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文言文阅读(1)(学生版)
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文本一:
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舉?,斯须取一
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注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逆之,至于数四,彬犹
不受。既而日:“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衣柜,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
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亲汝,汝何故疏我?”彬尊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奉任内
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
七年,将伐李煜。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煌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
彬目:“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
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煌入宫治装,
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日:“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
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目:“不然,
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目:“何谓也?”彬日:“太
原未平尔。”及还,献俘。太祖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
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节选自《宋史•曹彬列传》)
文本二:
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李煜入朝,李煜不从。帝乃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
辞,帝诫日:“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且以剑授彬,口:“副
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八年二月,曹彬等连破江南兵。十月,江南主危迫,遣学士徐铉求緩师。
铉至,言于帝曰:“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
乎?”铉不能对。九年正月,曹彬俘李煜还汴。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注】觌(di):相见
L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B.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C.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D.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也泛指各种礼器。
B.遗,文中“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的“遗”与“路不拾遗”的“遗”含义用法不同。
C.顿首,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
D.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与“忝列门墙”中的“忝”含义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彬出使吴越,既坚持原则拒绝借公务谋取私利,为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
交。
B.在宫门外等候李煜回宫整理行装时,部下提醒曹彬李煜可能会有阴谋,曹彬不认为李煜还有
叛乱的决心。
C.曹彬认为自己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打败李煜,况且太原还没有平定,自己不会
被封为宰相。
D.太祖严词拒绝了徐铉暂缓进兵的请求,认为李煜即使能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宋朝,也不能不
入朝臣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祖谓日:“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实现太祖“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的战略主张,曹彬在讨伐李煜时都采
取了哪些措施?(3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日:"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
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栃其手,以身为指
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文王处岐事纣,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
再拜稽首而辞日:“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
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日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
听号尊。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
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时出行路,从车载食,视孤寡老弱之困穷不赡者,
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徽天之衷。令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
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债,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
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停,首足异处,
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国王宫城门不守
禽夫差教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日:'无攻越。越,猛虎也。'”庄子曰:“虽
猛虎也,而今已死矣。”和子以告鸨子。鹑子目:“已死矣,以为生。”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
后可举。
(节选自《吕氏春秋•顺民》)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B.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C.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D.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克夏”与“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克”字意思不同。
B.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如《曹刿论战》中的“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钟鼓,古代两种打击乐器。钟,以铜铸成,中空;鼓,多以木为框,蒙以皮革。
D.“虽知要领不属”与“举酒属客”(《赤壁赋》)中的“属”字意思相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汤在因天下大旱而向天帝祈祷的时候,把天下人的罪过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还把自己
充当祭祀用的“牺牲”,他的做法赢得了百姓的认可。
B.文王侍奉纣王,按时朝拜,贡物合宜,祭祀诚敬,其表现令纣王很满意,于是纣王賜给他
千里之地,但文王不愿受纣王控制,所以就放弃了。
C.越王难以忘记会稽之耻,他最大的愿望是打败吴国,如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他还打算乔
装改名去侍奉吴王,以便寻找机会与之同归于尽。
D.齐庄子想攻打越国,和子搬出先王的说法表示反对;在齐庄子说越国是死虎后,鹃子却说
人们还认为越国这只“虎”活着,反对齐庄子的主张。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文王再拜稽首而辞日:“愿为民请炮烙之刑。”(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车载食,视孤寡老弱之困穷不赡者,必身自食之。(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四则故事所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分析。(3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高考文言文阅读(1)(教师版)
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文本一:
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舉?,斯须取一
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注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逆之,至于数四,彬犹
不受。既而日:“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衣柜,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
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亲汝,汝何故疏我?”彬尊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奉任内
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
七年,将伐李煜。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煌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
彬目:“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
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煌入宫治装,
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日:“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
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目:“不然,
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目:“何谓也?”彬日:“太
原未平尔。”及还,献俘。太祖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
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节选自《宋史•曹彬列传》)
文本二:
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李煜入朝,李煜不从。帝乃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
辞,帝诫日:“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且以剑授彬,口:“副
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八年二月,曹彬等连破江南兵。十月,江南主危迫,遣学士徐铉求緩师。
铉至,言于帝曰:“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
乎?”铉不能对。九年正月,曹彬俘李煜还汴。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注】觌(di):相见
L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B.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C.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D.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窃视彬微笑”的主
语是“美”,即“潘美”,要连在一起,排除BD:“亦大笑”的主语是“上”,“上”前断句,排除C。
译文:听见这句话后,潘美偷看着曹彬微笑。太祖发觉后,于是责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不敢隐瞒,
于是按实情回答。太祖也大笑起来,于是赐给曹彬钱二卜万。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也泛指各种礼器。
B.遗,文中“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的“遗”与“路不拾遗”的“遗”含义用法不同。
C.顿首,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
D.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与“忝列门墙”中的“忝”含义用法不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含义分析,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对古代文化
的积累、识记和文言实词的分析与理解。两处“忝”的用法相同。“忝列门墙”的意思是:谦辞,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文中曹彬是说自己是周室的亲属,
又忝任宫内职务,表示愧对。B项“遗”的含义用法不同,前者是动词“赠送”“馈赠”的意思;后
者是名词,'‘遗失的东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彬出使吴越,既坚持原则拒绝借公务谋取私利,为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
交。
B.在宫门外等候李煜回宫整理行装时,部下提醒曹彬李煜可能会有阴谋,曹彬不认为李煜还有
叛乱的决心。
C.曹彬认为自己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打败李煜,况且太原还没有平定,自己不会
被封为宰相。
D.太祖严词拒绝了徐铉暂缓进兵的请求,认为李煜即使能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宋朝,也不能不
入朝臣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部
下提醒曹彬李煜可能会有阴谋,曹彬不认为李煜还有叛乱的决心”分析有误,原文为“左右密谓彬
臼:'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部下只是提醒曹彬李煜可能
会自杀,曹彬认为李煜向来懦弱没有决断,一定不会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城即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疾不处理事务,诸将都来探病。
【解析】垂:即将。克:被攻克。视事:处理事务。每点1分,句意1分。
(2)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太祖对他说:“等攻克李煜后,任命你为使相。”副帅潘美预先向他祝贺。
【解析】谓曰:对……说。俟:等到。预:预先。每点1分,句意1分。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
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
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为了实现太祖“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的战略主张,曹彬在讨伐李煜时都采
取了哪些措施?(3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②城将被攻克时,曹彬突然称
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③城破后,曹彬安慰并用用贵宾礼接待李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
关键信息,仔细概括。从原文“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来看,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进攻
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从原文“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日:‘余之疾非药
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来看,城将被
攻克时,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从原文“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
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来看,城破之时,曹彬安慰并用用贵宾礼接待李煜。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他左手拿刀枪之类的
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显徳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成就立即还朝。私见的礼物,一律不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
礼给他,三番五次,曹彬还是不接受。过了一会儿,说:“一直拒绝吴越人,就有点近乎沽名钓誉
了。”于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
当初,太祖掌管禁兵,曹彬中立不依附,没有公事从不登门,群居宴会,也很少参与,因此受
到器重。建隆二年,从平阳被召回朝,太祖对他说:“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
曹彬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亲属,又忝任宫内职务,恭谨地奉守岗位,还唯恐有过错,哪里敢
多结交呢?”
乾徳七年,朝廷准备讨伐李煜。长期围城的过程中,曹彬常常放慢进攻节奏,希望李煜能归降。
城即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疾不处理事务,诸将都来探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石能治好的,
只要诸公诚心立誓,至攻克城池的那一天,不妄杀一人,就会自动痊愈。”诸将答应下来。第二天,
病情稍微好转。再过一天,金陵城被攻陷。李煜与他的大臣们一百多人到军营请罪,曹彬安慰他,
用贵宾礼接待他,请李煜入宫换装,曹彬只派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部下暗地对曹彬说:“李煜入
宫如有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懦弱没有决断,一定不会自杀李煜君臣,最终赖
以保全。
当初,曹彬统领军队,太祖对他说:“等攻克李煜后,任命你为使相。”副帅潘美预先向他祝贺。
曹彬说:“不是这样,这次行动,仰仗天威,遵照朝廷谋略,才能成功,我乂有什么功劳呢,何况
使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说:“怎么说呢?”曹彬说:“太原没有平定啊。”回朝后,献俘虏。
太祖对他说:“本来要授任你为使相,但是刘继元没有攻灭,暂且稍微等待一些时候。”听见这句话
后,潘美偷看着曹彬微笑。太祖发觉后,于是责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按实情回答。
太祖也大笑起来,于是赐给曹彬钱二十万。
文本二:
七年,太祖派知制诰李穆诏令李煜入朝,李煜没有听从。太祖就命曹彬等人带领十万士兵讨伐
江南。曹彬等人入宫辞行,太祖告诫他们说:“平定江南的事情就全都委托给你们了,一定不要抢
掠百姓,一定要广施威信,要让百姓自己归顺并且把剑授予曹彬说:“自副将以下,不遵守命令
的就杀了!”八年二月,曹彬等人接连打败江南军队。十月,李煜感到危险紧迫,派学士徐铉向宋
朝请求暂缓进兵。徐铉到了宋,对太祖说:“李煜以小国侍奉大国,就如同儿子侍奉父亲,从来没
有过失,为什么要讨伐呢?”太祖说:“你认为父子是两家人,合适吗?”徐铉不能回答。九年正
月,曹彬俘获江南主李煜回到汴京。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昔者汤比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
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栃其手,以身为指
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文王处岐事纣,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
再拜稽首而辞日:“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
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日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
听”装。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
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时出行路,从车载食,视孤寡老弱之困穷不赡者,
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徽天之衷。令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
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债,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
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巧,首足异处,
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
雷夫羞教吴梱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庄子曰:“虽
猛虎也,而今已死矣。”和子以告鹑子。鹑子曰:“已死矣,以为生。”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
后可举。
(节选自《吕氏春秋•顺民》)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B.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C.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D.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
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王宫”即指吴国的王宫,
作“围”的宾语,而“城门”是指王宫的城门,中间不能断开,故应在“宫”后断开,排除AD。"此……
也”构成判断句,因此应在“此”前断开,排除B。译文: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展开决战,
吴国军队被打败,紧接着越国军队包围了吴国的王宫,吴国城门失守,活捉了夫差,杀死了吴相。
灭掉吴国之后两年称霸诸侯。这是先顺民心的结果。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克夏”与“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克”字意思不同.
B.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如《曹刿论战》中的“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钟鼓,古代两种打击乐器。钟,以铜铸成,中空;鼓,多以木为框,蒙以皮革。
D.“虽知要领不属”与“举酒属客”(《赤壁赋》)中的“属”字意思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虽知要领不属”中“属”,连接。
句意:我虽然知道这样做会遭致腰颈断绝。/“举酒属客”中“属”,劝请。句意:举起酒杯,劝客
人喝酒。两个“属”字意义不同。选项错误。A项前者是动词“攻克、攻下”的意思,后者是副词
“能够”的意思。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汤在因天下大旱而向天帝祈祷的时候,把天下人的罪过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还把自己
充当祭祀用的“牺牲”,他的做法赢得了百姓的认可。
B.文王侍奉纣王,按时朝拜,贡物合宜,祭祀诚敬,其表现令纣王很满意,于是纣王赐给他
千里之地,但文王不愿受纣王控制,所以就放弃了。
C.越王难以忘记会稽之耻,他最大的愿望是打败吴国,如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他还打算乔
装改名去侍奉吴王,以便寻找机会与之同归于尽。
D.齐庄子想攻打越国,和子搬出先王的说法表示反对;在齐庄子说越国是死虎后,鹃子却说
人们还认为越国这只“虎”活着,反对齐庄子的主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
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但文王不愿受纣王控制,所以就放弃了”说法错误。从原文“文
王再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可知,文王放
弃“千里之地”是想替百姓请求废除炮烙之刑,以此来获得民心。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文王再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王拜了两拜,行了稽首之礼,然后推辞说:“我希望替百姓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
和句式的翻译。“再拜”,拜『两拜;“辞”,推辞;“愿”,希望;“请炮烙之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2)从车载食,视孤寡老弱之困穷不赡者,必身自食之。(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劳保护目防护镜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保洁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中国消化系统药物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芯卷筒纸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高效填料塔内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双出风岛柜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7年中国软件定制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 2025年百分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木质工艺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卷煎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一年级写字下学期课件(PPT 38页)
- 《实用日本语应用文写作》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
- 怎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 采矿学课程设计-隆德煤矿1.8Mta新井开拓设计
- 中药药剂学讲义(英语).doc
- 【课件】Unit1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 配套模块an9238用户手册rev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霍尼韦尔DDC编程软件(CARE)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