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三课时 《 不简单的杠杆》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三课时 《 不简单的杠杆》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三课时 《 不简单的杠杆》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三课时 《 不简单的杠杆》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三课时 《 不简单的杠杆》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

教科版(2017)单元(或主题)名称工具与技术

版本

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

单元技术。工具与技术,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有的应用广泛,有的应用于有限的领

主题域有的很古老,有的才发明不久……工具与技术有什么联系?人类是如何发明和改

进工具与技术的?哪些工具与技术对我们人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核心概念:(1)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2)技术、工程与社会

2.学习内容:

(1)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②知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③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

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3)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课标④初步认识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

要求举例说明科学发现可以促进新技术发明。

3.学业要求:

(1)知道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其应用。

(2)能说出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作用。

(3)能简要说明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尝试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观测

和记录。

(4)能尝试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装置,能进行模拟演示并简要解释

如何提高效率。

(5)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本单元一共有7课,始终围绕着“工具与技术”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本单元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①突出工具与技术的融合,又有所侧重。本单元大致按照总

一分一总的形式组织和编排学习内容。第1课点明学习主题,第2〜5课侧重探究几种

教材

具体而且广泛使用的工具,第6、7课侧重探究两种对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技术,

分析

同时第7课也通过具体的制作活动,对工具和技术的关系进行总结。第2飞课虽然各

有所侧重,但设计上始终把技术和工具融合在每一课教学内容之中。②突出工程技术

领域的实践特点。单元中的每一课,基本上按照“发明背景一任务与测试一评估与交

流一社会影响”这样的框架编写,有助于学生对工具与技术形成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同时在每一课中借助测试任务的方式和指标的变更,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今世界,工具和技术紧密相连,工具往往是技术的物化成果,技术则是工具发

学情革新的基础。工具和技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学生对各

分析种新技术和新工具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生活中还积累了不少对工具和技术的体

验和感知,这些将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动力。

1.科学观念

(1)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

(2)知道斜面、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工具与技术的融合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3)了解印刷、信息等工程技术的实践特点,促进工具和技术共同发展。

2.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工具和技术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单元

3.探究实践

11标

(1)能使用工具和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用文字、图式记录,并借助记录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能用多个指标评价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

4.态度责任:

(1)感受工具的便利性,对工具和技术产生研究的兴趣。

(2)与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在探究活动中积极主动。

工具(物品)一

不同工具有不同技术,

工具和技术-

根据技术可发明工具

-技术(方法)-

一斜面(省力)

单元技「省力:点靠近用力点,撬动距离近)

结构术简单机械-杠杆-

与nL费力(1

化活:点远离用力点,撬动距离远)

动具轮轴(省力,灵、话,用时短)

简单机械组合:剪刀(斜面、杠杆)

一印刷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效率高)

-信息交流传播一一文字(快速,不直观)]促进工具和

一-视频、音频(直观,耗时)丁技术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

达成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评价i.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简单机械与组合、信息交流与传播等综合应用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用思维导图整理单元知识点

课时目标课时学习任务达成评价

课时

课时课型(单元目标(或问题)

内容

分配)(一般1-2个)

1实验课紧密联了解生活中观察和比较同①知道工具就是物品,

系的工常见工具和一任务下不同技术就是方法

具和技术,知道一种工具的结构和②不同工具用不同技术

术具可能有不使用情况,通

用法,不同工过分析、交流,

使用的技术初步构建工具

能不同。认识和技术之间的

工具和技术联系。

间存在联系。

单元

1实验课斜面知道利用斜面能在教师指导知道斜面是一种简单机

课时

从上往下搬运下,利用器材械,能省力

课型

物体和从下往搭建一个斜面,

规划

上搬运物体都完成特定的搬

能省力,认识运任务并且能

到斜面在生活以实验数据为

中的应用相当证据,说明斜

广泛。面能省力。

1实验课不简单利用杠杆可以用比较大石块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

的杠杆帮助我们撬起能否被撬动的械,有省力杠杆,有费

一些重物;改方法,能区别力杠杆。

变支点的位置省力杠杆和不

支点的高度会省力。

影响杠杆的作

用效果。

1实验课改变运认识轮轴这一通过比较平板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

输的车类简单机械,和小推车在直机械,省力、灵活、用

轮了解工具安装线和曲线这两时短。

车轮后具有省种道路上的使

力、灵活等优用感受,归纳

点。带有车轮的工

具所具备的优

点。

1实验课灵活巧认识剪刀是多通过观察、体知道剪刀是斜面和杠杆

妙的剪项技术组合的验和比较的方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

刀产物,能解决法,认识到工

不同任务的需具的结构与功

要。知道各种能具有一致性。

各样的剪刀是

人们的创新发

明,给生产生

活带来了极大

的便利。

1实验课推动社知道活字印刷用比较的方法,知道印刷术方便、灵活、

会发展推动了印刷术能分析手工抄省时、省力、效率高。

的印刷的发展,让文写和活字印刷

术化、知识的传的优劣。

承更加便捷,

推动了人类文

明的发展。

1实验课信息的认识到不同的了解书本、电①知道文字传递信息快,

交流传信息传播工具脑作为信息传但不直观;音频、视频

播会影响人们接播载体的传播传递信息直观,但比较

收信息的效果形式、传播效耗时。

信息的交流与果的异同。②知道信息交流传播促

传播驱动工具进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和技术的发展

第三课时《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杠杆实验,知道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认识到改变支点的

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2.科学思维:用比较大石块能否被撬动的方法,能区别省力杠杆和不省力杠杆。

3.探究实践在用杠杆撬动大石块的过程中,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使用情况,会

分享自己的观点。

4.态度责任:通过杠杆实验,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杠杆这一简单机械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并用图示记录撬动大石块的装。

难点:能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的装置。

三、评价任务

1.对学生课堂反应积极,回答问题准确,给予肯定与鼓励。

2.模拟实验评价量规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

实验前①明确实验任务得1星()星

②设计实验方案得2星

③认识实验材料得1星

实验中①分工合理,合作完成,得1星()星

②爱惜实验材料得1星

③记录详细、准确得2星,不太准备得1星

实验后①交流实验结果得1星()星

②积极参与研讨,得出实验结论,得2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

(-)引导学生观教师观察学生

情境导察图片,引发的活动参与程

入对杠杆的思度及回答,给

考,并试着用与学生及时的

1.学生观察图片回答:自己的话介鼓励。

图中的工人在做什么?他们使用的是什么绍杠杆的作

工具?是怎么使用的?用,以此激发

预设:学生进一步

图一,用撬棍撬石板。图二,用撬棍移动铁认识杠杆的

轨。图三,用撬棍撬开木箱盖。兴趣。

使用方法撬棍的前端插入石板底部,中间

垫在另一块石板的边缘,上端握在手里,用力向

下压撬棍,就可以使石板撬起或移动了。

教师小结:

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

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像

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如

石头、木头、兽骨、植物纤维等来制造工具。人

们知道,单纯依靠自己肌肉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

制造一些工具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杠杆就是这

样一类的工具。

2.追问,学生回答:

你使用过杠杆类的工具吗?能说说它的作

用吗?

预设:

启瓶器,很容易把瓶盖起开。

跳高用的撑杆,帮助运动员翻越。

羊角锤,轻松把钉子拔起。

3.过渡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杆。古人利用木

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在

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像杠杆和斜面这样构造简单地机械称为简单机

械。

杠杆能省力吗?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索

吧。

(-)评价活动:模拟测试一一利用木板撬和移动重物

探窕活1.学生两人一组活动:活动一:小组活动一:考查

动(1)阅读实验任务: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将一内分工合作,学生能否设计

块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通过组员之实验,能否尝

(2)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间的真实操试多种方法实

预设:作,在自主探验,能否正确

①首先把大石块放A处究过程中影搜集数据分析

②然后把小木块放在木尺的下面响杠杆作用杠杆省力情况,

③将木尺的一端放入大石块的缝隙里效果的因素。能否设定指标

④再将小木块放在木尺的另一端通过再次实评价杠杆作用。

(3)领取实验材料:木尺、一大一小两块石块、验,进一步体研讨中积极回

有格子且标明起点A终点B的宽纸带、作为杠杆会杠杆省力答问题,给予

支点的方木块。作用。表扬。

(4)实验操作开始,做好实验记录。

任务撬动画出每次撬石块移动的

目标次数动时杠杆装距离(用格

置的情况数表示)

把石第1

块从次

A处

第2

撬到

B处

第3

教师提示学生:

①边操作边把每次撬动时的杠杆装置情况画在

我们的活动记录单上,可以用简图或符号来表示

②石块移动的距离用格数标记

③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更多数据,发现更多杠杆

秘密

(5)尝试不同的方法,发现更多杠杆的秘密。

方法提示或演示:

①改变支点的位置或改变支点的高度

②改变小石块与支点的远近距离

(6)组内实验结果交流,班级汇报整理。

预设:

①支点位置不变,改变小石块与支点远近距离。

任务撬动的商出每次撬动时石块移动的距离

目标次数杠杆装置的情况(用格数表示)

第1次0(法抱动)

把石块

2<0(爻血动)

从A处

推到B

2

4

②只改变小木块与大石块远近距离,其他不变。

任务捻动的画出每次捻动时石块移动的距离

目标次数杠杆装置的情况(用格数表示)

第1次0(次独动)

把石块

从A处

第2次3

捷到B

第3次5

2.组织学生研讨:

(1)模拟测试中,我们是否能成功地将重物撬

动到指定地点?杠杆在撬动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有时能撬动,有时撬不动。杠杆在撬动中起

着省力作用。

(2)测试过程中,你做过哪些尝试,有什么发

现?

预设:

小石块离小木块越近越撬不动,离小木块越

远撬动的距离越大。小木块离大石块越远越撬不

动,离大石块越近撬动的距离越大。

3.教师小结:

出示图片,在这个杠杆装置中,木块的位置

是支点,大石块的位置是阻力点,小石块的位置

是用力点。

大石头小管

\\\\\\^\\\\\\\\\\\\\\\\\\\\\\\\\\\\\''

阻力点支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

球。”充分说明杠杆有省力作用。

4.我们再来做刚才的实验,比一比,谁在短时间

内把大石块移动的距离最远。

学生再做实验,三次。举手报告实验完成,

报告移动最远的距离。

(三)教师杠杆除了省力,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将简单的课对提炼信息准

拓展活学生:阅读教材拓展资料回答。堂活动延伸确的学生给予

动预设:到生活实际,月定。

①增大力的作用效果从多个角度

②扩展力的作用范围加深对杠杆

③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原理的理解,

课后留下悬

念。

(四)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帮助学生学教师考察学生

知识总会设计思维运用思维导图

结导图,通过导进行归纳总结

图总结归纳的能力,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