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上使用_第1页
群落的演替上使用_第2页
群落的演替上使用_第3页
群落的演替上使用_第4页
群落的演替上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群落的演替上使用问题探讨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蜘蛛202种动物621种动物880种动物小草小树林几年1909年1919年1934年第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群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命系统。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地壳运动、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群落的动态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一、群落演替的概念第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自主阅读P79)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第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裸岩阶段第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地衣阶段第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上皮层下皮层粉芽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体。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给真菌。真菌吸收外界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供给藻类,相互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菌丝藻类第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苔藓阶段第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草本植物阶段第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灌木阶段第1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森林阶段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思考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特别提醒第1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裸岩上的演替群落演替的类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乔木阶段)第1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3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思考与讨论P78第1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4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第1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5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第1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请思考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相同?第1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农田第1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弃耕第1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BCD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林树林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树林?思考{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一年生杂草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第1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森林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乔木蔚然成林荒芜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丛

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第2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火烧演替、弃耕演替、放牧演替等。总结第2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类型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速度时间影响因素实例无→有→多(有)少→多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或植物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来植物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缓慢而历时漫长较快而历时短自然因素为主人类活动较为关键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第2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思考与讨论第2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第2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过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第2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内因外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其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干旱等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水库等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第2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第2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第2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第2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下列哪一项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B.草原的放牧演替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A

1.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后,可演变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A.沼泽B.湿地C.草原D.森林A第3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D4.在群落演替中,下列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D.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C第3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的苔藓说明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

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

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A第3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C第3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人类的下列活动,不利于种群向正面演替的是()A.封山育林B.治理沙漠C.兴修水利D.围湖造田D

8.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D第3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9.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那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C第3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0.生态系统K到N包含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图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的哪一个受到的影响最小?()

群落KLMN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503010100000924001111755555500025202020000A.KB.LC.MD.NC第3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概念检测1.(1)×;(2)×;(3)√;(4)√;(5)×。2.(1)D;(2)D;(3)C。二、知识迁移

1.(1)从图中可知,鸽的种群密度较小易受鹰的攻击,种群密度较大则鹰的攻击成功率就较低。(2)起初出现数量增加,以后可能趋于稳定。

2.这是群落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