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题之比较变化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客观题之比较变化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客观题之比较变化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客观题之比较变化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客观题之比较变化类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增分练

题型专练训练4客观题之比较变化类比较变化类选择题,以考查比较能力为主。所谓比较就是类似事物的对照,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差异。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进行比较,常用的设问语是“相同”“相似”“一致”“共同”“不同”“新发展”“新变化”等;二是同类现象或历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比较,一般通过“但是(但)”“而且(而)”“然而”或标点符号联系起来。作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意审题,明确材料的要求是“求同”还是“求异”;其次,分清比较类型,明确是异同比较还是变化比较;第三,结合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将相关事件或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变化的历史过程中进行比较和分析。1.(2023·福州适应性检测)商代青铜器的纹样流行饕餮纹和夔纹,比较繁缛、神秘;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纹样流行窃曲纹和重环纹,这些纹样截取龙、蛇等动物的鳞甲,使原来完整的动物被分解和图案化,比较简约、单一,显得整齐、有秩序。这种变化反映了A.神权统治色彩浓厚

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C.审美观念的世俗化

D.人文精神思想发展√据材料可知,青铜器纹样由繁缛到简约,由神秘到图案化,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侧面反映了人文精神思想的发展,故选D项;商周时期神权统治色彩都比较浓厚,且青铜器纹样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神秘色彩的降低,排除A项;礼乐制度建立于西周时期,排除B项;青铜器多属于礼器,纹样多反映统治阶层的审美,且材料并未体现世俗化倾向,排除C项。2.(2023·南京三模)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这一变化得益于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纸张的应用推广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征税标准的变化√相比于简牍耗时费力而言,纸张更加轻便易得,利于存储整理,促进了当时户籍档案的管理,故选B项;材料中的户籍管理办法普遍通行于全国各地和后世王朝,并非特指江南地区,排除A项;地方政府直接管理户籍档案确实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是这也是建立在纸张推广的基础上,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征税标准的变化,排除D项。3.下表是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统计情况,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

南方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唐朝天宝年间(742-756)2080万40%3120万60%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5500万65.5%2900万34.5%A.阶层流动明显增强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北方管理能力较差

D.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据表格可知,唐朝到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数量增多,占全国人口比例上升,北方人口的南迁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选B项;北方人口流向南方,是人口在地域上的流动而不是阶层流动,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是由于唐中后期北方战乱,而不是北方管理能力较差,排除C项;据表格数据可知,经济发展明显向南方倾斜而不是均衡,排除D项。4.(2023·天津河西区三模)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引起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调适、民间组织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变化伴随着危机。经济、文化领域剧烈变化必然对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战。以下对明清时期的变化与挑战理解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直接推动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B.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是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根源C.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完全是反方向的,造成了社会的危机D.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了剧烈变化,此时西欧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开始资本原始积累,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对明清时期的社会未产生直接影响,排除A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根源于内部因素,排除B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世界历史发展变化方向是一致的,排除C项。5.(2023·莆田二模)1890年至1894年,清政府平均每年进口总值为1.4亿多海关两,出口总值为1亿多海关两。而1895年至1900年,平均每年进口总值为2.1亿多海关两,出口总值为1.5亿多海关两。这种变化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突出了西方资本输出的需求C.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D.加速了城乡手工业者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加速了小农经济破产的速度,进而加速了城乡手工业者的破产,故选D项;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资本输出的情况,排除B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6.(2023·南通四模)如图展示了近代中国工业资本家的主要来源。对图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封建经济开始瓦解B.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

迅速膨胀C.民族工业资本雄厚D.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商业资本投入√1914—1922年,工业资本家中商人占比超过半数,体现了商人对近代中国工业的投资占比加大,侧面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商业资本投入,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便开始瓦解,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官僚资本的作用,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且材料只体现资本来源,未体现数量,排除C项。7.下图为1927至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导致1934—1937年党员人数急剧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指导B.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变化C.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国民党反动政策的实施√1934到1937年间,国民党对共产党实施“围剿”政策,导致共产党员数量急剧下降,故选D项;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党员数量的变化没有关系,排除A项;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B项;在该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并没有发生转移,主要还是在农村,排除C项。8.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初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发行土地公债的方式,征购地主的多余土地,规定由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进行承购。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中共中央提出“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这一变化在当时A.结束了中国乡村的剥削关系B.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C.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D.促进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边区政府征购地主土地,转由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承购,有助于促进其革命积极性,故选D项;地主多余土地虽被征购,但并未改变农民和地主的剥削关系,排除A项;发行土地公债属于较为温和的经济举措,并非暴力打击地主势力,排除B项;三大改造结束后中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C项。9.(2023·淄博三模)图一为20世纪50年代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图二为20世纪60年代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导致工业中心分布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一图二A.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B.国际关系渐趋紧张C.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把主要工业中心从东北转移到西南内地,故选B项;题干地图信息表明我国主要工业中心的转移,与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无关,排除A项;我国1961年1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其主要原因是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就已经超额完成,排除D项。10.12世纪的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了一些新变化。不少教士受君主委托著书立说,大力宣扬国王功德和高贵出身。随着罗马法的复兴,出现了新的法学和政治观念:认为君主权力的正当性来自法理,而不是来自宗教性的仪式——也就是说,来自血缘而非教会。欧洲当时的这些变化A.根植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顺应了世俗权力强化的要求C.表明俗权大于教权局面形成D.宣告了封君封臣制度的瓦解√由题干信息可得,这是12世纪欧洲王权加强的表现,所以上述变化顺应了世俗权力强化的要求,故选B项;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15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仅显示王权加强的趋势出现,但并不能表明俗权已经大于教权,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教会权力与世俗王权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封君封臣制度的问题,排除D项。11.(2023·石家庄二模)园林历史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向诸神祈祷庇佑的会场,到文艺复兴时期成为身份地位、财富实力的象征,再到后期成为娱乐宴会的舞台。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人文主义内涵的深化

B.宗教神学的弱化C.民众审美层次的提高

D.世俗王权的强化√这一变化过程中人的价值逐渐被重视,人性逐渐体现出来,说明人文主义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故选A项;材料与宗教神学的强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园林用途的变化,而非民众对园林本身的审美和欣赏,因此不能判断审美层次,排除C项;世俗王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12.(2023·淮南一模)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英国外贸比重表外贸对象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时间1699—1701年1772—1774年1699—1701年1772—1774年出口占比58.7%31.8%10.3%31.1%进口占比68.1%47.4%31.9%52.6%据上表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外贸比重的变化A.有利于英国贸易安全

B.重构了全球贸易体系C.得益于自由贸易政策

D.巩固了世界工厂地位√英国对欧洲的进出口贸易额在18世纪后期大幅度下降,对亚洲、非洲、美洲的贸易有了大幅提升,这就降低了英国对外贸易对欧洲的依赖性,有利于英国贸易的安全,故选A项;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虽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但尚不具备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的实力,排除B项;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于19世纪的英国,排除C项;19世纪中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才成为世界工厂,排除D项。13.(2023·威海二模)下图为西方某学者统计的英国不同年份纺织工人的平均日工资情况。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技术革命的成因B.圈地运动与劳动力转移C.工人运动的影响D.价格革命与物价的变化√工业革命前是手工劳动,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高,工业革命后是机器生产,生产效率提高,工人工资下降,由此可以判断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技术革命的成因”,故选A项;英国圈地运动与工资变动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工人运动会使工资状况得到改善,而不是呈现下降的趋势,排除C项;价格革命与物价的变化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的影响,这与工人的工资状况无关,排除D项。14.(2023·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70—1988年间,发展中国家间出口额在它们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3%增加到27.4%;1975—198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开发援助从62.39亿美元增加到84.66亿美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也逐渐增加,到1980年,累计已达到50-100亿美元。这些变化说明发展中国家A.加强南北对话提高国际地位B.进行资本输出改变不利局面C.建立区域集团应对挑战D.加强合作提升整体力量√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和投资逐渐增加,体现了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获得独立,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来提高国际竞争力,故选D项;加强南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