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轮复习_第1页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轮复习_第2页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轮复习_第3页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轮复习_第4页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考向综述]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使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与集权政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发展线索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必备知识朝代中枢机构特点秦朝三公九卿(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重大事务实行廷议制以皇权为中心;家国同治;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西汉三公九卿;内外朝制度(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建立“中朝”;西汉晚期中朝尚书权力增大)内朝决策,外朝执行东汉尚书台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削弱魏晋南北朝三省出现三省轮流掌权,防止权势膨胀隋唐三省六部(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北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元朝一省二院制(中书省:处理全国政务;枢密院:负责军事;宣政院:宗教及西藏事务)相权反弹,权势加强,威胁皇权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废除宰相,秘书机构成政务中枢清朝雍正设军机处秘书机构,跪受笔录深化点拨:1.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制的异化(1)表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权臣专政。(2)认识:无论是外戚、宦官还是权臣,其权力均依托于皇权,是皇权的延伸和变异。2.制约皇权的主要力量(1)朝议(廷议)制度:在保障决策合理性的同时,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2)官僚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统治。(3)重史传统:青史留名为自己寻找高尚的历史定位,是帝王们极为重视的。(4)儒学制约:儒家的德治和仁政从道德层面制约皇权;“天人感应”和“天理”的主张则从敬畏上天层面制约皇权。素养提升典例精析(2023·海南卷,2)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东汉时期从中央到地方行政体制的运行情况,契合“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的课标要求。本题以示意图形式,呈现出地方提请中央增加官吏“编制”(百石卒史)的程序,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全新材料情境下东汉行政运行体制的正确理解。培养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正确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思路]据图片信息,从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到三公进行调查核实,再到三公向尚书传达请求,经皇帝裁决,尚书将皇帝决策结果经三公传达到地方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汇报三公,整个过程体现出三公、尚书、皇帝和地方官员之间的不同职能与相互配合,以确保整个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D项正确;东汉时期国家的行政中枢是尚书台,但材料中尚书台只是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无法体现权力扩大,排除A项;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扩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职能部门的运转关系,而不是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执行情况,C项表述属于偷换概念,排除。本题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解题思路,题干材料只是展示出一件政事(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的运行情况,而选项A、B、C中分别出现了“逐渐”“日益”“渐趋”等表示时间延续的程度副词,这显然从一件政事运行中不能体现出来,故这三项显然与题意不符,可以直接排除。答案为D。[规律总结]把题干材料所表述的历史现象与题肢表述相对比,把握题目的主旨或思维逻辑,如:①是否偷换概念(题干与题肢表述是否属于同一主体,概念的内涵、外延是否一致);②由个例不能推出整体性的、趋势性的结论;③绝对化的表述一般不正确。高考题组汉代中枢机构演变(2021·广东卷,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解析:B尚书台最早始于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当时只是尚书令,属中朝,是辅佐皇帝的近侍机构,用来制约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东汉时期,尚书令扩大成为尚书台,作用增强,“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根据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知当时丞相势力旁落,相权发生转移,故选B项。尚书台的设立是为了制约相权和加强皇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尚书台的职能扩大,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尚书台的职能扩大,体现出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枢权力的演变(2022·广东卷,3)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解析:D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明确,故选D项;图示信息属于行政机构的变化,不是中枢决策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机构变化属于宰相直辖部门的变化,与分割相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行政机构职能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唐代中枢权力演变的实质(2020·山东卷,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解析:D根据表格材料的叙述以及唐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分析,翰林学士从“备君主顾问”到“正式参与朝政决策”,权力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分割了其他集团的权力,故D项正确;从表格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翰林学士并没有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翰林学士,并未包括全部文官,B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根据史实可知,翰林学士逐渐参与朝政决策,不利于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故C项错误。历史理解:唐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趋势及认识。[提示]趋势:适应时代政治发展与皇权加强的需要,中枢权力机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调整。首先,为提高办事效率,三省逐渐向两省或一省转变,机构中心不断变化,职能趋向统一;其次,皇帝不断启用低级官员参与中枢管理,宰相权力不断被削弱。认识:唐代中枢机构的调整,体现了政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其结果是皇权强化。明朝内阁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解析: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时,内阁的权力膨胀,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因此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时,张居正进行了反驳,这说明内阁权势强大,A项符合题意;内阁权力是由皇帝赋予的,因此说“皇权受到严重制约”是不准确的,排除B项;社会经济凋敝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废丞相,排除D项。知识拓展:宰相制和内阁制的比较比较项宰相制内阁制性质最高行政长官内侍机构,政务咨询权力来源制度赋予、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职权决策参与权与行政执行的指挥权阁臣无决策权,是皇帝的个人顾问,遵旨草拟诏书,不参与执行与皇权关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不能制约皇权,加强君主专制清代皇权加强的表现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