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比热容课件_第1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比热容课件_第2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比热容课件_第3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比热容课件_第4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比热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提测评:2、请下列现象哪种途径改变物体的内能?(1)钻木取火_________(2)冰块熔化_________(3)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_________(4)很冷时,我们会对手呵气_________(5)感觉手很冷时,我们会把搓搓手________做功热传递热传递做功做功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做功热传递第一页,共三十一页。比热容物质的吸热能力第二页,共三十一页。(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2)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种情况需要吸更多的热?结论:

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______越多第三页,共三十一页。如: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思考:

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另一种是砂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第四页,共三十一页。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实验目的: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

2、实验器材:两盏酒精灯、两个金属盘、两个铁架台(带铁夹)、两块石棉网、质量相同的____和____、两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第五页,共三十一页。时间/min012345678910砂子的温度/0C2134424855水的温度/0C2127323740455155数据记录表结论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结论二: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读做: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第七页,共三十一页。例如:水的比热容为4.2χ103,它表示的物理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C时吸收的热量是4.2χ103J性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第八页,共三十一页。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J/(kg·℃)水4.2×103铝0.88×103酒精2.4×103干水泥0.84×103煤油2.1×103铁、钢0.46×103蓖麻油1.8×103铜0.39×103砂石0.29×103水银0.14×103第九页,共三十一页。分析可得:1、水的比热容最大2、一般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大(水银例外)3、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第十页,共三十一页。比较可得:2、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_____1、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吸收热量______越多越小时间/min012345678910煤油的温度/0C2134424855水的温度/0C2127323740455155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例1、质量为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例2、质量为2kg的铝块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例3、质量为2kg的铝块温度从30℃升高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吸热公式:Q吸=cm(t-t0)放热公式:Q放=cm(t0-t)Q吸:物质吸收的热量Q放:物质放出的热量C:物质的比热容m:物体的质量t0: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t: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Δt:变化的温度Δt=t-to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比热容的计算如果知道某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温度变化为⊿t,则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计算出该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cm⊿t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1、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65℃,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解:Q吸=cm(t-t0)

=4.2╳103J/(kg.℃)╳10kg╳(65℃-25℃)=1.68╳106J

答:水吸收了1.68╳106J热量解:Q放=cm(t0-t)

=4.2╳103J/(kg.℃)╳2kg╳60℃

=5.04╳105J

答:水放出了5.04╳105J热量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例3、质量是1kg的铝壶内装有25℃的3kg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壶和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解:铝壶吸热

Q吸1=c1m1(t-t0)

=0.88╳103J/(kg.℃)╳1kg╳(100℃-25℃)=6.6╳104JQ吸2=c2m2(t-t0)

=4.2╳103J/(kg.℃)╳3kg╳(100℃-25℃)=9.45╳105JQ吸=Q吸1+Q吸2=6.6╳104J+9.45╳105J

=1.011╳106J

答:壶和水共吸收了1.011╳106J的热量。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比热容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质量、温度变化量无关。【归纳】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硬度、密度、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比热容等。2.它们都是由物质本身所决定的物理量,与其它因素无关。3.物体的物理属性包括:质量、惯性。它们是由物体本身所决定的,与其它因素无关。小结: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慢。想一想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想一想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PPT内容概述前提测评:。(5)感觉手很冷时,我们会把搓搓手________。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1、实验目的: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2、实验器材:两盏酒精灯、两个金属盘、两个铁架台(带铁夹)、两块石棉网、质量相同的____和____、两支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例如:水的比热容为4.2χ103,。3、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2、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_____。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例1、质量为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1、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65℃,水吸收了多少热量。D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在北方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让热水缓缓流过散热器,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据公式Q吸=cm(t-t0)可知,水的温度降低时,放出较多的热量。

在汽车电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发热很多,可以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吸热作为冷却剂。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达标练习因为铜的比热容比铝的小,在相同质量,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上升得高。BD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答:这是因为在同样受热和冷却,即吸热或放热相同时,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砂石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热凉快白天在游泳池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凉快热晚上到游泳池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傍晚,沙子变凉了而海水却还很温暖。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D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2、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A.水比较便宜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大D.水的沸点高C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5-4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图15-4A.aB.bC.cD.dC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4、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A.9∶2B.2∶9 C.1∶2 D.2∶1A时间/min温度/℃a

b0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5-6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图15-6A.a的比热大,是水B.a的比热大,是酒精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C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6、以下对“海陆风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泥土的比热容,所以白天陆地上方空气温度大于海水上方空气温度,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B.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泥土的比热容,所以夜晚海水上方空气温度大于陆地上方空气温度,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陆风C.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泥土的比热容,所以白天陆地上方空气温度小于海水上方空气温度,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D.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泥土的比热容,所以夜晚海水上方空气温度小于陆地上方空气温度,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7、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