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0盐类的水解_第1页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0盐类的水解_第2页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0盐类的水解_第3页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0盐类的水解_第4页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0盐类的水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TO盐类的水解

一、单选题

1.(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百里酚蓝(以下记为HzA)是一种有机弱酸,结构如图1

所示,其电离平衡可表示为:除H++HA^HA-.H++髓

25℃时0.1mol∙L∙'溶液中,H2A,HA∖A'的分布分数3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C(A2^)

已知:2

δ(A)=2

C(H2A)+C(HA)+C(A')

S8

S6

分S4(2.0,0.5)⅛(8.8,0.5)

3

2

O.

白里.酚蓝0O2468IO1214PH

图1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原因是酚羟基发生了变化

。C(H+)K

B.δ(HA)=-~~√si'l,l----------

2+;+

c(H)+c(H)Kal+KalKa2

2+

C.pH=7.0:C(HA)>c(A-)>c(H2A)>c(H)=c(OH-)

D.NaOH滴定CH3COOH,可用HzA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复

原即为滴定终点

2.(2023•安徽安庆・统考二模)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变化来判断滴定

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滴定终点时电极电位发生突变。常温下,利用盐酸滴定某溶

液中磷酸钠的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与PH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磷酸KaI=6.9x10-3、Ka2=6.2×10∖Ka3=4.8xl0"3

25

VFVmL

A.a点对应的溶液呈弱碱性

B.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b点

C.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H+)+c(H3PO4>c(OH)+(HPO^)+2c(PO^)

D.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CΓ)>c(H3PO4)>c(H2PO4)>c(HPO^)

3.(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校考二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3mol∕LNaCl溶液含离子总数为0∙6NA

B.常温常压下,18gHQ中含有的电子数总数为IONA

C.标准状况下,11.2LCHCHQ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D.IL2mol/LNa√2θ3溶液中含有的Coj数目为2NA

4.(2023•安徽宿州•统考一模)25℃时,用HCl气体调节0.1mol/L氨水的pH,溶液中

微粒浓度的对数值(Igc)、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与PH的关系如下图。若忽略通入气

A.水的电离程度,P∣>P2>P3

B.P2所示溶液中:C(Ct)=C(NH:)+C(NH3∙H2O)

试卷第2页,共12页

C.P3所示溶液中:c(NH:)>c(Cl)>c(OH-)>c(H+)

D.25℃时,NH:的水解常数为10-925

5.(2023•安徽宿州・统考--模)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向滴有酚就的Na2C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A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滴加CaCl2溶液红色褪去

向MgCI2溶液中先滴加过量先生成白色沉

溶液,再滴加溶淀,后生成蓝色

BNaoHCUeLKsp[Cu(0H)2]<Ksp∣Mg(OH)2]

液沉淀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

有白色沉淀生成

C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

的BaCI2溶液

用钠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该溶液一定为含钠元素的盐

D火焰呈黄色

焰色试验溶液

A.AB.BC.CD.D

5

6.(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B(OH)2是易溶二元弱碱(Kbi=IXIOY,^b2=IxK)--),

常温下,向(IImOI∙L∣BoHCI溶液中通入HCl,溶液中C(BOH随

PoH[pOH=Tgc(OF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lmolLlBOHClW:C(BOH+)>c[β(θH),]>c(β2+)

cBOH

B.当PoH=I5时,c(B")T

C.水的电离程度:a<b

D.当c(B2+)>c[B(OH)J时,PH大于3.5

7.(2023•安徽蚌埠•统考二模)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研究X2(g)分别在不同浓度的HX(aq)

和NaX(aq)中的溶解情况,实验测得X2(g)的饱和浓度c(X2)与HX(aq)和NaX(aq)的浓度

关系如图所示。

己知:X2(g)溶解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X2(aq)+X-(aq).∙X,(aq)Kl=O.19

+4

②X2(aq)+H2O(I).∙H(aq)+X-(aq)+HXO(aq)K2=4.2×10'

+8

(3)HX0(aq)H(aq)+XO-(aq)Ka=3.2×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存在:c(H+)>c(X)>c(XO)>c(HXO)>c(Xj)>c(OH)

B.b点溶液中存在:c(X-)+c(Xj)+c(XO-)>c(H+)+c(Na+)

C.对比图中两条曲线可知X-对X2的溶解存在较大的抑制作用

D.NaX曲线中,随着X2溶解度的减小,溶液中当襄增大

C(HXO)

8.(2023•安徽•统考一模)用0.100Omol∙LNaOH溶液滴定20.∞mLHA溶液过程中的PH

变化如图所示:

试卷第4页,共12页

A.HA为一元弱酸

初始HA溶液中的电离度αa=.:SCiA)

B.:IO%>a>l.O%

C.V(NaoH)=20.0OmL时,混合溶液中有C(H+)+c(HA)=C(OH-)+C(A)

D.若使用酚⅛⅛作指示剂,会产生系统误差,测得HA溶液浓度会偏大

9.(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了0.1mol∙L'NaWc),溶液的PH随温

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2降温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A.NaQO,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2凡0H2CO3+2OH

B.0.1mol∙L'Na夕O、溶液中:c(Na+)<2c(CO^)+c(HCO^)

C.图1表明升温过程中Na°CC)3溶液水解程度减小,pH减小

D.由图2可推知降低温度时,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10.(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实验操作中,锥形瓶洗涤后不需要润洗

B.制备FeCI2晶体,需将FeCu饱和溶液蒸干

C.检验NH'时,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D.焰色试验前,需先用稀硫酸洗涤伯丝并灼烧

11.(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校考二模)如下图所示,只有未电离的HA

分子可自由通过交换膜。常温下,往甲室和乙室中分别加入0.Imol∙L的N%A溶液

(pH=7)和0.imol∙L的HA溶液(pH≈3),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交换膜

甲室乙室

0.1mol∙L-∣NH4A溶液0.1mol∙L-HA溶液

________________*HA

A.常温下,HA的电离度约为0.1%

B.平衡后,甲、乙两室的PH相等

C.平衡后,甲室中NHJH。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乙室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

D.若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溶液代替NH4A溶液,则通过交换膜的HA分子的量减

12.(2023•安徽黄山•统考一模)以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ZnSOi含少量的Fe?+、Mn2+)

为原料制备ZnCO3∙2Zn(OH)2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氐确的是

Na2S2O8试剂XNH4HCO3

MnO2Fe(OH)3滤液

A.Imol过二硫酸钠(Na2S2O8)中含有b键数9NA

B.氧化除镒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Na+,Zn?+、Fe3+>SO:

C.调节PH时试剂X可以选用Zn、Zn0、ZnCO3等物质

2++

D.氧化除锦过程中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Mn+S2O+2H2O=MnO2i+2SO+4H

13.(2023・安徽黄山•统考一模)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

母送的是

A.卡塔尔世界杯球馆屋顶采用了折叠式PTFE正(聚四氟乙烯)板材,该板材属于天然高

分子材料

B.赞美徽派建筑的诗句“白墙黛瓦马头墙'’中所使用的砖瓦是用黏土烧制而成,黏土主

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

C.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试卷第6页,共12页

D.高铁酸钾(L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蛋白质的变性、胶体聚沉、

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

14.(2023•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

可以确定凡世

判断强酸和

ANaHCo3溶液显碱性,NaHSO3溶液显酸性是弱酸,无法判断

弱酸

H?SO,是否为弱酸

向5mL0.1mol∕LKSCN溶液中加入

改变反应物说明增加反应物

ImLO.Imol/LFeCI3溶液,达到平衡,然后再

B的浓度对平浓度,化学平衡正

衡的影响加入ImLo∙lmol∕LFeC13,溶液红色加深向移动

验证比°2向黄绿色的氯水加入也°2溶液,溶液黄绿色

C凡02有强氧化性

的氧化性褪去

验证菠菜中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说明菠菜中不含

D

含有铁元素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铁元素

A.AB.BC.CD.D

15.(2023•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

正确的是

粒子组判断和分析

HC*■o4、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AMnO;、H∖

2+

2MnO4+5C2O;+16H'=2Mn+IOCO2T+8H2O

SOj

BCr2。;、K+、不能大量共存,与C「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H+

;;

NH、CO、

C能大量共存,钠盐、钱盐都溶于水

SiO;-、Na+

Fe3+、Fe2+、

D不能大量共存,Fe2∖N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N。;、K÷

A.AB.BC.CD.D

16.(2023∙安徽宣城•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模拟预测)下列实验实验结论正确,且与实

验操作、现象存在相关性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用铁丝蘸取某溶液,再浸入KSCN溶该溶液一定不含

A溶液不变红色

液中Fe"

测定等浓度的Na?S溶液和NaCK)溶

B前者PH大于后者酸性:H2S<HC10

液PH

装有甲烷和氯气的试管在光照下放混合气体颜色逐CH4和发生了

C

置一段时间渐变浅反应

D在医用酒精中加一块绿豆大的钠产生气泡乙醇中断裂氢氧键

A.AB.BC.CD.D

17.(2023•安徽宣城•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实验发现,0」mol∙L'MHRo3(强

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PH与温度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不考虑水挥发),图2实验观察

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卷第8页,共12页

澄清石灰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的C(OH):a=c

B.a点时,Kw<Kal(H2RO3)-Ka2(H2RO3)

+

C.b点溶液中,C(M)<C(HR03)+2C(R0;)

D.be段主要原因是MHRo3分解生成MKQ

二、填空题

18.(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钻盐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应用。

(1)干燥剂变色硅胶常含有CoCL。常见氯化钻晶体的颜色如下:

化学式CoCl2CoCl2.H2OCoCl2∙2H2OCoCl2*6H2O

颜色蓝色蓝紫色紫红色粉红色

变色硅胶吸水饱和后颜色变成,硅胶中添加CoCl2的作用。

(2)草酸钻是制备钻氧化物的重要原料,常用(NH4hGOa溶液和COCk溶液制取难溶于

水的CoCzO4NHq晶体。

①常温下,(NHJC2O4溶液的PH7(填“>”"=”或“<”)。(已知:常温下

52-5

Kb(NH,∙H2O)=1.8×10^,H2C2O4Kal=5.6x10,Ku2=5.4×IOo)

②制取CoCzO4NH?。晶体时,还需加入适量氨水,其作用是。

③在空气中加热10∙98g二水合草酸钻(COCq4∙2H2θ),受热过程中在不同温度范围内

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已知Co的两种常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M(COC2O4-2H,O)=183g∙molT.

温度范围/℃150〜210290〜320

固体质量/g8.824.82

i.温度在150~210°C范围内,固体物质为(填化学式,下同);

ii.从210°C加热到290℃时生成一种钻的氧化物和CO2,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o

三、实验题

19.(2023•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无水氯化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试剂,乙醇溶解

CUCl「2H:O减压脱水法制备CUCL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圆底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O

(2)在常压下,圆底烧瓶中液体的恒沸温度为78℃,本实验中恒温槽中最佳水温是

_______℃«

a.0b.60c.78d.100

(3)干燥塔中装有足量的无水CaCI2,其作用是。

(4)实验结束后,关闭真空泵,在卸下圆底烧瓶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5)直接加热CUCI2∙2H°O无法制得CUCl2,而是分解得到CU(OH)CuJ。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6)采用佛尔哈德返滴定法测定样品中氯化铜的含量的反应原理为:Ag++Cr=AgCU,

Ag++SCN=AgSCNJ。取样品0∙135g于锥形瓶中,加入40.0OmLo.100OmOl/L的

AgNo3溶液,再加指示剂:用0.1(XX)mol/L的NH&SCN溶液滴定,消耗NHJCN溶液

试卷第10页,共12页

20.04mLo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b.酚献c.淀粉溶液d.NH4Fe(SO,)2溶液

②样品中CUCI2的含量为%。

四、工业流程题

20.(2023・安徽蚌埠・统考二模)如图是以硼镁矿(含Mg2B2O5∙H2CKSio2及少量FezCh、

AI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

(NHJSo』溶液滤渣1

硼镁矿粉

轻质氧化镁

NH4HCCb溶液母液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硼镁矿的“溶浸”速率,工业中可以采取下列适当措施(填序

号)。

A.升高溶浸温度B.加快搅拌速度C.缩短酸浸时间

(2)滤渣的主要成分有o

(3)吸收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一,NH:的空间构型为。

(4)沉镁时调pH≈6.5的原因是o

(5)已知溶浸后得IOOOL含Mg2+3.0mol-L->的溶液,假定过滤I和过滤II两步Mg2+损.耗

率共10%,沉镁时沉淀率99.9%,最多能生成Mg(OH)2∙MgCChkg(保留到小

数点后第1位)。

五、原理综合题

21.(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校考二模)电解质的溶液中存在着众多的化

学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7

(1)25°C时,H2SO3的电离常数Kal=LOXlOY,Ka2=LOxlO-.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

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通过计算解释原因是;若

C(H1SO3)

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12,则溶液中C(HSe))将(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5

(2)已知室温下:Ko(HClCh)=1.1x10-2,^,(CH3COOH)=I.8×10o25"C时,浓度均为

0.ImolZL的NaC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两溶液中c(C102)(填“

或"=")c(CH3C00)。若要使两溶液的PH相等,可(填序号)。

a.向NaClO2溶液中加适量水

b.向NaClO2溶液中加适量NaOH固体

c.向CH3COONa溶液中力口CH3COONa固体

d.向CPhCOONa溶液中加适量的水

(3)25°C时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nCl2和CUCL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首先生成沉

2013

淀的离子方程为.已知KMCU(OH)J=2.2xIOKsp[Mn(OH)2]=1.1×IOo

(4)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室温下,向IOOmLO.4OmolLTH2C2O4溶液中加入

1.0mol∙L'NaOH溶液调节pH,加水控制溶液体积为200mL。测得溶液中微粒的δ(x)随

O/、c(x)

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MM=C(H2C2θ>c(HC2°j+c(C2θ:)X代表微粒叱。八

Hcq;或Cz。:。

①室温下,草酸H2C2O4的电离常数Kal=

②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40mL时,c(H+)+c(H2C2O4>(写关系式)。

③在C点,c(HC2O4)=mol∕Lo

试卷第12页,共12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随着PH的增大,HA-在增大,H2A在减小,随着PH的进一步增大,则HA-在减小,

A'在增大,以此解题。

【详解】A.根据结构可知,百里酚蓝为二元弱酸,其中酚羟基更加难以电离,根据信息可

知,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原因是酚羟基发生了变化,A正确;

R⅛⅛gH,AH++HAHA-H++A2^∏Γ⅛K-C(H>c(HA)K_C(H)∙c(A)

B.根据晶黄色黄色,蓝色可知,N-C(H,A)Mai-C(HA)'

将其代入+c(H?KM-------=-------丝塔-------=δ(HA),B正确;

2+t2V1

c(H)+c(H)Ka,+KalKa2C(HA)+C(A)+C(H2A)

2+

C.根据分析结合图示可知,pH=7.0:c(HA-)>c(A∙)>c(H2A)>c(H)=c(OH^),C正确;

D.滴定终点为醋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此时溶液应该橙色变蓝色,

D错误;

故选D。

2.B

【分析】0-a发生的反应为PO:+H*=HPO:,a点的主成分为NazHPO4和NaC1;a-b发生的

t

反应为HPO:+H=H2PO4,b点的主成分为NaH2PO4和NaC1;b-c发生的反应为

+

H2PO4+H=H3PO4,c点的主成分为H,PO4和Nad

K10-14

【详解】A.K11,=U=1E才>Ka3,即HP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故该溶液为碱性,

Ka26.2×10

A项正确;

K1()-14

B.KiB=广=k^<Kaz,即HJO;电离大于水解,b点溶液呈酸性,H,PO;电离出来

Kal6.9×10

的H+抑制H2O的电离。而a点HP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a>b,B项错误;

C.b点成分为NaEhPCM,该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为c(H+)+

C(H3PO4)=c(OH)+(HP0:)+2c(PO:),C项正确;

D.主成分为H,PO4和NaC1,由上分析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c(Cl)>C(H3PO4)0同时

磷酸的电离逐级减弱c(H2PO;)>C(HP0:),所以c(Cl)>c(H3PO4)>C(H2POJ>C(HP0;),

答案第1页,共12页

故D项正确;

选B。

3.B

【详解】A.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离子的数目,故A错误;

B.18g水的物质的量为ImOl,Imol水中含有IO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总数为ION八,故B

正确;

C.标况下,乙醇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乙醇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IL2mol/LNa£C>3溶液中含有溶质碳酸钠2mol,2mol碳酸钠中含有2mol碳酸根离

子,由于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含有的碳酸根离子的数目小于2N∖,故D错误;

故选:Bo

4.D

【详解】A.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PHP2、P3点对应的溶质分别为:NH3∙H2O和少量的

NH4Cl,NH3∙H2O和较多的NWCl,NH4Cl,由于铁根离子水解对水的电离其促进作用,其

含量越高促进作用越强,故水的电离程度,P∣<P2<P3,A错误;

B.由A项分析可知,P2点溶液的溶质为NH3∙H2O和较多的NFhC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P2所示溶液中:c(Cl-)<c(NH:)+C(NH3∙H2θ),B错误;

C.由A项分析可知,P3点溶液的溶质为NHd,溶液呈酸性,故P3所示溶液中:c(CΓ)>

C(NH:)>c(H+)>c(OH),C错误;

D.由题干图示信息P1点可知,当c(NH:)=c(NH3∙H2O)是溶液的PH值为9.25,故25℃时,

C(NH9

NH:的水解常数Kh=\一兄上——=C(H+)=IO-925,D正确;

C(NH4)

故答案为:Do

5.A

【详解】A.由于碳酸钠溶液中存在CO;+比0HCO3+OH-,则向滴有酚酬的Na2CO3溶

液中滴加CaCl2溶液,由于Ca2++CO;=CaCO3j,则生成白色沉淀的同时上述平衡逆向移动,

导致红色褪去,故能说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符合题意;

B.向MgeI2溶液中先滴加过量NaoH溶液,再滴加CUCb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

答案第2页,共12页

蓝色沉淀,由于加入的NaOH溶液过量,不一定存在Mg(OH)2转化为CU(OH)2的过程,故

不能说明KsplCu(OH)2]<Ksp[Mg(OH)2],B不合题意;

C.S02与BaCl2溶液不反应,故向未知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eI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

成,C不合题意;

D.用伯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若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但不一

定为含钠元素的盐溶液,也可能是NaOH溶液,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6.D

【详解】A.B(OH)2是易溶二元弱碱,而BOH+的水解平衡常数

K∖f)-14

8

Kh=7Λ=∣C=KT>匈2,则说明BoH+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水解和电离都是

Khl1.0×IU

+2+

微弱的,故0.1mol∙L∣BOHCl溶液:c(BOH)>C[B(OH)2]>c(β),A正确;

c(BOHt)c(BOH+)

则%√“B正

B.当PoH=I5时,C(OH.)=1()T5mol∕L,—=,,、=IO15,

心C(B2Ψ)∙C(OH)

确;

C.向0.Imol∙LIBoHCl溶液中通入HCl,发生反应生成更多的B?+,B2+越多,水解程度越

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则水的电离程度:a<b,C正确;

D.KXKb2=c喘当C(B2+)>C[B(OH)2]时,e2(OH)<102'

1

C(OH)VlO*,则C(H-)>10",PH小于3.5,D错误;

故选D。

7.D

【详解】A.由反应②可知,HX为强酸,完全电离,溶液中反应程度①>②>③,a点主要

溶质为HX、X2,由于HX(aq)=H+(aq)+X(aq),X-会与X2反应,所以c(H+)>c(X)>

c(X;)>c(HXO)>c(XO)>c(OH-),选项A错误;

B.b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X)+c(X;)+C(XO)+c(OH-),所以

++

c(H)+c(Na)>C(X)+c(X3)+c(XO),选项B错误;

C.HX和NaX溶液均能完全电离出X-,在HX溶液中,随着c(X)增大,Xz的饱和浓度增

大,在NaX溶液中,随着C(K)减小,X2的饱和浓度增大,X-对X2的溶解度无明显作用,

答案第3页,共12页

选项C错误;

D.NaX溶液中,当晟=二/,随着X2的溶解度减小,其溶液中c(H+)减小,所以得、

c(HXO)C(H)c(H)

增大,即增大,选项D正确;

C(HXO)

答案选D。

8.C

【分析】滴定过程中溶液PH突变时,M(NaOH)=20mL,此时参与反应的〃(NaOH)="(HA),

由此可知HA的初始浓度为0.100OmOl∙I7∖

【详解】A.初始溶液3>pH>2,说明HA未完全电离,因此HA为一元弱酸,故A项正确;

B.初始HA溶液中IOTmoI∙LT>c(H+)>10-3mol∙L,初始溶液中c(fΓ)稍大于C(A)

C(A)

c(HA)+c(A)=0.1mol∙Ll,因此初始HA溶液中的电离度10%>>1.0%,故

C(HA)+c(A)

B项正确;

C.V(NaoH)=20.0OmL时,溶液中溶质为Na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H+)+c(Na+)=c(θH")+c(A),物料守恒:c(Na-)=C(HA)+C(A),因此

c(H+)+c(HA)=C(OH),故C项错误;

D.酚醐试液在溶液pH>10时变红,由图可知当溶液pH>10时,所加NaC)H溶液体积大于

20mL,因此测得HA溶液浓度会偏大,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是C项。

9.D

【详解】A.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碳酸根离子水解,水解离子反应为

CO2-+H2OHCOJ+OH,A错误;

B.结合元素守恒,0.1molL1NaQO3溶液中:c(Na+)=2c(CO;-)+2c(HCO;)+2c(H2CC)3),

则c(Na+)>2c(CO打+c(HCθj,B错误;

C.图1中随着温度升高,pH减小,因为升温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加,Kw增大导致PH

减小,C错误;

D.由图2可知,温度降低,PH增大的原因是KW减小,但降低温度时,水的电离平衡程度

答案第4页,共12页

减小,平衡逆向移动,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滴定实验操作中,锥形瓶洗涤后不需要润洗,润洗会导致所测值偏大,A正确;

B.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且会发生水解,制备FeCL晶体,需将FeCI2饱和溶液在真空且氯化

氢气流中蒸发,B错误;

C.检验NH,时,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存在氨气,C

错误;

D.进行焰色反应时,所用钠丝需要用稀盐酸洗涤并充分灼烧,不能用稀硫酸,D错误;

故选A。

11.C

【分析】0.1mol∕LNH4A溶液PH约为7,说明钱根离子和A一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几乎

相等,溶液中HA和一水合氨的浓度约为10-7mol∕L,由只有未电离的HA分子可自由通过

交换膜可知,甲室溶液中HA的浓度小于乙室,乙室中HA通过交换膜进入甲室,当两室溶

液中HA浓度相等时,乙室的电离和甲室的水解都达到平衡。

【详解】A.由0.1mol∕LHA溶液PH约为3可知,HA的电离度约为凹吧匹XlOO%=1%,

0.ImolZL

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当两室溶液中HA浓度相等时,乙室的电离和甲室的水解都达到平衡,由

于甲室中的A一离子会抑制HA的电离,所以平衡后,甲、乙两室的溶液PH不相等,故B

错误;

C.由分析可知,当两室溶液中HA浓度相等时,乙室的电离和甲室的水解都达到平衡,甲

室中加入的HA抑制镂根离子的水解,溶液中一水合氨浓度小于107mol∕L,乙室中HA的

浓度减小,电离度增大,则乙室中A—离子浓度大于0.05mol∕Lxl%=0.0005mol∕L,所以甲室

中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乙室中A-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故C正确;

D.NaA溶液中A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小于NH1A溶液,溶液中HA浓度小于NFhA溶液,所

以若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溶液代替NKA溶液,通过交换膜的HA分子的量增加,故

D错误;

故选C。

12.C

答案第5页,共12页

【分析】向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ZnSO4,含少量的Fe2+、Mi?+)中加入Na2S2θ8溶液,生成

MnO2沉淀且将Fe?+氧化为Fe3+,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X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

沉淀,为了不引入新杂质,试剂X可以为Zn0、ZnCO3、Zn(OH)2等,最后过滤后再加入

NH4HCO3沉锌生成碱式碳酸锌ZnC03∙2Zn(0H)2o

OO

【详解】A∙SQ:中含有1个过氧键(-O-O-),结构式为∙υ<-o一o<τ),单键均为σ键,

IlIl

OO

双键中有1条C键,1条兀键,因此Imol过二硫酸钠(Na2S2θ8)中含有σ键数9M,A正

确;

B.根据分析,氧化除铳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Zn2+,Fe3+,SO:,B正确;

C.溶液中Fe3+能与锌反应生成Fe?+和Z/+,所以调节溶液PH时试剂X不能选用Zn,C错

误;

D.根据分析,“氧化除锌”工序用Na2S2θ8把Fe2+、Mn2+氧化为Fe3+、MnO2,根据电子转移

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除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2++

Mn+S2O;-+2H2O=MnO2j+2SθΓ+4H,D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A.卡塔尔世界杯球馆屋顶采用了折叠式PTFE正(聚四氟乙烯)板材,该板材属于

人造高分子材料,A错误;

B.赞美徽派建筑的诗句“白墙黛瓦马头墙”中所使用的砖瓦是用黏土烧制而成,黏土主要成

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B正确;

C.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

泄漏的吸油材料,C正确;

D.高铁酸钾(K2FeO4)氧化性,在水处理过程中能使蛋白质的变性、胶体聚沉、发生盐类水

解、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Ao

14.A

【详解】A.NaHCo3水解,溶液显碱性,可以确定H2CO3是弱酸;NaHSO3溶液显酸性是

因为电离出氢离子,无法判断LSOj是否为弱酸,故A正确;

答案第6页,共12页

B.开始KSCN溶液过量,再加入FeCl3溶液,即使没有平衡移动,也会生成更多的Fe(SCN),,

溶液颜色也会加深,故B错误;

C.溶液褪色是因为氯气分子和双氧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了双氧水的还原性,故C

错误;

D.菠菜中含有的是Fe?+,应当过滤后先滴加硝酸氧化,再与KSCN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

D错误;

故答案选A。

15.B

【详解】A.H2C2O4,MnO4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在离子方

程式中,草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故A错误;

B.酸性条件下,Cr可与(¾O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因为HSOj酸性太弱,因此NH:和SiOj水解相互促进,发生彻底反应,最终可生成氨

水和硅酸,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向Fe(No3)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NO3%,可得到Fe(No和Fe(NO3)2的混合溶液,

Feu,Fe2+,NO;、e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16.C

【详解】A.铁具有还原性,溶液不变红可能是Fe3+被铁丝还原为Fe?+,故A错误;

B.H?S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测定等浓度的Na^S溶液和NaOo溶液pH,只能比

较NaHS与HcIo的酸性,故B错误;

C.氯气呈黄绿色,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无色产物,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有水,水更易与钠反应生成H2,故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17.D

【详解】A.由图示知,a点温度低于C点,c点K、,大于a点KW,a点和C点对应溶液c(JΓ)

相等,而溶液中OH一均来自于水的电离,故溶液中水电离的C(OH):c>a,故A错误;

答案第7页,共12页

B.a点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HR。『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C(OH-)>c(JΓ),

C(H2RO3)>c(RO≡),HRO,的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的比:

κC(OH-)∙(HRO)

wC2JK>K-K,故B错误;

KqKjC(H)C(Roj)wala2

C.b点溶液中:c(M+)+c(H+)=c(θH-)+C(HRO-)+2c(RO;-),又因为c(0H)>c(lT),

故C(M-)>C(HRoJ+2c(RO;),故C错误;

D.由图2可知,加热MHRo3溶液时,MHRO3分解生成MKO,,和挥发性的HKO?,MKC>3

水解程度比MHRo3大,溶液碱性显著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18.(1)粉红色作指示剂,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表征硅胶的吸水程度

(2)<抑制(NH4%C2O4的水解,提高CQ;-的利用率(或调节溶液pH,提高草酸钻晶

Δ

体的产率)CoC2O43COC2O4+2θ2=Cθ3θ4+6Cθ2

【详解】(1)变色硅胶吸水饱和变为CoCI2∙6Hq,则颜色变成粉红色,根据COCl2的吸收

程度不同,其颜色不相同,因此硅胶中添加CoCI2的作用是作指示剂,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

表征硅胶的吸水程度;故答案为:粉红色;作指示剂,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表征硅胶的吸水

χrj∏tr

程度。

(2)①常温下,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和越弱越水解,则钱根水解程度大于草酸根水解程度,

钱根水解呈酸性,因此(NH4)2C2O4溶液的PH<7;故答案为:V。

②制取CoGO4∙2HQ晶体时,镀根和草酸根都要水解,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双水解,加入适

量氨水,抑制钱根水解,也抑制了草酸根的水解,则提高cq:的利用率(或调节溶液pH,

提高草酸钻晶体的产率);故答案为:抑制(NH)C2。4的水解,提高C?。;-的利用率(或调节

溶液pH,提高草酸钻晶体的产率)。

m1098σ

③i∙10.98g二水合草酸钻(COC2θ4∙2HQ),其物质的量为n=可=而瑞?=0.06mol,

温度在150~210°C范围内,若失去水,则质量为0.06molχl47g∙moiτ=8.82g,因此固体物质

答案第8页,共12页

为CoC2O4;故答案为:CoC2O4O

ɪi.从210℃加热到290℃时生成一种钻的氧化物和C0?,则Co质量为0.06mol×59g∙moΓ1

m128Or

=3.54g,则氧的质量为4.82g-3.54g=1.28g,氧原子物质的量为n=∕∙=诟彳言r=0.08mol,

则钻的氧化物为Cθ3θ4,草酸钻和氧气反应生成Cθ3θ4和二氧化碳,则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

ΔΔ

学方程式是3CoC2O4+2θ2=Co3O4+6CO2;故答案为:3CoC2O4+202=Co3O4+6Cθ2o

19.(I)CuCl2∙2H2O,乙醇

⑵b

(3)吸收乙醇和水蒸气

(4)打开三通阀

(5)2CUC12∙2H2O=CU(OH)2∙CuCl2+2HCI↑+2H,O

(6)d99.8

【分析】氯化铜是强酸弱碱盐,直接加热氯化铜晶体,氯化铜会发生水解生成碱式氯化铜,

该实验采用乙醇溶解氯化铜晶体减压脱水法制备无水氯化铜。

【详解】(1)由题意可知,圆底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乙醇和二水氯化铜晶体形成的恒沸液,

故答案为:CuCI2∙2H3O,乙醇;

(2)降低压强,恒沸液的温度会降低,由在常压下,圆底烧瓶中液体的恒沸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