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_第1页
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_第2页
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_第3页
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_第4页
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1容学习内一二四三容学习内一二四三2微课程通识模块一微课程通识模块一3感知微课程感知微课程4什么是微课程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解决一个小问题可用于网络在线学习、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或主题培训什么是微课程10分钟以内5易混淆的类型辅助教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以50分钟-1小时为单位的传统国家网络精品课程。易混淆的类型辅助教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6微课程类型

制作工具服务对象内容

长度

时间

使用

地点学生课堂微课程

录屏录像学生学科知识点大致10分钟以内学生课堂预习复习教师成长微课程PPT录像教师教育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5分钟左右教研活动学校培训网络研修家长辅导微课程PPT录像家长学生辅导家庭教育10分钟左右家庭班会家长会微课程制作服务内容长度使用学生课堂录屏学生学科教师7“微课程”发展历程美国60秒有机化学课程1993英国一分钟演讲1995美国教授提出了微课概念2008201120102012中国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创立和组织微课大赛主要以学科类微课程为主中国内蒙李玉平三小研究,微课程培训美国翻转课堂可汗学院西方片断性电视教材19802014国内微课大赛轰轰烈烈“微课程”发展历程美国1993英国1995美国200820182024/4/32024/4/29诠释

微课程是基于教学策略研究,梳理“小故事,小策略,小案例”成为脚本,借助PPT或其他制图工具,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进行的网络课程开发。

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10微课程研究特征

追问细节,提出三小研究:基于“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

回归简单,首创“微课程”、“AB案”、“微信”,让研究变得简单。

主张快乐,实践“快乐”与“体验”“嵌入”,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文化。

架构系统,系统的建构、系统彼此嵌入,通过系统让发展更平稳与持久。微课程研究特征11微课程的脚本开发模块二微课程的脚本开发模块二12脚本的概念

微课程脚本指围绕教育教学的某一主题而设计的具有通俗性、单一性、操作性、启发性的文本。

微课程脚本,主要从观察教育现象,展现教育故事,梳理教育策略,研究教育问题,积淀教育思考,促进教育成长等方面进行开发。脚本的概念微课程脚本指围绕教育教学13脚本的特点

精:都是干货,没有其它的杂质,看了就会,学了就能帮助提升绩效;深:讲明白使用的方法、步骤、注意关键点;

透:不仅仅讲怎么做,还要说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对提升绩效的好处;小:碎片化、颗粒适中。

脚本的特点精:都是干货,没有其它的杂质14脚本开发的步骤

(1)寻找素材(2)梳理价值点(3)提升价值点故事类策略类(4)形成脚本脚本开发的步骤(1)寻找素材15来源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教育书籍杂志影视作品他人或自己的成功经验脚本的来源来源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教育书籍他人或自己的成功经验脚本的来16管理类活动类课堂(设计)类策略类脚本的分类(根据内容)AB案2管理类活动类课堂(设计)类策略类脚本的分类(根据内容)AB17脚本的要素标题导入质疑过渡启示策略追问创新脚本的要素标题导入质疑过渡启示策略追问创新18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提高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班主任工作之我见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快乐批注漂流日记表扬条秘密伙伴排队三招生日谱抄书公司倒闭记……标题直观主题单一标题A案B案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快乐批注标题直观标题A案B案19盛夏的果实“把美丽拼出来”——记xx学校xx班水果拼盘大赛9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语文课,我班按计划开展了“水果拼盘制作”比赛活动。为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提前制作了课件,让孩子们了解拼盘的制作。并安排了小组长,让小组长分工组员每人带一种水果、组长带纸巾和水果刀。同学们兴趣盎然,活动时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想出了他们心中想象的创意水果拼盘。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将水果拼盘制作完成,放在教室进行展示。还将小组的“盛夏的果实”送给最辛苦的老师们品尝。

水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然而到了胡老师这里,它却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发挥到了极致,一起去看看吧。创意水果拼盘引入直接开门见山A案B案话题引入盛夏的果实“把美丽拼出来”水果是日常生活中20引入引入21过程清晰操作性强过程过程清晰过程22衔接自然引导互动过渡衔接自然引导互动过渡23梳理回顾加深印象梳理梳理回顾梳理24启发思考延伸课程启示启发思考启示25:标题直观,主题单一:引入直接,开门见山: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过程清晰,指向操作:衔接自然,引导互动:梳理回顾,加深印象:启发思考,延伸课程

脚本的特点:标题直观,主题单一:引入直接,开门见山:语言简洁,通俗易懂26微课程的制作技术模块三微课程的制作技术模块三27一、PPT微课程一、PPT微课程28基本步骤1.输入文字2.插入图片3.设置动画4.设置切换5.插入音乐6.生成视频基本步骤1.输入文字29PPT类微课程的制作技术

微课程的制作主要是依靠powerpoint2010软件,但它与平时做的PPT又有一定的区别。1.外观:背景简洁、文字精炼;2.内容:层层递进、引人思考;3.范围:突出重点、短小精悍;4.制作:添加音乐、自动播放;5.使用:适合自学、反复揣摩。PPT类微课程的制作技术

微课程30二、录像微课程准备:二、录像微课程准备:31基本步骤1.准备手机2.准备素材3.录像4.传到电脑或发微信基本步骤1.准备手机32三、录屏微课程稳定度清晰度更高三、录屏微课程稳定度清晰度更高33基本步骤1.安装喀秋莎72.制作PPT3.录制编辑4.生成视频基本步骤1.安装喀秋莎734微课程的评价

1.聚焦:微课程只讲述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2.简要: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的概述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微课程的评价

1.聚焦:微课程只讲述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353.清晰: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4.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5.创新:教育理念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3.清晰: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合理布局,36微课程应用模块四微课程应用模块四37微课程内容——关注细节、深度思考、开拓视野。

我们现在说的微课程在教育领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指向教育教学,一类指向学校发展。

不论哪一类,内容上都是直指具体问题,引发大家的深入思考,帮助大家开拓视野。微课程内容——关注细节、深度思考、开拓视野。38一、教育教学类微课程

这是微课程的主要部分,主要帮助教师发现真问题,推荐真策略,研究真故事。一、教育教学类微课程39(1)追问细节——小现象发现真问题

发现不寻常——有问题不一定有研究,只有追问到真问题,研究才算得上真正开始。视角的背后就是对教育的理解深度,换句话,小现象微课程将理论化为问题——理论找到了落脚点。(1)追问细节——小现象发现真问题40(2)推荐策略——小策略解决大问题

这是最受欢迎的微课程,直接告诉大家教学策略。策略微课程有新意,让教师在静心思考时又感觉似曾相识。只有基于已有,才能高于已有,提升教师熟悉的策略,才能真正达到改革教育教学的目的。(2)推荐策略——小策略解决大问题41(3)开发小故事——还原真实情境

“问题”微课程直接追问真问题,“策略”微课程指向问题解决,而“小故事”微课程则是将上面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整合,还原真实的教育情境。(3)开发小故事——还原真实情境42二、学校发展微课程

微课程还能从校本教研质量提升、研究工具开发、学校品牌打造等方面,帮助学校发展。微课程的内容从教师与学校最基本的需要开始,通过可视化处理,受到普遍的欢迎。二、学校发展微课程43:碎片化处理技术:萃取教育经验:挖掘实质问题:追问技术:培养多种思维:十字图技术:撰写微课程脚本

微课程开发技术:结构化思维:碎片化处理技术:萃取教育经验:挖掘实质问题:追问技术:培养44会议学习及总结

利用各种会议的间隙,比如会前、会中、会后播放微课程。应用方式会议学习及总结应用方式45教研活动(1)

主题研究:直接围绕微课程组织教研活动。如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研究、学生自主管理、小组合作学习等。(2)

辅助教研:在活动中的某个环节播放微课程,起到引领研究或拓展思路的作用。教研活动(1)主题研究:直接围绕微课程组织教研活动。如班461.课前预习2.课堂学习3.课后复习补缺生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帮助记忆、归纳总结4.习惯规律养成习惯、掌握规律学科教学1.课前预习2.课堂学习3.课后复习补缺生疑、激471.家校关系2.亲子关系家长辅导作业、家长会、班会、亲子活动等家校合作1.家校关系2.亲子关系家长辅导作业、家长会、班会、48微课程从教师的现实问题开始,从大家的习以为常入手,寻找新角度、新方法,而其背后恰恰是新的教育理念的开始——微课程将这种理念不知不觉地浸于故事中,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润物无声。简单的故事、复杂的故事,与小现象、小策略整合,再加上“微课程”这种独特的呈现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开拓了一个新的角度。微课程从教师的现实问题开始,从大家的习以为常入手,寻49微课建设的问题一、如何理解微课?“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而微课则是基于“微学习”而建设的“微内容”,美国的“一分钟教授”(theOneMinuteProfessor)DavidPenrose还把它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微课建设的问题一、如何理解微课?50微课的“四微特点”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课微不小”微课“步微不慢”微课“效微不薄”微课的“四微特点”微课“位微不卑”51

二、为何需要微课?

—知识获取的“四个特性”

1.知识获取的直接性。2.知识获取的需要性。3.知识获取的便捷性。4.知识获取的有效性。

二、为何需要微课?

—知识获取的“四个特性”

1.知识52

三、微课有何特点?

—微课的“十大特征”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三、微课有何特点?

—微课的“十大特征”

1.主持人讲53

微课的“十大特征”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微课的“十大特征”

6.精致教学设计。54

四、微课有何原则?

—微课的“三合”

1.要与常规课程相结合。微课是对重点难点或某个知识的解释,是常规课程的有益的补充,使用时必须与课程相结合。

2.要与课程特色相结合。微课表现的内容必须体现课程的特色,用微课作为课程的名片。

3.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将学生感兴趣的、关注的知识内容用微课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四、微课有何原则?

—微课的“三合”

155五、微课有何问题?

微课建设的“五大问题”与“五大策略”1.精心的教学设计。

2.特色的教学内容。

3.丰富的多媒体技术。

4.精致的拍摄制作技术。

5.重要的开场2分钟。五、微课有何问题?

微课建设的“五大问题”与“五大策略”56

六、微课如何加工?

——微课的类型与方法

微课有许多类型,比如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实验类、练习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等。目前大多的微课还是以讲授类为主,其次是实验类。

六、微课如何加工?

——微课的类型与方法

57

----微课的类型与方法

微课的加工制作方法很多,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的微课大赛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提供的一些方法看,通常有摄像机拍摄、数码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可汗学院模式、用IPAD录制、录播教室录制、摄像设备拍摄后编辑、运用Flash等专用软件制作等方法。

----微课的类型与方法

微课的加工制作方法58

七、微课如何摄制?

——微课摄制的“五个环节”

从技术的角度看,微课制作时要注意:1.拍摄2.录音3.编辑4.PPT5.字幕

七、微课如何摄制?

——微课摄制的“五个环节”

从技术的角59

八、微课如何评价?

表1

中小学微课与高校微课的评审标准比较表

八、微课如何评价?

表1

中小学微课与高校微课的评审标准比60中小学微课与高校微课的评审标准比较1.教学对象不同。

2.语言要求不同。

3.教学方式不同。4.教学应用不同。

微课程走向简单学习~(督导室)61

最核心的是以下五个方面:

1.选题。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做微课,必须是重点和难点。

2.设计。要对原有的内容重新设计与组织,要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

3.讲解。要准确清楚,言简意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