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城郊古镇考究
唐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天祐元年(904),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镇守长安,废宫城和外郭城,重修子城(皇城),南闭朱雀门,又闭延禧门、安福门,北开玄武门,是为五代、宋、元时的长安城。后梁开平元年(907),改京兆府为雍州,后又改为大安府。后唐同光元年复为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一直沿用,辖有长安、万年等10余县。北宋时的长安城,人口减少,仍为全国主要的商业都市之一。
长安城周围地区,宋金两代仍在城中置京兆府统之,辖长安、万年(樊川、咸宁)等14县(金12县)。元初仍置京兆府于长安城中,至元十年(1273)改为安西总管府。皇庆元年(1312)又改为奉元路。明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明太祖将次子朱木爽封为秦王,镇守西安。明将五代、宋、元的长安城向北、向东加以扩展,形成今天西安古城的规模。清代在西安城的东北隅修建了满城,占有今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其他街巷一如明代。清代继续沿用西安府名,辖长安、咸宁等15县,1州,孝义(今柞水)、宁陕(今县)等2厅。1913年,民国政府在关中地区设立关中道,辖长安等41县。1914年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结束了汉代以后一城由两县分管的局面。
1928年,割长安城及近郊设立西安市。
1930年撤市复归长安县。
1933年再设立西安市,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6个直辖市之一。
1938年长安县迁至城南大兆镇。此后不久西安市再次撤销。
1941年复设西安市,改为陕西省辖市。
1947年再次升为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
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安,25日成立西安市人民政府,辖12个区,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
1953年升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又改为省辖市,同时把原来12个区调整为9个(今7区除阎良,再加上长乐区、阿房区和草滩区)。从此以后西安市的领属关系再未发生变化,但所辖区县不断变迁,直到1983年才稳定。西安在历史上曾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余年,留下了很多古都城、古遗址,是我们今天从中透视历史风云的佐证,是先祖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古代,交通运输不发达,在驴驮马载、小河泛舟的自然条件下,西安周边鳞次栉比、星罗棋布的街镇,作为运输的中转和物资补给源,为支撑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古镇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是无法比拟的。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历史上的古镇正面临着生态环境弱化、历史风貌丧失、居住功能退化等诸多问题。怎样记住它们、保护它们、开发它们,成为我们当代西安人的责任与义务。《西安地理》栏目从本期开始,将开设“西安古镇”系列,为您逐渐揭示西安古镇的人文历史、逸闻趣事及独特魅力。在古代,西安城虽地处西北内陆,但基于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丰富的物产、稠密的人口和重要的交通区位,城郊市镇不仅数量增加较快,类型多样,而且商品化程度也有很大提高。市镇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使城郊聚落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清时期,西安城郊市镇是西安城镇体系、城乡商贸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安城的商贸功能起到了补充之功,有力地促进了西安城作为西北商贸重镇的城市地位,增强了西安城在大区域商贸竞争中的能力。西安城郊古镇的数量早在西周以沣、镐为都时,西安周边已得到重点开发,长期以来这一地区人口稠密,村落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商贸活跃。这为城郊市镇的形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安城郊镇的设置可溯至唐代,长安城南曾设莎城镇。宋代长安城郊设有6镇,其中长安县设子午镇,万年县设城东、城南、鸣犊、义谷、灞桥镇。早期所设各镇主要承负军事功能,可称“军镇”,尤其沿秦岭北麓峪口所设各镇以军事防御为主旨,商贸功能较弱。约从明代中、后期开始至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镇作为一定区域内商贸交流中心的功能逐渐增强,“军镇”逐渐演变为“市镇”,还出现了较多以商贸为主的新兴市镇。由于明代西安城郊市镇数量缺乏明确记载,但考虑到市镇传承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故以宋元时期设置,至清代初年仍兴旺不衰者视为明代市镇。《中国历史地图集》“宋(政和元年,1111年)永兴军路图”标有城郊灞桥、鸣犊、义谷、子午4镇;“金京兆府路图”标有灞桥、鸣犊、子午3镇。虽然“元时期陕西行省图”(至顺元年,1330年)和“明时期(万历十年,1582年)陕西分图”均未标注西安城郊市镇,但从史志和地名资料可以推知,明代西安城郊当设有灞桥、鸣犊、子午、引驾迴、杜曲、狄寨、三桥7市镇。这也可从在中心城市周边过远的区域内,市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不便,商贸活动相对单一,人口也往往较少,这就限制了市镇的大量分布和设置;在距离中心城市适中的地区,市镇商贸活动与中心城市联系紧密,容易成为中心城市商品的集散地,同时这一区域较城市周围或远郊地区分布有更多的村庄。以区域中心城市西安为圆心,各镇为同心圆上的各点,数字表示市镇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采用如下圈层图示法更易直观看到城郊市镇与西安城的空间关系。距离西安城10至20里之间市镇分布最多,超过40里之后减少。表明中心城市与城郊市镇之间的距离对市镇分布有明显影响,从中心城市10里之外开始,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和其分布数量成反比关系。即区域中心城市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市镇,多数分布在距离中心城市一定里数的区域内,超过或少于这一里数范围的区域内市镇分布相对较少。清后期西安城郊20镇平均距中心城市约35里,各镇之间距离多为5里或10里,农民一日步行便可来回。古镇的三种形态筑墙为堡明清西安城郊市镇多呈现高墙环绕、宛如城池的形态,这从雍正《陕西通志》卷6《咸宁长安疆域图》的写实摹绘即可看出。该图标注有咸宁县7镇:新住镇(后改为新筑镇)、狄寨镇、高桥镇、魏家寨镇、引驾迴镇、鸣犊镇、杜曲镇;长安县7镇:三桥镇、斗门镇、郭杜镇、马坊镇、姜村镇、子午镇、黄良镇。两县14座市镇中有13处为城堡形制,可见城堡形态为明清西安城郊市镇的基本形制。这些散布的城郊市镇与西安城共同构筑起兼备军事防御和贸易流通功能的城市体系。据上述《咸宁长安疆域图》分析可知,各市镇城堡开有数量不等的城门。其中咸宁县鸣犊镇、引驾迴镇、新筑镇、高桥镇、魏家寨镇均开东、西、南、北4门,狄寨镇开南、西2门,杜曲镇开东、西二门;长安县三桥镇、姜村镇、黄良镇、郭杜镇均开东、西2门,子午镇、斗门镇开东、西、南、北4门,马坊镇无城堡,由两处村落组成。市镇所开城门的数量既与市镇规模、交通路线相关,也反映了军事、商贸地位的不同。至同治年间,随着军事防御需要的增强,市镇城堡形制更为完备,而兴筑堡墙的村落也较清代前期为多。筑墙为堡的聚落、市镇形态在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所撰《中华大帝国史》中也有记述,“(中国)城市四周有濠堑,使城市变得十分坚固。不仅城市,连镇子都有高而坚实的石墙围绕,高有一噚,其余的墙是用砖,但质地坚实到用锄都很难打碎”。“在中国的城镇,哪怕是乡村小镇,有相当多的人聚集的地方,一定有城墙。……哪怕是二三十户人家的小镇,也有相应的城墙”。这一记述大致也可反映西安城郊村落、市镇的情况。西安城郊围合式的市镇城堡与传统村落形态有所不同,与江南水乡市镇的格局也有很大差异。江南市镇以水道连接,水门、水栅或水关是市镇的对外联系枢纽,也是市镇边界的明显标志。西安郊区市镇则以高大的堡墙为界,堡墙以内就成为相对独立的社区。市镇不仅在宏观形态上呈现出城池的面貌,在内部格局上也往往与府、县城有相似之处。如新筑镇四条大街中心筑有钟楼,与西安城、户县县城等有神似之处;草滩镇则有县丞移驻,驻扎军队,建有山西会馆、戏楼等,市镇的城镇化水平渐至提高。
社仓、祠庙、官署、学校以及商铺是市镇的基本组成部分。雍正七年(1729年)建咸宁县社仓19处,城南关1处,四乡新筑镇、三赵镇、杜曲镇各1,其余15村各1。雍正八年(1730年)长安县建社仓19处,城内1处,四乡则子午、斗门、三桥、郭杜四镇各1,其余14座社仓在各村。以街为市
明清西安城郊市镇多依托规模较大的村落或多个相连的村落而形成,商贸活动以镇区主干街道展开,沿街两侧布设店铺。规模较大的市镇由镇中心向外辐射四条大街,各街形成不同的行业聚集地。规模较小的市镇仅有一到两条商业街市。引驾廻镇地处咸宁县东南通往陕南镇安县的商道上,明清时颇为繁盛。镇有中、西、南、北四街,各街行店分布亦有规律。山货店、盐店、旅店多在南街;饮食、百货、杂货多在中街;手工业作坊多在西街;扫帚店、车马店则在北街。子午镇位于秦岭北麓子午峪口,嘉庆七年(1802年)长安县丞移驻于此,镇区南北大街长400多米,宽近10米。道光十一年(1831年),地处樊川中部的杜曲镇由当地群众修建了一条长210米的石砌大街。狄寨镇地处狄寨原中心,东西大街长800米。鸣犊镇街区呈南北走向,主街长约4里,为L形。韦曲街系清末、民国初韦曲镇最繁华的一条老街,呈丁字形,北段长70米。魏家寨街区呈东西不规则长方形。各镇长街作为交易地点,便于布设较多店铺,商贸活动也可更为集中。多村相连明清西安城郊市镇除具有“筑墙为堡”的外部形态和“以街为市”的内部格局,亦具有“村镇合一”的典型特征。明清西安城郊市镇往往由多个毗邻村落组成,兼具村落和城镇的双重景观。既有乡村聚落形态,又有商业街市、店铺等城镇景观。由于各镇区具有一定的城镇化特征,因而依附的村落又可视为这些小城镇的郊区。明清新筑镇以镇十字为中心,南北街长500米,东西街长200米。周围有北街、仁义巷、文昌街、杨贺堡、西关、北吴、南吴、北里、东里、西里、南园子、仓门、永兴堡、西坡等14个自然村相连泛称新筑镇。街中心原有钟楼,1966年拆毁。新筑镇四周有八堡(即杨贺、永兴、文昌、万安、万顺、唐刘、仓后、杏园)、四围墙(即杏园王、蓝家、乾元寺、兴庆),将此镇团团围住。清代郭杜镇由郭家街和杜家寨组成。北张镇依托北张村,“内分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正中、东、北、南小堡八社”。蒲阳镇则与蒲阳东村、蒲阳中村、蒲阳西村合为一大堡。黄良“镇在村南,上北良村合黄良为一堡,以街心为界,南为黄良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物业小区广告投放效果评估与分析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时尚设计师品牌代理签约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预付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景区景点清洁与环境卫生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油烟管道清洗项目与环保设施投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管道维修工程资金支付与结算合同
- 2025年度商铺租赁合同解除与租金结算及押金退还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猪场租赁与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合同
- 2025年度美容院员工离职及劳动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诊所租赁合同含医疗废物处理及环保责任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课件
-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含解析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初三科目综合模拟卷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演示文稿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章动作技能的指导与示范
- 偶函数讲课课件
- 中医治疗“湿疹”医案72例
- 交通工程公司乳化沥青储油罐拆除工程安全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