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考物理复习:内能-人教版_第1页
四川中考物理复习:内能-人教版_第2页
四川中考物理复习:内能-人教版_第3页
四川中考物理复习:内能-人教版_第4页
四川中考物理复习:内能-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热学第一篇过教材考点透析第二章

能第二部分热学第一篇过教材考点透析第二章内栏目导航考点精析四川中考真题精练常考点突破实验突破2018年迎考特训考点梳理挑战中考冲刺名校栏目导航考点精析四川中考真题精练常考点突破实验突第3

页考点梳理考点精析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常考点】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分子直径以___________来度量.分子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10-10m第3页考点梳理考点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常考点】第4

页2.扩散现象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间都可以发生,扩散速度与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之间扩散得最快,_______之间扩散得最慢.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之间有_______.(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气体固体温度固体间隙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气体第4页液体气体固体温度固体间隙 不停地做无规第5

页易错点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体、气体对流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机械运动的结果.(1)分子热运动的例子:①闻到鲜花的香味.②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变黑.③把盐倒进水里,整杯水都变咸了.④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2)机械运动的例子:①尘土飞扬.②烟雾缭绕.③风吹草动.④沙尘暴.⑤擦黑板时粉笔灰掉落.

第5页易错点第6

页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表现为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表现为_______(固体很难被拉伸).当分子间的距离很远时,作用力就变得__________,可以忽略(气体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引力斥力斥力引力十分微弱第6页引力斥力斥力引力十分微弱第7

页考点二

内能【难点】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能量单位都是___________.5.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动能分子势能焦耳(J)

内能是无条件地存在着第7页动能分子势能焦耳(J)内能是无条件地存在着第8

页6.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_______: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_______: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_______: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__________: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温度质量材料存在状态第8页温度质量材料存在状态第9

页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静止),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机械能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但在任何条件下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内能,内能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温度质量材料存在状态第9页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第10

页7.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_______的.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做功热传递等效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从外界吸热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向外界放热第10页7.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_________和第11

页第11页第12

页9.温度、热量和内能间的关系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第12页9.温度、热量和内能间的关系第13

页易错点(1)只有在__________时,物体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谈_______才有意义.因此,可以说“物体的温度高或低”,“物体的内能大或小”,但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多或少”,也不能说“温度越高,热量越大”.因为这两句话没有涉及热传递.(2)由Q=cmΔt可知,在______________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和它的温度变化量Δt成正比关系.热传递内能热量c和m都一定第13页易错点热传递内能热量c和m都一定第14

页(3)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传递过程,在热传递时,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等于它传递的热量,所以不能说“吸收热量多的物体内能大”,只能说“在热传递时,吸收热量多的物体内能增加大”,同样也不能说“内能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4)物体的内能大小不仅与其温度高低有关,还跟物体的质量(或分子数)有关,因此,不能说“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一定越大”.在物态转化时,物体内能改变了,但温度可以不发生改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使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不变.第14页(3)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传递过程,在热传递时第15

页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第15页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第16

页考点三

比热容【常考点】10.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它跟物体的_______、是否____________、温度高低等因素无关.它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__________.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比热容也不同,如冰和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很大,可用来降温或取暖.另外,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量,温度变化不大,有利于调节气候.特性质量吸热或放热J/(kg·℃)

质量为1kg的水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第16页考点三比热容【常考点】特性质量吸热或放热第17

页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应用实例作为冷却剂或取暖①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②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③给发动机降温的水箱.④降温吸热的物质采用比热容较大的水作冷却剂调节气候①夏季沿海地区的温度要比市区温度低.②修建人工湖减轻热岛效应第17页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应用实例作为冷却①冬季供热用的第18

页11.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Q放=____________.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考虑热量的损失,则高温物体所_______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所_______的热量.cm(t-t0)

cm(t0-t)

放出吸收第18页cm(t-t0)cm(t0-t)放出吸收第19

页考点四

常考图片均匀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第19页考点四常考图片均匀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第20

页分子势能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做功内能第20页分子势能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做功内能第21

页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内能白雾对外做功降低减少第21页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内能白雾对外做功降低减第22

页常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尘土飞扬

B.落花纷飞C.雪花飞舞

D.满屋飘香常考点突破D

第22页常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常考点突破D第23

页点拨:尘土、落花、雪花不是分子,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满屋飘香,是香气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解题指导分子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见P17考点梳理.

第23页第24

页常考点二

温度、内能和热量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B

第24页常考点二温度、内能和热量B第25

页点拨: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A错误.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故B正确.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故C错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故D错误.解题指导温度、内能和热量之间的关系见P17考点梳理.

第25页第26

页常考点三

公式Q=cmΔt的应用

(2017·四川德阳中考)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

℃,吸收的热量为1.26×105

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

J/(kg·℃).小于4.2×103

第26页常考点三公式Q=cmΔt的应用小于4.2×1第27

页第27页第28

页解题指导第28页解题指导第29

页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突破命题点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可以使两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也可以使两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2.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必要时根据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分析.3.相同加热方式,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热量相同.4.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比较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5.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6.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第29页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突破命题点第30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

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__℃.(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_倍.质量等于60

2

第30页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第31

页拓展考查:(4)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5)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吸收相同的热量控制变量法第31页吸收相同的热量控制变量法第32

页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1.(2017·成都中考A卷)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D.面条没有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四川中考真题精练A

第32页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四川中考真题精练A第33

页2.(2017·泸州中考)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吸热能力比水强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C

第33页C第34

页3.(2016·达州中考)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用零下18

℃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D.六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第34页D第35

页4.(2016·绵阳中考)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5.(2016·攀枝花中考)端午节吃粽子,会闻到粽子的清香,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两块表面干净的铅互相压紧能够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D

扩散引力第35页4.(2016·绵阳中考)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第36

页考点二

内能1.(2017·广元中考)以下几条摘录出自小李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学习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能够在固体中发生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不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

第36页考点二内能B第37

页2.(2017·眉山中考)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A

第37页A第38

页3.(2017·绵阳中考)如图所示,酒精灯对烧杯中一定质量0

℃的冰水混合物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状态,冰和水的总内能不变B.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机械能增加C.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不变D.沸腾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减少D

第38页3.(2017·绵阳中考)如图所示,酒精灯对烧杯第39

页点拨:冰是晶体,由于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冰水混合状态,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始终保持0

℃不变,故A错误.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热量,水的内能增加,但机械能不变,故B、C错误.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水的质量减小,所以水的内能减小,故D正确.第39页第40

页4.(2016·泸州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塞子的_______能.这个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工作时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过程一样.汽油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用水来冷却发动机以确保其正常工作,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大的特点.机械5.(2016·广元中考)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一小块晶体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不变,其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做功比热容温度增大第40页4.(2016·泸州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第41

页考点三

比热容1.(2017·自贡中考)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作冷却剂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C

第41页C第42

页2.(2017·成都中考A卷)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D.2

kg的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4.2×105

JD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水4.2×103水银0.14×103酒精2.4×103沙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冰2.1×103铜0.39×103第42页2.(2017·成都中考A卷)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第43

页3.(2016·内江中考A卷)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B.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D

第43页3.(2016·内江中考A卷)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第44

页4.(2016·成都中考B卷)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A

第44页A第45

页5.(2016·攀枝花中考)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c水>c铜,不计热损失),则(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C

第45页C第46

页6.(2016·绵阳中考)将一温度为20

℃、质量为4.2

kg的铁块的温度升高到80

℃,需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J的热量.然后将其放入一个装有温度为10

℃、质量为1.15

kg的水的量热器中,最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忽略量热器吸热,c水=4.2×103

J/(kg·℃),c铁=0.46×103

J/(kg·℃)]点拨:由吸热公式Q吸=c铁mΔt可得铁块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c铁mΔt=0.46×103

J/(

kg·℃)

×4.2

kg×(80

℃-20

℃)=1.159

2×105

J.根据热平衡方程Q吸=Q放,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铁块放出的热量.设最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到t

,则c水m水(t-10

℃)=c铁m铁(80

℃-t),解得t=30

℃,最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到30

℃.1.1592×105

30

第46页1.1592×10530第47

页7.(2017·眉山中考)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相同,然后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来完成探究实验.质量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第47页7.(2017·眉山中考)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第48

页(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____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4)由图象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J/(kg·℃).水较大2.1×103

第48页(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第49

页第49页第50

页一、选择题1.(2017·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C

2018年迎考特训挑战中考第50页一、选择题C2018年迎考特训挑战中考第51

页2.(2017·江苏泰州中考)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D

第51页2.(2017·江苏泰州中考)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第52

页3.(2017·甘肃天水中考)如图所示,对于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C

第52页3.(2017·甘肃天水中考)如图所示,对于图中第53

页4.(2017·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B

第53页B第54

页5.(2017·天津中考)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C.汽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第54页B第55

页6.(2017·湖北宜昌中考)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含量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A

第55页A第56

页二、填空题7.(2016·湖南株洲中考)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分子间存在引力大于第56页二、填空题分子间存在引力大于第57

页8.(2017·江苏宿迁中考)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_

(选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增加做功热传递第57页8.(2017·江苏宿迁中考)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第58

页9.(2017·黑龙江大庆中考)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球.10.(2017·重庆中考)在“母亲节”这天,小唐同学为妈妈炖了一碗排骨汤,然后用盆子装了5

kg的水,将装汤的碗放在水中进行冷却.小唐同学用水进行冷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大.过了一会儿,水温由20

℃升高到25

℃,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c水=4.2×103

J/(kg·℃)]不变吸热铝比热容1.05×105

第58页9.(2017·黑龙江大庆中考)水沸腾过程中的温第59

页三、实验与探究题11.如图所示为同学们探究水和砂石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两次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是相同的.(1)实验中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比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两种物质吸热的多少.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的长短(2)若试管中盛砂石过少,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实验带来的不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计示数上升快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不方便第59页三、实验与探究题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的长短(2第60

页(3)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表一表二实验次数物质质量/g升高5℃所用的时间/s升高10℃所用的时间/s升高15℃所用的时间/s1水202755832砂石401226361kg某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水砂石270g60q第60页(3)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实验物质质量/g升第61

页①分析表一中的数据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②设酒精灯1

s内供给的热量为q,加热过程中能量损失不计.结合“升高5

℃所用的时间”一列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

kg的水和砂石升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