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绿色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强。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深入探讨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方法与实践。通过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旨在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为其他城市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也期望通过实证研究,为提升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水平,推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二、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北部,占地面积约为860公顷,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也是福州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和休闲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周边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公园内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众多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森林覆盖率高达95%,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樟树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同时,公园内还拥有多个湖泊、溪流和瀑布,形成了优美的水景系统。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是福州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公园内设有多个游览区、观光点和休闲设施,如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野餐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和休闲。近年来,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加大了对公园的投入和管理力度,提升了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服务水平。公园也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福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完善的休闲设施,成为了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的一张重要名片,为福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融合了生态学、园林学、美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工作。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优先原则:森林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是保护和恢复生态。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确保人为活动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在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合理规划景观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景观的整体生态功能。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在规划设计中,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确保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美学原理:森林公园作为人们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其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美学原理,创造出具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景观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旅游规划理论:森林公园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旅游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旅游设施和服务项目,提高森林公园的旅游吸引力和综合效益。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其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坚持生态优先、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美学原理和旅游规划理论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成功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四、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福建省的重要生态名片,其景观规划设计现状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公园内的景观规划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处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的好去处。在自然景观方面,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和植被资源,通过保护原有森林植被,营造出了多层次的绿色空间。公园内的植被覆盖率高,季相变化丰富,为游客带来了四季不同的视觉体验。同时,公园还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形成了多个主题景区,如百花园、樱花园、梅花园等,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植物景观和文化内涵。在人文景观方面,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通过雕塑、碑刻、亭台楼阁等景观小品,展现了福州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公园还设置了一系列游客服务设施,如游客中心、停车场、卫生间等,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旅游体验。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区域的景观规划过于人工化,缺乏自然生态的气息。公园内的标识系统不够完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容易迷路。公园在应对季节性游客流量变化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导致在节假日等高峰期间游客拥挤不堪。针对以上问题,未来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应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文化传承,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公园还应加强标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游客的游览便利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游客流量管理措施,缓解节假日等高峰期间的游客拥挤问题,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五、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问题与挑战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福建省的一大绿色生态名片,其景观规划设计承载着多重功能和期待。在实际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城市近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周边地区的建设活动日益频繁,这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如何在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规划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游客流量逐年增长,对公园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保证游客体验的同时,有效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是另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景观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保留和传承当地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景观,也是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如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低碳、可持续的理念,提高公园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也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多方面的,需要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以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效益。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肺和重要的生态休闲空间,其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对于提升公园的整体品质、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生态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和恢复公园的生态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植被配置,提高公园的绿化覆盖率,增强生态功能。同时,加强对公园内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以人为本,提升游憩体验:景观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提供多样化的游憩空间和设施。例如,增设休息座椅、导览标识、卫生间等便民设施,提升公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还可以结合公园的自然景观,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和文化活动,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粘性。文化融入,彰显地方特色: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如福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通过景观节点的设计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展现福州的独特魅力,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科技支撑,提升智能化水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升公园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建立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导览服务;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公园安全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建立智能预警系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等。可持续发展,注重长远规划: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保公园的长期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生态友好的建设方式,为公园的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应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融入、科技支撑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全面提升公园的品质和吸引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休闲空间。七、国内外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经验与借鉴在国内外,许多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国外经验:以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为例,其景观规划设计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公园内的步行道、观景台等设计都充分考虑了游客的体验,同时尊重和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黄石公园还注重生态恢复,通过种植树木、恢复湿地等方式,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公园的美观度,也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国内经验:在国内,四川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例子。九寨沟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植被而著称,其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展现了自然风光的魅力。公园内的游览线路设计合理,能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九寨沟还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通过展示藏族文化、建设生态博物馆等方式,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借鉴与启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确保景观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要注重游客的体验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游览线路和设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展现福州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将成为一个更加美丽、宜居、宜游的生态休闲胜地。八、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未来发展展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平衡、文化传承、公众参与和科技创新。生态平衡是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未来,公园将更加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同时,公园还将推广绿色生态理念,引导游客参与生态保护,共同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文化传承是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公园将深入挖掘福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景观设计的方式展现福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同时,公园还将注重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景观作品,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再次,公众参与是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必然趋势。未来,公园将更加注重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征求公众意见等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来。这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支持,还能够使景观设计更加贴近公众需求,提高景观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科技创新是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涌现,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未来,公园将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推动景观规划设计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未来发展中,将注重生态平衡、文化传承、公众参与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融合与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具有福州特色、时代特征和生态价值的森林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多元、便捷的森林旅游体验。九、结论本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深入探讨了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调研和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工程,它要求我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兼顾游憩、科普、文化等多重功能。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森林公园的健康发展。景观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森林公园的自然特色和文化底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巧妙运用植物造景、水景营造等手法,充分展示了森林的季相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同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提升了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再次,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游憩设施的建设和游憩体验的提升。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游憩项目、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游憩环境,有效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游客需求的变化,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理念,不断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带来更加新颖、独特的游憩体验。本研究认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它不仅为其他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参考资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浴场作为一种融合了自然、健康、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浴场的规划理念和实施策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境内,是集森林、奇石、秀水、文化、休闲、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约358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2%,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尊重自然。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森林浴场不仅是自然生态空间,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规划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营造出舒适、安全、便捷的氛围。可持续发展。规划应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植被规划。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植物,营造多样化的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态景观。道路规划。道路是森林浴场的骨架,应合理设置游览路线,注重道路绿化和生态修复,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服务设施规划。在满足游客基本需求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服务设施,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安全管理规划。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应急设施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文化旅游规划。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森林浴场的人文价值,提升旅游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对森林浴场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为游客提供健康、舒适的游玩环境。通过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实施,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一个集自然风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浴场。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享受高品质的服务体验。该森林浴场的成功运营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总结:通过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实施,我们深刻认识到森林浴场建设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市场需求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完善和提升森林浴场的规划与建设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推动森林浴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又名“福州植物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也是福州地区六个中国4A景区之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88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福州森林公园"。面积33公顷。分森林区、苗圃、温室、专类园、休息区等5个部分。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2021年2月5日,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2021年6月10日,福建省福州植物园被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列入“2021年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名单。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是集科研与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面积33公顷。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以福飞路为界,西至湖顶与叶洋村接壤,南至八一水库北岸堤坝,与福州动物园为邻,北至岭头乡与笔架山毗邻。呈长方形,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园南八一水库最低海拔仅47米。经营面积860公顷。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景区景点开发和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在东大门建设有包括综合服务楼、内外广场在内的入口服务区;在森林度假区,建设可供80人住宿的假日宾馆、150人用餐的假日饭店、50人住宿的森林小屋等,成为人们会议、度假的理想场所;在森林野营区,还有独具森林野趣特色的韩国烧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建成旅游干线25公里;引入程控电话1000门;增加供电系统容量达300千瓦;日自供水能力达600吨;在园内有游览电瓶车往来,基本形成以公园东、南大门为主出入口的旅游环线。公园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在引进外资上采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独立经营、出让林地、风景林景观出租等多种形式来吸引不同条件的投资者,先后投入建设资金2200多万元。在项目引进上注意项目上档次、切合森林旅游主题。先后引进鸟语林、山体滑道、水上世界、动物演艺场、蛇园、游览电瓶车等游乐项目。鸟语林的鸟艺表演、孔雀东南飞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与鸟类同欢乐;山体滑道全长900多米,让人在绿树林中自如的穿梭,领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园内土壤母岩主要为结晶花岗岩和凝质岩。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剖面显强酸性,下层为红棕色或桔红色,底层有红、黄、白交错的网状层。山地大部分土层较薄,表层石砾比较多,含腐殖质较少。个别为石质土,平地分布有少量的潜育性水稻土。森林公园内排水状况良好,土壤中可溶盐类容易被淋洗掉,因此土壤一般显酸性。公园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气温20℃。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受多种自然条件影响,植被类型复杂,种类繁多,植被多分布在丘陵和谷地上较平坦的地段,有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两种类型,并有部分天然灌木林。园内有多种受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植物,如"活化石"——水杉,"中国鸽子树"——珙桐,数量很少的"林中巨人"——望天树。据说望天树可以长到70多米,人站在树下望不到树顶。还有1960年才发现的"茶族皇后"——金茶花和世界最古的活化石、人称古森林遗迹的桫椤。以及世界著名的巨树之一,人称"万木之王"的秃杉。园内受国家二类保护的珍稀植物也有多种,如银杏、连香树、普陀鹅耳枥、杜仲、柏乐树、夏腊梅、长瓣短柱茶、云南山茶、槿棕、海南粗榧、荔枝等。公园由于地理环境和森林的防护效应,形成了园区内特有的小气候。这里冬暖夏凉,夏季平均气温比福州市区低3-5摄氏度。森林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和负氧离子,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感受“森林浴”,被誉为“福州市最大的天然氧吧”,中国林科院江泽慧院长亲切的称之为“福州之肺”。竹类观赏园是园内收集品种最为丰富的竹类品种园。竹子品种多达226种,种类比位于中国浙江安吉的联合国世界竹类研究中心还多出50余种。这里还有世界五大风景树种的日本金松、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海岸红杉和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咖啡、可可和茶树。尤其是那株被誉为中美"友谊使者"的海岸红杉,它是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访华时送给中国已故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友谊树的第二代。此外还植有世界四大街道树种——悬铃木、榆树、七叶树、椴树和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其中仅山茶花就有74个品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花,如澳大利亚的鹤望兰、日本的樱花等,也都在这里安家落户。树木观赏区内,利用建园40多年来从国内外引进的1700多种树种和就地保护的1000多种植物,建设植物专类园。改造树木引种区为树木观赏区,建成竹类园、珍稀植物园、棕榈园、苏铁园、榕树景观区、福建兰苑、名人植树区、荫生植物园(足按健身区)等8个植物专类园区。竹类观赏园收集有全国各地的竹类品种200余种,是中国华东地区品种最齐全的竹种园之一;苏铁园内有苏铁22种,其中国内16种,国外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以模拟生态系统的形式,让乔、灌、藤、中草药、常绿、落叶等树木并茂于园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之中,是人工模仿生态环境的成功范例。棕榈园内汇聚了20多种棕榈科的植物;榕树景观区收集种植了各类品种的榕树达30多种,是“榕城”福州乃至福建省榕树品种最集中的专类园,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通过建设专类植物园,变资源优势为旅游优势,加强旅游内容和科普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在人文景观区内,始建于宋朝的正心寺,为公园增添了佛教文化的气息;林则徐大女婿刘冰如进士之墓,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园开辟天马岭登山道,修复了宋朝晋京古驿道(状元路),连接公园和北峰旅游区,成为市民登山健身和观光怀古的最佳去处。龙潭风景区位于公园最北端,是一处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雨林特征的风景区。该区域自然资源景观、水体景观、石旦地貌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丰富,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福建森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森林为主题的专类博物馆,2001年1月21日对外开放。福建森林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动物标本,主要有兽类50种、爬行类41种、鸟类200多种、蝴蝶类500多种。二是植物标本,主要有段木标本29种、压膜标本50种、琥珀标本20种、浸泡标本40种,还有树木化石(即硅化木)。三是森林生态景观,主要包括南靖南亚热带雨林生态景观、武夷山中亚热带阔叶林风光、闽南红树林景观。四是林业成就馆,以“回归大自然”为重点,运用电、声、影视同步技术。其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总投资1200多万元。主要运用实物、标本、图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展示森林的形成、发展及人类与森林的关系等,馆内收有金斑喙凤蝶等各类展品,展示内容融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参与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福建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森林动植物资源以及林业产业丰硕的成果,成为开展林业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和旅游的新热点。福州鸟语林,坐落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占地面积25亩,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鸟类生态旅游景点。园内征集了世界各地的珍稀鸟类150多个品种约5000多只鸟,其中世界珍稀鸟类10多种,国家珍稀鸟类20多种,是国内鸟类品种最全、数量最多、鸟艺表演最丰富的鸟语林。珍稀植物园占地面积9亩,采取模拟自然方式种植,乔灌、中草药、常绿、落叶等相结合。几百种植物并茂于一园,青翠茂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人工模拟生态系统较为成功的一例。步入仿佛置身于南亚热带雨林之中,让你感受到浓郁的南亚热带雨林气息。园中有桫椤、水杉、水松、秃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长叶榧树、杜仲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还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北美红杉、柚木、南洋杉、贝壳杉等树种。成为福建省珍稀濒危植物重要的避难所和林业科普的重要基地。1993年被批准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成为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1999年-2000年连续被省委及省直机关工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点,被福州市列为“福州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被福建省林业厅作为福建林业行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是福建省著名的风景旅游区。2006年3月,改现名,并增挂“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牌子,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2008年10月起,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园先后被评为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全省文明森林公园;连续四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21年2月5日,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为2021年~2024年。2021年6月10日,福建省福州植物园被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列入“2021年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名单。到达森林公园的公交车有54路、72路、84路、87路、328路、527路。(2)沿福飞路往北到达新园路口之后左拐,沿新园路朝动物园方向开行至福州动物园大门后右拐,经过翠湖山庄和一段村道可到达公园南大门。第1天:福州森林公园、福州西湖公园、左海公园、福州江滨公园、金牛山;第3天:衣锦坊、光禄坊、文儒坊、宫巷、塔巷、黄巷、安民巷、郎官巷、吉庇巷、杨桥巷。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被通报批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北京城市绿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游客体验,加强环境保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进行了一系列的景观规划设计。本文将探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未来公园的规划提供借鉴。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公园以南北轴线为界,分为南园和北园,旨在展示天然与人工之美。在南园,设计师以自然为主导,利用地形、植被、水体等元素,打造了一个原生态的森林湿地。北园则以人工景观为主,注重文化、休闲与游憩功能的融合。在景点布局方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湖泊为中心,环湖布置了多个景点。湖畔的观光平台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观赏体验。公园还设置了丰富的亲水设施,如临水步道、水中汀步等,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湖水的魅力。在建筑设计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公园内的游客服务中心、餐厅、卫生间等设施均采用环保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筑设计还体现了北京的传统文化特色,如采用四合院、庑殿等传统建筑元素,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领略到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命生活教育主题班会
- 心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 2025年会计人员工作方案演讲稿
-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展示与推广
- 高校军训2025年工作方案演讲稿
- 楼梯钢筋绑扎规范
- 年度工作报告与总结
-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教学工作方案演讲稿
- 罕见病科普课件
- 客服图标技巧培训课件
- 8.6《林黛玉进贾府》课本剧剧本
-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mt696-1997煤矿用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1693-2022船用法兰焊接座板
- WB/T 1019-2002菱镁制品用轻烧氧化镁
- JJG 388-2001纯音听力计
- GB/T 1957-2006光滑极限量规技术条件
- GB/T 18926-2008包装容器木构件
- GB/T 13350-2008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 2023年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AQT3044-2013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