我会以当一个螺丝钉作为最终的归宿,并以此为荣。

众人以为的同龄人的那种叛逆,在我身上没有发生过,在我朋友

们身上也没有出现。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一个不住奔跑的群体,在镰

刀的挥舞下,在铁锹的阻拦之下,我们跳向河水。跳向河水并非兔子

的叛逆,是它求生的本能。

那些年,未来是那么美好,是一只兔子驻立时能望到的彼岸。时

间的弧度让我们对一切都有所期待。我们那时,总在说以后,以后……

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我们是否到了当初说的“以后”。只是,我

们这些曾在故土上盼着见光明的人,再见面时,大多都成了为命奔跑

的兔子。大家的爱好也日益趋同,聚个餐,喝个酒,K个歌……似乎

这就是精神生活的全部。

我站在故土之上,感觉乡村生活和乡村梦想已经被瓦解。我同辈

的人像兔子一样不得停顿。他们把孩子扔到父母那里,等着未来再爱

他们。我知道的那些中年人,在各个大城市里辗转,宁愿头顶街边霓

虹,也不愿去守住故乡的暖炉。

我在一个城市居住多年,后来换一个城市居住,发现,在原来城

市拥有的建筑,也慢慢搬进后来的城市,一条街道复制着另一条街道,

一个城市复制着另一个城市。甚至一个人的面孔复制着另一个的面孔,

一群人的语言复制着另一群人的语言。就像我身边的人,他们复制着

彼此的生活轨道,那些跑到天边的父母复制着同样的渴望,远在家乡

的孩子复制着同样的焦虑……复制无处不在。这种复制,让村庄成了

空壳,让城市变得拥挤,让孩子的寂寞成为一个强大的梯队。

我为这只兔子欢呼。虽然如果身在现场,我一定会站在人类的这

一边,失落于他们的大意。但是隔着时间,在这种陈述里,我轻易就

流露出自己的善良,而不是本能。

暗影之下,人们行走匆匆,我看到一只只奔跑的兔子,一只只尖

叫的兔子。一只只兔子复制着相似的神情,它们跳跃、游泳,与自己

抗争,然后逃生,最后却在命运的掌心里妥协。

而所谓的希望是一个遥远的警告,那就是:兔子急了也咬人!我

出门时,仔细打量了自己的身影,想在那里看到咬人的野兽。可等我

从动物园里回来的时候,便放下了这样的戒心,那些野兽都做着家猫

的动作。这世界,没有比这样更可怕的事情了,它让一只兔子无处逃

生。

2.简述文章以“奔跑的兔子”为题的好处。

解析从阅读效果看,“奔跑的兔子”表述新颖,设置悬念,引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看,文章开篇写奔跑的兔子的故事,由

此展开全文,写如“奔跑的兔子”一样的人群,“奔跑的兔子”是行

文的线索。从手法上看,“奔跑的兔子”使用了象征手法,指在世间

辛苦奔走想要改变命运的人。

答案①奔跑乃兔子的本能,以此为题,新颖别致,容易引发读

者阅读兴趣。②文章以“奔跑的兔子”的故事为楔子,展开文本叙写,

自然引出下文对人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的思考。③文章还以“奔跑的

兔子”象征在世间辛苦奔走,被束缚但努力抗争,想要改变自己的命

运的人。④“奔跑的兔子”是行文的线索,文章以“奔跑的兔子”始,

以''奔跑的兔子”结,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使人在阅读中获得启示。

(答出三点即可)

考点突破三探究思想情感

一、设问方式

1.(2019•北京卷)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

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

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试借助这种由表

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

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

2.(2015•四川卷)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

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

你的思考。

3.(2014•安徽卷)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

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

二、备考技能

1.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做体验式探究的前提是对作品有

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

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2.联系生活,明确观点。在对文本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联系自己

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分析评判作者的观点。分析时要客观公正,

评判时要辩证分析。

3.内引外联,言之有据。内弓I,即引用文中的观点材料,必要时

还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创作背景;外联,要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

和体验。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这两个方面都要兼顾,绝不可架空分

析或随意褒贬。

4.结构完整,力求简明。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然

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或阐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

要做到结构清晰、完整,语言精练、简明、严谨,答题规范,要点分

明。

三、规范审答

[规范审题]

这类题目,题干中往往有“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之类的提示语。

[规范答题]

解答情感体验类题目,应确立观点,然后联系文本或结合生活经

验,阐述理由。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

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

分析过程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1.观点+文本。这种题目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

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要运用

好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注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

答案,扣紧观点进行分析。

2.观点+事例。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

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答题时要注

意事例叙述的简洁,分析的到位,材料与观点的相互融合。

3.观点+理论。答题时所涉及的理论多为生活哲理,理论要精辟,

理论与观点能相互印证。

4.文本+现实+观点。这类题目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

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回答时要筛选和运用好

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还要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典例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头脑中的旅行

彭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

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

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

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

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

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

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

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

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

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

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

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

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

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

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

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

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

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为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

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

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

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

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

《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

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

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

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

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

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

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

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伦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

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

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

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

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

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

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

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

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

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

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

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

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蕨蕤的热带海

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

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

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

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

谈谈你的看法。

[尝试解答]

[教你答题]“头脑中的旅行”与“对远方的向往”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可称之为“头

脑中的旅行而“对远方的向往”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

样的生活体验。基于这些理解,对“头脑中的旅行”可否满足个人“对

远方的向往“,考生可以见仁见智,答出自己的理解。

答案(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

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

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

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我们

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

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

彩。

(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不可替代,二

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

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

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

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穷,头脑中的旅行

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

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

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

升。

(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

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

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

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

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

的韵致,不亲眼看,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

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

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

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

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依法小试】

(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北京的“大”与“深”

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每次出

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

顺畅。“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了底子。日

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

浑的都市和皇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

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

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

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

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初进北京,你会觉得马路广场

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由天安门下

穿过故宫,则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

了“深二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

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

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

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

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

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北京

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缘于此的吧。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

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也不只因了能作大题目

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

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

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

“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北大的大,也

因北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

文化精神。

至于其“深”,天然的是一种内在境界,非具备相应的知识并有

体会时的细心,即不能领略。天下的帝都,大致都在形胜之地。龚自

珍写京畿一带的形势,说“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东”;还

说“太行一脉走蛆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见惯了大山巨岭,会以为

如北京西山者不便名“山”,但这一带山却给京城气象平添了森严。

居住城中,瓦舍明窗,但见“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

榻前于薄暮时分,华灯初上,独立苍茫,遥望远山,是不能不有

世事沧桑之感的。即使你无意于作悠远之想,走在马路上,时见飞檐

雕梁的楼宇、红漆金钉的大门,也会不期然地想到古城所拥有的历史

纵深。

直到此时,你还未走进胡同,看那些个精致的四合院和拥塞不堪

的大小杂院。胡同人家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

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

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老舍《四世同堂》中的英国人表述其对

中国式家庭关系层次的印象:''在这奇怪的一家子里,似乎每个人都

忠于他的时代,同时又不激烈的拒绝别人的时代,他们把不同的时代

糅到了一块,像用许多味药揉成的一个药丸似的。他们都顺从着历史,

同时又似乎抗拒着历史。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体

谅,他们都往前走又像都往后退。”这种关系结构,推而广之即至街

坊、邻里。“四世同堂”是胡同里老辈人的理想,包含其中的“和合”

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厚积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

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

保存下来的每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

化。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

言深的。

就这样,你漫步于北京街头,在胡同深处谛听了市声,因融和的

人情、亲切的人语而有“如归”之感。或许你有时会为古城景观的破

坏而慨叹不已,但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北京是与时俱进的。这

古城毕竟不是一个大古董,专为了供外人的鉴赏。即使胡同人家又何

尝一味宁静一一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

旧时的文人偏爱这古城的黄昏,以为北京最宜这样的一种情调。

士大夫气十足的现代文人还偏爱北京的冬天,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

认为“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

这自然多半因了士大夫的“有闲今天的人们,或许更乐于享用生

气勃勃激情涌动的北京之春。他们也会醉心于金秋十月:北方天地之

高旷,空气的净爽,于一声浏亮【注】的鸽哨中尤令人感得真切。北

京是总让人有所期待的,她也总不负期待,因而你不妨一来再来。写

到这里,发现自己早已是一副东道主的口吻。我有时的确将北京视同

乡土了。静夜中,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我一再地想到明天,

破晓后的那个日子:那个日子将给人们带来些什么?

(取材于赵园的同名散文)

【注】

浏亮:明朗清晰。

3.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

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

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

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

等)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本文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结合自身实际,

谈谈自己对生活的周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答案应包含两方面,“表”

是你所生活城市的生活观察对象,“里”是你的感悟、认识和思考。

具体要围绕“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来谈认识。可以从所生活城

市的人文环境、生活方式、集体情怀和历史文化的感性体验等角度去

发现生活,思考生活,得出理性的认识。

答案(示例)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往往通过这座城市的历史和

这座城市人的性格得到充分体现。老听人问京味儿到底是什么。京味

儿,不仅仅是故宫、胡同、四合院,也不只是京剧、相声、吆喝声,

更不单单是烤鸭、涮羊肉、豆汁焦圈儿等等大菜小吃。京味儿是一种

生活,一种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而这种风格境界的形

成和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密不可分,它深深融入北京的骨

子里,成为北京的精气神。

散文探究题

(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岱庙

车祥俊

九月。秋雨淅沥沥洒在了泰山上下,也湿透了岱庙内外,到了下

午,在雨滴之间,大地之上,还浮起来一层薄雾,让四周苍茫茫一片。

模糊之中,近看岱庙的朱色墙壁,竟然平添了几分鲜艳。那红色,与

地上被水浸润了的青砖,和青砖缝隙里撮撮油绿着的苔葬,构成了秋

之岱庙的三原色。

悄然间,有一个人,他踏过台阶,漫步走上了岱庙正阳门高大的

城墙。平日里北望,那水墨画一样挂在眼前的泰山,此刻,已深深藏

进雨幕之后,看不见一点踪影。转过脸,他看一眼墙外的红尘都市,

再看一眼墙内的仙宫净土,轰隆隆的人间喧嚣和道乐佛号的交响,在

他两耳间此起彼伏……

他,久久伫立。

暮钟之声悠远传来,穿过碑林,穿透神殿,又绕过唐槐和汉柏,

在这雨中,它让岱庙更加寂静和深邃。一只夜鹭从银杏树上展翅飞走,

而一只喜鹊正栖在古柏枝头,抖着它湿热的翅膀,一片羽毛轻轻落下,

地上的小麻雀正巧抬头看见,它突然腾空而起,将羽毛衔走,飞回它

神殿檐下的巢里去了。

鸟巢渐多,鸟鸣不止。岱庙俨然是鸟儿们的乐园,鸟儿们的家了。

然而,在这样一座殿阁辉煌、雕梁画栋的恢宏建筑群里,东岳大

帝端坐其间千百年,一派主人的样子,岱庙是他的家才对。可是,无

论庙里还是庙外,与鸟儿相比,他又能主宰什么呢?

汉武帝栽下几棵柏树,走了;宋真宗立下几块石碑,也走了。当

一千年前的那截石碑,和两千年后的几株汉柏开始对话的时候,那个

伫立在城墙上的人,便慢慢走下来,他静默在石碑和古树之间,做起

了它们唯一的听众。

汉柏劫后余生,仅存一脉生机。那些受尽岁月盘剥,变得赤裸裸

的枝丫,依然苍劲有力地直指天穹,它质问的姿态,显然不是针对曾

经的风霜和雪雨,而是生命本身。

当年宋真宗声势浩大的封禅、修殿和立碑,除了几分象征意义之

外,更是无法解释汉柏的追问。

在东御座里,乾隆帝的龙榻和龙座依然,他喜欢的画儿也还挂在

墙上,一眼望去,桌上的茶壶,仿佛还在冒着热气,是一幅主人刚刚

出门的样子。然而,当门外的黄金竹枯了又绿,绿了又枯,主人却始

终没有再回来。

因此,岱庙也不是帝王的家。

那个人,他又穿过甬道,在钟楼里抄写下“东岳大帝真训”之后,

心中默念“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此三

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便到天贱殿门前细看东岳大帝去了。

过配天门,进仁安门,眼前露台高筑,场地开阔。脚下的青砖已

被游人踏去大半,青石台阶也磨得光滑如镜。秋雨虽然洗刷掉了层层

叠叠的脚印,包括汉武帝宋真宗和乾隆爷他们的,以及两千多年中所

有造访过的,但那个人他相信,到目前他踏上去的,是最后的新鲜的

脚印。

这一脚下去,他发现台阶已经向外倾斜了许多:所有坚硬的棱棱

角角,都被时间打磨掉了。仿佛只有那豉缝或空地上的苔葬,不长也

不短,不言亦不语,从两千年前,完整地保存到了今天。他于是弯下

腰,用手指抠下了一小撮,顿时,一股浓烈的历史的味道扑面而来一

一潮湿而咸腥。

一名香客将手中的“高香”举过头顶,祈祷之后,对东岳大帝虔

诚下跪。大帝的表情始终如一,端坐,威严,眼角里却又透出慈祥。

他目睹过他眼前所有人的表情或表演,但他未必能够猜透人世间这些

男男女女的心事。

东岳大帝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他似乎在等待一一等待人们

哪怕有一刻,能像他一样静下来,如他般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人是为劳苦而来,为名利而来,也就是为烦恼而来,除此便觉无聊。

其实,东岳大帝也对人们没有办法,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下跪,都是

对神灵有所祈求。

绕过天职殿,后面是“淑明后”宫。宫小,香火也不旺,但宫前

的两株硕大银杏树,却吸引了极多的游人。树龄三百八十载,但依然

挺拔健壮,枝繁叶茂。雨滴滑落时,会有熟透了的银杏儿从枝头坠落,

啪嗒一声,在地上甩出那粒叫作“白果”的杏核来。

树叶哗啦一响,有风,从岱庙外面吹过来,很急躁。但除了叶子,

银杏树是一动也不动。它已经在这里以这种不变的姿势,陪了“淑明

后”几百年了。它用坚守告诉我们,这满树的黄杏和鸟巢,就是它结

满的期待。

但“淑明后”仍然是孤独的。宋真宗封了帝号,又赐了宫后,他

以凡人之心去揣度神灵之腹,多少有些强人所难,不伦不类。因此又

回到了究竟谁是谁的主宰的问题上来了。

那个人穿过整个岱庙,穿过千年历史,他觉得累了,他来到“淑

明后”宫旁一棵古藤树下。古藤盘根错节,遮天蔽日,藤下的青砖上

有一层薄薄的淤泥,脚一踩,极滑。起身时,他翘起了一下,就在差

点摔倒的一瞬,深吸的那一口气,却又让他顿觉清爽宜人,心肺通透。

走出厚载门,他就又走进了城市一一尘世。回头,见高大的城墙

上竟长出一株柏树来,想必当年那一粒柏籽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岱庙,

就算在墙上也要生根发芽。但他,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他还是要无

奈地回到人间来一一他把粘在鞋上的淤泥弹了一弹,又跺了一跺,之

后,便消失在雨雾之中、街巷之中。

可惜的,是那一撮被他踩在鞋子上带出来的泥土,它可能再也回

不到庙里了,深感遗憾。因为能在岱庙里清清净净做泥土,也是件幸

事。

(选自《十月》2017年第6期)

1.文章第四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对暮钟和鸟类的描写有何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内容上,第四段描写的是岱庙周围的自然风光,重点写的

是暮钟的声音和各种鸟儿在雨中活动的情景。写暮钟的声音运用了以

动衬静的手法,反衬出环境的静谧。鸟儿在雨中轻灵自如飞翔跃动,

呈现一派自由舒适的状态,表明这里已经成为鸟类的乐园。结构上,

这一段展现的内容是“他”进入岱庙后听到看到的,对鸟儿的描写又

引出了下文“岱庙俨然是鸟儿们的乐园,鸟儿们的家了”的叙写,可

见此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①内容上,以暮钟的悠远衬托出岱庙的寂静,以鸟类的活

动写出岱庙已是鸟儿们的乐园,营造岱庙静谧自然、充满生机灵性的

氛围。②结构上,承接上文进入岱庙的描写,引起下文对岱庙是谁的

家的思考。

2.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然而,当门外的黄金竹枯了又绿,绿了又枯,主人却始终没有再

回来。

解析内容上,黄金竹是植物,是自然的代表,而“主人”是指

的是上文提到的乾隆爷,“黄金竹枯了又绿,绿了又枯”,自然界的植

物枯了可以重生,”主人却始终没有回来”,人去世了却不可能再重生,

把黄金竹与乾隆爷进行对比,表达出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思想,表

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感叹。手法上,运用的是对比手法。

答案用了对比的手法。竹子的枯荣是时间的流逝,“主人却始

终没有再回来”即贵为帝王也随着历史永远消失,以自然的永恒轮回

同人类的短暂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叹。

3.文中多次提到“他”,有时指“东岳大帝”“宋真宋”“乾隆”,

更多指称走进岱庙的“那个人”,客观上有什么效果?走进岱庙的“那

个人”是怎样一个人。(5分)

解析(1)“东岳大帝”是传说中泰山的神仙,“宋真宗”“乾隆”

是曾到过岱庙的帝王,“那个人”是现实中到泰山游览的游客,文中

用“他”代指了不同时代的神和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

表达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2)可根据

“他看一眼墙外的红尘都市,再看一眼墙内的仙宫净土”“相信,到

目前他踏上去的,是最后的新鲜的脚印”“一股浓烈的历史的味道扑

面而来”“深吸的那一口气,却又让他顿觉清爽宜人”“走出厚载门,

他就又走进了城市一一尘世”“他还是要无奈地回到人间来”“能在岱

庙里清清净净做泥土,也是件幸事”等,概括出他喜爱自然,想逃离

尘世却又不得不回到尘世,对历史、时间和人生都有思考等特点。

答案(1)把历史(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现实(对历史及生命的

追问)交织到一起,凸显文章主旨。(2)①走进岱庙的“那个人”是岱

庙里的游客;②“他”想要短暂逃离红尘的喧嚣,最终不得不重回红

尘;③“他”喜爱自然,向往清净而不功利的灵魂世界;④“他”对

历史有追问,对时间和人生意义有思考。

4.(探究情感意蕴)最后一段说:“可惜的,是那一撮被他踩在鞋

子上带出来的泥土,它可能再也回不到庙里了,深感遗憾。因为能在

岱庙里清清净净做泥土,也是件幸事。”结合全文,分析这段话蕴含

的意味。(6分)

解析借助关键词“再也回不到”“遗憾”来理解“他”的心情;

借助关键词“清清净净”来理解泥土的遭遇。运用拟人手法,从泥土

的角度来写岱庙的清净、远离尘嚣。也是心理描写,写“他”的惋惜、

留恋,写“他”对“幸事”的看法,表明其人生态度。文章主旨不仅

写“他”对岱庙的看法,还有“他”对历史、人生的理解。“再也回

不到”意味着时间流逝,不可复返。

答案①泥土的角度。岱庙远离人间喧嚣,能够在岱庙里清清净

净做泥土,不纠缠于红尘的劳苦、名利与烦恼,和历史对话,和自然

对话,是件幸福的事情。②人的角度。最后一段看似写鞋上的泥土,

呼应前文的一次翅超,实际表达了“他”离开岱庙重返红尘时的无奈,

以及对象征着精神净土的岱庙的留恋。③时间的角度。泥土离开岱庙,

“可能再也回不到庙里了”,意味着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引发对

历史和生命的思考。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20分)

先父

刘亮程

①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

噜,很费劲地喘气。看他躬腰推门进来,一脸皱纹,眼皮套拉,张开

剩下两颗牙齿的嘴,对我说一句话。我们在一张餐桌上吃板,他坐上

席,我在他旁边,看着他颤巍巍伸出一只青筋暴露的手,已经抓不住

什么,又抖抖地勉力去抓住。听他咳嗽,大口喘气一一这就是数年之

后的我自己。一个父亲,把全部的老年展示给儿子。一如我把整个童

年、青年带回到他眼前。

②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

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趟路。父亲离开

后儿子会知道自己40岁时该做什么,50岁、60岁时要考虑什么。到

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着手操劳什么。

③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

④我活得比你还老的时候,身心的一部分仍旧是一个孩子。我叫

你爹,叫你父亲,你再不答应。我叫你爹的那部分永远地长不大了。

⑤多少年后,我活到你死亡的年龄:37岁。我想,我能过去这

一年,就比你都老了。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我会活得更老。那时想

起年纪轻轻就离去的你,就像怀想一个早夭的儿子。你给我童年,我

自己走向青年、中年。

⑥我的女儿只看见过你的坟墓。我清明带着她上坟,让她跪在你

的墓前磕头,叫你爷爷。你这个没福气的人,没有活到她张口叫你爷

爷的年龄。如果你能够,在那个几乎活不下去的年月,想到多少年后,

会有一个孙女伏在耳边轻声叫你爷爷,亲你胡子拉硅的脸,或许你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