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目标展示·定方向基础必备·探新知史料探究·释疑难

随堂训练·测达标目

CoNTENTS目标展示·定方向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历史时空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拉丁美洲文化拉丁美洲联邦宪法使北美

大陆出现第一个

联邦制共和国1787年西班牙、葡萄

牙文化为主体天主教为主要宗教拉丁帮19世纪独立运动建立了15个共和国;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考迪罗独栽权力的形成20世纪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玫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拿破仑战争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波兰民族解放斗争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V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中国: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洋务运动和戊戍变法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印度:英国把英语、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埃及:实行君主立宪制,伊斯兰教仍是其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基础必备·探新知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一)美国文化1.

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1)背景:①来自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和被贩卖为奴的非洲黑人,与当地的_印

人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土地上。②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

_的多元特征。③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2)表现①他们使用的英语已经发展为美式英语,与英国本土英语不尽相同。②他们的饮食文化、.

艺术生活

也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③地方自治、勤俭务实

、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也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3)评价:①“美利坚人”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②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2.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1)背景①独立战争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②1787年的_联邦宪法

,使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2

)

:权力制衡_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

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3)评价:发展种植园

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特别提示】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1)共和主义的思想压制了专制主义,加快了早期的美国社会民主的发展,使一切朝着更为平等的方向前进。(2)对广大人民来说,自由、平等和民主不再是陌生的字眼。(3)自由与平等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独立战争胜利后,

自由与平等更加深入人民内心,影响着美国一代又一代人。(4)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二)拉丁美洲文化1.“拉丁美洲”: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拉丁语族的

西班牙语

和葡萄牙语是这一地区的

主要语言。2.

背景(1)到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2)_

拉丁语族

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3)随着大量西、葡移民的到来,拉丁美洲的民族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3.

表现(1)在拉丁美洲,欧

、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

混血社会

”(2)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

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3)_拉丁舞

_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

腾崇拜等。【特别提示】西欧文化成为近代拉丁美洲文化主体的原因(1)西欧殖民统治者依靠掌握的政治、经济、教育等优势,推广西欧文化。(2)拉美作为西欧的殖民地,与西欧存在较深的经济文化联系。(3)印第安文化遭到殖民者极大摧残。4.

发展(1)19世纪上半叶,在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中,除_

海地_外,西属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2)独立后的西属拉丁美洲和葡属巴西都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

和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但对黑人

与印第安人的_

种族压迫_与歧视仍然存在。(3)战争也促成了战后

考迪罗_独裁权力的形成,这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5.

特点:拉丁美洲的文化

性_非常明显。思考1:

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哪些异同?提示1:

(1)相同点①文化产生的背景相同。它们都曾受到欧洲殖民者的侵略。②文化的构成因素相同。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文化是二者共同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他们有着共同的缺陷。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仍然存在。(2)不同点①对二者文化产生影响的国家不同。对美国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英国,对拉丁美洲文化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②二者所使用的语言不同。美国的通用语言是美式英语,拉丁美洲的通用语言主要是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③二者的文化特征有所不同。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和权力制衡原则是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之一。考迪罗独裁权力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1.

拿破仑战争(1)背景: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2)拿破仑帝国建立: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

罗的海

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3)拿破仑战争的影响①受到欢迎:拿破仑通过战争,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

仑法

》,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②引起不满:拿破仑也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

的民主意识

_和民族独立要求。③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

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

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特别提示】

《拿破仑法典》的影响(1)对于巩固和发展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立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体系有着重要意义。(2)法典对于农民小土地所有制的肯定,赢得了法国广大农民的支持,成为拿破仑粉碎国内外复辟势力,进行一系列战争的坚强保证。(3)在对外战争过程中,拿破仑又把这一法典的许多条文和原则推广到广大被征服地区,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重构的表现(1)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①背景:在俄国,

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希望按照西欧的方式来改造国家。②起义:他们成立了秘密革命组织,于1825年12月发动了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_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被称为“十二月党人”。③结果:起义尽管很快失败,但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特别提示】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1)领导力量是贵族青年军官,只依靠军队力量。(2)未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3)起义仓促,准备不足。(2)波兰华沙起义:在被俄国统治的波兰地区,1830年11月,

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

立_的起义,进一步推动

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3)德意志①普鲁士改革:在仍然处于分裂状态的德意志,其北方大邦_普鲁士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战败,失去了大量土地,不得不进行并不彻底的废

除农奴制改革。②德意志的统一之势A.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德意志要求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B.革命: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_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C.

结果:这次革命虽然失败,但德意志的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特别提示】普鲁士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和背景(1)目的:普鲁士政府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和利用农民去同拿破仑作战,以防止国家覆灭,挽救大土地所有制。(2)背景:农奴制的落后;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欧洲市场粮食的价格飞涨和普鲁士工商业的发展;少

数有进步思想的容克地主的推动。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

容:文化侵略是欧洲殖民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殖民国家向被殖民地区输出_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概念阐释】文化侵略文化侵略是与经济、政治侵略相平行的一种侵略方式,是强势国家(或者民族)为了达到同化控制他国(或者民族)的目的,而采取对他国(或者民族)文化的排斥和挤压。它以否定原有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鼓吹自身文化的先进作为主要手段,并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一系列方式来伪装侵略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侵略与征服,要比武力侵略与征服更容易达到目的。

2.

目的: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3.

结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

传统文化_,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4.

概况(1)中国向西方学习新思想①新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

魏源

、郑观应等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他们的思想对日本等周边国家产生了影响。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2)印度文化的多样性①英国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

_等移植到印度。②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号。③印度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印

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基督教未能全面流行开来;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

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思考2:评价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提示2:积极方面: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一条独特的民族解放

的道路。

消极方面:限制了人民的革命运动,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

阶级反帝斗争中的妥协性和动摇性;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抵制西方物

质文明。(3)埃及文化的多样性①埃及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②伊斯兰教仍然是其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史料探究·释疑难主题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

“当果断的拿破仑把革命事业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他认为自己就是革命(即1794年热月9日后被贪婪的资产阶级所扼杀的那次革

命),当他这个‘寡头的’民主(一个法国作家就是这样称呼他的)接二连

三地派遣军队袭击德国的时候,

‘基督教德意志’社会就最终地被消灭

了。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

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甚至不及公会的

代表们可能表现出来并且实际上已经到处表现出来的一半,不及被他打

倒的王公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恐怖统

治,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

是十分需要的。拿破仑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并以并小邦为大邦的办法

减少了德国的小邦的数目。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

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探究1:根据史料一,指出作者对拿破仑入侵德国之举的态度和理由。提示1:

态度:肯定拿破仑战争。理由:因为拿破仑战争摧毁了

德国的封建旧秩序,传播了革命的思想,有利于德国的统一。史料二

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

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

放战争。——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探究2:

对比史料

,列宁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与恩格斯有何不同?根据史料二,概括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提示2:

不同:列宁否定拿破仑战争。失败原因:被奴役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史料三

列宁曾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

摘编自列宁《纪念赫尔岑》探究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个评价的看法。提示3:

“十二月党人”大多数出身于贵族家庭并且在沙皇统治机构中担任一定的官职,但是他们并不愿意沉溺于贵族阶层醉生梦死的生

活,盲目地为沙皇专制统治尽忠尽职,他们从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

场出发,努力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们自觉地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

个人联系在一起,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地发起了向俄国专制制度的

击,传播了启蒙思想,推进了俄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拓展】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推动作用(1)拿破仑战争冲破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加速了欧洲各国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3)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的觉醒。(4)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法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5)拿破仑战争的破坏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随堂训练·测达标1.

独立战争后,美国的文明形成了多元性和多源性特征,其中英国的文化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A.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中英国人口最多B.

英国是18世纪最发达的国家C.

英国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D.独立战争领导者主要是英国人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7世纪初期开始,在北美开拓殖民地和实行殖民统治的主要是英国人,英国人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总人口中

占的比重最大,英语成为殖民地的通用语言,美利坚民族文化中英国

化占据优势地位,所以,独立战争后,英国文化仍然占据主导地位,A

项正确;英国是18世纪最发达的国家,只是客观背景,不是造成独立战

争后英国文化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B

项错误;英国文化是当

时最先进的文化只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C项错误;美国独立战

争的领导者是美利坚民族中的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D项错误。2.1620年,

一批在英国受迫害而出走的独立派清教徒到达北美,他们“凭着英国人即使在那时就已具有的自治本能,订立了一项公约

(《‘五月花号’公约》),决定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管理”。这说明美国A.独立战争领导者主要是清教徒B.

建立民主政体有着历史渊源C.殖民地建立伊始就有分离倾向D.

公民自治是美国立国的基础(

B

)解析:

“已具有的自治本能”等字眼意在强调美国建立民主政体其实是有着历史渊源的,

B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独立战争领导者主要

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殖民地建立伊始并非

就有分离倾向,

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立国的基础是法律,

D项

不符合题意,排除。3.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对其形成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D)A.

各地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各异,文化上表现出的特征亦不相同

B.

不同的种族构成使各地区的文化展现出了各自的特色C.各地区地理、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色D.

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为独立战争后拉美政治文化的特征之解析:题目要求回答表述不正确的,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是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特征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其形成的原因,故D

符合题意。各地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各异,文化上表现出的特征亦不相

同;不同的种族构成使各地区的文化展现出了各自的特色;各地区地

理、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色,这些表述都是正确

的,故排除A

、B

、C三项。4.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并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此后,拿破仑在其军队所到之处,但凡被征服地区,均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拿破仑的这一做法旨在(

A

)A.

加强帝国统治

B.

增进文化认同C.

重构欧洲文化

D.

树立皇帝威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