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英语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句型转换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5/3E/wKhkFmYQMqWAI9TyAADf7Yp_qL8388.jpg)
![六年级上英语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句型转换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5/3E/wKhkFmYQMqWAI9TyAADf7Yp_qL83882.jpg)
![六年级上英语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句型转换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5/3E/wKhkFmYQMqWAI9TyAADf7Yp_qL83883.jpg)
![六年级上英语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句型转换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5/3E/wKhkFmYQMqWAI9TyAADf7Yp_qL83884.jpg)
![六年级上英语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句型转换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5/3E/wKhkFmYQMqWAI9TyAADf7Yp_qL83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专项复习一句型转换
I.连词成句。
1.can,we,by,bike,go,t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2.a,red,it,is,light(.)
3.is,it,next,the,hospital,to(.)[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4.area,ice-skating,the,is,near,the,north,gate(.)[中小学教育教学资
料]
5.are,going,what,you,to,d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6.you,are,where,going(?)
7.do,you,how,there,get(?)[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8.get,can,the,how,I,to,zoo(?)
9.near,it,post,office,is,the(.)
10.buy,going,am,I,comicbook,a,to(.)
11.office,get,post,off,at,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12.shop,go,pet,the,can,you,to(.)
13.office,how,get,post,to,I,the,can(?)
14.is,where,museum,the,science(?)
15.to,hospital,is,next,it,the(.)
II.英汉互译。
1.I'mgoingtothecinemathisafternoon.
2.Rememberthetrafficrules.
3.Gostraightfortenminutes.
4.WearegoingtowatchTVtogether.
5.Iamgoingtobuyamagazineaboutplants.
6.Sarah每天6:30醒来。
7.你的妹妹在哪里工作?
8.怎样能使水变成水蒸气?
9.他打算明天种一棵树。
10.他爸爸在一家医院工作。
IH.按要求改写句子。
1.They'reChineseworkers.(变为一般疑问句)
2.DoesAmygotobedat10?(作肯定回答)
3.SheisWuYifan'saunt.(对画线部分提问)
4.Shegotoworkbysubway]改错)[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5.MymotherisaTVreporter.(写出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6.Igotoschoolbysubway.(就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7.CanyougotoCanadabyplane?(作肯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8.Therearethreecoloursofthetrafficlights.(就画线部分提问)
9.Helikesmakingplanesandsinging.做画线部分提问)[中小学教育教
学资料]
10.Hegoestoworkbybus.(改为一般疑问句)
11.1likeplayingfootball.(就画线部分提问)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12.Doesyourmotherteachmath?(作否定回答)
13.Itcomesfromtheclouds.(就画线部分提问)
14.PmlitUeWaterDrop.(就画线部分提问)
15.Thecloudcomesfromthewaterintheriver.(改错)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期末专项复习一句型转换
1.1.Wecangotherebybus.
2.Itisaredlight.
3.Itisnexttothehospital.
4.Theice-skatingareaisnearthenorthgate.
5.Whatareyougoingtodo?
6.Whereareyougoing?
7.Howdoyougetthere?[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8.HowcanIgettothezoo?
9.Itisnearthepostoffice.
10.Iamgoingtobuyacomicbook.
11.Getoffatthepostoffice.
12.Youcangettothepetshop.
13.HowcanIgettothepostoffice?
14.Whereisthesciencemuseum?
15.Itisnexttothehospital.
ni今天下午我们将去看电影。
2.记住交通规则。[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3.直走十分钟。
4.我们将一起看电视。
5.我打算买一本关于植物的杂志。
6.Sarahwakesupat6:30everyday.[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7.Wheredoesyoursisterwork?[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8.Howcanthewaterbecomevapour?
9.Heisgoingtoplantatreetomorrow.
10.Hisfatherworksinahospital.
III.1.AretheyChineseworkers?
2.Yes,shedoes.
3.Whoseauntisshe?
4.Shegoestoworkbysubway.[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5.Whatdoesyourmotherdo?
6.Howdoyougotoschool?
7.Yes,Ican.
8.Howmanycoloursofthetrafficlightsarethere?
9.Whatdoeshelike?
10.Howdoeshegotowork?
11.Whatdoyoulike?
12.No,shedoesn't.
13.Wheredoesitcomefrom?
14.Whoareyou?
15.Thevapourcomesfromthewaterintheriver.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记叙文教案一一写景类抒情性散文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景物,抒发美的情感。
2.用散文化的表现形式,抒发感受,表达观点。
二、写作题目
1.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
情感体验。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
(2)景物描写要生动,刻画细微。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2.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某种生活感受。
要求:(1)记叙、议论皆可,注意情感体现。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三、写作指导
题目|写作指导:这篇作文要求写自然景物。从内容来看,可写景,也可状
物。写景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艺术的加工、刻画,
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就写景而言,首要一点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景物
写真写细写清楚;其次是要把“景”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触景以生情,
或缘情而写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须记住“情为主,景是客”,(李渔《窥
词管见》)写景只有“情景交融”,方能“物我双会”。正如王夫之所说:“烟
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写景状物
必须蕴情寓意。
状物类散文多为托物言志,有的着眼于对“物象”实体的描绘,也有的重在
“物象”精神内涵的揭示,通常是以物寄情或因物生情。无论如何处理,都应当
抓住特点,展开联想,使“物”之内情与外形达到和谐的统一。
题目2写作指导:这篇文章训练学生写作抒情散文。散文抒情必须要有一定
的载体,事件、人物、观点皆可,在具体实在的基础上,抒发的情感才会真实可
感。散文化的语言具有优美抒情意味。擅长描摹,多用修辞,情感丰富。
四、写作范文
范文1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
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桩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
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
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汇于一种精
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划银钩倔强而网劲,没有
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
然后便有力地茁壮成长。你瞧,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优游的逸致,
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
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
青春时显然十分艰苦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看那桢楠合抱着坡桐,
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然而它们终于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
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
的根长成板状,一块一块地深深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
M,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
美妙的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
它是这样的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
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桐依然健在。
仅仅两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本。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
满?绿楠干细似杖,乌臼蕨径粗如椽,黄桐高可擎天。铺地螟蚣低与脚齐,高山
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殊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
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
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霜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
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
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根深蒂固。
我们愈往里去,只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
人了。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鹏、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
的热爱;从错杂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
林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
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碎骨补似繁
花四散,鸟窠蕨上撑云天,青的、绿的、红的、白的、紫的奇花异草在树尖争妍
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
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
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中看到了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
莽撞,但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
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征。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
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那先锋树种乘风飞
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
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然
奔走竟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这篇文章描绘了一片亚热带原始森林的壮观景象,借以赞颂充满活力的“野
性之美”。这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般构思模式。作者善于观察,精于体味,他从
这片森林之中提炼出蓬勃坚韧的“野性”主题,可谓感受深刻,慧眼独具。本文
写景很有特点,作者把景和情融为一体,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描写景物,给森林带
上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形象地表现了“野性”的活力。写景采用多种手法,比如
这几句:“绿楠干细似杖,乌臼蕨径粗如椽,黄桐高可擎天。铺地螟蚣低与脚齐,
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跺猴桃有方有圆,难道
这还不够斑斓奇丽?”连串的比喻、夸张,绘形摹色,真是形神兼备。
范文2
人是世间最睿智的动物,可一旦被各种各样的“感情”所困,再睿智、犀利
的目光也会变得黯淡。
人是世间最会利用大脑的动物,可一旦被复杂的“情感”所困,那么,思考
的理性也只能臣服于盲目的直觉。
爱慕之情,让人“热血沸腾”,不只爱那座破旧的屋子,甚至会爱停落在屋
顶上的奇丑无比的乌鸦!不,怎么能说是“奇丑无比”呢?在倾慕者的眼中,他看
到的是一只全身金光四射、惊世骇俗的火凤凰!“什么愚顽、笨拙的思想,不,
那是伟大的哲学。”于是,低俗的诗句也成了不朽的篇章,恶意的举止“化为”
了善意的帮助……感情上的亲近把毒蛇幻化成美女,将毒酒变为琼浆。可当你厌
恶一个人时,你便开始敌视与之有关的一切。
于是,也许真的是凤凰,在你眼中却成了乌鸦;也许真的是苦心相助,却成
了图谋不轨;伟人的诗章成了一文不值的符号,真理也成了捏造的谬论……感情
上的疏远无情地把真理和友善挡在了门外。
是与非在感情的支配下变得扭曲,是是非非、真真假假逐渐被“爱”与
“恨”、“疏”与“远”所取代。
客厅里的花瓶摔碎了,气愤的母亲总是把怀疑责备的目光投向邻人家的孩
子。黑板被擦得干干净净,老师欣然地望了望那位成绩最优秀的同学。
人们总喜欢用感情去衡量这个美丽的世界,于是别人家的泰山轻于自家的鸿
毛,别人的真话比不上自家造的谎言。凡是别人的,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就是恶
意中伤;凡是自家的,不是握在手心,就是捧到天上。
被这样一张错综复杂的“情网”死死地缠着,让人如何理智清醒地认识事物?
让人如何分辨出真真假假对对错错?人浑浑噩噩地活在这汪感情水、这片亲情雾
中,怎能看清花与月?借我,借我一把利剑吧!让我斩断这束缚着灵魂的网,将
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是2003年高考学生作文。作者用散文的笔法,揭开了情感制约这张大网,
向我们展示了在认知事物时的对错真假与是非曲直,抒发了“情感作用于认知,
认知也作用于情感”的不平之感。文章有丰富的联想,修辞手法多样,句式错落
有间,情感的表达淋漓酣畅而又优美自然。
范文3
山崖上的青松,不少生长于岩石的夹缝之中。人们给了它一个美称一一劲松。
生长在岩石夹缝之中的,不仅仅是劲松,还有其他一些树木,还有毫不起眼的小
花小草。
岩石中的缝隙,有的是植物生长前就固有的,有的起初本是小缝隙,被树根
慢慢一点点胀大了,才成为现在的较大一点的空隙。劲松为了扎住根,立住脚,
不得不把本应粗壮圆长的根须,塑造成扁状,不得不在里面拼命地钻,拼命地挤,
拼命地长,以不至于被岩石夹缝夹死,以适应在岩石夹缝中生存的需要。“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正是这种屈就、这种忍耐、这种适应,才使山崖上的劲松,
不同于在沃土的优越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普通青松。山崖劲松,气势磅礴,傲立于
人们望尘莫及的高高的悬崖之上,与天同在,与岩同在,是历代文人墨客颂歌吟
诵的对象,是画家神笔下的“模特”,是人们心中的偶像。而生长在平地上的普
通青松,尽管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充盈着富态,却连3岁的小孩也能爬上去戏
耍一番,毫无地位和尊严可言。
正是这种夹缝生存的能力,使得劲松能与岩石融为一体,坚如磐石。龙卷风
可拔起土壤中的青松,却不能刮走山崖上的劲松。山洪可令土壤中的树木搬家,
却对岩石上的劲松无可奈何。没有现成的条件,没有既得的享受,那种夹缝求生
存的艰辛,恐怕只有山崖上的劲松自己最清楚。
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是因为流放,不是因为失意,也
许李白、杜甫、屈原等人也不会写出传世之作。农家子女考大学的那种坚毅,也
许就来自他们没有宽松的环境、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一个人事业上最辉煌的时
刻,往往不是在成功之后,而是在成功出名之前。
夹缝不可过多,因为每个夹缝之中,必夹住一个辛酸的故事。夹缝也不可全
无,因为它饱含着一道奋斗的风景线。夹缝是逆境,夹缝是桎梏。同时,夹缝更
是力量之源,是不朽的根基。
呵,神奇的夹缝!
本文赞颂了坚强的夹缝生存精神,构思上采用了散文手法,由自然生命入题
扩展到人类社会,议论具体可感。
范文4
总算是起风了,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酷热总算被稍稍地驱散了一些。我走在
小径上,风吹树叶所发出的沙沙声令我感到这段日子以来难得的惬意。我不禁抬
起头,感激地朝发出声响的树看了看。只看了一眼,突然被一片飘落的枯叶吸引
住了。那树叶缓缓而下,蜷曲着,微黄的身体显示出它的生命已然灯枯油尽,它
即将化作几粒微尘,随风散去。
在世界上某个角落里,也许正有个生命如同那枯叶一般逝去了。而我们,也
终会在某一个早晨或夜晚,燃尽我们的生命之火。
一片树叶,从萌芽到长大,从嫩绿到泛黄,仅仅是半年功夫罢了。而一个人
的生命,从诞生直至死亡,又能有多久呢?但并无哪片树叶因为这注定的命运而
拒绝吐露她那悦目的翠色,同样的,在我们的星球上,也未曾有过由于畏惧注定
的死亡而拒绝生活的人。他们或许伟大,或许渺小,可能他们的生命不过十年二
十年而已。但在这段历程中,他们拼搏过、奋斗过,为着理想,为着价值。他们
都点亮过或明或暗的灯光,在命运的丧钟敲响以前,他们可都是在热情地活着的
呀!
这时,又一片枯叶在我眼前飘然而下,它已结束了自己的使命,理应享受到
安息。风动叶响,那沙沙的声音,便是在奉献着自己的绿叶,在诉说着前辈们的
光荣,在向逝者道别吧。
我又一次抬起了头,灿烂的阳光正透过枝叶照射过来。于是,那舞动的绿色
便显得更加有生气了。由此我深深体味到了夏的活力,这活力,丝毫未因衰败的
叶子而削减,她被更多的新生的生命支撑着,永远年轻而美丽。
由叶之飘落联想到人的生命,从树叶的枯黄联想到人的命运,自枯叶的使命
联想到生命的使命一一全文由这一思路次第展开,避开一般人处理同类题材时由
叶落而悲秋怀古的思维定势。编者看中的正是这些。
范文5
那天晚上,忙完了许多琐事,心情十分烦倦。匆匆出了家门,赶往车站,打
算搭公共汽车去上班。走到巷口,偶然一抬头,忽然看见远处那一大片湛蓝的夜
空。那夜空,是异样的光洁莹澈,衬在闪烁的灯光与房屋的黑影背后,远远地伸
展出去,带着一种非常的宁静与高贵。像一个大手笔的布景师,不惜工本地用了
一大幅光滑无比的软缎来做都市之夜的背景。
我蓦地觉得自己由烦倦的现实飞升到一个幻想的世界。怎么会有如此辽阔、
莹澈、光洁、湛蓝的夜空呢?而那一大把撒出去的星粒,就像无数闪耀的碎钻,
散落在无垠的大宝石蓝色的软缎上。
那夜空怎么蓝得那样亮,亮得像是镀了一层丝光呢?哦,原来那边镶着一个
圆圆的月。这才想起,假如不是闰月,今天该是中秋节了。难怪月色如银!那格
外明净的天宇,不仅是因为月色,而更是因为风。今天有4级风。台风征候尚未
完全逸去。她扫出了一大片晴空,而且余兴末尽地继续扫着那聚在东南方的一堆
云絮。那一堆云絮簇拥在许多屋宇背后,从远远的地平线彼端冉冉地浮升上来,
就被4级风轻轻地、一簇一簇地卷向天空,慢悠悠地上升着,慢悠悠地变形。由
一堆云絮变成一个老人,又变成一只绵羊,再变成一只由背后被风牵曳的鸡;然
后鸡的形貌轻轻地幻散,你再也说不出它像什么。继续地游动,继续地幻散;变
成两朵或三朵,分头飘去。你不知道追随哪一朵才是,你觉得自己也已幻散。于
是,你再想去追往另一簇云絮,它们开始从屋宇背后浮升时,总是很大的一簇。
这一簇,飘飞得十分迅速,直向那轮圆月飞升而去,仿佛要奔向月宫。于是,月
光把云朵染成一圈金黄,又染上一圈浅紫。云朵再向上飘飞了一半旅程,渐渐变
成了一个大大的烟圈。透过烟圈的环形,月亮的银盘在上方静静地端庄地照着。
云朵距离它还好远好远,我看得到那距离,那是十分立体感的一段距离。云并不
想追上月,云只是无心地飘飞,无心地幻散。那烟圈也就这样地幻散,成为许多
小小碎碎的白絮,轻轻地飘飞,轻轻地消失。于是,又升上来另一簇云。
我看着这簇云,它悠然地延伸、延伸,变成长长的一带,像一只橡皮艇。然
后以迅捷的姿态飘飞而来。看着它,我忽然想起幼时唱的一首歌:如果我能飞升
/如云能堪承载/我便入云驾驶/多么自在……真的,如果我乘云朵飘飞,将如何
呢?云一定不问我要到何处去,云一定不问我自何处来,云一定不问我可曾向谁
请假,也一定不问我可有什么未了之责。云甚至不会感到有我在它上面乘载,它
仍是那么无意地飘飞,无意地幻散。那么,我也将随它无意地飘飞,无意地幻散,
飘飞、幻散,飘飞、幻散,终而至于消失。
曾有人歌颂过消失之美。那种不经意的消失;那种完全“放开手,随它去”
的消失;那种悠悠然、毫不牵恋的消失;那种飞向无穷,飘向无限的消失,让你
的灵魂就那样摆脱开一切牵绊,轻轻地浮起,悠悠地远去,毫无重量地幻散,毫
不沾惹地消失。
生活的烦倦在何处呢?如果你是云朵。
作者将情感的变化系于飘飞的云上,借云的飘飞幻散自己内心的波动,情感
细腻,富有理趣。
五、拓展总结
1.作家谈散文
前苏联著名散文家帕乌斯托夫斯基说,散文应“充满绘画的光和色彩,充满诗歌
语言特有的新鲜感,充满建筑学的匀称比例,充满雕塑线条的凸凹和明晰,充满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发现世界的艺术》)
2.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1)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
性。这也就是欧阳修所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
(3)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
(4)刻画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盖诗文所以足贵者,贵其善
写情状。天地人物,各有情状。以天时言,一时有一时之情状;以地方言,一方
有一方之情状;以人事言,一事有一事之情状;以物类言,一类有一类之情状
情状不同,移步换形,中有真意。”(清•许印芳《诗法萃编》卷六下)景物的
形状因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善描绘者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
受。
(5)虚实结合,扩大想像空间。写景应形象逼真,如若亲见,而对景物的描
写又不可太实,还要加上作者的独特感受,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
远境界。
(6)运用比喻、对照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清代的刘熙载说:“《书诀》:
'石有三面,树有四枝。'盖笔法须兼阴阳向背也。”(《艺概•文概》)写景状
物,要从客观事物的整体出发,不拘一格地从多方面加以描绘。
17.中国石拱桥
国学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一《礼记•学记》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
密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学会运用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
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学习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
的技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
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推事()和谓()惟妙惟目()桥加(1()xiao()
河
饮ji白n()gong()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这是一篇,向读者介
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O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结构
,强度O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O(巧妙绝伦匠心
独运)
⑤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崇
拜推崇)这座桥。
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证明表明说明)了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
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
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
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答案:1.chongxiexiao墩波涧拱2.①茅以升说明文②形式优美结
构坚固历史悠久③省巧高④巧妙绝伦⑤推崇⑥表明3.D
合作探究
4.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否开篇就点题了呢?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
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有什么关系?
5.①、②段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6.第③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是什么关系?
7.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8.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
桥的特征吗?
答案:4.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
间的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5.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
构坚固。6.特点一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关系:
概括一具体。7.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8.例子有赵州桥和卢沟桥。
当堂测试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甲迎
这座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
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
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
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
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
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得古朴美
观。唐朝的张宝说,远望这座桥就像‘(乙为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
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
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O
2.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哪几项()
A.历史悠久B.结构坚固
C.形式优美D.交通方便E.建造者是
李春
3.语段分四个方面(四大点)介绍了这座桥的特征,请按桥的不同特征将
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请填出文中(甲'(乙)两处所缺的文字,并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
用。
(甲):O
(乙):O
5.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A.由概括到具体B.由整体到局部
C.由特殊到一般D.由先到后
6.这段文字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O
1.赵州桥2.BC3.结构坚固(一)(二)(三),形式优美(四)4.(甲)制
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作用是为了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乙片初月出云,
长虹饮涧作用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5.B6.以赵州桥为例,来说明中
国石拱桥的特征。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
生的概括能力。
3、学习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自主突破
1.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拱(gong)桥桥碳(dOn)艰(jian)固优(you)久
B.陡(ddu)坡匀称(chen)和协(xi)疏浚(jun)
C.翌(yi)日湍(tuan)急铺砌(qi)并行不悖(bei)
D.鸟瞰(kan)老妪(yCi)迥(jidng)异窥(kiii)见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记载横跨陡峭就地取才
B.和谐支撑推祟巧妙绝伦
C.漳州优久弧形独一无二
D.合拢残损拱圈长虹饮涧
答案:D
3.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
米。()
③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④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答案:①打比方②列数字③作引用④举例子⑤作诠释
4.体会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作用(如表示估计、表示程度、表示限制)并填在
括号内。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壁早()
②我国的石拱桥”到处都有。()
③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左右年。()
④(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隹珈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
拱()
答案:表程度,表估计表限制表限制
5.从整体看,全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案: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修建的各种拱桥一
般——特殊(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用薄膜生命周期评价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坚果披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探险夜视装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商业街区照明亮化工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文化用品文化体验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术室设备APP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服务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披萨外卖站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地质数据定制化服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中药店铺危机公关处理考核试卷
- 断绝关系协议书范文参考(5篇)
- 量子力学课件1-2章-波函数-定态薛定谔方程
- 最新变态心理学课件
- 工程洽商记录表格
- 2021最新版三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 【自考练习题】石家庄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流程图
- 高中英语 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三册 Unit 2词汇全解
- (新版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
- 混合痔的治疗PPT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