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富川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富川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富川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富川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富川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富川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A.图1条约签订,说明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图2现象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政府C.图3场景标志着中华民族摆脱民族压迫实现了完全独立D.图4反映的史实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垮台2.下表是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17.2%12.5%46.1%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统治基础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3.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4.如表内容主要反映了宋代类别发展集中的区域农业粮食作物苏州、湖州等经济作物福建、成都平原等手工业制瓷业江西、江南地区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商业都市商贸杭州海外商贸广州、泉州A.南方经济繁荣B.民族交流频繁C.都市生活繁华D.科技文化昌盛5.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的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的新型国际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已经改变。这种变化出现的背景是()A.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呈现新的特点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C.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的威胁彻底消除D.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7.18世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所发展,而且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还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取代的趋势。但俄国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供应和国内市场的开拓……这表明法、俄变革的共同原因是A.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拓展 B.启蒙思想在欧洲的传播C.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D.农奴制度在欧洲的没落8.19世纪出现了两位巨人,一位揭示了生物世界的发展规律,一位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两位巨人分别是()A.牛顿马克思 B.达尔文马克思C.爱迪生牛顿 D.达尔文爱迪生9.在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果断地做出一个大胆决策:“以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此后,人民解放军()A.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大别山C.发动三大战役 D.解放南京10.“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因此,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是由于A.民主政治改革滞后B.科学技术的落后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D.教育制度的落伍11.这是明朝时期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式科学技术著作,书中强调人要和自然相协调,这部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 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12.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14.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上.涌现出许多封建帝王,他们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图示人物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请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们各自取得的成就或贡献。1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B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不符合题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垮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从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东晋寒门子弟的比例较低,而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而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提高了官员素养不是主要影响,宋代比例高是因为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

依据图片文字“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说明胡人即少数民族可以穿汉人的服饰;汉人也吃上了少数民族的食物。体现了汉族服饰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体现了少数民族饮食对汉族的影响,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学习促进了民族融合。B项符合题意;图片中不能体现北方的统一,A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的是中国境内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不是中外交往,C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了民族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不能反映文化昌盛。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4、A【解析】

依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发展,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出现了一批大的商港,如广州、泉州等,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各国力量和实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的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的新型国际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故A符合题意;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的威胁彻底消除、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6、C【解析】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海军在黄海大东沟激战,致远舰被敌舰击中,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率致远舰撞向敌旗舰吉野号,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清末书画家高邕(亦有资料认为是光绪帝亲书)为其撰写了著名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故C项符合题意;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时,清军将领丁汝昌殉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故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7、C【解析】

由材料“18世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可知,法、俄变革的共同原因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以“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科学进化论;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故B符合题意;牛顿、爱迪生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生物世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9、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直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故B符合题意;1947年3月转战陕北、发动三大战役、解放南京与题干不符,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的信息可知,教育制度的落伍是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的原因。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正确答案为D。AC是医学著作,B是农业著作,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90年代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外国取得在华设厂的权利,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新侵略要求。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解析】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14、图(1)是秦始皇,图(2)是唐太宗。图(1)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图(2)唐太宗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贞观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1)是秦始皇,图(2)是唐太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图二唐太宗:(2)唐太宗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土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15、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组织建立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的崩溃。【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国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