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题之因果关系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客观题之因果关系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客观题之因果关系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客观题之因果关系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客观题之因果关系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增分练

题型专练训练6客观题之因果关系类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历史事件、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其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材料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常见标志性词语有“原因”“目的”“为了”“旨在”“意在”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大多进行细化,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材料列出了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题设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在作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正确理解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的内涵;其次,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准确把握材料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合理运用理论分析法,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原理。1.(2023·北京海淀区高三上期中)王国维认为,夏商“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期“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B.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C.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

D.礼乐制度的逐渐废弛√西周初期天子与诸侯之分的等级秩序出现,是由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施,故选B项;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于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信息只是体现天子与诸侯关系的演变,与敬天保民的观念无关,排除C项;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形成,而不是逐渐废弛,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下表为东汉永和五年与南朝宋末南方部分地区户数、口数的变化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户数口数东汉永和五年南朝宋末东汉永和五年南朝宋末扬州42376324710818124321605694江州406496537631668906376986湘州649833519752813266419442A.北方政权频繁南征

B.家庭伦理观念淡化C.生产技术革新缓慢

D.地区局势陷入动荡√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无论户数还是口数,南方部分地区在南朝宋末都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由于此时地区局势陷入动荡,进而引发人口锐减,故D项正确;东汉中后期至南朝,北方政权并未频繁南征,排除A项;家庭伦理观念淡化不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更不会导致人口下降,排除B项;这一时期尤其是永嘉之乱后,南方生产技术有所提高,排除C项。3.(2023·潮州二模)《晋书·儒林传序》记载这一时期士人说: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该时期A.政局形势的持续动荡

B.佛教与道教开始传播C.“三教合流”的形成

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据材料可知,东晋时期玄学兴起,这是由于魏晋时期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名士自危,他们通过玄学来逃避现实,以明哲保身,于是社会上形成清谈之风,故选A项;佛教和道教在汉代已经开始传播,排除B项;“三教合流”是隋唐时期的政策,排除C项;这一时期儒学虽受到冲击,但并未丧失正统地位,排除D项。4.(2023·温州二模)读下表,对表中人口数量异变原因分析正确的有顺治十二年1655年1403万口《清世祖实录》卷九十六乾隆六年1741年14341万口《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七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20047万口同前,卷六百七十七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0149万口同前,卷一千三百六十九道光二十年1840年41281万口《清宣宗实录》卷三百四十三①经济繁荣②新农作物品种推广种植③国土开发④农民起义、战争锐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55—1840年,清朝人口迅速增长,与当时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有关,故①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促使人口大量增长,故②正确;清朝疆域开拓并巩固,垦荒拓荒有利于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促使人口大量增长,故③正确;清朝农民起义、战争并未锐减,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5.(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晚清学者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1861年)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而郑观应却在《盛世危言·自序》(1892年)中写道:“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出现上述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思想传播

B.洋务运动破产C.民族矛盾加深

D.民族企业发展√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有识之士思想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的转变,运用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可知实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民主思想的传播是影响因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排除B项;民族矛盾的加深是影响因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6.(2023·海口高三上期末)下图是《新青年》中对“民主”“民治”等民主观念类词汇评价倾向频度数据的统计图(单位:次)。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面

貌焕然一新B.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探索的

深入C.国人“盲目排外”情绪不断高涨D.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对“民主”“民治”等词汇的评价日益趋向负面和中性,正面评价明显减少,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传统民本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以俄为师”,故选B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排除A项;从以欧美为师转向以俄为师,体现的是国人向西方学习日益理性,排除C项;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D项。7.(2023·邢台高三模拟)孙中山曾经极为认同西化,立志建立一个西方式的新中国,但他在1924年的演讲中指出,“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他的政治各方面”“欧美的特长只在科学”,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国共两党第一次成功合作D.一战及战后秩序的刺激√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而且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孙中山对西方文明较为失望,故选D项;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可以推动民主革命发展,但与孙中山个人对西方的认识发生转变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苏俄的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但不是其思想转变主要原因,排除B项;国共合作是孙中山思想转变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8.(2023·湖北武汉重点中学信息卷)下图为1955年顾生岳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年画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可√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在农业方面具体表现为将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故选C项;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该年画的内容,而不是其“原因”,排除A项;土地改革在1952年底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排除B项;该年画的主题与“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可”无关,排除D项。9.(2023·湖北名校联盟联测)下表为1978—1988年中国工业化指数(部分)。右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有序展开B.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调动积极性C.乡镇企业带动城乡整体发展D.农村生产关系变革释放活力√项目变化状况乡镇企业数量从150万个到1890万个农村工业总产值从515亿元到7020亿元农村工业就业人数从2800万人到9500万人农民总收入从87亿元到963亿元村镇企业总资本存量从230亿元到2100亿元改革开放后,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这是由于当时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生产力得到了解放,故选D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A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也从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B项;材料与城乡整体发展无关,排除C项。10.(2023·北京朝阳区二模)尽管两河流域缺乏矿藏资源及熔炼金属所需要的可燃资源,但美索不达米亚及周边地区冶金技术深刻影响着古代世界的技术进步。推测促进这一地区出现青铜文明的原因是地区:安纳托利亚时期:苏美尔早王朝(公元前2500年左右)材质:铜合金①冶铁难度大工艺流失

②长途贸易网络的兴起③赫梯王国的战争需求

④重要城市文明的崛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故①错误;两河流域缺乏矿藏资源及熔炼金属所需要的可燃资源,所以青铜文化可能是通过长途贸易、移民和文明的交流互鉴而传播的,故②正确;公元前19世纪小亚细亚地区出现赫梯王国,故③错误;图中铜合金牛车出现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说明早期国家出现,有重要城市文明崛起,故④正确;故选C项。11.(2022·临沂高三二模)12世纪,欧洲封建贵族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金钱已经开始腐蚀领主与封臣的关系,贵族与国王对封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A.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

B.欧洲城市经济的发展C.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D.商业革命的不断扩展√根据材料可知,在12世纪,贵族和国王“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的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市民为取得城市的自治权,他们或者用金钱来赎买封建主,或者用金钱来支持王权,B项正确。12.《国王神迹》的研究对象是1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广泛流行于英法的一种现象,即国王以手触摸瘰疬病患者为其治病,以及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能够治愈这种疾病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是源于对神圣王权超自然的信仰,即王权诱导下民众产生的“集体错误意识”。在17、18世纪以后,国王触摸仪式逐渐退出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舞台。其主要原因是A.文艺复兴的推动

B.理性思想的传播C.君主立宪制建立

D.工业革命的开展√17、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民众不再相信国王触摸能治病,这主要是理性思想传播的结果,故选B项。文艺复兴的时间是14—17世纪,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君主立宪制建立的问题,排除C项;工业革命与材料内容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13.(2023·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英国历史上的图书馆,用户需要支付费用,要求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1850年,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努力,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

B.英国议会的立法保障C.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提升

D.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公共图书馆的设立有助于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所以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故选D项;推动英国图书馆平民化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民众教育和休闲的需求,排除A项;议会立法只是其前提,而不是主要推动因素,排除B项;公共图书馆建设后才会更好地推动工人阶级文化水平的提升,C项因果关系倒置,排除。14.(2023·锦州一模)1941年7月1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计划,第二战场开辟计划第二次被延迟;1943年5月“三叉戟”会议上和8月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决定进攻西西里,斯大林为第二战场的再次延迟而愤怒。导致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