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2、建国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创立)3、“文化大革命”(挫折)4、新时期的民主法治建设(完善)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必备知识命题趋势考情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019年全国卷Ⅱ·

42)(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2018年全国卷Ⅰ·

41(3))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历史解释】国家治理系统“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成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2017年浙江卷·16)香港的回归备考启示1.应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成就、新时期的民主

与法制建设成就与国家治理体系健全的关系,理解民主与法

制建设成就与国家治理体系健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重点意义。2.掌握“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

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知识梳理(2)成立: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56年底)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提示: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1)条件(2)成立:(3)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4)意义:

1.(2015上海单科,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D.《上海公报》链接高考C2.在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3人;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27名,几乎占到一半。这说明A.新型政党制度推进政权建设

B.爱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D.人民民主专政得以确立【解析】据材料“在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3人;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27名,几乎占到一半”,说明新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A项;材料重在强调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员状况,而不是爱国统一战线,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建立,排除C项;人民民主专政主要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项。

知识链接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性质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推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56至今社会主义社会1954年一届人大(结束了政协代行人大职权、《共同纲领》代行宪法的状态)②确立:(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建国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创立)——三大制度法律依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内容、原则、性质、意义)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①依据:③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它分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

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三个概念的辨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

国家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

常设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探究1:材料体现了1954年宪法的哪些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力和义务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目的:①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②以代替起临时约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颁布: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3.内容:4.原则:人民民主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5.性质: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6.意义:①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

和建设的成果。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③提高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

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尊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一君上大权: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召集、开闭、停止及解散议院之权;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发诏令筹措必须之用……。——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专制到民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人民民主的过程,民主的范围在扩大。探究2:三则材料体现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易混20世纪中国的几部宪法比较1.《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由清政府制定,是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规定了君主大权和臣民的权利与义务,希望效仿德日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但未能付诸实践。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参议院制定,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言论、集会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权利;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20世纪中国的几部宪法比较易混3.<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3.(2020·广东惠州三模·31)下图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A.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解析】据材料“1954年”“《一辈子第一回》”“选民证”可知,该作品体现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人民选举代表的史实,说明人民有了选举权,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故选B项;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A项;该作品内容与人民受教育水平无关,无法体现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排除C项;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D项。4.(2020·百校联盟高考复习模拟卷<全国Ⅰ卷>·31)图6是1953年的宣传画《建政权,选好人》。这一作品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农民获得了平等选举权C.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

D.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解析】图中人们在投票选举,行使选举权,说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于1954年,排除A项;图片信息未涉及城市居民,无法就城乡选举权作对比,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排除D项。5.(2020·山东泰安一模·13)下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民主政治形式进行探索的情况简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时期制度名称国民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解放战争时期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性质完全一致B.民主革命时期不同民主政治制度的任务与作用高度一致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6.(2020·“皖豫联盟体”考试·13)1954年,毛泽东在谈到宪法时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A.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C.创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D.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过渡性【解析】结合1953年—1956年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史实,可知毛泽东对宪法的评价“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实际上是指宪法体现了这一时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发展特点,故选D项;1954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新民主主义原则是1949年的《共同纲领》体现的,排除A项;1954宪法具有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但与材料“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不符,故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不是1954宪法的特点,排除C项。

一届人大的召开结束了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局面,那么政协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学思之窗(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2、建国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创立)——三大制度①.历史基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②.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③.主要形式:政治协商④.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⑤.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议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六名副主席中有三人,政务院四名副总理中有二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8.(2020.1·浙江高考·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微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

诞生【解析】新政协是1949年9月召开,齿轮和麦稻穗分别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体现出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故选D项;新政协的召开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始,其内涵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排除A项;B项是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B项;C项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C项。材料一:一位民主党派前中央领导人说,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最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此外,乐团理由大提琴手、小提琴手等几十上百个演奏家,人们各有专长,各有其职,但如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演奏多党合作这部“交响曲”的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材料二:“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探究3:比较中西政党制度有何不同?比较项目中国西方政党制度角色政党关系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制中共-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党

执政党在野党团结合作、相互监督相互竞争、相互攻击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探究3:比较中西政党制度有何不同?(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2、建国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创立)——三大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确立:A.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明确规定②.基本内容:A.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B.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C.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③意义: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内蒙古自治区1947.5.1西藏自治区1965.9.9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5探究4: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和经济特区

的区别与联系?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链接高考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

宪法原则》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

行B毛泽东接见红卫兵(1)原因

党内“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根本原因);

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分析;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错误;

④狂热的个人崇拜;

⑤导火线: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表现:3、“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年)A、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力受到践踏: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B、宪法被践踏: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革命委员会——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C、非法夺权,党政机关瘫痪,社会秩序极端混乱:1967年1月,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D、人大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样,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2)表现:

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力受到践踏;②宪法被践踏;③非法夺权,党政机关瘫痪,社会秩序极端混乱;④人大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3)性质: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1980年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问邓小平“今后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发生?”

他可能怎样回答?(4)教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严禁个人崇拜。审判林彪和江青集团

4、新时期的民主法治建设(1978——至今)①法制建设②民主建设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内容: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政治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组织路线改革开放重大决策(3)意义:(1)背景:“文革”结束,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3.外交上(1)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教育全面发展。平反刘少奇冤案1982年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基层民主选举1.目的:2.内容:①城市:②农村:3.意义:②民主建设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用的方式直接投票表决行使民主权利。1989年,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大。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②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③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

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初步确立:1949年一届政协正式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职能:指导思想: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1954: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954—至今(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956年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十六字方针(+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②民主建设(2018年全国卷三)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