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枣树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枣树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枣树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枣树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枣树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本文件确立了枣树桃小食心虫(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综合防控技术的技术流程,规定了综合防控技术的主要技术步骤,描述了综合防治技术的追溯记录。相似生态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技术流程图枣树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枣树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流程图5防控原则具体原则如下:a)预防为主,综合防控;b)农业防控为主,合理使用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科学使用化学防控。6枣树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及周年发生规律枣树桃小食心虫在枣园每年发生1~2代,形态特征和周年发生规律见附录A、附录B。7虫情调查7.1越冬幼虫出土量调查4在果园内选取5株为调查树,平整地面。在每株树冠投影范围内均匀放置10~15块瓦片。从5月中旬开始,每2d调查一次瓦片附近幼虫出土情况。观测到第一只出土幼虫后,改为每天统计出土幼虫数,直至幼虫出土结束。7.2成虫消长动态调查在5月下旬,将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器悬挂于枣树外围开阔的树荫处,高度1.5m左右。在枣园设置3~5个性诱剂诱捕器,间隔不少于50m。性诱剂诱芯一个月更换一次,直到成虫羽化结束,黏胶板上虫量太多或粘性减低时及时更换。诱捕器每2d统计一次,记录虫口数和诱芯更换日期。8防治适期防治适期见附录C。9综合防控技术9.1农业防控9.1.1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建园时避免与苹果、梨、山楂、石榴等共同害主果树混栽。9.1.2清理虫源幼虫入土越冬前,捡拾树下虫果、烂果等,集中深埋。9.1.3深翻灌水落叶后至封冻前,及越冬幼虫出土前,深翻树冠投影范围20cm~30cm的土壤,并大水漫灌,破坏越冬场所,消灭越冬幼虫。9.2物理防控9.2.1树盘覆膜越冬幼虫出土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覆盖地膜,阻止幼虫出土。地膜与树干接合处压紧并用胶带密封缠紧,压缝处交叠,用铁卡子固定,膜边缘用土压实。9.2.2糖醋液诱杀5月下旬,以红糖:醋:水=1:2:20配比糖醋液,装入剪去上半部分的饮料瓶中,悬挂于树冠外围51.5m处,诱杀枣树桃小食心虫成虫。每667㎡均匀悬挂6个~7个糖醋液诱杀瓶,每10d~15d更换一次。9.2.3性诱剂诱杀成虫始盛期,在枣园树冠外围1.5m处悬挂内含桃小食心虫诱芯的水盆诱捕器或三角黏胶诱捕器,一个月更换一次诱芯。每667㎡等距离悬挂诱捕器5个~8个。水盆诱捕器内加0.1%洗衣粉水,诱芯固定于液面上1cm处,液面下降时及时补加液体。黏胶诱捕器中诱芯用细铁丝固定在黏胶板中心,黏胶板上虫量过多或失去粘性时,及时更换粘虫板。9.3生物防控9.3.1保护天敌枣园自然生草,或种植白三叶等功能植物,保护、增加如赤眼蜂、甲腹茧蜂、中国齿腿姬蜂等天敌种类和数量。采取关键期防治,减少药剂防治次数。天敌发生高峰期禁止打药。9.3.2微生物防治在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前,地面喷施白僵菌或绿僵菌,每667m2使用2kg,加水200kg喷于树盘下。或者在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前或脱果入土始盛期,地面喷施昆虫病原线虫—芫菁夜蛾线虫或异小杆线虫,每667m2施入约1亿头线虫,喷施线虫之前或之后应马上灌水。9.4药剂防治9.4.1地面施药9.4.1.1药剂选择可选择4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9.4.1.2施药方法在越冬幼虫出土始盛期施药。药剂稀释后均匀喷于树盘地面,或将药剂喷于细沙土上,吸附、拌匀后撒施,然后浅锄使药与土混合。9.4.2树上喷药9.4.2.1药剂选择6可选择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4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倍液。9.4.2.2喷药方法在卵始盛期进行树上喷药。应选择晴天清晨迷雾式喷洒,喷雾后如遇降雨影响防治效果,应及时补喷。桃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果园,间隔7d~10d后再喷药1次~2次。10追溯方法在执行第7、8、9章所规定的各个阶段的程序指示过程中,记录并保持以下内容。——执行各个阶段程序指示的人员姓名。——记录了出土幼虫数、诱捕器虫口数。——记录了诱捕器诱芯更换日期。——记录了农药使用时间、种类和次数。7(资料性)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A.1卵红色,近孵化时呈暗红色,椭圆形,长0.40mm~0.41mm,宽0.31mm~0.36mm,表面密布椭圆形纹,顶端环生2~3圈“丫”状刺。A.2幼虫幼虫乳白色或橙黄色,老熟后转变成桃红色,体长13mm~16mm,头及前胸背板暗褐色,前胸K毛群有2根刚毛,腹足趾沟排成单序环,无臀栉。A.3夏茧夏茧呈纺锤形,长7.8mm~9.9mm,宽3.2mm~5.2mm,丝质轻薄,粘有土粒,一端有羽化孔,幼虫在茧内化蛹。A.4冬茧冬茧也叫越冬茧,呈扁圆形,长4.5mm~6.2mm,宽3.2mm~5.2mm,质地较致密,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A.5蛹刚化蛹黄白色,近羽化时灰黑色,长6.5mm~8.6mm,蛹壁光滑无刺。A.6成虫雄虫灰白色,体长5mm~8mm,翅展13mm~18mm。前翅中央近前缘处有一蓝黑色的近似三角形大斑,翅基部至中部有7簇褐色斜立的鳞片丛,后翅灰色。雌虫体型较雄虫稍大,体长7mm~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