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
生物黄金卷0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12题每小
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心肌细胞中会发生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转变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其自身携带02并进行有氧呼吸
C.溶酶体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以防溶酶体膜被水解酶分解
D.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1.【答案】C
【解析】A、人体的心肌细胞分化程度高,不再进行分裂,不会发生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转变,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溶酶体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以防溶酶体膜被水解酶分解,C正确;
D、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未成熟细胞,不含大液泡,D错误。
2.《氾胜之书》中记载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
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日
奇泽,皆得时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务粪泽”:通过施肥和灌溉,农作物吸收无机盐和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早锄”:农田除草能降低农作物与杂草因生存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
C.“春冻解,地气始通”:春天温度升高,植物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D.“以此时耕田”:中耕松土利于根系吸收矿质离子,但会抑制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务粪泽”即施肥和灌溉,可以保持土壤的肥沃,促进植物吸收无机盐,有利于植
物生长,A正确;
B、“早锄”即尽早锄草,其目是消灭杂草,防止杂草与农作物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B正确;
C、“春冻解,地气始通”其意为立春后,温度升高,土地解冻,土壤中气体开始流通,此时植物代谢旺盛,
自由水/结合水比值升高,C正确;
D、“以此时耕田”是说在上述时间耕地,中耕松土能使土壤含氧量升高,促进根系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
质元素,能促进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错误。
3.实验是认识生物学现象及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检测生物组织中在2mL豆浆样液中先后加入ImLCUSO4和3~4滴
A豆浆样液呈紫色
的蛋白质NaOH,振荡摇匀
室温条件下,取黑藻的幼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进细胞中叶绿体处于不
B观察细胞质流动
行显微观察断地环流状态
撕取新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从盖
观察植物细胞的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
C玻片一侧滴入0.5g∙mL-'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
质壁分离和复原动复原
纸引流,重复几次
向装有2mL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注水浴加热后,淀粉组
探究酶催化的专
D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保温5min后,各注入呈砖红色,蔗糖组呈
一性
2mL斐林试剂检测无色
3.【答案】B
【解析】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先后加入ImLNaOH和3~4滴CUSO4,A错误;
B、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室温条件下,取黑藻的幼嫩叶片(黑藻的幼嫩叶片中细胞质丰富,流动性强,
且含大量叶绿体)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显微观察,观察到细胞中叶绿体处于不断地环流状态,B正确;
C、撕取新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5g∙m□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
引流,而复几次,能够观察到发生质壁分离,但是观察不到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C错误;
D、探究醐催化的专-性实验中,向装有2mL淀粉溶液和蔗糠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注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
液,因为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故保温5min后,各注入2mL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后,
淀粉组呈砖红色,蔗糖组呈蓝色(因为斐林试剂呈现蓝色),
4.中心体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蛋白质构成。从横切面上看,每个中心粒
由9组微管组成,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进行复制,最终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
为一组新的中心体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在超微结构水平上,
调节着细胞的运动。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体的复制和分离与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是同步的
B.大肠杆菌含有数量较多的中心体,使其产生大量纤毛和鞭毛
C.臼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抗原的运动与溶酶体、线粒体及中心体有关
D.蛙的红细胞分裂需要中心体进行复制并发挥作用
4.【答案】C
【解析】A、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而中心体的分离在前期发生,A错误;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体内不含有中心体,B错误;
C、白细胞分解病原体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所以白
细胞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白细胞运动需要线粒体供能,所以也与线粒体有关,C正确;
D、中心体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出现,与
中心体无关,D错误。
5.化疗药物阿霉素通过抑制细胞中DNA和RNA的合成能有效治疗乳腺癌。研究表明,阿霉素治疗后机体
内活性氧(ROS)的量增加,ROS会造成心肌细胞线粒体膜及线粒体DNA损伤,导致其具有心脏毒性。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主要来自第二阶段
B.使用阿霉素时可配合使用清除ROS的药物以减轻其毒性
C阿霉素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核DNA的合成而具有心脏毒性
D.阿霉素造成线粒体亚显微结构改变而使心肌细胞供能不足
5.【答案】C
【解析】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主要来自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只产生少量的NADH,A正确;
B、阿霉素治疗后机体内活性氧(RoS)的量增加,可配合使用清除ROS的药物以减轻其毒性,B正确;
C、结合题中信息“阿霉素....心脏毒性”,可知C错误;
D、因为会造成心肌细胞线粒体膜及线粒体DNA损伤,从而使心肌细胞供能不足
6.在密闭环境中不同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分别用图甲、乙表示。下列关于曲线的说
法,正确的是()
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
……光照下Co2的吸收量
——黑暗下C(%的释放量
0温度/tC
图中
A.图甲A点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图甲A点温度条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C.图乙B时刻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图乙C时刻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6.【答案】D
【解析】A、图甲中的A点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因此光合速
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A错误;
B、图甲中虚线的最高点净光合速率最高,积累的有机物最快,最有利于植物生长,B错误:
C、图乙B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说明B点以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了,C错误;
D、图乙C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点以前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而C点以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
率,因此图乙C时刻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正确。
7.某昆虫眼色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R、r基因控制,背部颜色的褐色和黑色分别由A、a基因控制(这两对
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将纯合红眼褐背雌昆虫与纯合白眼黑背雄昆虫杂交,R雌雄相互交配,
所获F2如下表。若不考虑发生染色体互换,下列相关分析与实验现象不符合的是()
雌昆虫(只)雄昆虫(只)
红眼褐背红眼褐背白眼黑背
801040103999
A.A、a与R、r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F2中雌昆虫的基因型有4种
C.F2中雄昆虫与F1中雄昆虫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F2中红眼褐背雌昆虫与F2中白眼黑背雄昆虫杂交,子代不会出现白眼褐背雌、雄昆虫
7.【答案】B
【解析】A、纯合红眼褐背雌昆虫与纯合白眼黑背雄昆虫杂交,Fl雌雄相互交配,后代不符合9:3:3:1的比
例,所以A、a与R、r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只有雄昆虫有白眼黑背,说明眼色和背部眼色的遗传是伴性遗传,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褐背:白
眼黑背=3:1,符合分离定律,则红眼和褐背分别为显性,白眼和黑背分别为隐性,则亲本基因型为XARXAR、
XarY,Fl为XARX%XARY,则F2为XARXAR、XARX"、X"Y、XARY,故F2雌昆虫的基因型有2种,B错误;
C、据B项分析F2雄昆虫为l∕2χarY∖1/2XARY,Fl雄昆虫为XARY,所以F2中雄昆虫与Fl中雄昆虫基因
型相同的概率为1/2,C正确:
D、F2红眼褐背雌昆虫基因型为XARXAR、XARXar,F2中白眼黑背雄昆虫XarY,由于AR基因连锁,则后代
不会出现白眼褐背雌、雄昆虫,D正确。
8.为了进一步检验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设计并实施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搅拌不充分可能会导致32P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B.该实验不能证明DNA能自我复制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若用3H标记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沉淀中的放射性物质不一定都存在于DNA中
D.若在实验中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两组细菌,则实验结果与原实验相反
8.【答案】C
【解析】A、若搅拌不充分,可能会导致32p组噬菌体蛋白质壳吸附在细菌上,但DNA已经注入细菌内,
不会影响上清液的放射性,A错误;
B、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的只有DNA,而在细菌体内能产生新的噬菌体,因此该实验说明了DNA
能自我复制并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蛋白质与DNA中都含有H,若用3H标记噬菌体,则蛋白质与DNA都被标记,DNA中一定含3乩但
是蛋白质也有3H,所以沉淀中的放射性物质不一定都存在于DNA中,C正确;
D、35S和32p分别标记两组细菌,35S组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与原实验相反,而32p组主要在沉淀中与原实
验相同,D错误。
9.某表型正常的女性个体,其断裂的5号染色体片段与8号染色体连接,减数分裂过程中两对染色体发生如
图所示的联会现象,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5号染色体8号染色体
A.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该变异一般不会导致细胞内基因数量的变化
C.若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互换),该卵原细胞可能产生6种卵细胞
D.观察该变异的染色体,最好选择减数分裂I前期的细胞
9.【答案】C
【解析】A、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该个体发生了5号染色体的某个片段移接到了8号染色体的过程,属于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正确;
B,易位一般不会造成基因数量的变化,但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B正确;
C、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该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种卵细胞,C
错误;
D、该变异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会出现异常联会,出现特殊的可观察的结构,因此
观察该变异的染色体,最好选择减数分裂I前期的细胞,D正确。
10.随着天气变冷,甲、乙两地爆发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从甲、
乙两地分别提取病毒样本(甲地:m型病毒;乙地:n型病毒),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观察
到机体内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4
—-
o4o3
—-
O2
11抗呻体抗抗
oI—li
L
Λr
ffO
71421283542495663707784时间/d
第一次注射第二次注射第三次注射
A.机体首次产生抗体的过程中,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B.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C.实验中第二次注射的是m型病毒,第三次注射的是m型病毒和n型病毒
D.在第三次注射后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记忆细胞
10.【答案】C
【解析】A、一些病原体可以与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
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可以
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因此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A正确;
B、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B正确;
C、由图可知,第二次注射后,抗m抗体浓度迅速增加,一段时间后,也产生了抗n抗体,说明第二次注
射的是m型病毒和n型病毒,第三次注射后,抗m抗体和抗n抗体浓度都增加,说明第三次注射的是m型
病毒和n型病毒,C错误;
D、第三次注射后,机体相应抗体浓度迅速增加,这是机体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
浆细胞并产生抗体的结果,D正确。
11.花开花落,花季易逝,而再待花开有时需要静候一年。园林技术人员常用温度处理、光照处理或植物
激素处理以提早或延迟花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开花,所以常用赤霉素处理以提早花期
B.光照处理通过光敏色素将信息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光照、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植物体内激素的浓度及比例,进而调节植物的开花
D.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调节植物开花
H.【答案】D
【详解】A、赤霉素能代替光照或低温条件而促进多种植物开花,故常用赤霉素处理以提早花期,A正确;
B、受到光照射后一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T这一变化的信息传导到细胞核内T基因选择性表达T表现出
生物学效应,B正确;
C、光照、温度等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合成的变化,进而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不同的调节,C正确;
D、植物激素只能调节生命活动,不能直接参与植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错误。
12.沙漠蝗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给多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2022年6月18日,黄文
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发布了2022年第6期亚非沙漠蝗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目标贡献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沙漠蝗卵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植被为沙漠蝗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对蝗虫种群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C.沙漠蝗发出的声音能吸引异性前来交配,这种信息种类属于物理信息
D.沙漠蝗有的天上飞,有的地上爬,虫卵在地下,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2.【答案】D
A、调查昆虫卵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
B、植被为沙漠蝗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对蝗虫种群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B正确;
C、声音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
D、群落的垂直结构为群落的空间结构,沙漠蝗为种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13.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与氧化型辅酶I(NAD+)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I(NADH)。
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
物的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促进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
B.人体细胞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体内的NMN合成量增多可能导致哺乳动物早衰
D.高温变性的eNAMPT不能与双缩胭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13.【答案】A
【解析】A、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人和哺乳
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因此促进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
A正确。
B、哺乳动物细胞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错误;
C、NMN是合成NAD+的原料,人和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因此体内的
NMN合成量下降可能导致晡乳动物早衰,C错误;
D、高温变性的eNAMPT中肽键没有断裂,因此仍可与双缩胭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14.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不同的代谢
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2表示该细胞中的某种生物膜和其上所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其中e-表示电子,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H'光H'NADPH
I∖PSI
ADP+PiH*
图2
A.图1中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有①②③
B.图2所示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
C.PSI的生理功能是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
D.同一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光合作用利用,至少需要通过4层磷脂分子
14.【答案】C
【解析】
A、题图1中过程④表示CO2+C5τC3,是暗反应阶段的CO2的固定过程,过程②表示C3被还原,生成C6
和C5,表示暗反应阶段的C3的还原过程;过程①发生C6-C3,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③发生C3-CO2,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根据分析可知,题图I中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是①③,A错误。
B、分析题图2可知,在该生物膜上,水在光下分解产生02、e-和H+,故此膜为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B
错误。
C、由题图2可知,PSl的生理功能是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C正确。
D、同一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Ch被光合作用利用,需要通过2层线粒体膜和2层叶绿体膜,共4层生物膜,
故至少需要通过8层磷脂分子,D错误。
15.肿瘤细胞为了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在自身表面产生了一种被称为“PD-L1”的蛋白,这个蛋白与免疫
细胞表面的PD-I蛋白相结合,就会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从而放过肿瘤细胞,任其疯狂
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
B.图中所示过程人人生来就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PD-I和PD-Ll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PD-I抑制剂类药物,如PD-I抗体,可以减弱PD-I蛋白的功能
15.【答案】D
【解析】A、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A错误;
B、图中所示过程由T细胞参与,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据题意,PD-I和PD-LI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
D、PD-I抑制剂类药物,如PD-I抗体,可以减弱PD-I蛋白,使T细胞不能与癌细胞结合,D正确。
16.养鸡业中,母鸡的经济效益比公鸡好,但鉴别小鸡的雌雄存在一定困难。家鸡染色体上的基因B使鸡爪
呈棕色,不含基因B的个体鸡爪呈粉色。遗传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母鸡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
所示(染色体未按实际大小比例画出),由此实现多养母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①X射线②X射线
处理处理
IIZWIbZW
甲乙
A.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B.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可区分乙、丙个体
C.③过程中,丙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中有1/2为bbZWβ
D.将突变体丁与bbZZ的公鸡杂交,可通过观察鸡爪颜色对子代进行性别鉴定
16.【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X射线处理,甲到乙属于基因突变,乙到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
B、乙和内中染色体的形态明显不同,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来区分,B正确;
C、③过程中,丙(BZWB)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bbZZ(1/4)、bZZ(1/4)、bbZWβ(1/4)、
bZWB(1/4),C错误;
D、将突变体丁(bbZWB)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bbZZ(粉色雄性)、bbZW8(棕色雌性),
根据鸡爪颜色即可进行性别鉴定,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共12分)共生固氮是自然界生物可用氮的最大天然来源,豆科植物进化出根瘤来容纳根瘤菌以进行共
生固氮。下图所示为大豆叶片及根瘤中部分物质的代谢、运输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宾示蔗糖
(1)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由光反应产生并参与暗反应的含氮的物质为。
(2)为大豆叶片提供C*θ2,大豆根中的淀粉会含18。请写出元素18。转移的路径(用图中相关物质的的名
称及箭头表示):O
(3)据图推测蔗糖进入维管束细胞的跨膜运输需要的条件是。N2的固定需要消
耗大量ATP,根瘤菌中ATP的产生部位是。
(4)植株缺N会导致光合能力下降,为了验证根瘤菌能为大豆植株的生长提供氮元素,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生长状态良好且带有根瘤的若干大豆植株、完全培养液、缺氮培养液、光合作用测
定仪、其他所需材料。请补充完整实验设计思路:
将大豆植株均分成甲、乙两组(甲为对照组),
甲组o一段时间后,利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分别测定甲、乙两组大豆植株的光合速率。
乙组,一段时间后,再用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该组大豆植株的光合速率。
17.【答案】(1)ATP和NADPH(2分)
(2)C∣8θ2τC3τTPτ蔗糖T淀粉(2分)
(3)能量和转运蛋白(或载体蛋白)(2分)细胞质基质(2分)
(4)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去除全部根瘤,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用缺氮培养液培养(2分)
乙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2分)
【解析】
(D光反应产生并参与暗反应的含氮的物质为ATP和NADPHo
(2)为大豆叶片提供C∣8θ2,大豆根中的淀粉会含出0,18。转移的路径是:08θ2∙→C3τTPτ蔗糖一淀粉。
(3)据图推测蔗糖进入维管束细胞的跆膜运输是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是N2
的固定需要消耗大量ATP,根瘤菌是原核生物,ATP的产生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4)实验目的:验证根瘤菌能为大豆植株的生长提供氮元素,自变量:大豆植株是否带有根瘤菌;实验思路:将
两组生长状态良好且相似的若干大豆植株分成两组,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去除全部根瘤,在其他因素都保
持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用缺氮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豆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乙组用完全培
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豆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
18.(共11分)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会使人产生“饥寒交迫”之感,此时机体会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适应寒
冷环境,其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A~D代表器官或细胞,①~④代表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饥寒交迫
血糖偏低
(1)在严寒环境下,能产生冷觉的A是,此时,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以增加机体产热,引起骨骼肌
战栗的反射弧是。
(2)激素③在体温调节中的主要作用是o当激素③以B和下丘脑为靶细胞时,该调节方式为o
(3)结构C是细胞,激素④的生理作用是
(4)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升高血糖来缓解“饥寒”之感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
节,参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信息分子是o
18.【答案】
(1)大脑皮层(1分);(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传出神经一骨骼肌(2分)
(2)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分):(负)反馈调节(1分)
(3)胰岛A(1分);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分)
(4)神经递质和激素(2分)
解析:(I)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人体的各种感觉均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引起
骨骼肌战栗的反射弧为:(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传出神经一骨骼肌。
(2)①②③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中的主要
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
制下丘脑和垂体活动。
(3)C为胰岛A细胞,④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
升高血糖。
(4)寒冷环境中参与神经调节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参与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是激素。
19.(共12分)近年来,聚力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河畅水清、岸绿
景美”的明显变化。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图表示长江某生态系统中
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
达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
时,图中①②③⑤过程释放的CO?总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④过程固定的COz总
量。
(2)若要缩小生态足迹应提高(填图中序号)过程,为了避免温室效应的形成,可以采取的
措施有(写出两点)。
(3)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长江富营养化中微囊藻大量繁殖的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江水引入人工实验湿地,
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芦苇、水芹和睡莲等水生植物,既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繁殖又能治理富营养化,其
原理是。
(4)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养殖的草鱼除饲料外还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食。
科研人员对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字母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轮叶黑藻和苦草鱼摄入食草鱼同化饲草鱼粪便草鱼用于生长、发草鱼呼吸作用
草同化的能量物中的能量料中的能量中的能量育和繁殖的能量散失的能量
abcd7e
据表分析,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KJ/(cm2∙a)(用表中字母表示),从轮叶
黑藻和苦草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XlOo%(用表中字母表示)。池塘养鱼,可采取端鱼、
鲤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模式,这是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O
19.(12分,每空2分)
(1)小于(1分)
(2)(2)(2分)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合理即可)(2分)
(3)芦苇、水芹和睡莲等挺水植物能遮挡阳光、吸收无机盐,抑制微囊菜的繁殖(1分);并通过收获相关产
品输出水中的N、P(l分)
(4)b-d-e(2分)(b-d-c)∕a(2分)生态位(1分)
解析:(1)图中①Oo)G)O过程释放的Oh总量等于(J)过程固定的CO2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
所以①。。。>释放的Co2总量小于O过程固定的CO.总量。
(2)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
积,提高⑷过程可以缩小生态足迹。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等可避免温室效应的形
成。
(3)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微囊藻大量繁殖,造成鱼虾大量死亡,而芦节、水芹和睡莲等挺水植物能遮挡阳光、
吸收无机盐,抑制微囊藻的繁殖,并通过收获相关产品输出水中的N、P,因此种植芦苇、水芹和睡莲等
挺水植物既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繁殖又能治理富营养化。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草鱼粪便中的能量=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草鱼同化的能量,而草鱼同化的能量=
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因此草鱼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d-e)KJ/
(Cm2∙a)o草鱼同化藻类中的能量=草鱼同化的能量-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b-d-c)KJ/(cm?.a),轮叶黑
藻和苦草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d-c)∕aX100%O鳗鱼、链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
模式利用了这四种鱼栖息空间,取食等不同,它们在池塘中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20.(13分)某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紫外线处理某纯合的二倍体直叶植物的种子后,将该种子送入
太空,返回后将其种植得到了一株卷叶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DNA上少了三
对脱氧核甘酸。已知控制该植物叶形的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卷叶性状的产生所属变异类型最可能是。
⑵让上述卷叶变异植株自交,子代中卷叶植株为138株,直叶植株为112株。由该杂交结果可知该卷叶变
异植株的基因型为。这一结果(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
自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
⑶针对第(2)小问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纯合的卷叶植株和纯合的直叶植株作为亲本进行三组杂交实验,统
计每组实验中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编号亲本组合结实数/授粉的小花瓣结实率
①2纯合直叶X纯合卷叶61610%
158
②步纯合卷叶X纯合直叶614896%
?54
③?纯合直叶X纯合直叶613898%
144
由表中三组实验结果推断,该变异的产生可能导致配子的育性大大降低。
⑷科研人员欲从以上三组实验的杂交后代中选择植株作亲本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后代性状的出
现情况来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
设计思路:从作父本,从作母本,进行测交,观察并记录后代的性状。
预期结果:若,则上述推断正确;
若,则上述推断不正确。
20.(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答案】(1)基因突变(1分)
(2)Dd(1分);符合(1分)
⑶卷叶雄(2分)
(4)杂交组合①或②的后代中选择卷叶植株;(2分)
杂交组合③的后代中选择直叶植株;(2分)
后代中出现少量的卷叶植株和大量的直叶植株(或后代中直叶植株显著多于卷叶植株);(2分)
后代中卷叶植株与直叶植株的比例等于或接近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
- Module 2 Unit 1 Things I Like Doing(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二年级下册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河北专版)
- 2024中国能建所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导人员专项招聘约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5.9神经网络
- 2025年广东省云浮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第二章第三节《计算机与计算器-顺序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2023-2024学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5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导读附案例详解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度花卉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合同2篇
- 2025年度花卉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合同3篇
- 小学班会-交通安全伴我行(共25张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案例)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4版》课件 第1、2章 概论、需求预测与管理
- 护理礼仪与人文关怀
- 患者隐私保护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教材复习-第六章 圆 与圆有关的概念及性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