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语文卷(附答案)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语文卷(附答案)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语文卷(附答案)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语文卷(附答案)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语文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语文卷(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7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题。①以书为友,看大千世界。畅游其中,我们结识了陪鲁迅在皎(jiǎo)洁的月光下看戏的小伙伴,聆(línɡ)听了闻一多慷慨激昂的演讲,体会了马丽华跪拜各拉丹冬的虔诚,打响了震撼人心、挣脱羁绊(pàn)的安塞腰鼓,擦拭(shì)了丽江古城中硕大的银盘,攀登了岩壁巉峻、白云潦绕的勃朗峰……②书籍是贮存人类智慧的宝库。人类之所以能够永不停歇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读书。今天的我们须读书,才能汲取前人的智慧,发扬和继承他们的精神。③读书,是回报最高的投入。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以知识,引我们打开广阔的天地;可以________智慧,伴我们探求生活的真谛;可以________才干,带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可以________能力,助我们攀登知识的高峰。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在文墨书香里,认识世界,成就自己!1.李明在朗读第①段时,读错了一个字音,请为他指出来(

)A.(jiǎo) B.聆(línɡ) C.绊(pàn) D.拭(shì)2.王宏在抄写第①段时,发现画波浪线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A.慷慨 B.震撼 C.岩壁 D.潦绕3.冯强在听朗读时,没有听清楚第④段横线上的词语,请根据语境帮他选出恰当的词语(

)A.丰饶开启提升增加 B.丰富启迪增长提高C.丰富开启增加提升 D.丰饶启迪提高增长4.冯强指出第③段的画线句有语病,请选出修改正确的一项(

)A.今天的我们须读书,才能汲取前人的智慧,发展和继承他们的精神。B.今天的我们只要读书,才能汲取前人的智慧,发扬和继承他们的精神。C.今天的我们须读书,才能汲取前人的智慧,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D.今天须读书,才能汲取前人的智慧,发扬和继承他们的精神。5.大家在听朗读时,发现第④段横线上的句子语序混乱,请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还能给人以广博的知识,给人以过人的智慧②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风雨③读书,是提升气质的最佳路径④这种不惧风雨、心平如镜的坦然气质,就是读书赋予我们的底气⑤因为读书不仅能使人不自觉地以书中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A.③⑤①②④ B.⑤①②④③ C.③⑤②①④ D.⑤①③②④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小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2)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3)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4),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闻笛》)(5)《孙权劝学》中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二、综合性学习(7~12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材料一】“尊师”体现在对教师的尊重,也体现在呵护教师的尊严。他把教师视为中国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他强调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材料二】现实中,学生公开顶撞、谩骂甚至殴打教师等情形时有发生,学校束手无策,这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尊严。当教师的尊严荡然无存时,我们的教育怎么能成功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在分析教育工作变得更棘手的原因时,曾指出:家庭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当,特别是尊重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目无尊长”。【材料三】2016年12月30日,青岛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1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市政府令第252号发布,于今年3月20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情节严重的,视情节给予处分。学校的惩戒规定应当向学生公开。”据了解,这是全国或地方教育性法规中,首次提出“惩戒”的概念。有媒体对“教师惩戒权”进行调查,赞成者高达81%,反对的只有19%。【材料四】一幅漫画7.请从第一、二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2分)材料一:材料二:8.对材料四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学校教育工作者身份尴尬,教育权利受到束缚,无法实践平等的教育行为。B.漫画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此举不仅践踏了学校的尊严,也“毒害”了孩子的一生。C.这幅漫画幽默而又不失犀利,意喻深刻,意在警戒老师:“少爷们”碰不得,“老爷们”更是惹不起。D.漫画中孩子对家长的做法心存疑惑,在家长的榜样下也效仿骄横之态,这提醒家长们要注意正能量的言传身教。(二)名著阅读(4分)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象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9、选段中的“他”是(填人名),读了上文后,你觉得“他”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10、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三个方面中各写一方面,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感受。(2分)(三)临写与鉴赏(4分)1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2分)12.上边这幅作品,它是(

)(字体)(2分)A.楷书 B.甲骨文 C.草书 D.篆书三、阅读(13~25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3-14题。(4分)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3.联系“深林人不知”一句,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14.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最喜欢本诗的哪种“诗画”之境?请简要分析。(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①妻邪?”时闻者多哂②之。欢守志弥③固,遂为通儒。(节选自《晋书》)【注释】①朱买臣:人名。②哂(shěn):讥笑,取笑。③弥:更加。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其妻患之

(4)时闻者多哂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17.【甲】文中,作者写“诸葛庐”和“子云亭”有什么用意?(2分)18.【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但具体表现却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8分)摆渡老人李文忠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19、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3分)20.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3分)21.第⑤段中划横线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和_______的心情。(2分)22.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6题。(10分)三角梅刘成章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喟叹,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23.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2分)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4.“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40分)27、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题目一:“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有的是人,有的是物,有的短暂,有的是融入血脉的长久的陪伴。请以“陪伴”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包含“陪伴”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请以“我生命中的一位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良师不仅仅是指教过我们知识的老师,也可以是对我们的学习、成长、生活等有过帮助的任何人物。)要求: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答案:

1.C2.D3.B4.C5.A6、(1)弹琴复长啸(2)凭君传语报平安(3)百般红紫斗芳菲(4)此夜曲中闻折柳(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7.材料一:“尊师”体现在对教师的尊重,也体现在呵护教师的尊严。材料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是导致学生“目无尊长”的根源。8.C9、祥子;吃苦耐劳、坚忍、有梦想。(答出两点即可)10、①主题:通过祥子的变化,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写作特点: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写作特点: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语言: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合理即可)11、略12.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