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实际上是在细胞内进行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B.细胞呼吸实际上就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D.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解析: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而不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答案:B2.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解析:为了保证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CO2来自细胞呼吸,必须将空气首先通入NaOH溶液,以吸收尽空气中的CO2。答案:B3.发面时间长,面里含水量增加的原因是()A.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水B.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和H2OC.酵母菌自身物质分解产生水D.酵母菌能使面粉中的结合水变成自由水解析: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而不能产生水。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长时间发面,表面的酵母菌将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面变稀,故答案为B。答案:B4.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A.是有氧呼吸 B.是无氧呼吸C.不是酒精发酵 D.不是乳酸发酵解析: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产物中均有CO2,而乳酸发酵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CO2。答案:D5.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 D.H2O→[H]+O2解析: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能量并合成ATP。在线粒体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合成ATP。答案:C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生物体内的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步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且都产生丙酮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实质相同,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答案:D7.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解析:葡萄糖的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葡萄糖中氧的转变过程为C6H12O6→丙酮酸→CO2。第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答案:D8.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A.3∶4B.4∶3C.1∶2D.2∶1解析:根据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知道,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量相等;而酵母菌进行发酵时,只放出二氧化碳,不消耗氧气。所以两组相加即得出答案:O2/CO2=6/(6+2)=3∶4。答案:A9.在密封的地窖中保存水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原因是()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力强B.温度适宜,易保存水分C.阴暗无光,不易过快成熟D.CO2含量增加,抑制呼吸作用解析:由于地窖密封,极难透气,水果在呼吸过程中产生CO2,使CO2含量增加,O2含量减少,从而抑制呼吸作用,导致代谢降低,有机物分解减少,故保存时间延长。答案:D10.农谚说:“锄土出肥”,这一俗话的道理是()A.松土可以使根生得快,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B.松土可以改良土壤C.松土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D.松土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解析:松土可增大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的有氧呼吸,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答案:C二、非选择题11.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依次写出图中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2)依次写出图中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________________。(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生物膜。(5)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释放的能量________,反应场所是________,试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有氧呼吸的过程,较易。(4)小题O2通过的生物膜有: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2层)、组织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共6层生物膜。答案:(1)丙酮酸、H2O、CO2(2)少量、少量、大量(3)线粒体丙酮酸(4)6(5)乳酸较少细胞质基质C6H12O6eq\o(→,\s\up7(酶),\s\do5())2C3H6O3+少量能量12.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图中装置有无错误之处,如果有请在图中加以改正。(5)请写出连通后D瓶中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故实验前应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乙装置是验证无氧呼吸产物的,故实验前应排除D中氧气的干扰,然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答案:(1)NaOH溶液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溶液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的产生(3)D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4)如下图(5)C6H12O6eq\o(→,\s\up7(酶),\s\do5())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解析:蛔虫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无氧呼吸方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这也为运输更多的氧创造了条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其他大部分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而没有CO2,所以C项错误。答案:C2.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才有水的生成,该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答案:D3.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解析:小白鼠有氧呼吸消耗同体积的氧气,呼出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体的量减少,气压降低,使U形管内的液面A处下降,B处上升。答案:C4.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相对量如下图所示。问: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67%用于无氧呼吸C.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33%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无氧呼吸解析:在氧浓度为a时,酒精的量为6mol,CO2的量为15mol,则此时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推知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应是6mol,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应为9mol,据反应式可计算出它们分解的葡萄糖分别为3mol(无氧呼吸)和1.5mol(有氧呼吸)。因而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所占的比例为3/(1.5+3)=2/3。答案:B5.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绿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下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解析:eq\a\vs4\al(细,胞,呼,吸)eq\b\lc\{\rc\(\a\vs4\al\co1(\a\vs4\al(有氧,呼吸)\b\lc\{\rc\(\a\vs4\al\co1(\o(→,\s\up7(场所))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项正确,→好氧细菌的细胞质→A项错)),\a\vs4\al(无氧,呼吸)\b\lc\{\rc\(\a\vs4\al\co1(不需水和氧气→D项错,水果贮藏在无氧环境中,无氧呼吸加强→B项错))))答案:C6.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用有关材料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A瓶注入煮沸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1L;B、C瓶注入未经煮沸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1L;向A、B瓶中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C号瓶中不加入酵母菌培养液;向A号瓶中注入液体石蜡;3个瓶中放入温度计,并用棉团塞住瓶口,以固定温度计并保证保温瓶通气。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瓶中的溶液煮沸并注入液体石蜡油主要目的是杀死杂菌B.24h后温度计的读数B>A>C,说明了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C.倒掉石蜡油,闻一闻A瓶内有酒味,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D.C瓶是对照组,A、B瓶是实验组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也可以以释放能量多少、酒精的有无、CO2释放的多少为实验指标,为阻止外界环境变化对实验的影响,故设计了对照实验C,A、B瓶又形成了对比实验。溶液煮沸并注入石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无氧条件。答案:A二、非选择题7.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________,其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_______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过程。(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中A是丙酮酸,产生于细胞质基质中。(2)图中①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③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3)苹果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而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4)粮堆湿度增大说明有水分产生,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水。(5)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看出,产生等量CO2,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值为1∶3。答案:(1)丙酮酸细胞质基质(2)②①②④(3)①③①④(4)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5)1∶38.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表。回答下列问题。甲时间00.51.01.52.02.53.03.54.0标尺读数(cm)2.33.13.94.85.66.47.07.37.3乙(1)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3.5~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设计该实验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为在2小时内+0.2个单位,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________(单位/小时)。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自变量可以推测出实验目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用“等量的死种子代替实验中的活种子”。2小时标尺读数为5.6,减去基数2.3,减去误差0.2,每小时消耗氧气(5.6-2.3-0.2)/2=1.55。答案:(1)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2)种子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的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减小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3)用等量的在消毒剂中清洗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与实验组相同(4)1.55研究学习对照的四种类型①空白对照:设置两组实验,一组给予该实验的自变量处理,另一组不作任何处理。例如,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影响实验,设置温度为90℃的实验组和温度为常温的空白对照。②自身对照:只设置一组实验,通过比较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现象的变化来说明问题,不再另设对照实验。例如: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就是自身对照实验。③条件对照:设置两组实验,在实验所要研究的自变量方面,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化剂Fe3+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率的比较实验,一组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另一组的自变量是Fe3+。④相互对照:通常设置多组实验,这些组都给予自变量处理,只是在处理的量或程度方面有所差别,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比较来说明问题。例如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设置的温度有三组分别是:0℃、60℃、100℃。为了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五课《数码显示与无线通信的实现》教学设计
-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社会问题与对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移通学院《精细化工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服装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交通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滨州学院《酒店电子商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传感器技术及虚拟仪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篇(截至2024年)
- 《典型的光器件AWG》课件
- 出血热知识培训课件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无答案)
- 2025年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快递运营》课件-项目一 快递运营认知
- 2024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及上门维修合同3篇
- 2025年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图书外借服务计划
-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