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及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_第1页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及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_第2页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及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_第3页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及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_第4页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及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实习报告土木工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校在大三组织的生产实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上了工地之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的实习真应该早点到来,以改变我在大三初期专业课上漫不经心的态度。彼时的我正沉浸在力学和数学的象牙塔里,偶尔为了做出一两道难题而欣喜不已。有的科目,比如房屋建筑学、道路勘测设计等专业课;以及老师偶尔讲到的工程案例、施工过程等往往置之不理,均报以且食蛤蜊的态度。想起上课时的打瞌睡、看课外书、和同学闲聊甚至旷课,真可谓追悔莫及,那不仅害了自己,某种程度也影响了别人。不过这都过去了,只有在今后的日子里,以全副的精力投入其中,庶可弥补之前欠下的过错。那么就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吧,现在来谈谈实习的详细过程。实习大概进行了两周,个中事宜一言难尽。首先七月初可真不是个好日子,热辣的阳光像毒针一样刺着身体,地面蒸发着水汽,迎面扑满了灰尘,我们就在这犹如混凝土一样的世界里被搅拌着。默默地向前进发,在南京南站下了地铁,一步步挨到了工地,霎时就像进入了闻太师给姜子牙布的的飞沙阵一样。然而这个钢筋混凝土阵到底难不住我们这些意志坚强的专业破阵人员,况且我们是以未来技术人员的身份前往的。但是有一点,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下。不是那刺破青天的五根塔吊;不是那盘虬卧龙的钢筋框架;不是那甚嚣尘上的载重汽车,而是这里的人。是的,这里的一切,以及那遥相呼应大气磅礴的南京南站,最初哪一个不是靠着这些农民工有力的臂膀建立起来的?他们的胳膊是世界上最有力的起重机,他们的脊背是世界上最高效的引擎,他们的汗水是世界上最强劲的燃料,他们的吼声是世界上最响亮的轰鸣。“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烈日和酷暑成就了劳动人民坚毅的品性,他们也给我们创造出了一项项让人叹为观止的杰作,成就了这个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高楼入紫清的东方明珠,川横三峡流的三峡大坝;一排排开发区的高层建筑衔山抱水;一条条高寒地带的何天之衢上亘层霄。这些答案就是对他们最准确的评价,他们也当得起这份荣誉。可是当我们为这些建筑奇观们由衷感叹的时候,谁又能记得这些无名英雄呢?谁又去体会他们心中的些微苦楚呢?哎!“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命运也许没有让我们去从事这些艰苦的劳动,但毕竟还是要有人去做的,是单纯的去责怪命运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他们多一些尊重,多一份敬意吗?而我将会在我选择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落子不悔。我想任何一个工作都是伟大的,只要是给人类造福的。唯独那些尸位素餐的人才是可耻的,他们消耗着社会的财富,有时还会搞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举动,他们是社会最深的蠹虫。在这里农民工们足堪让富二代之类低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吃着学校提供的五菜一汤,我们也当有所收获才是。从他们旁边经过,钢筋工蜷缩着身子一干就是一整天,顶着烈日重复着绑扎的动作,腰部以下一时间纹丝不动,腿部难受程度可想而知;木材加工棚里,不时传来刺耳的锯木声,沉重的木料消磨着体力,满目飞扬的木屑,还要加以喧嚣的精神惩罚;挖掘机里的封闭空间带来的枯燥乏味、焦渴疲困,和那让人压抑的内外环境……而我们,仅仅在外面呆一会儿就会叫苦不迭,此时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啊!这里我了解了民工们的辛苦,激发了自己的意志力。我想这是我去工地收获的第一个意义所在。荀子曰“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我想这句话说的就是我们这些纸上谈兵的儒生们。不过既然来了,也就无愧于这句至理名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白蓝各色相间的安全帽。蓝色的是工人,黄色的是技术员,白色的是甲方人员。我想这才算是工地,人员组织是那么井然有序,人人各司其职,施工效率才会提高。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到了这里,安全就是凌驾于一切的准绳。第一次我没有系帽带,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不过刚上了模板,一阵风吹过来,差点就把它掀到了地下一层。本来是一阵吹风机似得热浪袭来,现在也有点砭人肌骨的味道了,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来。幸好当时我正站在一群人的中间,帽子撞到了一个高个子的胸脯上,倘若我个子再高点,真不知道会有何种后果,还好这一幕也没有被安全员看见。惊魂甫定,我开始认识到安全规范意义之重大,此真乃施工人员之司命,莫要跟这一金科玉律开玩笑,否则受伤的只会是自己;同时风的强大力量,也让我再一次对大自然的力量充满敬畏,抗风实为工程设计的一个关键点。现在回想起土木工程施工课上老师播放的那些事故图片,比如基坑塔方、脚手架倒塌等,方觉嗟悼不已,真可谓不能喻之于怀。由于疏忽大意、偷工减料所带来的工程事故太多太多了,这些事故很多本身是可以避免的,而出事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财务负担,背负罪恶的名声,公司资质可能被降级,官员可能被停职,相关肇事者可能会坐牢,损失可谓不可同日而语。良医治其未病,惩患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这个道理应该是我们深知的,现在却不得不报以深思。呜呼,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从那以后,我每次上工地都会检查自己的安全帽,为的不是对似火骄阳的阻隔,不是对安全员突击的防备,只为了内心的一份踏实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只要我遵纪守法,光明磊落,则天下之阳关大道任我行走,又有什么畏惧呢?查与不查于我又有何妨?我何必害怕别人的横加指点、吹毛求疵呢?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想这是我去工地收获的第二个意义所在。工地上,我和另一位同学一起,由一个施工员带领着进行参观,偶尔也帮他干点事。与我们一起的,还有一个大专生,他也是出来实习的,不过他马上就要工作了。我们三个人跟着师傅在模板上行走,常常问他一些关于施工方面的事,也和那个大专生谈了一些关于土木工程就业方面的问题。那个大专生告诉我们,在这个工地上当施工员的一般都是二本以下的学历,像我们这样的重点大学一般都不会来的。他指了指远处的几个已经入职的施工员,说:“比如他们,多数就是二本,然后直接就出来工作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有几个人在另一边的一栋楼上搞测量。这些楼房和我们脚下的这栋相同,都是刚到地面位置,黑色的模板下面横七竖八地排列着钢管,把我们脚下支撑起来,所以我们走动起来,脚下会隆隆作响,发出木板相撞一样,古怪而沉闷的声音,与昏黄的天色一起构成一幅古旧而略带沧桑的画面。钢筋笼就像游龙一样,在漆成红色又略带铁锈的钢管中间穿梭着,这些钢管则一起编织成了烟波浩渺的大海中的珊瑚丛,霎时间感觉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一股豪情壮志涌上心头。较近的那个人身材高大健壮,皮肤黝黑,方脑寸头,胳膊腿和脖子融为一色,穿了一件洋红T恤,一手扶着经纬仪,向对面个子稍微纤弱的小伙子挥舞着另一只手,好像在喊些什么,旁边的一个人夹着本子准备记录。还有好几个和他们一起的,皮肤都是一样的黝黑。这使我不禁产生了一些担忧,所以在回来时我就更加坚定了考研的想法。那个大专生又说他准备考建造师。按他的意思是二级建造师连钢筋工、木工师傅们都能考上,何况是上过大学的呢?对面的那几个不也刚刚考过吗?我们立即对他的这一想法表示赞同,他的眼里顿时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更加开朗地和我们交谈。师傅干的是定轴线的工作,他在前面走,手里拿着一卷线轴和一支粉笔。我就待在原地,帮他把线按在我这边钢筋的记号上,于是他在另一边的钢筋上画上记号,然后挥手示意我可以松开了,于是把线一收,这一步就完成了。后来有几处模板中间有方形的隔断,下面空荡荡的,向上赤裸裸地耸立着钢筋,乍一看让人头皮发麻,像避深渊一样地走开。师傅站在另一边,把缀有石块的线头扔给我,于是也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我问他这是干什么的,他说可能是电梯井,语气不太坚决。和他说话时,他往往用一些表示不能肯定的词语,比如“估计”、“可能”之类的,我看这个井口直径明显大于一个电梯,但也不好再多问了。也许是他知道我们是重点大学的,有所顾忌的缘故吧。我看到师傅的脸上的颜色和那些人相同,然而却多了许多皱纹,从额头直到嘴角,厚实而粗糙的手上布满老茧,髭须也已经有些花白。他为人和蔼,说话之间带着笑容,声音轻而富有磁性,一下子让我们倍感轻松。我们就在你问我答和共同定出轴线的过程中度过了一个下午,然而后来就再没有看到过那个大专生。我觉得这次我的收获不止在于定出轴线,而是和人交谈,与人合作,感受到了工地上的独特氛围,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很能和别人谈得来。这几天发生的事远不止这些,只是我觉得值得一书的只此三者,农民工、安全帽和与大专生在一起的那天,不只是这些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的确是其意义与其他的有所不同。至于别的收获,在这里就简略地回顾一下,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六条。第一、通过施工员的介绍,我们首先大概了解了这栋建筑的基本情况。第二、我了解到塔吊中间有一根钢梯,操作人员是用它爬上去的,而且很少下来。一个施工员也用杠杆为我们粗略模拟了一下塔吊的工作原理。第三,我们观察了梁和柱的钢筋笼的基本构造,尤其是对一根较长的起拱连续梁构造做了细致观察,其中起拱是施工员告诉我们的。第四、我们看了木模板的安装。第五、对基坑上的土钉墙护壁做了了解。第六、对技术员用水准仪和水泥饼定出排水坡度的过程有了了解。其他一些较小的地方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至此,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就告一段落了。在这期间,我收获了不少知识,收获了乐趣,也收获了友谊。套话就不讲了,总之,我觉得这次实习还是很有意义的。实习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对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增进了我的自信,为我以后的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我上了四年大学,到头来只是会做几道题,那可真是大学的一大憾事。工地上不需要我去做题;设计院也不需要脱离实际只会做题的学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希望在用的时候我可以得心应手。我想不经过战火洗练的宝剑是永远不会成为大器的,任凭你怎样费尽心思地雕琢,也只能当做配饰去把玩它。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土木离不开土木,离不开实践中的经验。实践在于社会,不出校园永远体会不到土木的含义,享受不到土木工程带给我们的乐趣。通过两次认识实习,我们对古现代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对比参观的方式更能让我们从本质看土木工程。认识实习不仅对学生能否在参观中学习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我们一共去了四个地点认识实习,分别是半坡遗址、曲江国际会展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大雁塔广场。以下是我对这四个地点的建筑风格及结构特点的分别认识。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遗址大致分为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发展而来的。这种雳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网,初具“间”的雏形,它是我国以间架木为单位的“墙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构框架式建筑。半坡遗址居住区占地约30000平方米,其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遗址发掘出房屋46座,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种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筑两类。与房子相关的遗迹还有柱洞和灶坑,半坡遗址发现柱洞200余个,都属于泥圈柱洞。灶坑共发现89个,其中42个保存较好,在灶坑附近或里面,往往有大量完整的陶器,多为炊煮用的粗陶罐或饮食用的细陶钵。主要用来储藏食物和用具的窑穴,共发现200多个,多密集分布在居住地区内,和房屋交错在一起。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较小,有多种形状晚期的较大,一般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壁和底部均加工平整。在居住地区的外围,环绕一条大型防御性壕沟,平面呈南北向不规则圆形。壕沟现存长度约300米,各部分形制基本一致,上宽下窄,北部一段口宽6—8米,深5—6米,靠居住区的一边沟壁坡度较大,并且沟口比另一壁高出约l米。在沟底发现3根炭化木柱,间隔各有4米。二、曲江国际会展中心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一期项目展馆面积4.6万平方米、广场8万平方米,已于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展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会议中心面积5万平方米;同时配备酒店、商务写字楼、餐饮、康体及体验中心,构成西安会展经济示范园区。展厅布局采用双排式,7个相同的展厅由一条中廊隔开,北面4个南面3个。展厅错开排列,这样的布置有利于连续顺畅的参观流线。每个展厅为一个设计单元,7个相同的单元组成整个会展。便于快速施工及将来的独立使用。72mX144m的无柱展厅,展厅最小净高14m,也可用于举办其他活动,如体育活动、音乐会等。每个展厅面积各约为10300m2,能容纳约570个展位。所有展位均由地坪下每隔9m设置的管沟提供所有必要的水、电、通信等。主管沟由中廊的设备房引出,到达展厅中部,然后向东西向展开,从主管沟顺着展位的布置,再分别向南北向延伸出。南北两侧各挑出12米。每两排展位,共用一条设备管沟。新会展中心的屋顶采用圆筒式钢结构屋架,结构轻盈、形式独特。北面和南面的山墙设计为玻璃幕墙,与其对比,侧立面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墙。沿侧立面设一个大型的封闭式通风道,由它为展厅冬天供暖,夏天供冷。展厅设计了天窗及侧高窗,解决了采光与通风。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中廊会展中部为长380m宽42m的会展通廊。其东、西面为宽敞的入口大厅,内有售票处、登记处、问讯台、存衣间和入口检查。三座带有室外餐厅的绿色内院吸引来访者逗留憩息,赋予整个会展中心一种舒适、明朗的氛围。在入口处和内庭院里设置雕塑式的问讯台以及快餐出售柜台等室内建筑体,以进一步强调会展通廊轻松的气氛,与展厅强调功能的造型设计新成鲜明对比。中廊两侧宽为12m的条形建筑的底层和一层内设有技术间、卫生间、仓库等辅助用房。通廊采用混凝土结构加快工程进度。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内陆中心,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中国第八大机场,同时也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西北公司、海南航空集团长安公司、南方航空集团西安公司、幸福航空和鲲鹏航空的基地机场。机场位于西安市西北、咸阳市东北方向,陕西省咸阳市底张镇境内。T3航站楼的设计T3航站楼由26万平方米的T3A和28万平米的T3B组成。T3B将在远期实施。T3A和T3B之间将建设空港城的中央商业交通核心。T3航站楼及空港城的陆侧中心正好被空侧的候机指廊墙所包围,形成了一个可以自由贸易的城市中心,而墙外的候机指廊区是需要经过安检的隔离区,因此中央商业交通核心平面采用古城九宫格的布局方式,延续中国传统精神。航站楼一期T3A平面形成“爵”型图案,二期T3B平面形成“鼎”型图案,整体呈轴线对称布局。所有这些体现着高科技、现代化的设计与西安历史文化的融会,体现机场门户人性、庄重、大气、和谐的品质。26万平米的T3A航站楼有三个主要的功能层,即出发、到达和行李处理。为方便旅客的使用,主楼的二层为出发层,东南侧为国际出发,其他部分为国内出发。这样可以使国内部分的运行与北侧的1、2号楼连在一起,提高运行上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由于未来机场快轨将从西侧接入,而地面交通可以从东西双向到达T3A航站楼,因此出发层采用了七组沿东西向布局的岛式办票柜台,使出发大厅全部开敞,形成了即面向西安又面向咸阳的独特效果。绿色节能在大尺度的航站楼建筑中是一个综合的挑战。由于主楼的正立面很长,如果单纯地压低主楼的高度来减少室内的体积以降低能耗,将使建筑的比例失调,无法体现城市门户标志的作用。反过来看,国内最大的几个机场都为了体现城市门户的宏大而采用中间很高的弧形屋盖,但在功能上高而无用,反而大量增加室内空间的能耗。受西安古代建筑的启示,反向利用起翘和飞檐,就可以走出这一两难的困境。这一想法的巧妙之处在于:一,动态的多重起翘即可以增强建筑的外立面高度感,又不需要增加室内空间的高度二,多重起翘的出挑屋檐正好可以增加建筑东西两侧的遮阳效果,减少夏季的空调能耗三、多重动态起翘是一种外放内收的渐变,在出挑部分起伏最大,但在建筑内中心的根部则收连成一体,附合结构的受力规律,并产生了动态的空间效果。

四、大雁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现通高为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为25.5米,塔身高59.9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结构严整,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各开辟一个砖拱券门洞。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