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中学上期开学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礼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朝廷所当先务,不可一日无也洪武三十年九月,

颁布木铎之制,以木铎宣传教化,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这主要说明

A.国家重视道德品行的教化B.儒学核心是纲常伦理

C.宗法制度的不断延伸扩展D.基层治安形势很严峻

2.许倬云认为:“帝国时代得以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

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融合B.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相结合

C.神权政治和世俗政治相结合D.“家天下”和“公天下”共存

3.

记述出处

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日:“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日:“成王

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明

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史•方孝

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孺传》

有六。

《明熹宗

己亥,诏恤先臣方孝孺遗胤。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直文渊阁。当靖难师入,以草诏不从,

实录》卷

致夷十族。

22

从上表记述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方孝孺因拒绝草诏被杀B.朱棣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C.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D.方孝孺坚持正统的皇位继承原则

4.“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

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B.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D.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5.元朝设立行省制、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等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改革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思想统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6.1941年11月,担任陕西米脂县边区参议员的开明士绅李鼎铭与其他10名参议员,联名提出精兵简政议

案。随即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精兵简政运动,将党政军脱产人员控制在了全区人口的3%以下,机关人员精简

1/3(约0.35万人)。这反映出当时边区()

A.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改变B.落实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C.各阶层建立真正联合政府D.践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7.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其他官员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55

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又以枢密院的名义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

官考试事宜。由此可见,英国官员选拔体现了()

A.公开考试B.中立立场C.待遇优厚D.晋升为功

8.下表为1912—1937年大学生地理分布统计表。影响其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广东、浙

江、福建、广西、湖南、安徽、江西、天津,河北、云南、贵州、山西,辽宁、陕

省(市)

江苏、上四川、湖北,山东、海外西、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

大学生人数2000人

190-1000人1-150人

规模以上

人数占全国

10%以上l%-5%0-1%

比例

A.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B.革命运动的发展态势

C.民国政府文化教育政策D.西方列强的侵略程度

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初步具备了君主专制国家的雏形,正从宗族国家向君主专制国家过渡。这反映出

春秋战国时期()

A.宗法分封制度已经终结B.血缘政治纽带得到加固

C.官吏选拔原则发生变化D.家国一体观念趋向淡化

10.《唐律疏议》规定: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

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这表明唐律

A.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B.引领孝老敬亲成为社会风尚

C.渗透儒家思想价值理念D.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11.宋以前的政治文化中,印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被视为正统王朝的象征;宋以后对传国玉玺多

持批判态度,认为“君人者在德不在宝“、这一变化说明

A.天人感应学说影响减弱B.王朝统治失去了合法基础

C.历朝统治者以德治天下D.儒学更新了传统价值观念

12.1621年,国王詹姆士一世接见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时,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

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詹姆士一世的态度反映了

A.“议会至上”原则在英国已经确立

B.议会对国王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尚未完全激化

D.政治传统对于英国历史影响较深

13.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

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对后世有普适性效果

B.古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C.古罗马法已经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

D.古罗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14.下图所示的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求同存异

15.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的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时期迁出他乡种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

1880—1911年156011838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经济结构逐渐变动

16.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

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在全国流通,

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中央人民政府的举措旨在()

A.发展金融与提振经济B.统一货币与抢占市场

C.因地制宜与改善民生D.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

17.全国各大城市解放以后,中央明确指示:对各国大使馆、公使馆,不要和他们发生任何正式的外交往

来。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18.《洛迦诺公约》是一系列文件的总称,它的签署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该公约的签订为下列哪一国家重

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9.史学家钱穆指出,在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作副官称相,照历史传统讲,贵族家庭最重要事

在祭祀,祭祀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到

了秦、汉统一,宰相不但要管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据此可知

A.封建社会贵族特别重视祭祀活动

B.秦汉沿袭“国”“家”同治传统

C.宗法制度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D.汉代宰相位高权重引起皇家关注

20.“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

结束,代之而来的是更加动荡和不安的时期。荣氏企业也和全国所有民族企业一样,在内外压迫下,蒙受

了不少损失。“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外国资本主义加紧经济侵略②北洋军阀的割据和混战

③国内工人罢工运动大力抵制④国民政府时期的内外形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1.秦汉实行分成租制,不论田亩多少,只看实际收获量,田租按比率缴纳,秦为“什一之税”,汉曾“十五

税一”后为“三十税一到了三国时期,定额租制全面确立,即每亩征收的田租数额固定不变。这一转变

A.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B.促进了土地单产的提高

C.进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D.推动了犁耕技术的成熟

22.史料记载,清乾隆以后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四川省在稻米等传统粮食优势作物之外,形成了棉、桑、

蔗、茶、果等专业种植区,甚至一些府县多种植烟草,“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屡见不鲜.

这一现象表明

A.经济作物获利大于粮食作物B.商品生产结构变化受市场影响

C.清朝己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D.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23.1978-199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说明了

农产品收购比率1978年1985年1988年1991年1993年

国家定价(%)94.437.024.022.210.3

国家指导价(%)023.019.020.07.0

市场调节价(%)5.640.057.057.882.7

A.农业商品化的程度越来越高B.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废除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农产品收购价逐步提高

24.如表为1981-1995年中国出口产品统计(百分比),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81-1995年中国出口产品统计(百分比)

项目工业产品初级产品

1981年53.4%46.6%

1995年85.6%14.4%

A.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D.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

25.15世纪,欧洲人踏上戈雷岛(今非洲塞内加尔境内)后,一百多年里并未大兴土木,后来岛上开始密

集修建集中连片的房屋,其中有妇产医院、学校、剧院和修道院等。戈雷岛的开发可能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西方的资本输出

C.黑奴贸易的兴盛D.物质生活的变迁

26.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英国进行了

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改革的目的是

A.避免议会被政党操控B.完善责任内阁制

C.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D.更好体现分权制衡

27.依据下方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大事,概括出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等

③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A.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美苏展开对话的同时,核战争风险激化

C.美国继续遏制苏联,双方军备竞赛升级

D.在苏联妥协的前提下,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28.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极力宣扬通过自由主义政策实现英国产业部门间的自然平衡。在他看来,最终

的均衡甚至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均衡,而是全球作为一个统一大市场的普遍均衡。这说明自由主义政策的

实质是

A.实现世界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B.建立英国控制的国际经济规则

C.帮助英国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D.保障国际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29.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省区E靖至万历限治至施正乾障藜道光

直未132527537

陕西《关中》143238264

江西45954S976

■建《不含台)131205511

IW________________

广东12701959

A.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B.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C.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30.据道光《徽州府志》载,徽州府开垦荒山棚民,租佃期限很长。耕垦山场的劳动者,“-棚之人不下数十”

其来源大多是外地,“随时短雇帮伙工人,春来秋去,往返无定"。这可用来说明,道光年间微州地区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农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C.社会秩序需要严格把控D.农业生产存在雇佣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清廷宣布科举改制: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

技、艺术)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五经,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1905年清廷又宣布,

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原为科举而备的专项钱款均先后拨充兴办学堂之用。1895

年以前,全国仅有新式学堂20所,1895—1898年又增19所,1905年达到8277所,以后每年增加IoOOO

多所。新式学堂学生从1904年近10万人,1909年高达近164万之众。他们立志''以制造新国民为起点,

该组织新政府为终局”,“把过时的满清君主专制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摘编自《千年科举制的崩塌》等

材料二“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向诸位讲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是深感惊讶的。因为在我们西方

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1983,美国人事署长艾仑•坎贝尔

材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

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

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简析晚清科举制改革的影响.

(2)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的关系。

(3)材料认为科举制的优点是什么?西方怎样克服选举之官的徇私舞弊的?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占城稻引进以前,江、淮、浙一带并没有真正的早稻。宋代主要的水稻品种是粳稻,早粳的全

生育期为150〜165天,晚粳为180〜200天。粳稻生育期长,单季产量较高,但对土壤肥力、水分等的要

求也很高,尤其是耐旱性差。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因“江、淮、两浙路稍早即水田不登”,遣使

往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并分给三路播种。占城稻能种于“高仰之地”,具有“不择地而生”、早熟耐早的特

点。这种取自越南中部的稻种,在传入福建又从福建移植到江浙地区60年后,各地的播种非常普遍,它与

中国原有的晚粳稻配合形成了双季稻。占城稻的传入和推广种植,对中国古代稻作发展和社会经济产生了

重要影响。

——摘编自曾雄生《试论占城稻对中国古代稻作之影响》

材料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粮食生产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粮食产量连年增加,粮食总产量

由1987年的40298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44624.3万吨,人均粮食产量由1987年的371.74公斤提高到1990

年的393.10公斤。这从根本上扭转了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为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1990

年9月,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专项粮食储备是国家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设立的储备,主要

用于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全国性的突发紧急事件等。当时专项储备的粮食来源主要是对余粮的收购。

通过建立专项粮食储备,搞好丰歉调剂,宏观粮食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专项粮食储备的建立,使得我国国

家专项储备十战略储备+周转储备的中央粮食储备内容逐渐形成。在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要求下,1990年,

国家粮食储备局成立。

确编自杨羽宇《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引入和推广占城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