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调研九年级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

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徜徉名家小说,品读经典人物: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唠唠叨叨,遭人侮辱;契诃夫

《变色龙》中的警官媚上欺下,恐①he()威胁下层民众;阿城笔下的首领飞到索头,抽身跃下,

顷刻间滑过了②liu()索,胆气十足;刘绍棠笔下的一丈青大娘数训③纤()夫,豪爽④谖(

)辣,爱憎分明……这些经典作品中一个个性格迥异、形象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

象。

1.请补写上面文段中括号内空缺的汉字,并给加点字写出正确的拼音。(4分)

①恐h©()②liu()索③纤()夫④凌()辣

2.请你根据语境,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古诗文名句。(8分)

诗文言志。《渔家傲•秋思》中“浊酒杯家万里,①"是范仲淹立志打退进犯的

外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②“,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立志为国立功;《满江红》

中③“,殊未屑”是秋瑾决心与天命抗争。

诗文传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赞叹“忽如夜春风来,④”,此句以春

景写冬景,充满欣喜之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长叹⑤“",此

句充满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诗文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⑥"?曹刘”是辛弃疾借曹刘来衬托孙

权的英雄形象;《山坡羊•潼关怀古》中⑦“,”概括了历代王朝盛衰兴亡的沧桑变

化。

3.阅读经典著作,能够为我们带来丰富的思想启迪。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

表达你的阅读感悟。(4分)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一篇好文,轻

轻敲醒沉睡的心灵!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

生的勇气;①读,我;②读,我。

4.为引导广大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校团委开展了以“我们正青春,奋

斗正当时”为主题的献礼活动。(共8分)

(1)【活动一:标语献礼】下面两则标语哪一则适用于本次活动?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A.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B.勇担时代重任,奋斗照亮青春。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2)【活动二:歌声献礼】献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前,需要给你给大家讲述团歌的小故

事。拿到资料卡后,你觉得下面这段话句子太长,改为短句更易于理解。(2分)

胡宏伟作词、雷雨声作曲的《我们是明天的太阳》作为团歌征集活动中产生的“共青团

中央向全国团员青年推荐10首共青团歌曲”第一名于1987年10月3日刊登在《中国青年报》

第三版,后经修改成为正式版本《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你的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演讲献礼】下面是一个演讲稿的结尾,请你就其内容进行评价。(不少于两个

角度)(4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朋友们,青春中国,当“燃”有我!让我们紧紧围

绕在共青团的旗帜下,用青春和热血,为人民谋取幸福;用勤奋与创新,为祖国增添荣光。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

山上有棵玉米树刘帆

①包裹到了我的雅居。收到包裹的那一刻我有一种久违的亲近感。上面的寄件地址我知道,

是老游来信了。看到邮路把我和老游的距离缩短,情感不自觉地又回到如歌岁月。

②老游给我寄了什么东西?我竟然忘了第一时间拆开。我踱步到阳台上,望着西南方出神:

这个时候的乌蒙山会是什么样子?

③是啊,如果没有去过那里,怎么会知道玉米种在山上?如果没有去过那里,怎么会知道

抬头就是山,刀耕火种的山区生活是何等的艰难?

④五年前,老游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对口扶贫,而且态度坚决。领导禁不住他软磨硬泡,又

看他思想正,肯干工作,就同意他了。

⑤老游到山区后来信一再说山区孩子缺书,缺好书,他说第一件事就是要文化扶贫。于是,

我和单位同事带着一批书和文具,到了老游所在的扶贫点一一乌蒙山区一个叫“乌峰山”的地

方。别看此地不怎么样,却有一个叫‘‘柳林春雨”的胜景。满天的乌云,细密的雨丝,苍穹之

下,潺潺流水滋润心灵。当然,这些优美的描述是老游在主持赠书仪式后,一些学生写给我们

的话。

⑥老游说他所在的扶贫村子有两个为红军做好事的乡亲的后代,因为住所偏僻,太贫困没

有读什么书。老游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应该多帮助他们。当老游把我们捐赠的书和文具送给两个

孩子后,我们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⑦尽管在乌峰山里穿行攀爬了几十里山路,那一刻忽然觉得很值得。

⑧我们走时,孩子们依依不舍。从老游那里回到单位后,一忙,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一年了。

⑨当我差点忘了老游的时候,没想到老游寄来了包裹。我忽然想,是不是老游扶贫报喜来

了?一想到这儿,就觉得快看看包裹吧,包裹有点大,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呢?

⑩我打开封口,剪掉外包装,挺沉的一袋东西,真让我好奇。上次带回来的玉米棒子、甜

高粱、马铃薯,大家都说好吃。我说,那是,那里空气好,没有污染,绝对的健康食品。

⑪在乌蒙山工作之余,他曾带我们去过一个地方,他说跟当地学会了用土法酿酒,他的土

酒绵软不上头,我们喝过,不比高档酒差。他自己掏的钱,喝了确实舒坦。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8到这儿,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幻影,看见老游在穿过一片玉米地,慢慢地,影儿不见了,

阳光下,一棵挺拔的玉米秆在眼里晃动。老游就那样站在地里,朝我微笑。

⑬今年是第六个年头了!老游应该要回来了!难道他要给我一个归乡的惊喜?在我还没有正式

打开里面的包装之前,我想老游的秘密或许是一个调动的报告,几年没有回来原单位,大伙儿都有

点想他了。

⑭包裹里面还有包裹,而且包得有点严实。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不觉大吃一惊。打开前左猜右

猜,竟然没猜准。

⑮老游寄的压根儿不是土特产之类的,而是一堆作业本。在作业本上面他写了一段话,他说记

得我是语文老师出身,水平高,帮孩子们改改作业吧,看看这几年孩子们进步没有。

我的鼻子一酸,老游还记得我是个语文老师,可是我每天在单位里面不是报告就是文件,

都快忘记自己是“语文老师”了。

⑰老游心细,作业本码得工工整整,有十多本,看得出,这是课外作业,不像是课堂作业。

老游搞什么鬼?批改作业也轮不到我啊!老游的信,还得继续往下看,看着看着,玉米秆子又在眼

前晃动了一一那是老游!

⑱老游说,孩子们想着你,念着你,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做了这些作业,是向你汇报呢。

⑲我翻开一个本子,第一页就说,刘老师……

⑳多好的孩子啊!我扪心自问:老游你都扎根成山上挺拔的玉米树了,面对你,我还是老师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05,有删改)

5.“我”这一人物的设置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6.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刻画老游的形象的。(4分)

7.朗读时重音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最后一段画线句中的“挺拔”“还是”应重读,你能说

说原因吗?(4分)

8.班级开展戏剧创编与表演活动,同学们想把这篇小说改成短剧,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共4分)

(1)给赠书仪式上的老游配一段内心独白。(2分)

(2)为上面的内心独白选配背景音乐时,你向潇潇推荐了歌曲《最美的约定》(部分歌词见下),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2分)

“一颗心念着贫穷的百姓,日出东方,让阳光照亮渴望的眼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共11分)

【文本一】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①学习对育少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

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

自己的一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才能为人生之路奠定

坚实知识基础。

②学习可以增智长才、厚德明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其实是一个

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它扩大了人的精神空间与思想容量,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境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界更加升华,心灵更加纯洁。所有的知识、智慧、才干、本领都是通过勤奋学习得来的。正如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的:“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

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

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

青少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少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任何一

个创新创造,都需要更多的知识去支撑。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不断磨砺中总结

出来的成长经验。学习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时期在成长之路上,

总会有许多困惑、许多烦恼、许多选择。当面临人生困惑的时候,用学习去启迪智慧、找寻答案。

只有学习,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④我们要胸怀使命去学习。把学习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以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来激励

自己。要通过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要带着思

考去学习。“学而不思则罔”“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的要义,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更要善于

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满足于获取碎片化的知识,而要追求知识的“本真”与整体。在学习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善于“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才能获

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学习一定要持有恒心。“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学习不是一时兴起,必须成为一种习惯,要认真地加以培养。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碎片

化阅读和短视频浏览极为方便的当下,学习要有一股持之以恒的韧劲,远离浮躁、宁静致远,不走

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才能从持续的学习中获益。

⑤恰是一生好年华,正是发奋学习时。青少年时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每个人

都可以通过勤奋学习,塑造优秀的人格,练就过硬的本领和才干,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广大青年

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态度,作为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就能让学习的灯塔始终照亮人生

前行的道路。(作者:廉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9日)

【文本二】

“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语出荀子《劝学篇》。“蹉步”用来形容十分微小的距离。古

人将人在行走时抬起一次脚称为“度”,抬起两次脚称为“步”,因此度为半步。这句话的意思

是,如果不去积累脚下一步半步的距离,就不可能行至千里之外。相对于孟子的“性善论”而言,

荀子的理论更注重后天教化对人的影响,提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即想成为有修为的君

子、圣人,就必须通过后天的不断积累,才有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这一点上,荀子与

孔子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孔子在《论语》中也有诸如“学而时习之”这样的观点,强调不断积累

与勤奋学习。

(作者:黄竞欧《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0日)

9.下面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强调自觉加强学习,多读有字之书要积累厚实的学识基础,多读无字之书要接触、

认识社会生活、研究、把握实际,不断增强本领。

B.文本一第⑤段论述青少年正是发奋学习,苦练本领、增长才干、塑造优秀人格的黄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金时期,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勤奋学习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

C.文本二荀子否定孟子的“性善论”,强调后天努力“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说,

如果不去积累脚下一步半步的距离,就不可能行至千里之外。

D.两则文本论述学习不能走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必须经历点点滴滴、扎扎实

实的积累过程,从不断积累与勤奋学习中获益。

10.请简要梳理文本一的论证思路。(4分)

11.两文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你结合文本探究。(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11分)

(甲)出师表(节选)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鸳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二致的一项是(2分)

A.先帝不以臣章副B.由是鹿叔,遂许先帝以驱驰

C.非波疝无以明志D.盛躁则不能治性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受任于败军之际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B.还宇旧都皆以美宇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此臣所以报先帝市忠陛下之职分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14.请结合甲文本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5.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表文,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

B.甲文追述了三段往事: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北上兴复汉室。

C.乙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须谨记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D.甲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乙文在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共4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16.下列诗句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感情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小住京华)

B.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

C.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

D.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十五从军征》)

1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对仗工整,比喻巧妙。请选择其中的一种修辞

并赏析其妙处。(2分)

四、名著阅读(4分)

18.小豫向大家分享了《骆驼祥子》,祥子不幸的命运让大家叹惋。大家假设下列名著中的人物

能跨越时空来为祥子献计献策,帮助祥子走出人生的低谷。请参照示例,从中任选一位人物,

写出其建议。

示例:《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尼摩:祥子,你可以振作起来。生活中常会遇到像孙侦探那样的坏人,如果你不屈从他,

像我一样勇敢反抗,让他们付出代价,他们就不敢侵占你的劳动成果了。

A.《简爱》简爱B.《儒林外史》王冕

五、作文(50分)

19.2024年元旦来临之际,学校团委在校园放置了一个宣传展板,并计划在学校公众号上推送

“青春”主题系列内容,故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请你结合下面展板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