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最全文化常识整理
高一必修上册文化常识整理
《沁园春》
1.粪土但当年万户侯
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万户侯”指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侯
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后来泛指高官贵
爵。
侯:①古代五等爵位(公、候、伯、子、男)的第二等。②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食邑:①取其邑的租税供食。②指所封的邑。邑:封地,采
地。
《喜看稻菽千重浪》
2.喜看稻菽千重浪
稻菽:稻和菽。菽: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
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
五谷:稻、黍、稷、麦、菽。
《短歌行》
3、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也可借代酒。
4、子:对对方的尊称。
5、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衿,衣服的交领。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此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鹿鸣》是宴客的诗,这
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7、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
8、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
方丈。
9、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和南岳
衡山。
10.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1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云之君:泛指驾乘云彩的神仙。
12.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鸾:传说中的神鸟。
1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白鹿:传说中神仙、隐士多骑白鹿。
《琵琶行》
14、元和:唐宪宗的年号(806一一820年)0
■: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
年份)。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所
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
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人们
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之年称为“纪元”,改换年号(或帝王纪年
时代改称元年)叫做“改元”。
【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
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谥号】古代皇宫贵族、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
死后被追加的有褒有贬的称号叫谥号。
15、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单个"迁"一般为"升迁"。
16、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17、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18、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刺史〃的任务主要是检核问事,
监察之职。
19、善才:当时(唐朝)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
20、五陵年少: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五陵,汉
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副驾
豪族聚居在这一带。缠头:古代对歌伎舞女打赏用的锦帛。绡:
轻薄的生丝织品。泛指轻美的丝织品。
21、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一般来说,
三品以上为紫袍,四五品为绯袍,六七品为绿袍,八九品为青袍。
"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2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
制。《六幺》:《六幺令》,唐代乐曲名。
23•.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
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第一部:第一队,是教坊
中最优秀的一队。部:量词,计量歌舞队、乐队。
24.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钿头银篦:上端镶着花钿的银质发篦。钿:用金银等制成的
花形首饰。
25.总结【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
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
职。
【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一句中的"除",就是除去旧职,授予新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
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
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
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
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的意思。如《国语》:"献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
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如《张衡传》:“视事三年,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念奴娇•赤壁怀古》
26.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周郎:周瑜,字公瑾,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二十
四岁时即出任要职,军中皆呼为“周郎”。
27.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
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橘橹:代指曹
操的战船。橘: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2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酹:将酒洒在地
上,表示凭吊。
《永遇乐》
29.京口:古城名,因临京觇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
江。
30.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31.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
3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o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
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
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
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33.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
的肯特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
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故都的秋》
34.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
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荷塘月色》
35.鹊(yi)首徐回,兼传羽杯
鹤首:古时画鹊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鹤首”。鹳:水鸟。
羽杯:酒器。
《劝学》
36、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37、陛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陛,跨出两脚为步。38、弩马
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驾,马一天的行程。
39、黄泉:地下的泉水。
《师说》
40、从韩愈的名与字关系可以看出,古人名与字是有联系的,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释作用,因此又叫"表字〃。
有的字与名相近相成,也有的相反相成。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
仪式后才起的,标志着成人。
41.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即李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进士。"唐德宗"为(庙号),"贞元〃为(年号)。
4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
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4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
也为人治病。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泛指各
种工匠。
4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
《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这是沿
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种技能。传: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②人物传记。
45、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贵族及其他有地位
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品德来定的,带有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
号。常见的如:经天纬地日文克定祸乱日武照临四
方日明杀戮无辜日厉早孤短折曰哀年中早夭曰悼
46、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起的名号,如高祖、
太宗,(非祖即宗)。
47.总结
古人有名有字,I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
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
时取字。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韩愈,
字退之;苏轼,字子瞻。古代尊卑等级森严,尊对卑称名,卑自
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不能称名,只能称字,甚至连字也不
能称。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
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
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
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
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
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
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20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
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
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
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
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两
者多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多由自己取定。号,用于自称时,显示
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
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
淹为范文正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谥分美恶,
每字皆有一定含义。此外,又有私谥,始于东汉。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
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
人,故而人称柳河东。
48.总结:年号、庙号、谥号
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
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
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
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
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
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丞徽、显庆、龙翅、M
篷、乾封、总童。感量、上元、仪园、遇露、永隆、汪耀、永淳、
弘道十四个年号。
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
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基本上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法武,
清高宗只用乾隆。
特例:
1、明英宗朱祁镇,分别是正统和天顺
2、清太宗皇太极:天聪和崇德
3、清穆宗同治皇帝:祺祥和同治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
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
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
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
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炸(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
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
和德丘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
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
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
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
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
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
期已有。氐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避法有固定用字,
如慈惠爱民日文,克定祸乱日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
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日灵等,这是恶谥;还
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
日武穆,海瑞谥日忠介。
49.附科举考试:
类别时间考试地点考生身份考中后身份第一名
乡试秋八月省城秀才举人解元
会试春三月礼部举人贡士会元
殿试春四月皇宫贡士进士状元
(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一甲即授官
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古代的科举
考试应分为四级考试,在乡试之前还有院试,童生参加考试,考
中的叫秀才。)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
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录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定)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
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
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
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
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
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
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
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
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
宫锦”即指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
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
甲都叫进士。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
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
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
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
再授官职
50.附一一三省六部:
“三省〃即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三省的长官分别是:(中书省一一中书令一一中书侍郎一一
中书舍人)
(门下省侍中门下侍郎给事中)
(尚书省一一尚书令一一左右仆射)
尚书省分管“六部”:(尚书一一侍郎一一郎中一一员外郎)
1、吏部(主管文官官吏任免升降考核)
2、户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
政)
3、礼部(主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
4、兵部(主管武官选用练兵军事)
5、刑部(主管司法刑狱)
6、工部(主管水利屯田交通建筑)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
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
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
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
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
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
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
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赤壁赋》
51、既望:过了望日(阴历每月十五为望),阴历十六。朔,
农历每月初一。望,农历每月十五。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5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3、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子翅膀一样。
54、古人讳言死字: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被
授予爵位的大夫可以用“薨”),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55.总结古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两类:一是时间名词,如“翌
日”“期年”“望”;一是时间副词,如“须臾”“俄而”“良久”。
为了提高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识记以下词语:
即日(当天■年农历每月十五
日),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
历每月的第一天),顷之(不久),既而(不久),须臾(片刻),寻(不
久),俄、俄而(一会儿),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斯须(一会儿),
未几(不久),适(刚刚),曩(从前),已而(不久)。
《登泰山记》
56、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乾隆,清高宗爰新觉罗•弘
历的年号(1736——1795),共60年。康熙是清圣祖爰新觉罗・玄
炸的年号,共61年。雍正是清世宗爰新觉罗・胤稹的年号,共13
年。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乾隆”:年号纪年法。《赤壁赋》“壬戌之秋”中“壬戌”
属于干支纪年法。
57、总结
是月丁未:丁未,干支纪日。干支可用来纪年(壬戌之秋),
纪月,纪日(是月丁未)。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天干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
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形成干支历。天干地支
在中国古代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干支还有其他的功
能和内涵,比如十二生肖文化。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
即子(鼠)、五(牛)、寅(虎)、卵(兔)、辰(龙)、巳(蛇)、午(马)、
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01甲子11甲戌21甲申31甲午41甲辰51甲寅
02乙丑12乙亥22乙酉32乙未42乙巳52乙卯
03丙寅13丙子23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
0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4丁未54丁巳
0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戊戌45戊申55戊午
0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己亥46己酉56己未
07庚午17庚辰27庚寅37庚子47庚戌57庚申
08辛未18辛巳28辛卯38辛丑48辛亥58辛酉
09壬申19壬午29壬辰39壬寅49壬子59壬戌
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癸丑60癸亥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如列
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
并以年号纪年。如《琵琶行》“元和十年”。
(3)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
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
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年法”。如《赤壁赋》:“壬
戌之秋,七月既望。”近代还常用这种方法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
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
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春(sh8n)年号,“丙
申”是干支纪年。“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湃《核舟记》),“天
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乾隆丁亥冬”
(袁枚《祭妹文》),“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
“丁亥”是干支纪年;“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全祖望《梅花岭
记》),“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
支纪年。
58.是月丁未/戊申晦“丁未”“戊申”属于干支纪日法。【纪
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⑴序数纪日法。如《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
五”指农历十五日。
(2)干支纪日法。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
历六月九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月出、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
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月出,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
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59、五鼓:即五更,古人纪时
方法之五。一更:19一一21点,二更21一一23点,三更23——01
点,四更01——03点,五更03——05点。总结——古代纪时法:
天日食隅日日晡日
色夜鸡平出时中中映时入黄人
纪半鸣明昏定
时
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支
纪
时
三四五■二
更更更更更
现20005107109111|13|15|17|12
代3130709111315171991
纪1IIII
时00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实木儿童衣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理石薄板锯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层电金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列车配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光学仪器零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VC水晶凉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药物中间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综合类型货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空油转换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办事处环保项目融资合作协议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政府机关保安服务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中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江之歌.(14张)ppt课件
- 绘本阅读《铁丝网上的小花》
- 离心式排风机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字号大小样式设计参照表
- 理想信念主题班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