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四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2.简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二、核心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三、核心命题角度1.美苏冷战的表现及影响;2.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的发展演变;3.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4.多极化趋势出现、加强的表现及影响。四、时空定位五、线索梳理线索1两极格局的形成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的对手。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美苏在冷战中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线索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线索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出现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等多个力量中心,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六、考点梳理考点一:两极世界的形成1.背景(1)基本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实力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西欧和日本衰落。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③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3)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方面根本对立,美国更积极地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2.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3.表现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方面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方面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立经互会军事方面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4.影响(1)消极影响: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①德国的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②朝鲜战争:1945年,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1948年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③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④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2)积极影响:两极格局下,美苏势均力敌,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有利于世界整体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促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崛起。考点二:世界多极化局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①现实原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②外部原因:美苏争霸的影响。③直接原因: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④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⑤思想原因: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2)过程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3)作用①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②政治: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③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日本的崛起(1)背景: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③朝鲜战争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④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⑤日本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推动经济快速恢复发展。(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②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两极格局结束(1)东欧剧变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③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2)苏联解体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③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随之瓦解。2.“冷战”后的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③国际恐怖主义泛滥。(2)表现:1991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9年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洲:1993年欧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③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④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⑤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3)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七、素养提升运用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认识多极化趋势下大国关系变化的基本准则国家利益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一般包括国家的生存、国家的制度(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国家发展(让国民能够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特性(核心价值)等方面。无论大国关系如何复杂、微妙,其变化总是根源于国家利益。经济利益是确立大国关系首要的、根本的要素。受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经济总量、经济主导部门、经济增长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使得经济优势会在不同国家之间变动。在近现代发展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美国都在不同时期居于经济优势地位。每一次经济格局的变动都是对前一次经济平衡的打破,这种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持将国家利益与地区和全球利益联系起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觉、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八、专题知识总结(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事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都是根源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都是由于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的错误引起,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性质都使共产党丧失了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三)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表现美国苏联解体后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成为多极世界的基本组成力量,“一超多强”成为当前多极化趋势在政治格局上的具体表现俄罗斯逐步走出低谷,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西欧由欧共体发展成欧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日本经济大国,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影响(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共同的威胁——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各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3)多极化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九、典型例题1.(2023·河北·高考真题)有美国军事评论家表示:“越战失败后,(美国)被迫放弃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从巴拿马撤退和降旗,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也会被作为美国是纸老虎的新证据。”这一观点反映出(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西方阵营的分化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动
D.第三世界的合作解析:据材料“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美国被迫放弃了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本国国家主权的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力量不断壮大,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受阻,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动,C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逐渐分化,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与越南、巴拿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排除BD项。C九、典型例题2.(2023·江苏·高考真题)1960年9月,民主德国对西柏林通道实施无限期边界管制,联邦德国随即宣布暂时中止两国之间的贸易、服务协定。后经过不断协商,到12月底双方重新恢复协定,民主德国废除了对西柏林的限制措施。这一事件的解决(
)A.导致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B.凸显了双方政策的务实性C.助推美苏关系全面缓和 D.有利于战后欧洲经济复苏解析:据材料“不断协商”“到12月重新恢复协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冷战时期,冷战的重点在欧洲,为了尽量避免战争,同时出于本地区发展的需要,对抗双方在处理冲突时有一定的克制机制,凸显了双方政策的务实性,B项正确;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材料不涉及这些信息,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美苏关系对抗逐渐加剧,不是全面缓和,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政策的调整,材料主旨是双方政策的务实性,不是战后欧洲经济复苏,且20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已经复苏并发展,排除D项。B九、典型例题3.(2022·河北·高考真题)1956年,苏联决定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随后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包括宇航基地与核设施等涉及重要机密的科研场所。苏联的这一做法(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 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1956年,苏联为了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这些措施有利于便利和扩大与外国的科学文化交流,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D项正确;二战后苏联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二战后,美苏处于冷战对峙中,双方开展科技竞争,虽然也进行科学交流,但不可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排除B项;二战后,为了与苏联对抗,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回应,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排除C项。D九、典型例题4.(2023·湖北·高考真题)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 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货款国别法国荷兰南斯拉夫智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伊朗卢森堡墨西哥波兰巴西申请额5.05.355.00.43.50.52.50.22.096.01.0批准额2.51.9500.1600.400.120.34100.75解析:据表格可知,申请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很多,但是得到批准的基本是资本主义国家,结合题干时间二战结束后初期,说明世界银行决策行为受到冷战思维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推断世界银行配合马歇尔计划实施,排除A项;据表格可知,获得世界银行贷款成功的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发达国家,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不相关,排除D项。C九、典型例题5.(2023·全国·高考真题)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国该项目在分发种子的同时把西方的观念传播给受助的民众,可以看出美国在注重西方观念的宣传,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加强对第三世界世界地区的争夺,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和宣传,仍然属于冷战,美苏对抗并没有升级,排除A项;美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是为了宣传西方观念,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排除B项;美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是为了宣传西方观念,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不利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排除C项。D九、典型例题6.(2022·江苏·高考真题)下表反映的是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交流协议,举办国家展览的情况。这表明(
)A.美国的物质文化更具吸引力 B.美苏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C.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D.苏联的重工业实力远超美国展览国展览地点主要展品美国莫斯科食品、服装、体育用品、书籍、音响设备苏联纽约喷气式飞机、拖拉机、汽车、水力发电装置解析:根据材料,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交流协议,举办国家展览,美国在莫斯科展览的主要展品多是贴近日常生活的消费品,意图在民生方面遏制苏联,说明美国在冷战中注重运用文化交流渗透冷战,苏联在美国举办的文化交流中展览的展品主要是重工业产品,其意图是在重工业方面遏制美国,说明苏联在冷战中注重运用文化交流渗透冷战,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影响和效果,得不出美国的物质文化更具吸引力,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美苏两国,不能证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重工业情况,不能得出苏联的重工业实力远超美国,排除D项。B九、典型例题7.(2022·海南·高考真题)如图是1953年苏联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它揭示了(
)A.热核武器竞赛的现实 B.意识形态的斗争C.热战一触即发的危险 D.冷战对峙的加剧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知,苏联人宣传美国把炮弹装饰成和平鸽的模样,这是美苏在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领域对抗的表现,B项正确;图示内容揭示的是美苏之间意识形态的对抗,不是热核武器竞赛的现实,排除A项;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爆发热战,排除C项;材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英文美育课程设计
- 锂电行业现状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页边间距
- 机械立体车库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工程造价体会
- 技术产品代工生产合同模板
- 宁乡租房合同模板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保安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 课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课件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新)5100字
- 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卡
- 消失模工序工艺作业指导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居民村民委员会
- 老年人能力评定总表(含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老年综合征罹患情况)
- 小学英语期中试卷分析(三篇)
- 系动词公开课 完整版PPT
- 土工击实仪不确定度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