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技术与工程_第1页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技术与工程_第2页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技术与工程_第3页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技术与工程_第4页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技术与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生物技术与工程

A组基础对点练

考点1发酵工程

1.(2023•河北沧州模拟)传统发酵技术是指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

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通常是家庭式或

作坊式的,可以用于腐乳、酱、酱油、醋、泡菜和豆豉等的加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A.在制作酸奶过程中需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传统发酵技术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在一段时间内,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pH升高

D.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乳酸菌繁殖形成的

2.(2023・重庆模拟)人类很早就能制作果酒,并用果酒进一步发酵生产果醋,用果酒发酵生

产果醋时,果酒中的酒精含量对果醋的醋酸产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某技术组配制发酵

液研究了初始酒精浓度对醋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一5

14

0

?lllllllll

0

345678910

初始酒精浓度设

A.果酒发酵生产果醋过程中,酒精为醋酸菌提供碳源

B.用果酒发酵果醋需要接种醋酸菌,并将发酵温度升至30~35℃即可

C.据图可知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使产酸量下降

D.醋酸发酵过程中会释放少量能量

3.(2023•福建南平三模)聚乳酸(PLA)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聚合物。与聚丙烯等材料相

比,具有更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在自然条件下降解还是较缓慢。某科研机构拟从黄粉虫

肠道中筛选PLA降解菌,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培养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梯度挑选单

用PLA粉末制作成肠

60d稀移选择菌落纯化培养

为唯一食物道微生物

培养鉴定菌种

喂养黄粉虫提取液

A.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适宜的温度和pH环境,并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

B.PLA既可为PLA降解菌提供碳源,又对培养基中微生物起选择作用

C.体外培养可采用平板划线接种,同时将接种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培养

D.纯化培养后,可根据菌落形状、大小、颜色及DNA检测等进行菌种鉴定

4.(2023•福建漳州模拟)某学者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药性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将原始敏感菌种接种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

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

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基中,培养后再

接种到5号培养基上,重复以上步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变异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1号和5号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在相应的培养基上

C.4号、8号、12号培养基中抗性菌落(株)的比例最大的是4号

D.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链霉素之前,而发生选择作用是在施加链霉素之后

考点2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

5.(2023•河北张家口一模)种植型茄子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容易受到线虫侵染,产量降

低。野生型茄子具有抗线虫特性。由于种植型茄子和野生型茄子很难采用杂交育种,某

科研小组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了具有两个品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B.种植型茄子和野生型茄子的原生质体融合可用PEG或灭活病毒等诱导

C.杂种细胞经外源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后,可直接形成杂种植物

D.与种植型茄子的染色体组数目相比,该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数目增加

6.(2023•浙江模拟)p-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利

用细胞工程方法以0-hcg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抗p-hcg单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医学诊断

B.聚乙二醇可以诱导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

C.小鼠注射B-hcg后,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D.制备抗p-hcg单克隆抗体,可以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动物体内

7.(2023•辽宁模拟预测)为了高效分离高质量的械柑原生质体,科研人员米用组合酶液I

(2%纤维素酶R+2%离析酶)与组合酶液II(2%纤维素酶W+2%离析酶)进行梭柑原生质

体的分离,实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甘露醇,其结果如下图,其中活性氧会影响原生质体的

再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50O(

7田

9・酶液组合I45O

•।—।的液组合n40O玄

<2-35O箕

-30O)

S印

25O

v20O枇

15O尊

10O更

50ffi

0

产量活性氧含量

A.加入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是为了水解纤维素和果胶

B.两实验中酶的用量、温度、pH、酶解时间必须相同

C.实验中加入的甘露醇具有维持溶液渗透压的作用

D.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组合酶液n获取原生质体的效果较好

考点3基因工程

8.(2023.湖北模拟)为了示踪衰老细胞在机体中的分布,科研人员综合利用基因工程和细

胞工程的技术手段,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珈插入了小鼠加6基因的下游,使两个基因

“融合转基因小鼠的衰老细胞中,p/6和协会特异性表达,从而使其在紫外光下呈绿

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可用PCR技术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B.转基因小鼠的p/6基因和g加基因具有各自独立的启动子

C.常用显微注射法将改造好的融合基因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

D.可选择发育到桑意胚期的转基因小鼠胚胎移植到受体母鼠子宫内

9.(2023.浙江绍兴二模)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引起人类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单链RNA病毒,

腺病毒是一类侵染动物细胞的DNA病毒,某研究团队利用埃博拉病毒跨膜表面糖蛋白

(GP),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研发了埃博拉病毒疫苗。下图为部分研制流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大培

分离

含埃博拉病毒导

检测

入含基因的

GP基因的质粒宿主GP

复制缺陷重

细胞

含腺病毒基因组腺病毒

组的质粒

A.埃博拉病毒中分离的GP基因经限制酶切割后,通过DNA连接酶与质粒相连接

B.病毒的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C02培养箱调节pH

C.疫苗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腺病毒不断增殖

D.在重组腺病毒中,GP基因上游必须有启动子以驱动其复制和表达

10.(2023•天津南开二模)PCR技术可用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下图是对两个跳虫(A和

B)DNA分析的实验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酶可以分解组织中的蛋白质,在提取DNA时加入蛋白酶有助于释放出DNA

B.hq酶能够耐高温,高温下不会变性,常在PCR中用于DNA链的合成

C.将已知长度的DNA片段装到凝胶上作参照,可用于估测样本DNA片段的大小

D.阴性对照是已知DNA模板及PCR扩增过程所需的物质,以监测试剂是否污染

11.(2023•安徽蚌埠模拟)最早被发现的荧光蛋白是绿色荧光蛋白,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技术

手段获得了黄色荧光蛋白。下列有关研究思路不正确的是()

A.需要设计发出黄色荧光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B.需要推测出发出黄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C.需要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合成出相应的mRNA

D.需要根据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应的DNA

B组能力提升练

1.(2023•河北唐山三模改编)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引起结核病,主要感染肺部,其细胞壁厚、

脂质含量高,能抵御不利自然环境。为探究不同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效果,将患

者体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培养基成分主要含有天冬氨酸、甘

油、鸡蛋黄、KH2Po4、MgSCU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浸抗生素A浸抗生素B

的灌纸片的滤纸片

浸某种液体D

:抗生索A和_:

的滤纸片的滤纸片

结核分枝杆菌

A.结核分枝杆菌会引起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此培养基成分中提供氮源的是天冬氨酸

C.接种过程所用实验器材有酒精灯、涂布器、微量移液器

D.图中D为含有无菌水的滤纸片作为对照

2.(2023•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模拟)科学家在研究基因定位时,将人的不能利用次黄口票吟的

突变细胞株(HGPRT-)和小鼠不能利用胸腺脱氧核甘的突变细胞株(TK)进行融合,然后

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3株能在选择培养基上增殖的稳定的细胞株(如下表)。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株编号123

所含人染

11,14,17,227,11,14,175,7,17,21

色体编号

A.可用PEG诱导人和小鼠细胞融合

B.在选择培养基上增殖的细胞株1中最多有4条人的染色体

C.该选择培养基中应该添加次黄喋吟和胸腺脱氧核甘

D.由表中信息可推测人的TK基因可能位于17号染色体上

3.(2023・湖南模拟改编)研究人员欲采用“异源囊胚补全法”将人源iPS细胞培育出的肾元

祖细胞导入囊胚,然后移植到去除生肾区既存的肾元祖细胞的仔猪体内,培育出100%人

源iPS细胞来源的肾单位并实际应用于移植医疗(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荧光蛋白基

因标记的人异源囊胚补全

iPS诱导的肾:・・荧光标记的肾脏

元祖细胞•

.期端

代孕母猪

基因的猪

受精卵

A.培育人源肾元祖细胞需向iP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定向诱导分化剂

B.过程②需要将荧光蛋白标记的人源肾元祖细胞植入囊胚的内细胞团

C.过程③操作之前不需要对代孕母猪进行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处理

D.该技术培育的人源肾脏需要考虑肾移植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4.(2023•山东临沂二模改编)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的剔除可有效防止基因污染,剔除常

用分离剔除法和重组剔除法。分离剔除法是在转基因时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分别构

建在两个Ti质粒上,通过共转化得到转基因植物后让其自交得到不含标记基因的转基因

个体;重组剔除法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Cre酶能有效剔除重组载体中含有标记基因

的序列,只留下一个LoxP位点,具体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离剔除法时,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都应插到Ti质粒的T-DNA序列内部

B.分离剔除时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插到植物细胞的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均可

成功

C.上述重组载体中启动子1在农杆菌中可发挥作用,而在植物细胞中不能发挥作用

D.经重组剔除后的标记基因,因没有启动子而无法启动基因的转录

5.(2023・湖南二模)癌症的免疫疗法通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克服肿瘤的免疫逃

逸,在癌症治疗方法中取得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科研人员在不断研究中发现多种免疫治疗

方法的结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

(1)癌细胞由于___________基因突变导致其表面物质发生改变,如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

高表达膜蛋白PSMA和PD-L1,如图1PD-L1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

逃逸。临床上可利用PD-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癌症治疗,据图1推测,其原因是PD-1的单

克隆抗体与结合,阻断了的结合,避免抑制T细胞活化。

(2)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

位的聚集。因此,科研人员尝试构建既能结合PSMA还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

PSMAXCD28,诱导T细胞定向杀伤癌细胞,如图2。

PD-L1癌细胞,

图1

图2

制备过程:先将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诱导其与小鼠的

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表达两种

L链和两种H链,由于而产生多种抗体,因此还需进行筛选才能获

得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XCD28。

(3)科研人员将癌细胞和T细胞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抗体,比较不同抗体对T细胞活化的

作用。实验各组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含量如图3所示,其结果说

明(言之有理即可)。

71500

1000-OPSMAXCD28+PD-1单抗

0△PD-1单抗+无关抗体

500。PSMAxCD28+无关抗体

。无关抗体+无关抗体

0

-11-10-9-8-7-6

抗体浓度log/M]

6.(2023.湖南岳阳模拟)为研究干旱胁迫基因LE4和VOC对甘蓝型油菜油脂的积累机制,

科研人员构建了两个基因表达载体。其中基因LE4与荧光素酶基因(L“c)构建成基因表

达载体甲,基因VOC和标记基因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乙,相关序列及酶切位点如图所

示。箭头表示转录方向。

部分载体结构:

多酶切位点

吟〉^基

BamHI终止子

LE4基因序列:

5'ATGGGC........CACTAG3'

3'TACCCGyGTGATC5Z

多前切位点:

5'GA^---VCTAG^--GGATCC3'

ECORVXba\BamHI

(1)利用PCR扩增LEA基因时,需要在引物的(填“3端”或“5,端”)添加限制酶识

别序列,添加序列对应的限制酶是,选择上述酶的依据是。

(2)为了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甲,依据图中己知碱基序列,在PCR扩增仪中加入的引物的碱

基序列为。

(3)乙酰-CoA竣化酶基因(AC)是油脂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基因,甘油三酯酯酶基因(ATGL)

是油脂分解过程的关键酶基因。将基因表达载体甲、乙分别导入植物细胞培养成转基

因植物A、B,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培养两种转基因植物和正常植物,分别检测植物体内

AC和ATGL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下图。

正常植株转基因A植株转基因B植株

AC酶■■■

ATGL酶■—一

①在分子水平上,用方法检测AC酶和ATGL酶的含量可得到上述结果。

②基于以上研究,干旱胁迫基因LEA和VOC在甘蓝型油菜油脂积累中的机制

C组专项命题培优练

1」单克隆抗体的应用](2023•河南三模)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与癌细胞和免疫细胞特异性

结合,它一端与癌细胞结合,一端与T细胞结合,将T细胞拉近癌细胞,大大提高了杀灭癌

细胞的效率。CD19是癌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CD3蛋白受体位于T细胞表面,与抗体结

合后,其免疫功能得到激活。下图是研究人员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生产双特异性单克隆

抗体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骨髓瘤细胞

g由1包-单克隆杂交瘤细胞

罡口/HAT培养基□

细胞y和筛选」>3无前

注射CD19蛋白...£造⑤[筛选

注射抗原A目

抗原CD19抗原A恤

仔懿

w特

单r

双特异抗

性抗体

⑴给小鼠注射CD19蛋白,是为了从小鼠的脾脏中分离得到;注射的抗原A是

指O

(2)过程②和④所用诱导方法与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所用方法的不同之处是o过

程③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提供的气体条件是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02

的主要作用是.o过程⑤筛选获得的细胞具有的特点

是__________

(3)与从血清中提取的CD19抗体、抗A抗原的抗体相比,通过双杂交瘤细胞得到双特异

性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o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治疗癌症的效果往往优于抗体CD19和A抗体的联合使用,原因是o

2」PCR技术及其应用](2023•山东烟台一模)IKK激酶由IKKa、IKKp和IKKy三种亚基

组成,该酶参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分化。临床上发现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儿

的IKK。基因编码区第1183位碱基T突变为C。为研究该患儿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应

用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获得突变基因,并培育出SCID模型小鼠。图1为定点诱变

获得突变基因的过程。

PCR,

PCR2

注:定点诱变获得突变基因的过程,需要以下3种引物:

引物A:5,-CCCCAACCGGAAAGTGTCA-3'

飞突变碱基

引物B:5z-TAAGCTTCGAACATCCTA-3,

、HindHI识别序列

引物C:5'-GTGAGCTCGCTGCCCCAA-3,

、SacI识别序列

图1

胸腺淋巴细胞中IKK激

酶的三种亚基含量

图2

(1)在定点诱变获取突变基因时,PCRi中使用的引物有,PCR2中使用的引物

有oPCRi和PCR2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原因是。

(2)PCR在第一个循环之前通常将DNA样品加热至95℃数分钟进行预变性处理,其目

的是。由于大引物较长,含C与G的

碱基较多,为减少非目标基因的获得,在PCR2复性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是。

⑶培育模型鼠的过程中,需用限制酶SacI、“加dill对突变基因和载体进行双酶切,双酶

切的优点是。研究人员经鉴定、筛选获

得一只转基因杂合鼠HE,让HE与野生鼠杂交得Fi,Fi雌雄鼠随机交配得F2O对F2中纯

合野生鼠WT、纯合突变鼠HO、杂合鼠HE三种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中组成IKK激酶的

三种亚基进行提纯和电泳,结果如图2O据此结果推测SCID患者免疫缺陷产生的机制

是0

3.[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2023•天津红桥二模)CRISPR/Cas9系统可对基因组进行定点

编辑,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含单链向导RNA和Cas9酶两个部分,能特

异性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歹!],从而引导Cas9酶到相应位置并剪切DNA,最终实现

对靶基因序列的编辑。请回答下列问题。

Cas9-sgRNA拼接基因

图2

拼接基因插入位置

5Z--CCGTGT-..-X-ATGCCTS^-GGGATC--3'

千-…GGCACA…■…TACGGA…-木广…CCCTAG…-5;

II

插入部分两端拼接基因

r-l5z—•GATCCC--3,

3种引物J115,-…AGGCAT…-3,

…CCGTGT…-3'

图3

(1)图1为CRISPR/Cas9系统作用示意图,该系统能精准识别相关基因的原理是sgRNA

与目标DNA发生,Cas9酶可催化(化学键名称)水解,剪切特

定DNA片段。

(2)LMNA基因编码的核纤层蛋白与维持细胞核正常形态有关。科研人员利用

CRISPR/Cas9技术对体外培养HepG2(人源肺癌细胞)细胞株进行基因编辑,获得了

LMNA基因敲除的稳定细胞系。

①体外培养HepG2时需要一定比例的02和CO2,其中CO?的主要作用是:

培养基除灭菌外还需要通过来保证无菌无毒环境。

②HepG2细胞中没有编码Cas9的基因,需将Cas9基因及sgRNA基因拼接形成拼接基

因并与质粒结合导入HepG2细胞,用图2中的质粒以及含Cas9-sgRNA拼接基因的

DNA片段构建表达载体时,应选用进行酶切。

③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与用处理的细菌置于适宜反应体系中培养。然后将培

养的细菌涂布于含的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挑取菌落,提取质粒作为

模板,选择图3中引物组合和,通过PCR和电泳技术鉴定是否重组成

功。

④用鉴定成功的工程菌对HepG2细胞进行转染,培养三天后收集HepG2细胞,提取基因

组,对其序列进行检测,判断Cas9-sgRNA拼接基因是否导入成功。若从细胞水

平进行检测,可以检测HepG2细胞数目增长量或o

答案:

【A组基础对点练】

1.B解析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不能通入空气,A项错误;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利

用的都是自然界的菌种,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B项正确;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醋酸

菌能够产生醋酸,使溶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因此

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渐降低,C项错误;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

这层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形成的,D项错误。

2.B解析微生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氮,源、碳源、水、无机盐等),果酒发酵生产果醋过

程中,酒精作为碳源,A项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酒变醋的过程中除了接种醋酸菌、提高

发酵温度外,还应通入氧气,B项错误;据图可知,初始酒精浓度为6%时,醋酸含量最高,是

发酵的最适浓度,酒精浓度为10%时醋酸含量最低,则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

长,使产酸量下降,C项正确;醋酸发酵过程中会释放少量能量,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醋酸

中,D项正确。

3.C解析微生物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故实验过程中需

要设置适宜的温度和pH环境,并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A项正确;聚乳酸(PLA)是以乳酸

为主要原料的聚合物,故可为PLA降解菌提供碳源,不能利用PLA的微生物无法在该培

养基上生存,故PLA又对培养基中微生物起选择作用,B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体外培养

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同时将接种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培养,C项错误;菌落

形状、大小、颜色及DNA检测等是进行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故纯化培养后,可根据菌

落形状、大小、颜色及DNA检测等进行菌种鉴定,D项正确。

4.C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A

项正确;由图可知」号和5号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在相应选择培养基上,B项

正确;4号、8号、12号培养基中,大肠杆菌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因此抗性菌落

(株)的比例最大的是12号,C项错误;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环境只能对抗

药性突变进行选择,因此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链霉素之前,而发生选择作用是

在施加链霉素之后,D项正确。

5.D解析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

活力的原生质体,A项错误;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人工诱导的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

法,灭活的病毒适用于动物细胞融合,B项错误;杂种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即脱分化和再

分化)获得杂种植物,C项错误;新品种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而成,因此,与种植

型茄子的染色体组数目相比,该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数目增加,D项正确。

6.C解析制备抗p-hcg单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医学诊断,广泛运用于早孕的诊断,快速

方便,A项正确;聚乙二醇诱导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同时,也可以诱导B淋巴

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B项正确;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

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C项错误;制备抗p-hcg单克隆

抗体,可以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动物体内,属于体内培养,成本低,D项正确。

7.B解析酶具有专一性,加入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是为了水解纤维素和果胶,进而获得原

生质体,A项正确;两实验中酶的种类不同,为保证单一变量,应控制好无关变量,即应在各

自酶的最适温度和pH下进行实验,酶的用量和时间必须相同,B项错误;实验中加入的甘

露醇具有维持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保证细胞具有正常形态,行使正常功能,C项正确;实验

结果表明使用组合酶液II获取原生质体的产量高,活性氧含量差别不大,故效果较好,D

项正确。

8.B解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照为DNA片段,可用PCR技术特异性地快速扩增,A项

正确;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照插入了小鼠p/6基因的下游,使两个基因“融合”,因此pl6

基因和蚓基因共用了一个启动子,它们之间关联表达,B项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

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C项正确;胚胎移植时,应选择处于桑甚胚或囊胚期的胚

胎,D项正确。

9.B解析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GP基因的本质是RNA,而质粒的本质是DNA,故

GP基因不能被限制酶切割,A项错误;培养过程中C02的作用是调节pH,B项正确;腺病

毒为复制缺陷腺病毒,故疫苗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腺病毒不会增殖,C项错误;启

动子是转录的起点,故在重组腺病毒中,GP基因上游必须有启动子以驱动转录,D项错

7夫o

10.D解析跳虫细胞中大量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所以在提取DNA时加入蛋白

酶有助于释放出DNA,A项正确;hq酶是具有热稳定性的DNA聚合酶,耐高温,可以催

化DNA链的合成,B项正确;双链DNA分子通过凝胶的速率与其分子量的常用对数成

反比。据此用已知分子量的标准物质和待测分子量的DNA片段同时电泳,比较其电泳

速率,即可求出待测片段的分子大小,C项正确;阴性对照是在PCR试剂中不加模板DNA

或RNA,进行PCR扩增,以监测试剂是否污染,D项错误。

11.C解析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改造获得黄色荧光蛋白的过程需要利用蛋白质工程,蛋

白质工程首先要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黄色荧光蛋白的三维结构,A项正确;根

据中心法则逆推以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一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一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一找到对应的脱氧核普酸序列(基因),故设计得到黄色荧光蛋白

的三维结构之后,进一步推测其应有的氨基酸序列,B项正确;推测出黄色荧光蛋白应有

的氨基酸序列之后,应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脱氧核普酸序列进行改造或合成相应的

DNA(基因),不需要合成相应的mRNA,C项错误,D项正确。

【B组能力提升练】

1.B解析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感染肺部,属于寄生细菌,会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项

正确;培养基中的天冬氨酸和鸡蛋黄都含有N,故此培养基成分中提供氮源的是天冬氨酸

和鸡蛋黄,B项错误;结合图示,本探究实验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故接种过程所用实

验器材有酒精灯、涂布器、微量移液器,C项正确;实验中圆纸片D(不含有抗生素)用作

实验对照,为了保证单一变量,对圆纸片D的处理方法是浸过无菌水,D项正确。

2.B解析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PEG,又称聚乙二醇)、灭活的病

毒诱导,A项正确;在选择培养基上增殖的细胞株1中,如果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一

个细胞中含有8条人的染色体,B项错误;结合题干“将人的不能利用次黄噤吟的突变细

胞株(HGPRT)和小鼠不能利用胸腺脱氧核苛的突变细胞株(TK)进行融合,然后利用选

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3株能在选择培养基上增殖的稳定的细胞株”可知,该选择培养

基上应添加次黄喋吟和胸腺脱氧核甘以筛选出成功融合的细胞,C项正确;分析表格数据

可知,细胞株1、2、3均含有人的17号染色体,结合题干“和小鼠不能利用胸腺脱氧核普

的突变细胞株(TK?)进行融合”可推测人的TK基因可能位于17号染色体上,D项正确。

3.C解析培育人源肾元祖细胞需向iP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定向诱导分化剂从而获得肾

元祖细胞,A项正确;过程②需要将荧光蛋白标记的人源肾元祖细胞植入囊胚的内细胞

团,从而保证人源肾细胞的正常发育,因为内细胞团会发育成完整胚胎,B项正确;过程③

操作之前需对代孕母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但不需要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因为不需要代孕

母猪提供卵母细胞,C项错误;该技术培育的人源肾脏依然需要考虑肾移植个体之间的遗

传差异,因为该方法获得的肾脏在不同个体中的排斥反应可能不同,D项错误正确。

4.C解析Ti质粒的T-DNA序列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转移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

上,所以利用分离剔除法时,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都应插到Ti质粒的T-DNA序列内部,

进而成功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A项正确;分离剔除时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插到植物

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这种情况下,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需要分别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或非

同源染色体上均可最终获得不含标记基因的转基因个体,即均可成功,B项正确;启动子1

具有物种特异性,故上述重组载体中启动子1在农杆菌中不能发挥作用,而在植物细胞中

能发挥作用,C项错误;由图可知,经重组剔除后的标记基因没有启动子,而启动子的作用

是驱动转录,故经重组剔除后的标记基因无法启动基因的转录,D项正确。

5.答案(1)原癌基因和抑癌PD-1PD-1和PD-L1

(2)PSMA、CD28骨髓瘤L链和H链的随机组合

(3)PSMAxCD28和PD-1单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激活T细胞,且随PSMAxCD28浓度增

加激活作用增强;单独使用PSMAXCD28或PD-1单抗,都不能显著激活T细胞

解析(1)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图1中癌细胞

表面的PD-L1和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PD-1的单克隆抗体与

PD-1特异性结合,阻断了PD-L1和PD-1的结合,避免抑制T细胞活化。⑵制备双特异

性抗体PSMAXCD28,则抗原是PSMA和CD28,将两种物质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刺激B

细胞增殖分化出相应的浆细胞片等两类浆细胞分别和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

细胞,再诱导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表达两种L链和两种H链,所需的双

特异性抗体PSMAXCD28是特定的L链和H链结合,由于L链和H链的随机组合,需要

进行筛选。(3)自变量是抗体种类,其中PSMAXCD28和PD-1单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激

活T细胞,且随PSMAXCD28浓度增加激活作用增强;单独使用PSMAxCD28或PD-1单

抗,都不能显著激活T细胞。

6.答案(1)5,端EcoRV和XbaILuc中存在BamHI识别序列,&I会将切

断;一种酶切会导致载体、L而自身环化及LEA反向连接

(2)5'-GATATCATGGGC-3'和5'-TCTAGACTAGTG-3'

(3)①抗原一抗体杂交②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LEA通过促进AC的表达使植物油脂增

加;VOC通过抑制ATGL的表达减弱油脂的降低

解析(1)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

链,因此PCR扩增需要引物。引物与目的基因所在DNA分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

以扩增LEA基因时,需要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于中存在BamH

I识别序列,Ba〃汨I会将L“c切断;一种酶切会导致载体、LEA自身环化及LEA反向连

接等,因此选择的限制酶是EcoRV和XmIo(2)根据已知序列,由于引物只能引导子链

从5'—3'延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用PCR扩增时的两个引物对应的序列为:5'-

GATATCATGGGC-3'和5'-TCTAGACTAGTG-3'o(3)①检测酶:(蛋白质)分子水平上采用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②根据检测结果,转基因A植株的AC酶变高了,转基因

B植株的ATGL酶变低了,可以推测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LEA通过促进AC的表达使植

物油脂增加;VOC通过抑制ATGL的表达减弱油脂的降低。

【C组专项命题培优练】

1.答案⑴免疫的B淋巴细胞CD3蛋白

(2)灭活的病毒维持培养液的pH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两种抗原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了用药剂量

解析(1)给小鼠注射CD19蛋白,是为了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该细

胞能够产生特定抗体。分析题意,本过程的目的是得到双特异性抗体,故为保证最终双特

异性抗体的产生,注射的抗原A应是CD3蛋白。(2)过程②和④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该

过程所用诱导方法与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所用方法的不同之处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过程

③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提供的气体条件是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02的

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过程⑤是融合细胞的筛选,筛选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特点

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与从血清中提取的CD19抗体、抗A抗原的

抗体相比,通过双杂交瘤细胞得到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能同时识别CD19和A

两种抗原,作用效果更显著。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的效果往往优于抗体CD19

和A抗体的联合使用,原因是该特异性抗体可以借助单克隆抗体的识别作用,将药物带

到癌细胞位置,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了用药剂量。

2.答案(1)引物A、弓|物C弓I物B、大引物b引物之间能结合,会干扰引物和模板链

的结合,影响PCR过程

(2)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适当提高复性温度

(3)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及反向连接/K跖基因突变导致IKKp含量减

少,IKK激酶活力降低,不利于免疫细胞的分化

解析⑴在PCR反应体系中,除需要加入引物和IKK/3基因,还需要加入Tag酶(耐高温

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苛酸(原料)、缓冲液(维持pH)、Mg2+(激活DNA聚合酶)等;

在图1获取突变基因过程中,分析题图可知,在PCRi中,需要两种引物,将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