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对比阅读练习题汇编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七律•读《封建论》②呈郭老
毛泽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秋糠③。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④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支
【注释】①祖龙:秦政,皆指秦始皇帝。②《封建论》:是柳宗元的一篇政论文,重点论述
周朝"封建制'’的弊端。③枇糠:空的或不饱满的枇谷、稻米的糠壳。④十批:《十批判书》,
郭沫若研究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而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提倡“民本位”,反对"极权主义'’的"君
本位”。⑤子厚:柳宗元,字子厚;文王,周文王,西周奠基者,首推中国封邦建国的“封建
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
A.在题材上两诗互不相同。章诗属缘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咏史怀古诗,毛诗属缘于读
《封建论》以回应郭沫若的政论诗。
B.在表达方式上两诗略有差异。两诗都以议论为主,表达对秦朝政治的看法,毛诗全
诗议论,而章诗则将议论与对史事的描述巧妙融合。
C.在主题思想上,两诗看法对立。章诗极力批评秦王的政令,而毛诗从当代政治家的
高度,否定了儒家的政治观,十分推崇秦王的功绩,完全赞同秦王所采取的措施.
D.在艺术表达上,章诗略带夸张,“烟销”“未冷”等词突出秦王的焚书坑儒动摇了其统治
根基,直接导致人民迅速反抗;毛诗用语朴素晓畅,通篇直接表达观点。
2.对于“仁政”与“法治”,两诗的看法有何不同?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五丈原武侯庙
(金)郝中
筹笔无功事可哀,长星飞堕蜀山摧。
第1页共14页
三分⑦岂是平生志,十倍②宁论盖世才。
坏壁丹青仍白羽,断碑文字只苍苔。
夜深老木风声恶,尚想褒斜③万马来。
[注]①三分: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相见时,即定下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战略计划。②十倍:
刘备临死前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褒斜:即褒斜道,诸
葛亮伐魏多次由此道出兵。
诸葛丞相庙
(唐)武少仪
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
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
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
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
[注]①宣王,指司马懿。诸葛亮出兵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
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郝诗和武诗题目不尽相同,但都是诗人拜谒武侯庙有感而发所作的咏史怀古诗。
B.郝诗中武侯庙内诸葛亮的壁画已不可见,而武诗中武侯庙内的神像却栩栩如生。
C.郝诗颈联下句写残毁的碑石上已生满了青苔,从中可以看出武侯庙的破败荒凉。
D.郝诗尾联运用想象,通过深夜风吹林木之声想到当年蜀军北伐时万马奔腾之景。
4.这两首诗都是感怀诸葛亮之作,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现诸葛亮的形
象的。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第2页共14页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提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公元1122年,陈与义升任符宝郎,但不久就被贬为陈留酒监。公元1127年4
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流落洞庭,
其间多次登岳阳楼,先后写下《登岳阳楼二首》与《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②南服:南方
较偏远地区。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歌首联都照应题目,直接写岳阳楼,但切入点不同,前者以岳阳楼的位置切
入,后者强调其影响力。
B.两首诗歌颔联都紧承首联,描写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想。但前者借助“吴蜀”一词使诗歌
更具历史厚重感。
C.两首诗都融登楼、观景、抒情为一体,在意境营造和情感抒发上特点鲜明,与杜甫“沉
郁顿挫”的风格相似。
D.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基本相同。但从颈联看,前者不远万里来游览与后者双鬓斑白
相较,多了轻松闲适之情。
6.两首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②向黄昏。
画图省识③春风面,环球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五美吟•明妃(其三)
林黛玉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注】①紫台:汉宫,宫廷。②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③省识:认识。
第3页共14页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首联气象雄伟,杜甫为了抬高明妃形象,用“群山万壑赴荆
门'’的雄伟气象来侧写昭君,烘托她的出生地。
B.《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颔联中“连”字写出向汉之心,“向''字写出出塞之景,与首联
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写尽昭君一生悲剧。
C.黛玉诗中“红颜命薄古今同”承“出汉宫”三字,“古今同”将古与今、个体与群体联系起
来,既咏昭君,又是自伤,更是对大观园中女子命运的哀悼,即所谓“万艳同悲
D.《红楼梦》中宝钗对黛玉此诗赞不绝口,认为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理由是黛玉将批
判的矛头直指汉元帝,认为主要是元帝相信画工导致了昭君的悲剧。
8.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中评论“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咏史诗亦是如此,这两
首诗歌都通过议论昭君出塞,流露出个体的悲叹,请结合具体诗句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悲愁歌
刘细君①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今乌孙王久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明妃曲(其一节选)
王安石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寒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④,人生失意无南北。
【注】①刘细君: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汉武帝准备北征匈奴之际,联合西域各国,刘
细君就是此时和亲塞外的宗室女。②乌孙王:乌孙是西域之国,在今伊犁河中国边境处,此
时乌孙王昆莫猎骄糜大致相当于刘细君祖父的年纪。③黄鹄:一种候鸟。④长门宫,汉武帝
时皇家宫苑,汉武帝第一位皇后陈皇后阿娇被废,迁居长门宫。
9.下列对《悲秋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中“吾家”和“异国”对应,烘托了的大义爱国、坚韧不拔的诗人形象。
B.三四句运用白描,两个典型场景,就写出了“异国"与"家’’巨大的文化差异。
第4页共14页
C.最后两句由实入虚,身在常土,却愿身化自由归乡的黄鹄,实虚对比更显悲凉。
D.诗中“兮,,字是楚辞的标志,楚辞一唱三叹的哀愁气质与本诗的情感紧密契合。
10.同样是和亲题材的诗歌,王安石评点昭君出塞的《明妃曲(其一节选)》与本诗相比,
主题更为深广,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解闷(其九)
杜甫
先帝贵纪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①,玉座②应悲白露@团。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①炎方:指广东南海。朱樱献:唐代规定,每年四月一日由皇家内园进樱桃荐祀陵庙。
(樱桃夏熟,荔枝秋熟,献荔枝在献樱桃之后,故曰"续”。)②玉座:御座,这里指唐玄宗。
③白露团:这里去壳后晶莹圆润的荔枝。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开门见山,直揭主题,指出安史之乱平定后,杨贵妃和唐玄宗已经阴阳两
隔,各自承受着孤独,但进献荔枝旧例仍没有停止。
B.“还复”二字,有“反复、接连”之意,揭露出统治者无休止的骄奢淫逸导致百姓生活
穷困,饱含诗人尖锐批评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C.第二首诗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去写,犹如摄
影师一般,在观众面前展现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图。
D.两首诗在题材上都属于怀古咏史诗,都通过唐朝统治者不惜劳民伤财让南方岁贡荔
枝满足欲望的历史事实,抨击了统治者的奢侈淫靡。
12.吴乔《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
这两首诗都具有表达含蓄精深的特征,请结合诗歌分别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各题。
金陵怀古(其四)
王安石
第5页共14页
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盘。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3.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怀古》首联以回顾往事起笔,写赵宋王者之师的摧枯拉朽之势,“将军谈笑士
争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B.《金陵怀古》颈联笔触从怀古幽思中回到现实,将眼前残破的城楼、废旧的宫殿与新
生的草木形成对比,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
C.《桂枝香・金陵怀古》开头三句,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词人凭栏
远眺,一片磅礴壮美的秋色映入眼帘。这样起笔,让这篇登高怀古之作顿显不凡气势。
D.《桂枝香•金陵怀古》“彩舟""云淡''色彩鲜明,“星河”“鹭起”虚实相生。这两句不仅把
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诗人和读者的观察视野。
14.王安石《金陵怀古(其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怀古,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不同
情感?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汴河怀古
(一)
唐•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第6页共14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描写是写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暗示当时的唐帝
国早已衰落。这是对当政者的警告,意味深长。
B.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把隋朝速亡的原因归咎于大运河的开通,视大运河为
祸根,认为大运河一无是处。作者皮日休赞同这种说法。
C.诗人一句“共禹论功不较多”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对隋
炀帝的讽刺和批判。
D.全诗从隋朝大运河展开描写和议论,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
佳品。
16.两首诗尽管都命名为“汴河怀古”,但两者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
的异同。
第7页共14页
参考答案:
1.C2.章诗中“烟销”“帝业虚”“未冷”"山东乱''等词语表明作者认为严刑酷法导致官逼民反,
抛弃了仁政的法治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毛诗中“业犹在”“实批糠'“'百代都行秦政法”等词句表明,作者认为治理国家“法治”更重要,
“仁政”很多时候徒有虚名。秦始皇推行的很多制度,使中国受益几千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完全赞同秦王所采取的措施”说法错误,毛泽东认为对秦始皇应当“少骂”,你对“焚坑''所
持的“暴行说”是需要“商量”的。换言之,即对秦始皇的历史功业应多肯定,少否定,多否定
甚至根本否定的观点是不对的。并不是完全赞同秦王所采取的措施。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章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
亡了,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
可见,指秦朝的焚书坑儒的法治。“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进一步用历史事实
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严刑酷法导致官逼民反,接续陈胜吴广起义的刘邦项羽最终灭亡秦
朝。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
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严酷的法治最终只能导
致政权削弱,进而灭亡:抛弃了仁政的法治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枇糠”,秦始皇虽然身死,但他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至今还在,
而孔子代表的儒学虽然千百年来名声很高,可留给后人的功绩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百
代都行秦政法“,秦始皇建立的国家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功莫大焉。可见毛诗认
为儒家的“仁政”只是虚名,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秦始皇的“法治”,使中国受益几千年,治理
国家,法治更重要。
3.B4.①郝诗首联运用比喻手法,叙述诸葛亮筹划北伐终未成功,身死陨灭动摇蜀汉根基
的史实,展现了他悲剧英雄的形象;颔联运用典故,通过“三分天下”“十倍曹丕”表现了诸葛
亮的远大志向和雄才大略。
②武诗颔联通过诸葛亮定蜀连吴的功绩,展现了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颈联通过诸葛亮
竭忠尽智、劝谏庸主的行为,展现了他忠心报国、鞠躬尽瘁;尾联运用典故,通过与司马懿
的对比表现了诸葛亮才气双全。
第8页共14页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手法的能力。
B.“郝诗中武侯庙内诸葛亮的壁画已不可见”错误,郝诗颈联上句“坏壁丹青仍白羽”,意思
是坏墙上的诸葛亮画像仍然手挥白羽扇,并非“已不可见”。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
(1)郝诗首联“筹笔无功事可哀,长星飞堕蜀山摧“,感叹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病死五丈
原,动摇了蜀汉多年的根基。把诸葛亮比喻成"长星”,把诸葛亮的去世比喻成“长星飞堕”,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叙述诸葛亮筹划北伐终未成功,身死陨灭动摇蜀汉根基的史实,展现了
诸葛亮悲剧英雄的形象;
颔联“三分岂是平生志,十倍宁论盖世才”,意思是说三分天下不是诸葛亮平生之志,他有十
倍于曹丕的才能,是盖世英才,他必能安国,终定大事。根据注释可知,“三分”"十倍'’运用
典故,通过“三分天下”“十倍曹丕”表现了诸葛亮的远大志向和雄才大略。
(2)武诗颔联“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意思:诸葛亮抓住了时机稳定蜀国,
使衰败的汉朝得以延续,他运用计谋联吴抗曹,使吴国变得强大。诗人从蜀、吴两国的角度
客观评价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展现了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颈联“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既有对诸葛亮竭忠尽智的赞誉,也暗含了诸葛亮
希望改变昏庸的君主。此联通过诸葛亮竭忠尽智、劝谏庸主的行为,展现了他忠心报国、鞠
躬尽瘁;
尾联“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运用诸葛亮送“巾帼妇女之饰''给司马懿,用激将
法迫其出兵的典故,把诸葛亮与司马懿作对比,表现了诸葛亮才气双全。
5.D6.相同点:凭吊历史之情.“白头吊古风霜里”和"欲题文字吊古昔”都明写"吊古”,即
诗人想要写诗文来凭吊往古之人事的情怀。
不同点:①《登岳阳楼二首(其一)》表达了年华逝去、人生迟暮(衰老)之悲。诗人以“白
头'‘直写自己的衰老,同时以“风霜”和“老木”加以衬托。②《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表达了
亡国之后漂泊流徙的前途渺茫之感。诗人借景抒情,面对风壮浪涌的长江、洞庭,想到个人
和国家的前途未卜,心绪茫然。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不远万里来游览”和“多了轻松闲适之情”错,结合诗句及注释,此时北宋灭亡,诗人南迁
避难。“万里来游”只是万里逃难的委婉说法,因而“轻松闲适”也是错误的。
故选D。
第9页共14页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
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
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
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
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
吊古伤今,感怀伤时,表达了年华逝去、人生迟暮(衰老)之悲。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尾联”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想要题几句诗凭吊古人,
江风很大,波浪涌动,我的心不知所措。诗人吊古伤己,借景抒情,面对风壮浪涌的长江、
洞庭,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恨的感慨。
根据以上分析,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分析所表达的情感。
7.B8.(1)杜甫借“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来表达自己的“怨恨”:既有思念故乡
不得归的痛苦,又有虽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仕途失意的悲愤。
(2)林黛玉借“红颜命薄古今同”来感慨身不由己的命运:既同情才貌出众的昭君,又表现了
自己不甘命运摆弄的独立性格。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连,字写出向汉之心,’向,字写出出塞之景,,说法错误,应是“连”字写出出塞之景,“向”
字写出向汉之心。
故选Bo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诗词主旨内容的能力。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
昭君“怨恨”的主题。实际上,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杜甫当时正漂泊在外,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一带不像昭
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
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也表达出自己虽怀
“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仕途失意的悲愤。
《五美吟•明妃》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
“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
首诗,以寄感慨。'‘她借“红颜命薄古今同“将古时才貌出众的昭君与身不由己的自己联系起
来,既同情昭君,又是自我悲叹,以抒发早已郁积在内心的愤懑和理想,表现了自己不甘命
第10页共14页
运摆弄的独立性格。
9.A10.两首诗都借候鸟的意象写出了和亲女子的思乡之悲。《明妃曲(其一节选)》还用
一句“可怜着尽汉宫衣”表现了对昭君永志不忘故国之心的赞美,尤其是最后借家书中的无可
奈何之语、强为宽解之话,表达了对宫门中身不由己、命途多舛的女子的深切同情。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烘托了的大义爱国、坚韧不拔的诗人形象”错误。联系全诗,此句“吾家”与"异国”道出的
是被迫远嫁,来到不同世界的陌生与恐惧。若定位在“大义爱国、坚韧不拔''上,就与后文的
肝肠寸断之痛无法贯通。
故选Ao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能力。
《悲秋歌》借助黄鹄,《明妃曲(其一节选)》借助鸿雁,都借候鸟的意象写出了和亲女子的
思乡之悲。
《悲秋歌》一二句表达了远离故土深入异乡的陌生与恐惧,三四句表达了两地巨大的文化差
异乃至落差给诗人造成的痛苦,最后两句以虚实结合之法表达了希望化身黄鹄重得自由得以
归乡的热望,以及这种热望终究是虚想的哀伤。
《明妃曲(其一节选)》前四句写出了归乡无望的、对故国的永志不忘和深深的牵挂,后四
句句借家书的无可奈何之语强行宽解,愈解愈悲,昭君与阿娇两相映衬,更使昭君一个人的
悲剧扩散为后宫无数女子的人生悲剧,作者批判的深度和同情的广度都更上一层楼,表达了
对宫门中身不由己、命途多舛的女子的深切同情。
11.A12.①杜甫诗不明确指斥当朝统治者的奢靡与政治的腐败,而借写荔枝来曲陈其意。
“荔枝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两句写玄宗已逝,弊政犹存,在今昔对照中讽刺当朝统
治者不吸取唐玄宗的历史教训I,不革除弊政的现实状况。“玉座应悲白露团”运用联想与想象,
写假若玄宗泉下有知,也应生出无限悲伤,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当今朝廷政治腐败的一片殷
忧,以及劝谏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拳拳之心。
②杜牧诗中“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国破家亡,此处借用了这
个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皇帝因宠妃而荒废国事的讽刺,收到了比直抒己见更强烈的
艺术效果。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杨贵妃和唐玄宗已经阴阳两隔”错误。“寂寞”指代“死亡”。诗人写作此诗是永泰元年(765),
而唐玄宗死于公元762,故当时帝妃皆亡。
第11页共14页
故选Ao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杨贵妃都已去世,然而统治者却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仍命令南方和四
川继续进贡荔枝,《解闷(其九)》即针对此而发。“先帝贵妃俱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唐
玄宗杨贵妃都已久离人世,然而,“劳人害马”进献荔枝的旧例仍未废除停止,荔枝还是年复
一年地进贡到长安。两句开门见山,直揭主旨。"还复”二字,不但揭露出统治阶级的贪图享
乐,透露出广大人民的深重痛苦,而且包含着作者对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的尖锐批评。“玉
座应悲白露团”,当进荐的荔枝放在“玉座”之前,先帝如果地下有灵,回想起以往的情景,
也不禁要泪水滔滔悲伤起来吧?这里的“应悲”,不仅指玄宗对开元盛世一去不返,目前国势
江河日下的悲伤,还应包括玄宗对自己荒于女色贻祸误国的悔恨。这一句是作者的设想,它
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穷感慨,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当今朝廷政治腐败的一片殷忧,以及
劝谏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拳拳之心。这首诗因事兴感,抓住“荔枝还复入长安''这一事件,揭露
出肃代两朝统治者无视这一历史教训,重蹈玄宗亡国的旧辙,其立意是很深刻的。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一骑红尘妃子笑”,用"一骑红尘''将此一劳民伤财之史实轻轻带
出,真可谓举重若轻。继以“妃子笑”,看似实写,言当驿骑驰至时妃子嫣然一笑;而其实是
暗写玄宗令进荔枝以博妃子一笑。这一句把史实、画面与情感和评价融合在一起,既承“千
门万户次第开”构成境界,又叙述并评价了历史。诗中“妃子笑”三字值得玩味,它让人想起
历史上周幽王为博得妃子一笑而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事。这一“笑''写出贵妃的骄矜、满
足、得意,而历史也在这一“笑''中衰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皇帝因宠妃而荒废国事的讽
刺,收到了比直抒己见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13.A14.①《金陵怀古(其四)》表达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和惆怅的达观之情。
尾联直抒胸臆,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
亡的独特感受。②《桂枝香•金陵怀古》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告诫。
下片借古讽今,化用典故,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
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理解错误。此处的“破堞”和“废宫”都是前朝敌国的,
并非指赵宋王朝的衰败。诗人用对比手法只是更加突出其衰败,以此来警醒赵宋王朝的当政
者。
第12页共14页
C.“一片磅礴壮美的秋色映入眼帘”错,词人凭栏远眺,一片明净肃杀的秋色映入眼帘,气
势不凡。
D.“虚实相生”错。“虚实相生”错,“星河鹭起”,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云淡”"鹭起''应
为动静相生。
故选Ao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在理解两首词内容,抓住传情达意的字词句比较抒发情感和抒情方式的不同。
(1)《金陵怀古(其四)》尾联“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是说用不着为这些旧事
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玉杯中的美酒吧。尾联直抒胸臆,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
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感受,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
感受:千百年来,历史朝代的兴亡更替具有必然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无需为此伤感惆
怅。表达了作者认为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惆怅的达观之情。
(2)《桂枝香•金陵怀古》,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
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告诫。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
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
面,境界苍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远程医疗服务合同范本6篇
- 2024鲜花婚礼布置承包合同
- 2024年:版权与专利共享协议
- 2024年度单间房屋租赁合同(含租赁期间空气质量保障)3篇
- 2024版股权转让合同标的和条件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采购及运营合同文本3篇
- 2024年钢筋制品加工合同
- 2025年度政府机关门卫安全责任书3篇
- 2024年婚姻法律咨询合同:对比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的法律程序与成本3篇
- 2024货物销售合同书
- 2025年江苏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员工简单个人总结
-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分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秦汉时期(20题)
- 热电站汽轮机发电安全操作规程(2篇)
-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专题18 生活用电(知识梳理+典例+练习)(原卷版)
- 2025年产业园区运营与管理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2024年学院宣传工作总结(4篇)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4年首都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