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_第1页
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_第2页
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_第3页
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_第4页
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内容

第一章:路基施工

第二章:路面

第三章:涵洞通道

第四章:桥梁

第五章:预应力施工”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1

内容

第一章:路基施工

第二章:路面

第三章:涵洞通道

第四章:桥梁

第五章:预应力施工内容

第一章:路基施工

第二2第一章:路基施工第一章:路基施工3案例1:某高速公路2005年9月经理部人员与驻地办监理例行检查工地时,发现K100+430~460右幅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两条纵向裂缝(不连续),裂缝宽约5mm。通过查看图纸,发现该路段为半填半挖路基,右幅为挖方,挖方高度1~2米。裂缝出现在右幅挖方段,该挖方段的土质为案例1:某高速公路2005年9月经理部人员与驻地办监理例行4高液限土,路槽80cm范围内已换填砂性土,返工后发现裂缝为路槽80cm以下的原地面开裂滑移。2005年11月将该段路基挖开至90区顶后分层重新填土,并在每两层(每层20cm)布设一层土工格栅,填至路槽后再重新铺筑水泥稳定底基层、上下基层。目前路基稳定未出现新裂缝。高液限土,路槽80cm范围内已换填砂性土,返工后发现裂缝为5案例2:某高速公路例行检查工地时,发现K107+000~165左幅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一条纵向裂缝(开始不连续,几天后发现连续),裂缝宽约5~10mm。该路段为半填半挖路基,填方高度2~16米,左幅为填方路段,填土前清淤彻底,回填砾石土。案例2:某高速公路例行检查工地时,发现K107+000~166裂缝初步认为是因为填土太高施工后路基不均匀沉降所致。2005年11月在该段路基外增设反压护道,并将该段路基挖开至90区顶后分层重新填土,并在每两层(每层20cm)布设一层土工格栅,填至路槽顶。路面结构经总监办领导同意作为柔性路面试验段。裂缝初步认为是因为填土太高施工后路基不均匀沉降所致。20057路面结构经总监办领导同意作为柔性路面试验段。路面结构修改如下:沥青面层按原设计不变,下封层为单层热沥青表处,基层与垫层变更为:ATPB(10cm)+级配碎石(20cm)+碎石垫层(20cm)+碎石调平层(7cm)。路面结构经总监办领导同意作为柔性路面试验段。路面结构修改如8案例3:某高速公路例行检查工地时,发现K107+415~455左幅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一条纵向裂缝(不连续),裂缝宽约3mm。该路段填土高6~13米。虽然路基填土前按设计要求在原地面挖了台阶,90区、93区顶也按设计要求布设了土工格栅,但因填土太高导致施工路案例3:某高速公路例行检查工地时,发现K107+415~459基不均匀沉降。2005年9月将该段路基挖开至90区顶后分层重新填土,并在每两层(每层20cm)布设一层土工格栅,填至路槽后再重新铺筑水泥稳定底基层、上下基层。基不均匀沉降。2005年9月将该段路基挖开至90区顶后分层10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但事出的原因却都是路基处理不当,这就要求项目领导与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对于不良地质的路基,就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多以变更形式上报,对于监理不予以批准的变更也需保留相关资料,以便日后出现质量问题能分清责任进行索赔。以上三个案例都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但事11案例4:京福高速公路XXX合同段2003年6~9月因技术交底不明确、测量放样失误导致K314+720~K314+995段路肩墙和拱型骨架护坡拆除返工,直接经济损失32000元。案例4:京福高速公路XXX合同段2003年6~9月因技术交底12案例5:2007年8月某高速公路路基发生裂缝基底开裂深度浆砌片石护坡破坏案例5:2007年8月某高速公路路基发生裂缝基底开裂深度浆砌13项目采取的处理措施打木桩铺设土工格栅,逐层回填土项目采取的处理措施打木桩铺设土工格栅,逐层回填土14第二章路面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15案例1:2001年,某二级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1公里半幅间断返工。案例2:2001年,某二级公路测量控制失误,水泥稳定基层顶面低于设计标高,造成路面面层砼厚度过厚,数量增大,经济损失严重。案例1:2001年,某二级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质量不符16案例3:2002年3月,某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发生开裂、沉陷、泥浆等早期损坏,进行返工、修补面积达22232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33.9044万元。案例4:2003年4~7月,某高速公路K211+100~K214+680段级配碎石底基层出现表面松散、不板结,弯沉达不到案例3:2002年3月,某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发生开裂、沉陷、17要求,需进行返工处理,直接经济损失155602元。K215+400~K215+750段右幅水稳基层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返工处理,直接经济损失42979元;水泥砼面层试验路(K216+840~K217+000)达不到规范要求,返工处理40m,直接经济损失24693元。要求,需进行返工处理,直接经济损失155602元。K21518案例5:2005.8.25某高速公路K17+700~+800、K18+320~+370段水泥稳定底基层表面脱料,钻芯取样局部不成型,芯样不密实,底部松散。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案例5:2005.8.25某高速公路K17+700~+819第三章涵洞通道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20案例1:2001年下半年,某高速公路K207+600通道墙身砼施工违规,外观质量低劣,返工6米墙身,经济损失20000元。案例1:2001年下半年,某高速公路K207+600通道墙身21案例2:2006年4月17日至20日,经交通工程质量检验中心用雷达检测仪对某高速公路K180+570盖板通道、K161+880与GK167+535盖板涵基础钢筋数量与其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进行检测时,发现每节基础钢筋的埋设才9~14根不等,所检测部位基础钢筋安装数量未达到设计要求的20%。案例2:2006年4月17日至20日,经交通工程质量检验中22由基础面往下凿除30cm厚浇砼,凿除宽度范围为涵洞净宽范围、长度范围为整个涵长范围;然后按20cm间距两层水平钻洞穿过墙身,布设Φ22钢筋穿过墙身,洞内净宽范围内进行布设(间距10cm);后用高强水泥浆压浆使墙身内钻开的洞填塞密实;再用C30砼浇筑已凿除的30cm厚基础顶面部分。由基础面往下凿除30cm厚浇砼,凿除宽度范围为涵洞净宽范23案例3:2006年3月15日某高速公路GK179+727盖板涵路线中线左侧的左起1-4幅基础和墙身出现不同程度向左滑移,导致沉降缝裂开,基础偏位,涵洞整体不合格,将已安装上去的盖板吊走,直接在原址处填土,原墙身与基础埋于土中。移位至K179+515填挖交界处地基承载力较好位置重做一盖板通道。案例3:2006年3月15日某高速公路GK179+727盖24以下是几组施工现场的照片色泽不均匀的盖板底以下是几组施工现场的照片色泽不均匀的盖板底25通道墙身严重错缝、错台通道墙身严重错缝、错台26第四章桥梁第四章桥梁27案例1:2000.11~2001.8梧州某二级公路K7+575大桥0#台、6#台、1#墩、5#墩轴线发生偏位,最大达20cm。对1、2、5、6孔空心梁进行拆除后进行纠偏加固,纠偏加固费用336万元,K10+494合水中桥1#、2#墩和3#台出现倾斜,最大偏移为17.5cm,进行加固处理,加固费用90万元。案例1:2000.11~2001.8梧州某二级公路K7+5728根据自治区交通厅交基建函[2003]915号文批复的自治区公路局《关于大新大桥、合水中桥墩台偏移原因、责任分析与责任追究建议的请示》中的意见:①施工单位由于在施工中没有与时报告已发现的质量问题,使加固处理难度和经济损失增大、工期延长,承担上构与引道拆除恢复的全部费用27.1617万元;②合水中桥加固费用共50.2723万元,施工单位承担50%,即25.1362万元。根据自治区交通厅交基建函[2003]915号文批复的自治29案例2:2003.3~2003.6某预制场预制的40m预制空心梁侧面波纹管下砼不饱满,有空洞,造成报废11片梁,损失约84万元。根据事故会议上级领导表态,该事故责任设计施工单位各负50%的责任。案例2:2003.3~2003.6某预制场预制的40m预制30案例3:2003年9月福建某高速公路洪溪大桥在T梁负弯矩区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封张拉槽等工序施工中,弄虚作假,偷工减料,部分钢铰线未穿进波纹管或未进行张拉就压浆、封锚,造成恶劣的质量事故,影响极坏。直接经济损失170万元。相关责任人员处理情况:项目副经理2年内不得任项目经理,5年内不得评职,行政记案例3:2003年9月福建某高速公路洪溪大桥在T梁负弯矩区预31处分,罚款5万元;项目总工2年内不得任项目经理,5年内不得评职,罚款3万元;项目经理2年不得任项目经理,5年内不得评职,罚款3万元;现场施工负责人罚款1万元;大桥质检工程师记大过,5年内不得评职称,罚款3万元;大桥质检员3年内不得评职,罚款3000元;现场施工员记过处分,罚款1万元;项目指导员罚款1万元。处分,罚款5万元;项目总工2年内不得任项目经理,5年内不得评32案例4:2004年7月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交底不彻底,日常管理流于形式,7月19日凌晨1点,该合同段预制场存放的40mT梁因支撑不稳,导致4片梁发生倾倒,造成梁开裂报废,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案例5:2004年10月某桥右幅3#墩墩柱(高42.5米)施工完后发现自基础面至17.5米的墩身正常,从17.5米到32米处偏位最大达10cm左右,直接经济损失18.7万元。案例4:2004年7月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交底不彻33案例6:2005年10月11日某高速公路大桥左5-3#桩基在距桩顶24.46~25.20米段砼胶结不均匀,经超声波检测定为Ⅲ类桩直接经济损失2.8万元。2005.10.6某高速公路大桥6–2#桩顶设计标高下16.9m处50cm厚范围桩基存在缺陷,主要是局部存在夹层现象,超声波检测为3类桩,直接经济损失2.7949万元。案例6:2005年10月11日某高速公路大桥左5-3#桩基34案例6:2005.12.19某高速公路特大桥6–4#桩顶设计标高下5m处61cm厚范围桩基存在缺陷,主要是局部存在夹层现象,超声波检测为3类桩,直接经济损失1.3820万元。案例6:2005.12.19某高速公路特大桥6–4#桩顶设35几组施工现场桥梁照片几组施工现场桥梁照片36人行道栏杆地伏不密实防撞墙线条不平顺人行道栏杆地伏不密实防撞墙线条不平顺37第五章

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第五章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38案例一产品质量

第一、背景某高速公路大桥为T型连续刚构桥,在大桥合拢后进行底板束张拉,当张拉力达到100%时,退出千斤顶便发现锚板有凹陷现象,越陷越深,锚垫板周边砼也随后出现了开裂。案例一产品质量第一、背景39第二、原因分析出现凹陷现象是在张拉应力达到设计值才出现的,而且在锚垫板周围没有出现砼粉碎的现象,这表明锚下砼是密实的。第二、原因分析40第三、现场见证当将破损的锚垫板凿出来后,便发现锚垫板开裂口上有气孔和沙眼,这表明造成张拉后锚板凹陷开裂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的质量问题。第三、现场见证41第四、处理措施1、当出现凹陷后尽快将钢束逐级松张,松张原则应左右钢束都应对称逐级松出钢束,在松张过程中锚后严禁站人。2、当钢束松完后,将锚下开裂砼完全凿除,恢复锚下钢筋和锚垫板后浇注高标号砼,一般为环氧树脂砼。3、加工钢板或钢环,增强锚垫的应力传递。第四、处理措施42案例二锚下钢筋少放或漏放第一、背景在某高速路上一座连续箱梁在进行整联张拉时,当张拉力刚达到60%时,突然锚下砼开裂,锚板凹陷。案例二锚下钢筋少放或漏放第一、背景43第二、原因分析张拉力远远未达到设计值就出现砼开裂,而且锚下砼完全粉碎,说明锚下砼完全未能承受相应的压应力。第二、原因分析44第三、现场见证张拉前进行箱梁砼强度检测为53MPa,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张拉。进行钢筋安装的质检和验收,致使桥台端边腹板漏了9条N13箍筋。第三、现场见证45第四、处理措施将钢束松张,凿除开裂砼,恢复锚下钢筋,加入漏放钢筋,浇注环氧树脂砼。在旧砼打入锚固拉杆至腹板外侧,待砼强度达到后,在张拉前在腹板外侧贴上钢板,用拉干逼紧方可张拉。第四、处理措施46案例三管道、钢筋安装不规范

第一、背景某高速公路大桥为T型连续刚构桥,在大桥合拢后进行底板束张拉,当底板管道张拉完成到70%时,底板跨中处出现了开裂现象。案例三管道、钢筋安装不规范第一、背景47第二、原因分析开裂后整块开裂,空洞,说明底版保护层脱空,也表明在张拉时有一种向下的力迫使砼脱开,我们认为是一种径向力的作用致使的。第二、原因分析48第三、现场见证敲除空块后发现:1、管道互相挤压不顺;2、底板连接上下层钢的勾筋很少,局部甚至没有。第三、现场见证49第四、处理措施1、加入勾筋;2、灌入植筋胶;3、做好抗拔试验。第四、处理措施50第五、管道错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