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_第1页
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_第2页
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_第3页
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_第4页
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应急管理与救护常识[1]应急管理与救1

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工作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三个特别”企业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热点媒体报道焦点“三个点”为什么要学习“应急管理”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工作特别紧迫“三个特别”企业工作重点目录应急管理理论及案例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应急管理理论介绍应急管理机制及内容危机处置流程目录应急管理理论及案例分析应急管理的定义应急管理(英文为EmergencyManagement,也可以简写为EM)是为了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危害,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应对、控制和处理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应急管理的定义应急管理(英文为EmergencyManag现代

以往事后处置单一、不成体系只注重单一环节事前事中事后多元化、体系化注重体系的各个环节事前事后事中应急管理体系

人类从灾难中学习,不断积累、总结,逐渐从单一的事后处置,发展到事前、事中、事后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随着应急管理从理论到实践迅速发展完善,应急管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应急管理的发展过程现代以往事后处置事前事中事后事前事后事中应急管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案三制”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以及大型集会活动应急预案六个层次应急管理机制涵盖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主要包括预防准备、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决策指挥、公共沟通、社会动员、恢复重建、调查评估、应急保障等内容。我国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以相关单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案三制”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应急管理所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本课程只专注EHS突发事件的管理EHS突发事件主要是指人为原因造成的EHS紧急事件,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应急管理所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

突发事件分级及原理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影响范围危害/损失程度扩散要素时间要素事件要素

认知程度社会影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度资源保障度管理要素突发事件分级及原理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Ⅳ级-蓝立即可控Ⅲ级-黄立即可控Ⅱ级-橙短期可控Ⅰ级-红不可控级别发展势态仅员工可能场外可能场外公众人员影响没有准备物资准备接受接受外部资源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危害程度不同级别事故的特点Ⅳ级-蓝立即可控Ⅲ级-黄立即可控Ⅱ级-橙短期可控Ⅰ级-红不可

一是在毫无预见的状态下突然发生,发端偶然用常规性规则很难判断;二是发展迅速,瞬息万变,在各种诱因的的作用下,事故可能出现次生、衍生、耦合、变异和扩大等等变化,而且常常是“第一次”,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和经验性的知识可用,一旦触发则蔓延迅速,甚至失控而造成危机。

重大事故的破坏性不仅表现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还可能对社会基本价值和公共行为准则构成严重威胁,其破坏力有时远远超过事故本身释放出的原始能量。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紧迫性、不确定性和严重破坏性特征一是在毫无预见的状态下突然发生,发端偶然用常规性规则很难判事件、灾难、危机“三者”关系示意图事件灾难危机事件、灾难、危机的关系,是灾害程度及负面影响不断加深的过程。应急响应危机处置应急准备处理得当本课程只专注应急响应及危机处置11事件、灾难、危机“三者”关系示意图事件灾难危机事件、灾目录应急管理理论及案例分析应急管理机制及内容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应急管理预案及演习应急响应的主要内容危机处置流程目录应急管理理论及案例分析早期预警有备无患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控制局面防止危机属地为主资源共享第一响应快速处置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原则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早期预警安全第一控制局面属地为主第一响应统一指挥原则应急突发事件及应对研究—4R理论突发事件及应对研究—4R理论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日常期警备期响应期初期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重建及恢复期预防对策强化意识宣教培训编制预案组织演习能力评估早期发现预测预警警报发布启动准备紧急联络后果预测预案启动救援展开事故后果判定救援效果把握扩大应急对策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受灾情况分析生活物资管理恢复对策、规划避难所运行安置生活恢复生产恢复生态恢复过程总结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日常期警备期响应期重建预防对策早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时应考虑的要素构建机构筹措资金保证资源形成制度研究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层级平行临时预算保险专款人力物资心理法律规章预案引导舆情了解机理清楚演变设计结构完善机制实现功能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时应考虑的要素构建机构筹措资金保证资源形成制应急响应治安警戒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抢险环境保护事态监测新闻发布公共信息外部联系疏散安置资源保障机构设置及内容资源装备标准计划支持平台设计标准标准操作程序演练及设计方案能力评估指标能力评估方案资源装备评估指标现场指挥部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事故指挥系统(ICS)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治安警戒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抢险环境保护事态监测新闻010302预测预警

预案应急保障0405应急培训

应急演练

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协调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不够风险评价能力不足不规范不务实不宣传不修订不平衡不演练实效性差不到位投入少时效性差认识不够资源配置优化不足培训不成体系知识普及程度低从业人员技能低不重视不支持重形式轻效果投入多效果差认识不到位最常见的问题010302预测预警预案应急保障0405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常导致事故灾难升级

为什么一场火灾会导致120人死亡?吉林德惠禽业的应急保障能力极低,是导致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常导致事故灾难升级为什么一场火灾会导致12开展应急能力评估是当务之急

1、法的要求2、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3、现代应急管理科学从理论发展到实践应用的必然过程4、应急管理走科学化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5、“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贯彻执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号):应急预案的评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要在做好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分级制定应急预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25号):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或论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和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并落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6、实现应急管理战略上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7、应急管理战术的需要,实现知己知彼开展应急能力评估是当务之急1、法的要求2、事故应急救援的

1997年,美国率先开展应急能力评价,创建应急管理准备能力评估程序CAR,如今已到2000年版本.应急能力评价是动态监测应急管理及救援能力的“检测仪”,在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应用。

应急能力评价的兴起1997年,美国率先开展应急能力评价,创建应急管理准应急能力评价

应急能力评价:是从事前、事中、事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全过程进行考虑,针对应急管理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获取定量的能力指数,最终对应急能力做出科学准确的定性结论,找出应急管理系统的不足和漏洞,并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及救援能力。概念特点知己知彼作用何为应急能力评价应急能力评价应急能力评价:是从事前、事中、事后应对各类突发应急能力评价的三个层面应急能力评价的三个层面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简介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简介001成立评价专家组002评价方案确定003评价准备工作004A通过005现场评价000开始004B补救措施006N个职能N个属性N多个特征007初评报告008能力指数009审议初评报告YESNOYES010A通过NO010B对异议项重新评价011评价分析012评价报告013应急能力等级014专家审议016终审评价报告017后期完善018改进方案019再次评价015B完善评价报告015A通过YESNOR001应急能力评价流程001成立评价专家组002评价方案确定003评价准备工作12.2.112.2.212.2.3救援队伍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遵守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规范矿山救护队应遵守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的基本内容海上搜救、铁路、消防等专业化队伍应遵守其专业化队伍管理规范10234N10234N10234N10234N职能评价应急能力评价案例—评价内容12.2.112.2.212.2.3救援队伍危险化学品应急救4-完全有能力3-非常有能力全部能力已经达到,只需保持即可。2-较有能力1-稍有能力0-没能力N/A-不适合应急能力评价案例—评价标准高层次的能力已经具备,实现全部的能力只需有限的努力即可。基本的能力已经具备,但实现全部的能力需很大努力才能达到。有些已经取得了进展,但实现全部的能力需要极大的努力。工作没有开展,或虽做了工作,但成效甚微。免评项。4-完全有能力3-非常有能力全部能力已经达到,只需保持即可。能力等级说明应急能力评价案例—评价结论能力等级说明应急能力评价案例—评价结论事故应急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在分析事故后果和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应急对策。

事故应急预案的概念应急预案的分类综合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1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n……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按应用对象范围,可分为:应急预案的分类综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现综合应急预案的概念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综合应急预案的概念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专项应急预案的概念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专项应急预案的概念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现场应急预案的概念

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它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即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装置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等。现场应急预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场所的该类特殊危险及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

现场应急预案的概念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保证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或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并在事故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应急措施能否有效地实施,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预案及实际情况的符合及否,以及准备的充分及否。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尽量缩小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影响。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和原则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重大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作为预案制订的主要依据。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充分利用已有的预案和资料,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和原则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重大事故危预案的组成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1的程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2的程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n的程序

完整应急救援预案•••••其他辅助支持性文件和内容+按任务实施的逻辑层次预案的组成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1的程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2的程应急救援预案的重点部分包括:①计划概况:对应急救援管理提供一个简述和必要的说明(简介、有关概念、应急组织及职责等);②预防程序:对潜在事故进行确认并采取减缓事故的有效措施(危害辨识、评价和监控,制定法规、规程等);③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培训程序、演习程序等);④基本应急程序:任何事故都可适用的应急行动程序(报警程序、通讯程序、疏散程序等);⑤特殊危险应急程序:针对特殊危险性事故的应急程序(化学泄漏等);⑥恢复程序: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程序(事故调查、事故后果评价、清除及恢复等)。应急救援预案的重点部分包括:①计划概况:对应急救援管理提供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结构预案=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预案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由应急不同阶段和不同要素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结构预案=基本+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预基本预案内容预案发布令应急机构署名页方针及原则危险分析应急资源机构及职责应急教育、训练及演习及其他预案关系应急救援互助协议预案管理术语及定义法规及参考文献等基本预案内容预案发布令预案编制流程明确预案编制的必要性成立编制小组,选定负责人开始编制已有预案回顾评估应急能力危险识别与分析企业应急能力外协应急能力编制预案预案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预案编制流程预案编制流程明确预案编制的必要性成立编制小组,选定负责人开始演习的必要性

演习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应急救援机构及人员熟悉所编预案和发现预案存在的缺陷:⑴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⑵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⑶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⑷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及职责;⑸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⑹增强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提高社会应急意识。演习的必要性演习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演习班专题研讨会桌面演习竞技性演习技术演练功能演练综合演习能力规划或培训过程

演习的类型演习班专题研讨会桌面演习竞技性演习技术演练功能演练综合演习能

常用的演习类型1)桌面演习

2)功能演习

3)全面演习桌面功能全面为防止应急演习不到位或片面,三种应急演习方法应在实际中交叉进行。常用的演习类型1)桌面演习桌功能全面为防止应急演习不到桌面演习目的:在没有时间压力情况下明确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问题,锻炼演习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预案和程序中的问题,取得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结果;功能性演习和全面演习的基础。形式:通常在会议室举行;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和标准行动程序,讨论所应急采取的应急行动;讨论问题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并形成书面总结和改进建议。主要特点:是头脑和口头上“过一遍,走一遍”应急响应的场景,成本低。桌面演习目的:图片模型文字说明桌面演习场景及道具图片桌面演习场景及道具功能演习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可分为单项演习和组合演习。一般都需要调用有限的资源开展现场演习,并形成书面报告。目的是为了熟练和检验某些基本操作或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战能力。单项演习:通讯联络、通知、报告程序;资源调配,人员、装备及物资器材(装车)到位;化学监测及侦察;现场警戒;人群疏散;医疗救护;洗消去污;消防行动;公共信息传播等。组合演习:可将具有较紧密联系的多个应急功能或任务组合在一起进行演习,以加强各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性。如:化学监测、侦察及消毒去污之间的配合;警报、紧急公告、公众疏散及医疗、药品发放;扑灭火灾、堵漏、工艺处理的相互配合等。功能演习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全面演习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全面演习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来开展实战性演习,以检验相互协调的总体反应和应急能力。全面演习全面演习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全面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现场急救矿井发生水灾、火灾、爆炸、冒顶等事故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窒息、外伤等伤员。在场人员对这些伤员应根据伤情进行合适的处理及急救。救护指战员在灾区工作时,只要发现遇险受伤人员,都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一、对中毒、窒息人员的急救在井下发现有害气体中毒者时,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将伤员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安置在安全、干燥和通风正常地点。现场急救矿井发生水灾、火灾、爆炸、冒顶等事故后,可能现场急救(2)立即清除患者口、鼻内中的污物,解开上衣扣子和腰带,脱掉胶鞋。并用衣被等物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3)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神志等方面,判断伤情的轻重。

(4)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到伤员恢复自主性呼吸或真正死亡时为止。现场急救(2)立即清除患者口、鼻内中的污物,解开上衣扣子和腰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现场急救人工呼吸人工呼吸1、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借人工方法来维持伤员的气体交换。以改善肌体缺氧状态,并排除体内的CO:进而为自主呼吸恢复创造条件的一种方法。做人工呼吸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人工呼吸1、人工呼吸人工呼吸a、先将伤员搬至安全、通风良好、保暖的地方;b、平卧于平坦的硬地上或木板上:c、肩部用衣物垫高,使颈部呈过伸状态;d、解松伤员的衣扣、裤带、裸露前胸,注意保持体温;e、清除伤员口、鼻内的异物和粘液及呕吐物,确保呼吸畅通(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人工呼吸a、先将伤员搬至安全、通风良好、保暖的地方;人工呼吸f、使伤员的头部尽量后仰,使下颌角至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面,使下牙超过上牙高度;g、面部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

人工呼吸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卧压胸人工呼吸、俯卧压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好,除中毒病员外均可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第一步,使伤员仰卧,肩下垫一软枕或衣物,头尽量后仰;人工呼吸f、使伤员的头部尽量后仰,使下颌角至耳垂的连线垂直于人工呼吸第二步,操作者跪于伤员另一侧,用手帕、纱布或口罩盖在伤员口鼻上,一手自下颌处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之后仰,并使其口张开,另一手将患者鼻孔捏住,以防气体由鼻孔漏出。第三步,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气,吹毕松开捏鼻的手,让其胸廓及肺自行回缩呼气。保持每分钟16一18次,以胸廓可见扩张或听到肺泡呼吸音为有效标志。人工呼吸第二步,操作者跪于伤员另一侧,用手帕、纱布或口罩盖在现场急救人工呼吸仰卧压胸法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伤员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上身重力压伤员的胸部,挤出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如此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6—20现场急救人工呼吸仰卧压胸法现场急救人工呼吸3.俯卧压背法让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其操作方法及仰卧压胸法大致相同现场急救人工呼吸3.俯卧压背法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法体外心脏挤压是用于对各种原因造成心跳骤停的伤员进行抢救的一种有效方法。将伤员仰卧平放在硬板或地面上,救护者站着或跪在伤员一侧,两手相叠,掌根放在伤员胸骨下三分之一部位,中指放在颈部凹陷的下边缘,借自己的体重用力向下按压(图13—3—4),使胸骨压下约3—4cm,每次下压后应迅速抬手,使肋骨复位,以利于心脏的舒张。按压次数,每分钟60-80次。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法现场急救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挤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密切配合,心脏按压5次,吹气1次。按压时,加压不宜太大,以防肋骨骨折及内脏损伤。按压显效时,可摸到伤员颈总动脉、股动脉搏动,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口唇、面色转红润,血压复升。急救者应有耐心,除非确定伤员已真死,否则,不可中途停止。现场急救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挤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密切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现场急救外伤二、对外伤人员的急救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1).尽快扑灭伤员身上的火,缩短烧伤时间。

(2).检查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