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第一部分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2第二部分收入确认原则 4第三部分资产负债表日原则 7第四部分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原则 10第五部分持续经营前提 12第六部分重要性原则 15第七部分保守主义原则 18第八部分一致性原则 20
第一部分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关键词关键要点【收入确认】
1.国际会计准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以经济实质为基础确认收入,强调收入在实现时确认,即使现金尚未收到。
2.中国会计准则采用收付实现制,强调收入在收到现金或取得应收款项时确认,忽略了经济实质。
3.两种准则在收入确认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企业财务报表在收入确认时间和金额方面的差异。
【资产确认】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上的比较
一、资产确认和计量
1.确认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IASB于2018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16)中规定,租赁资产和负债应在租赁日确认。
*中国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准则第17号)的规定,租赁资产和负债应在租赁合同生效日确认。
2.计量属性
*国际会计准则:IFRS16规定,租赁资产和负债应以公允价值计量,租赁费用的确认方式取决于租赁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
*中国会计准则:准则第17号规定,租赁资产和负债应以取得时公允价值或重置价格加有关费用后的金额计量,租赁费用的确认方式取决于租赁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
二、负债确认和计量
1.确认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IASB于2019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中规定,负债应在该负债产生时确认。
*中国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第29号)的规定,负债应在该负债产生的同时或稍后确认。
2.计量属性
*国际会计准则:IFRS9规定,负债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果负债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则应以摊余成本计量。
*中国会计准则:准则第29号规定,负债应以实际价值计量,如果负债的实际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则应以摊余成本计量。
三、权益确认和计量
1.确认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IASB于2018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IFRS4)中规定,权益应在保险合同生效时确认。
*中国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保险业务》(准则第33号)的规定,权益应在保险合同签订时确认。
2.计量属性
*国际会计准则:IFRS4规定,权益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权益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则应以摊余成本计量。
*中国会计准则:准则第33号规定,权益应以实际价值计量,如果权益的实际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则应以摊余成本计量。
四、收入确认和计量
1.确认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IASB于2014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客户合同的收入》(IFRS15)中规定,收入应在控制资产时确认。
*中国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准则第18号)的规定,收入应在实现销售或提供劳务时确认。
2.计量属性
*国际会计准则:IFRS15规定,收入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收入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则应以可变现净值为基础计量。
*中国会计准则:准则第18号规定,收入应以实际价值计量,如果收入的实际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则应以可变现净值为基础计量。
五、费用确认和计量
1.确认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IASB于2015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16)中规定,费用应在发生时确认。
*中国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成本》(准则第21号)的规定,费用应在实际发生或应负担时确认。
2.计量属性
*国际会计准则:IFRS16规定,费用应以发生的金额计量。
*中国会计准则:准则第21号规定,费用应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第二部分收入确认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收入确认原则】:
1.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均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要求在收入实现时确认收入,而不是在收到现金或其他资产时确认收入。
2.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两国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同所致。
3.中国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规定更注重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收入实现时确认收入,但同时也要考虑收入是否能够最终实现。
【收入确认的条件】:
#收入确认原则
国际会计准则(IA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在收入确认原则上存在着一些差异。IAS采用实现收入原则,而CAS采用赚取收入原则。
1.实现收入原则
实现收入原则是指企业在实现商品或劳务的所有权并满足相关所有权转移标准时,才能确认收入。实现收入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的一般性原则,也是最基本的收入确认原则。
具体而言,实现收入原则是指:
*商品或劳务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买方。
*企业已经完成合同的主要义务。
*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
*收入的实现是合理的确定。
2.赚取收入原则
赚取收入原则是指企业在劳务完成/服务履行期间或者当企业在履行合同中的义务的同时,按时间或者劳务完成/服务履行程度将该合约下的收入逐步确认。与实现收入原则不同,赚取收入原则并不是一项普遍原则,而是针对某些特殊行业或交易而设。
具体而言,赚取收入原则是指:
*企业已履行合同中的全部或部分义务。
*收入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
*确认收入的实现是合理的确定。
3.两大原则的比较
实现收入原则和赚取收入原则之间存在着一些关键差异。这些差异包括:
*确认收入的时机。实现收入原则规定,收入应在实现商品或劳务的所有权时确认。赚取收入原则则规定,收入应在履行合同义务时确认。
*收入确认的金额。实现收入原则规定,收入应按合同价格确认。赚取收入原则则规定,收入应按履行合同义务的程度确认。
*收入确认的可靠性。实现收入原则要求,收入应在实现商品或劳务的所有权时才确认。賺取收入原则则要求,收入应在履行合同义务时确认。
4.两大原则的应用
实现收入原则和赚取收入原则在不同行业和交易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实现收入原则。实现收入原则是商品销售、服务提供等交易的一般性原则。
*赚取收入原则。赚取收入原则通常适用于长期合同、分期付款合同、施工合同、租赁合同等。
总之,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原则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收入确认的时机、金额和可靠性存在差异。企业在进行收入确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收入确认原则。第三部分资产负债表日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概述
1.定义: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特定日期(即资产负债表日)为基础,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旨在确保企业在不同期间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具有可比性,并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
3.特点:资产负债表日原则强调的是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而不是一段时间内的财务业绩。
资产负债表日原则的应用
1.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是企业确认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键要素。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原则,企业应仅确认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且满足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原则还要求企业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合理且一致的计量。计量方法应基于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并应与资产负债表日的相关情况相一致。
3.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上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相关情况,将确认和计量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分类、汇总和报告。
资产负债表日原则的意义
1.可比性:资产负债表日原则确保了企业在不同期间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具有可比性。这使得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层能够更容易地比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准确性:资产负债表日原则要求企业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从而确保了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准确性。这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3.可靠性:资产负债表日原则为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从而提高了资产负债表的可信性。这使得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层能够更加信赖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信息,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资产负债表日原则
一、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原则,也被称为期末原则,是指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某一特定日期(即资产负债表日)作为截止日期,将截止日期当天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旨在确保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是准确、可靠和可比的。
二、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
在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方面,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以下差异:
1.资产负债表日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没有规定统一的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可以选择使用任何一个日期作为资产负债表日。但是,国际会计准则鼓励企业使用公历12月31日作为资产负债表日。
*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公历12月31日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企业才可以申请变更资产负债表日。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调整事项进行调整。
*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禁止企业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进行调整。
3.比较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方面的差异,导致两国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如果一家中国企业选择使用公历12月31日以外の日期作为资产负债表日,那么该企业就可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而如果一家国际企业选择使用公历12月31日作为资产负债表日,那么该企业就不得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
三、资产负债表日原则的意义
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资产负债表日原则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日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某一特定日期(即资产负债表日)作为截止日期,将截止日期当天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是准确、可靠和可比的。
2.方便财务报表的分析和比较
资产负债表日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某一特定日期作为截止日期,将截止日期当天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这样可以方便财务报表的分析和比较,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有利于企业进行财务管理
资产负债表日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某一特定日期作为截止日期,将截止日期当天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这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结语
资产负债表日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资产负债表日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便财务报表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第四部分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历史成本原则
1.定义:历史成本原则是指资产最初购入或取得时的成本金额,在资产的使用寿命期间内,该成本金额不随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化而改变。
2.优点:历史成本原则符合谨慎性原则,能够防止企业高估资产价值,从而避免虚增利润或少计亏损。
3.缺点:历史成本原则不能反映资产的当前价值,不利于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和资产管理。
公允价值原则
1.定义: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在公开市场上可以合理获得的金额,即资产的市场价值。
2.优点:公允价值原则能够反映资产的当前价值,有助于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和资产管理。
3.缺点:公允价值原则难以准确评估,可能会导致资产价值的操纵和估值偏差。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指的是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初始价值根据其取得时的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在后续期间,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不随市场价格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动。只有当资产或负债发生处置、清算或减值时,才会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公允价值原则
公允价值原则指的是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初始价值根据其在公平交易中能够实现的金额进行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经常被定义为在有序交易中,在双方都有充分的信息,并且都有出售或购买意愿的前提下,能够达成的一致价格。在后续期间,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会随着市场价格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原则的比较
|特征|历史成本原则|公允价值原则|
|:-|-|-|
|确认基础|资产或负债的取得成本|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的价值|
|计量基础|实际成本|公允价值|
|后续计量|不调整,除非发生处置、清算或减值|根据市场价格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
|优点|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能够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
|缺点|不能及时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化|可能难以确定公允价值|
影响因素
*资产的性质和性质。一些资产,如房地产和金融工具,很容易以公允价值进行估值。其他资产,如设备和库存,可能更难估值。
*市场状况。在活跃且流动性强的市场中,资产和负债的公平价值更容易确定。在没有流动性的市场中,估值可能更具挑战性,价格可能不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
*信息的可用性。估值通常需要大量信息,包括当前的市场价格、历史数据和未来的预期。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信息可能难以获得或不可靠。
争议
*公允价值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的最大争议在于,公允价值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主观判断的影响,可能导致财务报告失真。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这可能会导致不一致性和不透明性。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难以实施,特别是对于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和负债。
结论
历史成本原则和公允价值原则都是会计核算中常用的两种原则。每种原则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更适合不同的企业。第五部分持续经营前提关键词关键要点【持续经营前提】:
1.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作为持续经营实体运作的假设。
2.持续经营前提是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如果企业不存在持续经营前提,则其资产和负债应按照清算价值进行计量。
3.持续经营前提的评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未来发展前景等。
【持续经营前提相关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中的持续经营前提
1.持续经营前提的概念
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作为持续经营实体而存在,不会清算或减少经营规模。这一前提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至关重要,因为财务报表是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编制的。
2.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中持续经营前提的主要差异
(1)持续经营前提的含义
*国际会计准则: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作为持续经营实体而存在,不会清算或减少经营规模。
*中国会计准则: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作为持续经营实体而存在,不会清算或停止主要运营。
(2)持续经营前提的适用范围
*国际会计准则:持续经营前提适用于所有企业。
*中国会计准则:持续经营前提仅适用于盈利企业。
(3)持续经营前提的评估
*国际会计准则: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评估持续经营前提是否仍然成立。如果企业认为持续经营前提不成立,则应披露相关信息。
*中国会计准则: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评估持续经营前提是否仍然成立。如果企业认为持续经营前提不成立,则应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4)持续经营前提不成立时的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如果企业认为持续经营前提不成立,则应根据相关准则的要求,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中国会计准则:如果企业认为持续经营前提不成立,则应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3.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中持续经营前提的趋同方向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在持续经营前提方面的差异正在不断趋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持续经营前提的含义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均将持续经营前提定义为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作为持续经营实体而存在,不会清算或减少经营规模。
(2)持续经营前提的适用范围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均将持续经营前提适用于所有企业。
(3)持续经营前提的评估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均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评估持续经营前提是否仍然成立。
(4)持续经营前提不成立时的处理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均要求,如果企业认为持续经营前提不成立,则应根据相关准则的要求,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4.结语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在持续经营前提方面的差异正在不断趋同。这种趋同有利于促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提高中国财务报表的质量,并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更加可靠和透明的财务信息。第六部分重要性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重要性原则】:
1.重要性原则强调,只有对经济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会计事项才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2.重要性原则允许对小额或无意义的经济交易进行合理的估计或概括,以简化会计工作。
3.重要性原则的目标是提供财务报表上反映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重要性和实质性】: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重要性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的概念
重要性原则,也称为重大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应当以重要性为基础,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对不重要的差异进行忽略或调整,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和有用性。
#二、国际会计准则对重要性原则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对重要性原则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框架》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框架》第27段规定:“为了达到真实、公允的表示,财务报表应包括所有重要性差错的更正,并披露所有其他重要性事项。”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呈报》第17段规定:“财务报表应包括所有重要性差异的更正,并披露所有其他重要性事项。重要性差错的更正包括对以前期间财务报表的重述。”
#三、中国会计准则对重要性原则的规定
中国会计准则对重要性原则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
《企业会计准则》第4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重要性为基础,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对不重要的差异进行忽略或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4章第1节第3条规定:“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当以重要性为基础,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对不重要的差异进行忽略或调整,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和有用性。”
#四、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对重要性原则的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对重要性原则的规定基本一致,但也有细微的差异。
1.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没有对重要性作出明确的定义,而中国会计准则则规定:“重要性应根据会计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影响来判断。”
2.重要性差错的更正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对重要性差错进行更正,并重述以前期间的财务报表。中国会计准则则允许在重要性差错发生后对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3.重要性事项的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披露所有重要性事项,而中国会计准则则要求披露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所有重要性事项。
#五、重要性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要性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政策的选择
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当考虑重要性原则,选择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影响较小的会计政策。
2.会计估计的确认
在进行会计估计时,应当考虑重要性原则,忽略不重要的差异,以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
3.会计差错的更正
在发现会计差错后,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决定是否对财务报表进行更正。如果差错重要,则应更正财务报表;如果差错不重要,则可以忽略不计。
4.会计信息的披露
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应当考虑重要性原则,披露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所有重要性信息。
#六、重要性原则的意义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贯彻执行重要性原则,可以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公允和有用性,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信息。第七部分保守主义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保守主义原则
1.定义:保守主义原则要求会计师在出现不确定性或风险时,选择最谨慎的会计处理方法,以避免高估资产或收入,低估负债或费用,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应用领域:国际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资产和负债的估值:在资产和负债的估值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确定性,则应采用最谨慎的估值方法。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确定性,则应推迟确认收入或加速确认费用。
*财务报表编制: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确定性,则应披露相关信息,以使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不确定性的性质和程度。
3.目的:保守主义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止会计信息被操纵或扭曲。
中国会计准则中的保守主义原则
1.定义:中国会计准则中的保守主义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保守主义原则基本相似,它要求会计师在存在不确定性或风险时,选择最谨慎的会计处理方法。
2.应用领域:中国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在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确定性,则应推迟确认资产或加速确认负债。
*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确定性,则应采用最谨慎的计量方法。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确定性,则应推迟确认收入或加速确认费用。
*财务报表编制: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确定性,则应披露相关信息,以使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不确定性的性质和程度。
3.目的:中国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防止会计信息被操纵或扭曲。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保守主义原则
#一、保守主义原则概述
保守主义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求在会计处理中,对那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应采取谨慎的态度,以便于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更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的含义
1、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保守主义原则
国际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计负债和损失时应采用估计值,而不能采用实际发生的金额。
>-在确认收入时,应采用谨慎的态度,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先予以计提。
>-在确认资产时,应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不考虑资产的公允价值。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应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以便于使用者了解这些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2、中国会计准则中的保守主义原则
中国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估计未来费用和损失时,应采用谨慎的态度,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应先予以计提。
>-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应根据重要性的程度,对会计事项进行判断和处理,以便于使用者了解财务报表的真实情况。
>-一致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期间内,应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以便于使用者比较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
>-连续经营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假定企业将继续经营,以便于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狀況和经营成果。
#三、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的异同
1、相同点
>-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都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中应采用谨慎的态度,以便于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更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都要求会计人员在估计未来费用和损失时,应采用谨慎的态度,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应先予以计提。
2、不同点
>-国际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而中国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谨慎性原则中。
>-国际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面,而中国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谨慎性判断方面。
>-国际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的应用比较灵活,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而中国会计准则中,保守主义原则的应用比较严格,会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第八部分一致性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一致性原则】:
1.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原则,要求在会计期间内应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2.一致性原则是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以便使用者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准确的判断。
3.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都要求企业在会计期间内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包括会计科目、会计方法、会计估计和会计报告等。
【会计政策变更】:
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以下方面保持一致: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企业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确保在不同的会计期间一致应用这些政策。
*会计估计方法的选择和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公务员初任培训课件培训效果反馈
- 2024年度文化创意设计与咨询服务合同3篇
- 煤炭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海鲜供应商购销合同范本
- 简单分包合同范本
- 招标文件评分准则设计
- 文艺演出节目单定制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开发合作合同标的和权益分配3篇
- 电气建设劳务分包合同
- 冷鲜冻品购买协议
- 《班级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 小学六年级数学100道题解分数方程
- 产前检查的操作评分标准
- 食堂油烟系统清洗服务投标方案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精装修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精细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指导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