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二轮复习微专题一、高考链接——析考情明考向1.(2021·山东高考·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图1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图1【答案】B【解析】图中主要产粮区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长江下游地区,还有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但是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有南移的迹象,而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选B项;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北方,而且西北地区应该是主要产粮区,这与示意图的分布不一致,排除A项;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所以主要产粮区应该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C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稳定在南方,所以主要产粮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D项。一、高考链接——析考情明考向2.(2018·海南高考·3)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答案】C【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C项正确;材料人口南迁推动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一、高考链接——析考情明考向3.(2020·海南高考·4)《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北宋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经营活动相对自由,商业出现繁荣景象,这得益于北宋宽松的环境,故选B项;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是北宋都城汴京商业繁荣景象,而不是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材料只能表明抑商政策松动,排除D项。一、高考链接——析考情明考向4.(2022·山东高考·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答案】B【解析】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在福建、江苏、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区,说明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故选B项;江西和湖南属于内陆省份,与海上丝绸贸易兴盛关系不大,排除A项;只有赣江兰溪南宋墓出土的棉毯这一个例,不能说明宋代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且宋代衣料材质仍以丝麻为主,排除C项;没有南北方纺织技艺的比较,得不出“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的结论,排除D项。一、高考链接——析考情明考向
5.(2020·山东高考·16)(12分)图5、图6、图7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5
图6图7图7——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5、图6、图7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二、重要概念解读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人口迁移具有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二、重要概念解读基本概念区域经济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中国古代,农业占主导,所以衡量一地是不是经济重心,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三、问题探究古代人口状况示意图中国古代人口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总人口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呈现“南增北减”。1.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材料1: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基本史实:
秦夺取河套并筑城置县后,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秦朝征服越族后,迁徙50万中原人到珠江流域,与越族杂居。内地迁往边疆三、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少数民族内迁材料2: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基本史实:
自东汉开始至西晋初,生活在我国西部、北部边境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内迁。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同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三、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北民南迁材料3: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基本史实:
三国时起到南宋、每遇在动荡的岁月时,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同江南人民一道,共同开发江南。三、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华人外流材料4: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基本史实:唐代开始华侨下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南洋指东南亚较深区域和阿拉伯海以东区域。中国人去南洋区域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或走南洋。】三、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外族内流材料5
: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基本史实:从唐朝时起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就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在元朝时形成回族。三、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内地迁往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华人外流外族内流三、问题探究2、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材料
东汉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南迁正对应着公元前1000年至500年的寒冷时期;南宋时期游牧民族南迁正对应着公元1100年至1200年左右的寒冷期;元未明初的人口迁移对应着1400年到1900年寒冷期。每一次游牧民族迁到中原王朝,往往带到着黄河流域人口迁至更南方。可见气候变迁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北方草原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游牧民族无法继续在草原继续生活下去,就被迫要向别处迁移。
——摘编自《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人口迁移》①天灾;②战乱;③政府政策;④谋生;⑤人口压力;⑥文明吸引力;.......三、问题探究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材料1:江南之为国胜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选自《宋书·孔秀恭等传》)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选自南宋《陆游集》)上述材料反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随着南方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材料4
清朝统治者特别提倡迁移内地人民到新疆从事农业开发。1761年,清政府首先实行有组织的移民出关,尔后对落户的农户放宽起课年限,有力的保证了应募农民在迁入地有时间和力量开垦种地,受有组织的移民的吸引和鼓舞,自发迁移进入新疆的人口也与日俱增,移民屯垦取得显著成效。在西南地区,清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汉族手工业者纷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摘编自王兴文《试论中国古代西部经济开发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对边疆的历史作用。加强对边疆的管理;促进边疆开发;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三、问题探究材料4
历史上次数众多、规模不等的移民活动,为后人留下了程度不同的文化遗产。史前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同宗共祖的民族认同感;西周初年的殖民性移民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西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促进了当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环。
——《大槐树传说与中国人的祖先意识》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人口迁移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加深民族文化记忆。三、问题探究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对经济对边疆管理对民族认同(1)江南开发,经济重心南移。(2)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3)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5)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三、问题探究拓展:当今人口流动
材料七:1978年至1983年,我国流动外出的农民总数不足200万人:而到1987年流动人口数量就猛增至1810万人。进入90年代后,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其中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86%。人口流动的方向大多由内地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摘编自徐德莉《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各时期人口流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与古代人口迁移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问题探究拓展:当今人口流动1978—1983年:人口流动较少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上(或城市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1987年后:人口流动猛增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扩大,如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90年代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剩余劳动力增多。四、核心突破经济重心南移1.黄河流域为什么长期处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1)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2)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推动经济的发展。(3)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曾长期作为政治中心。四、核心突破2.南移过程(1)西晋末永嘉之乱(311),北方人口南迁,东晋南朝时江南初步开发。为南移奠定了条件。(2)唐代安史之乱(755--763),北方人口南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北宋末靖康之变(1127),北方人口南迁,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四、核心突破3.南移原因:(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江南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人口南迁,补充了江南劳动力,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3)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如兴修水利加快了南方的开发。(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特征表现朝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中唐以后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魏晋南北朝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房产交易居间条款
- 2024年家用空调销售合同
- 前台年终工作总结(28篇)
- 供房如何退税申请书范本(15篇)
- 客服的个人工作计划(6篇)
- 2024护理年度考核总结(6篇)
- 专题03古诗文阅读之《次北固山下》(预习积累通关训练)-2023年小初衔接语文通关宝典
- 2024年技术授权保密协议
- DB4106T 19-2020 居家养老助洁机构服务规范
- 2024年家具企业品牌形象推广合同
- 《最好的未来》合唱曲谱
- 房地产售楼处销售流程图
- 车辆租赁服务内容及保障措施方案
- 2022年威海市环翠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T-CBDA 59-2022 家用不锈钢整体橱柜应用技术规程
- 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医台帐
- 2022检验检测机构全套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7.扁鹊治病3-部编版(共13张PPT)
- GB∕T 36475-2018 软件产品分类
- 嗓音(发声)障碍评定与治疗
- 临时封路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