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_第1页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_第2页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_第3页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_第4页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知识结构第一节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步骤第二节

合同的形式及其基本内容第三节合同的履行、买卖双方主要权利义务、风险的转移及违约责任第四节不可抗力第五节国际商事合同争议的解决2单据保险支付法律适用法律特征争议解决运输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通常适用的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本章重点内容是对公约的介绍。公约适用的范围前章已经详细介绍,故此处略去。4第一节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步骤发盘还盘接受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环节询盘5一、询盘(要约邀请)

含义准备购买或出售商品的人向潜在的供货人或买主探询该商品的成交条件或交易的可能性的业务行为,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6二、发盘、发价、要约(OFFER)(一)《公约》规定: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价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即构成要约。可由卖方提出,也可由买方提出7大陆法:一般不视为要约英美法:只要内容确定,在某些场合下也可以视为要约《公约》:非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议,仅应视为要约邀请,除非提出建议的人明确地表示相反的意向。向广大公众发出的广告是否是要约8(二)构成有效要约的条件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内容必须确定,一经对方接受,合同即成立;

表明要约人在得到对方接受要约内容时,愿受该要约约束的意思表示9

案例:

中国甲公司向美国乙公司发盘:“购古巴白糖100吨,每吨650美元,CIF上海,十天内电复有效”假如美国乙公司电复“完全同意你方条件”,合同是否成立?

分析中国公司的发函,是否是一项有效的要约?10(三)要约的有效期口头发盘的有效时间如何?未规定有效期如何处理?规定最迟接受的期限规定一段接受的期限如何规定11

案例:

一法国商人于某日上午走访泰国外贸企业洽购某商品。泰方口头发盘后,对方未置可否,当日下午法商再次来访表示无条件接受泰方上午的发盘,那时,泰方已获知该项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有趋涨的迹象。对此,你认为泰方应如何处理为好,为什么?12分析:

泰国与法国均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洽谈过程中,双方对《公约》均未排除或作出任何保留。因此,双方当事人均应受该《公约》约束。按《公约》规定:对口头要约,须立即接受方能成立合同。据此,泰方鉴于市场有趋涨迹象,可以予以拒绝或提高售价继续洽谈。13(四)要约生效的时间

口头方式:自对方了解时生效书面:到达主义数据电文形式:进入特定系统时间14(五)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要约的撤回(withdrawal)公约15条对要约进行了规定要约于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在要约生效前要约人使要约失效的行为即为要约的撤回

15

案例:

日本甲公司6月5日上午通过航空邮件向中国乙公司发盘:“可供松下彩电1000台,单价300美元,FOB长崎港,一个月内答复有效,该要约为不可撤销要约。”6月6日上午日方又向乙公司发来电邮:“取消6月5日发盘内容”问:中国公司6月6日下午收到航空邮件后做出同意通知,合同是否成立?16要约撤回的规则1、撤回通知必须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送达受要约人

3、撤回的法律效果是要约对要约人丧失法律约束,受要约人即使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和要约内容完全一致的承诺,合同也不成立

2、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是可以撤回的17要约的撤销(revocation)公约第16条对要约的撤销作了如下规定:在未订立合同之前,要约得予撤销,如果撤销通知于受要约人发出接受(承诺)通知之前送达受要约人。在要约已经生效,而合同尚未订立之前,要约人可以撤销业已生效的要约,但条件是撤销通知必须于被要约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送达被要约人;在此时间之后,要约不得撤销。18

案例:2009年9月10日,美国生产商向德国建筑商发出钢缆出售的要约传真。同年9月中旬,国际市场钢缆价格猛涨,在此种情况下,美国生产商于10月2日向德国建筑商发出撤销其9月10日要约的传真。同年10月10日,当德国建筑商得知自己中标的消息后,仍向美国生产商发出传真,对9月10日的要约表示承诺。此后,美国生产商争辩其易于10月2日撤消了要约,因此合同不成立。双方就合同是否有效成立发生了纠纷。该合同是否成立?19但在下列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

A、要约写明接受要约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或

B、被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而且被要约人已本着对该项要约的信赖行事。20

案例:

新加坡甲公司于1月1日向德国乙公司电传:“急购优质轮胎2000个,单价35美元,总计70000美元,CIF新加坡。合同成立后立即装船,10日内答复有效。”德国公司收到该要约后,当天就向某轮胎公司订购了2000个轮胎,1月3日甲公司电告乙公司:“已联系到货源,1月1日电传失效。”乙公司1月4日电复:“货物已经被妥,贵公司撤销要约无效,合同应履行。”并于1月15日将全部货物运到汉堡码头装船发往新加坡。问:合同是否成立?合同何时成立?21(五)要约的撤回与撤销公约规定,未生效之前,可撤回不得撤销的要约:规定有效期;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得撤销的,且采取了行动。1.撤回2.撤销在未接受之前,可以撤销,条件为撤销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前送达受要约人;不同点是什么?22(六)要约的失效有效期已过要约人依法撤销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要约人或受要约人在要约被接受前丧失行为能力要约的失效反要约受要约人拒绝23还盘、反要约(count-offer)

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发价的条件法律后果:原要约失效,可构成新的要约24

案例:

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供应50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CIF北京4000美元,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消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乙还盘:“接受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同后即装船。

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25

案例:2006年7月17日,中国某公司出售一批农产品,向美国某公司发盘如下:“速冻豌豆,30吨,立即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每吨CIF纽约900美元,7月25日前复到有效。”美国公司于7月22日复电:“我方接受你7月17日发盘,除通常的装运单据外,要求提供产地证、植物检疫证明书、适合海运的包装。”当日电复到中方。因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中方不愿交货,一直未有反应。在美方的催问下,7月30日中方电传美方,认为美方变更发盘内容,合同未成立。问: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26

案例:

中国山东某公司于2003年6月14日收到甲国某公司来电称:“某设备3560台,每台270美元CIF青岛,7月甲国某港装运,不可撤消即期信用证支付,2003年6月22日前复到有效。”中国山东公司于2003年6月17日复电:“若单价为240美元CIF青岛,可接受3560台某设备;如果有争议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甲公司于2003年6月18日回电称仲裁条款可接受,但价格不能减少。此时,该机器价格上涨,中方又于2003年6月21日复电:“接受你14日发盘,信用证已经由中国银行福建分行开出。”27

但甲国公司未予答复并将货物转卖他人。关于该案,依公约的规定,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中国公司要约中所采用的是在甲国完成交货的贸易术语B、甲国公司将货物转卖他人的行为是违约行为C、中国山东公司于2003年6月17日的复电属于反要约D、甲国公司于2003年6月18日回电是在要约有效期内发出,属于有效承诺28三接受、承诺(acceptance)在规定时间内,受要约人声明或做出其它行为表示同意一项要约,即是承诺。注:缄默或不行动本身不等于接受。除非有相反证明,如双方惯例等

(一)

含义29(二)

构成有效承诺的条件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实质交易条件承诺通知的传递方式应符合要约的要求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时效内作出30

案例:

(1)我某公司向法国一客户发盘,后者很快回复,接受,但价格降低了15美元,我方不给理睬,而是以高价卖给了其他客户,法国商人坚持合同有效。最后诉诸法律,结果怎样?(2)我某公司向美国一客户发盘,后者很快回复,接受,但要求提供产地证明,我方不给理睬,而是以高价卖给了其他客户,商人坚持合同有效。最后诉诸法律,结果怎样?31(三)

承诺生效的时间英美法系:投邮主义

大陆法系:到达主义公约规定:承诺到达时生效。或以某种行为表示32(四)

逾期的承诺

逾期承诺实质上是新要约。但如果要约人毫不迟延地用口头或书面接受此承诺,则仍构成承诺。33

逾期承诺可以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在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时,被要约人的承诺通知是在承诺期限后送达要约人的;其二,是在要约中未规定承诺期限时,被要约人的承诺通知是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后送达要约人的。逾期承诺的效力如何确定?34

按照公约第21条的规定,如果要约人在收到逾期承诺的通知后毫不迟延地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其同意逾期承诺的意见通知被要约人,那么,逾期承诺就仍然有承诺的效力,即构成承诺。主观逾期承诺35

如果载有逾期的信件或其他书面文件表明,它是在传递正常、能及时送达要约人的情况下寄发的,那么,该逾期承诺即具有承诺的效力,并相应地构成承诺,除非要约人毫不迟延地用口头或书面通知被要约人其要约已经失效。

客观逾期承诺36

案例:

我出口企业对意大利某商人发盘限10日复到有效,9日意商人用电报通知我方接受该发盘,由于电报局传递延误,我方于11日上午才收到对方的接受通知,而我方在收到接受通知前获悉市场价格已上涨,对此,我方应如何处理?37

分析:

中国与意大利均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该案双方洽谈过程中,均未排除或作出任何保留,因此,双方当事人均应受《公约》约束。我方于11月收到意商的接交电报属因传递延误而造成的逾期接受。因此,如我方不能同意此项交易,应即复电通知对方:我方原发盘已经失效。如我方鉴于其他原因,愿按原发盘达成交易,订立合同,可回电确信,也可不予答复,予以默认。38(五)

承诺的撤回或修改问题:在英美法国家,接受可以撤回吗?公约第22条规定,如果撤回通知于接受原发盘通知应生效之前或同时到达发盘人,接受得以撤回39

案例:

中国C公司于2001年7月16日收到巴黎D公司发盘:“马口铁500公吨,每吨545美元CFR中国口岸,8月份装运,即期信用证支付,限20日复到有效”。我方于17日复电:“若单价为500美元CFR中国口岸可接受500公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D公司复电“市场坚挺,价格不能减,仲裁条件可接受,速复。”此时马口铁价格确实趋涨。我方于19日复电“接受你16日发盘,信用证已由中国银行开出,请确认”。但法商未确认并退回信用证。问:(1)合同是否成立(2)我方有无失误1ton(metricton)吨,公吨=1000kg.千克=0.984(long)ton长吨,英吨=1.1023短吨,美吨1shortton短吨(美吨)=2000pounds磅=0.907ton公吨1(long)ton长吨(英吨)=1.016tons公吨40

分析:合同不能成立。理由是:D公司16日经过C公司17日的还盘已失效。我方失误。具体有二:1、我C公司不接D公司16日发盘,而应接受其17日盘2、在作“接受”时,不应用“请确认”样或文句。41第二节

合同的形式及其基本内容一、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最为常见,比较有利,包括合同书、信件、传真、字条、单证、电子邮件等等

口头形式,举证难其他形式:如行为表示接受42二、国际商事合同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条款:约首基本条款约尾三个部分(1)合同标的的名称、规格、质量、数量;Name,SpecificationsandQualityofCommodityQuantity43(2)合同的价款:单价、总价、币种、汇率风险的规避等;UnitPriceandTermsofDelivery(3)包装条款;Packing(4)价款的支付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TermsofPayment(5)

合同的履行:时间、地点、方式;DateAddress(6)保险条款;Insurance(7)检验条款;Inspection(8)不可抗力条款;ForceMajeure(9)争议解决的方式:诉讼、仲裁、适用的法律Arbitration44三、合同生效的要件(公约中未有规定)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合同内容必须合法合同必须反映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方有效成立,不得欺诈、胁迫、乘人之危

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合同生效45第三节合同的履行、买卖双方主要权利义务、风险的转移及违约责任一、合同的履行:

实际履行的原则、全面履行的原则(一)实际履行原则。它要求买卖合同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物履行应尽的义务,而不能任意用其他标的物代替。实际履行原则是买卖合同履行的重要原则。当事人必须按合同中规定的标的物履行义务,而不能任意改变标的物的品种、牌号、规格、型号、质量等级,更不能用金钱来代替实物。当事人一方违约时,也不能以向对方偿付违约金、赔偿金代替应承担的实际履行责任,如果对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违约方还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标的物继续履行。46(二)全面履行原则。

它要求买卖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各项条款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它要求合同履行主体和履行内容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要求,合同的全面履行是衡量合同是否履行的标准。实际履行的原则只强调标的物的不可代替性,因而实际履行又可称之为“实物履行”。而全面履行原则是在实际履行原则的基础上又进而要求当事人必须认真执行合同的每一条款,履行每一项义务。实际上,全面履行原则包含了实际履行是实际履行原则的补充和扩展。47二、买卖双方的主要权利义务1、卖方的四项义务

交付货物及单据、转移货物所有权、货物的品质担保、货物的权利担保。48(1)交货与交单交货地点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有约定的依约定二是货交第一承运人三是如果合同指的是特定货物或从特定存货中提取的或尚待制造生产的未经特定化的货物,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知这些货物是在某一特定的地点,或将在某一特定的地点生产或制造,则该特定地点为交货地点49

案例:

中国西安某公司于澳大利亚一公司签订了出口一批高科技农产品的合同,双方约定:单价为每箱10000美元,共1000箱,共计1000万美元,7月10日前交货,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在西安火车站装车运往上海港转船运往悉尼。问:本案甲公司在何地完成交货义务?50交货时间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有约定的依约定二是如果合同规定了一段交货时间,或从合同中可以确定一段时间,除非情况表明应由买方选择一个时期外,应在该段时间内任何时候交货三是在其他情况下,应在订立合同后的一段合理时间交货。51卖方不交货:(1)

构成根本性违约,买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2)赔偿的金额为应交货日的国际市场价格与合同价格之差,而非补进货物的价格与合同价格之差。52提交单据有如下注意

一是这里的单据,主要包括运输单据和货物单据

二是卖方如果有义务转移与货物有关的单据,他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转移这些单据。53(2)品质担保

所谓品质担保,是指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所规定的或其他特定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相同,并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一是有约定的依约定二是当事人无约定的依公约的规定A、符合通常目的B、符合特定目的C、符合样品D、包装货物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者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的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54

案例:

甲公司向专营电脑的乙公司订购一批原装电脑,甲公司曾在给乙公司的要约中说明该批电脑将用于进行模具设计,乙公司交货后,甲公司发现这批电脑的系统配置无法完成有关的模具设计,遂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问:乙公司违反的什么义务?如果乙公司并非专业公司,并且对模具设计所需电脑配置一无所知,则问题又该如何解决?55CISG规定《公约》第35条②货物适用于订立合同时曾明示地或默示地通知卖方的任何特定目的,除非情况表明买方并不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依赖对他是不合理的;56

案例:2004年春,英国中间商史密斯来到天津,提出向天津某肉食公司按CIF鹿特丹条件订购冷冻白条鸭共计50吨,总值20万美元,凭规格买卖,其规格为:“去头、毛及内脏”。不久实际买户丹麦的A公司开来信用证,天津肉食公司凭此办理装运,并提交全套单据向银行议付货款,包括商检局出具的检验证书。检验证书注明:“本产品加工及冷冻良好,完全适合人类食用。”57

货运到目的地后,中间商史密斯来电称:“货到目的港后,品质和包装良好,海关放行后,已在市场上销售,但客户反映,白条鸭有鱼腥味,经当地卫生局检验,认为不适合人类食用,禁止出售。出现这种瑕疵,推断为所选用的鸭是用鱼饲料喂养,而且一直喂养到屠宰前为止。”中间商史密斯据此向天津方提出退货,而天津方认为所交货物的品质完全符合公司的正常出口标准,完全符合人类食用标准,至于其中带有鱼腥味,是国际市场上的通行品质,天津方所供货物无可指责,拒绝退货。58

分析:品质担保义务,《公约》第35条对此作了详细规定:(1)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相符,并且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2)除双方当事人业已另有协议外,货物除非符合以下规定,否则即与合同不符:①货物适用于同一规格货物通常使用的;②货物适用于订立合同时曾明示地或默示地通知卖方的任何特定目的,除非情况表明买方并不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依赖对他是不合理的;③货物的质量与卖方向买方提供的样品或样式相同;④货物按照同类的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如此通用的方式,则按照得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3)如果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货物不符合合同标准,卖方就无须承担按上一款①项至④项有此种不符合合同的责任。59

在本案中,天津方公司认为所交货物的品质安全符合公司正常的出口标准,经商检局出具的检验书证明完全符合人类食用,而其中一部分带有鱼腥味,是国际市场上所供同类货物的通常标准。因此,天津公司完全有理由拒绝退货。(除非合同中有特别约定)60思考:风险转移是否意味着卖方不再承担品质担保义务《销售合同公约》第67条第1款规定了卖方将货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时,货物的风险就转移给了买方,但是,这一规定与第36条第1款关于卖方对品质的担保责任延续到风险转移至买方后的规定并不矛盾。

《销售合同公约》就卖方承担品质担保义务的时间做了明确规定。其第36条第1款规定,卖方应对货物的风险转移到买方时所存在的任何不符合合同的情形承担责任,即使这种不符合的情况是在风险转移于买方之后才显现出来。61(3)权利担保

权利担保,也称所有权担保,追夺担保,是指卖方应该保证其对所出售的货物享有合法的所有权或者是处置权,该货物上没有设置任何未向买方披露的担保权利,同时也没有任何侵犯其他第三人的权利,第三人也不会就该货物向买方主张任何权利,从而使买方能够获得完整的无瑕疵的权利。所有权担保卖方原则上必须对其所出售的货物拥有完全的所有权,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权利或者要求的货物。例外是,买方如果知道卖方的权利瑕疵仍然同意接受该货物,卖方解除该项义务。62知识产权担保

公约第42条规定了卖方的知识产权权利担保义务: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注意:该项义务的承担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是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的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

1、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则根据货物将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的国家的法律;或者,

2、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63知识产权担保免责情形:

1、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或者,

2、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程式或其他规格。64案例:

中国甲公司向新加坡乙公司出口一批机器仪表,新加坡公司又将该批仪表部分转口到巴西,巴西进口商丙公司在销售这批仪表的时候,被巴西另一家公司起诉指控该批仪表侵犯了其在巴西合法注册的专利权。巴西法院最终判令丙公司承担巨额赔偿。丙公司向新加坡公司追偿,乙公司赔偿丙公司后,又向中国甲公司追偿。65

问:1、如果该批仪表是甲公司按照乙公司提供的技术图纸生产并出口给乙公司的,甲公司是否向乙公司承担责任?

2、如果该批仪表乙公司事先已经告知甲公司将部分转口至巴西,甲公司是否要向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未告知情况又是如何?

3、如果乙公司在订立合同前已知该批仪表如在新加坡销售将会侵害第三人的专利权而仍然签约进口,则甲公司是否对未来乙公司在新加坡被诉所受损失承担责任?

4、如果乙公司在订约的来往电文中声称该批货物将转口至巴西,但是后来因巴西经济动荡,乙公司遂自行将该批货物转口至加拿大,结果在加拿大遭第三人起诉侵犯专利权,则甲公司是否对乙公司由此受到的损失承担责任?662.买方的义务

作为货物销售合同的买方、其基本的合同义务是按照合同与公约的规定支付货物的价款和收取货物。(l)支付价款

A、买方有义务履行付款的预备步骤公约第54条明确规定,买方支付货物价款的义务包括根据合同或任何有关法律和规章规定的步骤和手续,以便支付价款。67B、付款地点

根据公约第57条的规定,如按照合同的规定,如果买方没有义务在其他特定支付货物价款,那么,买方就必须在以下地点向卖方支付价款

a、卖方的营业地;或者,

b、在凭移交货物或单据支付价款的场合,移交货物或单据的地点。如果在订立合同后,卖方的营业地发生了变动,那么,卖方就必须承担因其营业地变动而使买方增加的与支付价款有关的费用。68C.付款时间公约第58条对买方的付款时间规定了3条规则:第一,如果按照合同的规定,买方没有义务在任何其他特定的时间内付款,那么,买方就必须于卖方按照合同和公约的规定将货物或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交给买方处置时付款。卖方可以将买方的付款作为其移交货物或单据的条件。第二,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卖方可以将在买方付款后,才把货物或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移交给买方,作为发运货物的条件。第三,买方在未有机会检验货物前,无义务支付货款,除非这种机会与双方当事人所约定的交货或付款程序相抵触。69与买方的付款义务有关的一个问题是:

公约第55条对这个问题的规定是,如果合同已经有效地订立,但却没有明示或暗示地规定货物价格或规定如何确定货物价格,那么,在没有相反表示的情况下,应当视双方当事人已经默示地引用订立合同之时,合同项下所销售的同种货物在有关贸易的类似情况下销售的通常价格。

70

案例:

深圳一公司与一美国公司签订了进口100,000块集成电路板的合同,单价5美元,D/P付款赎单(出口方在委托银行收款时,指示银行只有在付款人(进口方)付清货款时,才能向其交出货运单据,即交单以付款为条件,称为付款交单

)。后因配额问题,双方经协商将数量变为50,000块,单价5.5美元,其余条款不变。由于美国公司未及时将这一变化通知其生产商,生产商仍发货100,000块到中国。深圳公司未向银行付款赎单,而用副本提单从港口将货物全部提出并全部卖出,货款却一直未付给外方。此时的国际市场价为单价5.3美元。

问:美方应向谁追索损失?中方能否拒收多发的货物?71(2)收取货物

买方的第二项基本合同义务是收取货物。按照公约第60条的规定,买方收取货物的义务有以下两个方面:

A、采取一切理应采取的行动,以期卖方能交付货物;

B、接收货物。72案例:

中国甲公司从美国乙公司进口一批水果,合同约定货到验收后付款,货到目的港,甲公司提货验收后,发现货物总量短少12%,单个体积和重量也不符合合同规定。下列有关此案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甲公司有权拒绝接收货物

B甲公司有权要求退货

C甲公司可以将货物寄放在第三方仓库,其费用由乙公司承担

D甲公司可以将货物出售,并从出售价款中扣除保全货物和销售货物发生的合理费用73三、风险转移什么是风险?风险何时转移?所有权何时转移?1、风险转移后的货物灭失或损害2、涉及运输的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3、路货风险转移的时间4、在其他情况下,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5、卖方根本违约对货物风险转移的影响741、风险转移后的货物灭失或损害根据公约第66条的规定,即使货物在风险转移到买方承担后发生遗失或损坏,买方支付货款的义务也并不因此而解除,除非这种遗失或损坏是由于卖方的行为或不行为造成的。即货物风险一旦转移,即使发生货物的遗失或损坏,买方仍须履行其付款义务;但是,尽管货物的风险已经转移至买方,若因卖方的行为或不行为造成货物遗失或损坏,买方即得不履行其付款义务。752、涉及运输的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

公约第67条规定了确定涉及运输的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规则:

如果货物销售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但卖方并无义务在某一特定地点交货,那么,自货物按照合同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转交给买方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如果卖方有义务在某一特定地点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则在货物于该地点交付给承运人以前,风险并不转移到买方承担。即使卖方授权保留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也并不影响风险的转移。76

案例:

中国甲公司向澳大利亚乙公司出口一批服装,货物装船后,卖方已取得已装船的清洁提单尚未到银行议付货款,货物即在运输途中遭遇火灾灭失,则此时风险由谁承担?773、路货风险转移的时间

所谓“路货”,通常是指运输途中的货物。公约第68条对路货风险转移的时间作了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但是,如果情况表明有此需要,从货物交付给签发载有运输合同单据的承运人时起,风险由买方承担。尽管如此,如果在订立合同时,卖方就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已遗失或损坏,而卖方又不将这一事实告诉买方,那么,货物的这种遗失或损坏就由卖方负责。784、在其他情况下,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

根据公约第69条的规定,在其他情况下,确定货物风险转移时间的规则是:

从买方接收货物时起,或者,如果买方不在适当时间内接收货物,则从货物交给买方处置但其并不接收货物,从而违反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由买方承担。但是,如果买方有义务在卖方营业地以外的某一地点接收货物,那么,当交货时间已到,而买方知道货物已在该地点交给其处置时,风险即转移到由买方承担。79

如果销售合同所交易的货物是在订立合同时尚未特定化于合同项下的货物,那么这些货物在未清楚地确定于合同项下以前,不得视为已交给买方处置。因此,亦不发生风险的转移。805、卖方根本违约对货物风险转移的影响

“根本违约”是公约第25条规定的概念。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性违约。只有在根本性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才有权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根据公约第70条的规定,如果卖方已经根本违约,那么,公约第67条一第69条规定的关于货物风险转移时间的各项规则,并不损害买方因卖方根本违约而可以采取的各种救济方法。81在卖方根本违约的情况下,风险是否发生了转移?

应当认为,卖方根本违约既不必然阻碍风险转移,更不必然致使风险转移。卖方根本违约不妨碍买方因卖方根本违约而可以采取的各种救济方法:买方可以采取宣告合同无效这一救济方法,亦可以放弃该救济方法。如果买方采取了宣告合同无效这一救济方法,那么,就应当自然阻止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反之,如果买方并未采取宣告合同无效这一救济方法,那么,就不能阻止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82三、卖方和买方义务的一般规定1、预期违约

公约第71条规定:如果在订立合同以后,另一方当事人由于以下原因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义务:第一、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或者,第二、对方当事人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表明其将不履行合同。

一般预期违约83

一般预期违约指定的是,合同履行日期之前,一方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或他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表明其将不履行合同。在一般预期违约的情况下,打算宣告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向他方当事人发出通知,使他方当事人可以对履行合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如果他方当事人已经声明其将不履行其义务,则打算宣告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无须发出上述通知。

84

如果卖方在前述的理由明显化以前已将货物发运,那么,即使买方持有其有权获得该项货物的单据,卖方亦可以阻止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中止履行)中止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无论是在货物发运前还是发运后,都必须立即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如果该另一方当事人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的保证,则中止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必须继续履行义务。

85根本预期违约:在合同履行日期之前,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或该方当事人声明其将不履行合同

公约第72条规定:如果在履行合同日期之前,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或者声明将不履行合同,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根本预期违约86一般预期违约中止履行未提供保证宣告合同无效根本预期违约宣告合同无效提供保证继续履行87讨论思考:

CISG中的预期违约制度与我国合同法上的那些制度相类似?有何指导借鉴意义?88案例:

2005年4月20日,中国亨通公司与香港某公司签订了买卖400吨聚苯乙烯合同,合同约定每吨CIF(青岛)6500港元,适用中国法律,并在中国贸促会仲裁委员会仲裁。按约定,中方应于6月25日前开出信用证,但后来中方了解到该香港公司资信极差,极可能不履行合同,遂于6月20日向港方传真以其预期违约为由,中止履行合同。港方复电表示完全能够交货并提供担保,不同意中止履行。中方未理会,从另一公司以每吨CIF(青岛)6250港元的价格购进所需的货物。7月15日,港方公司传真要求我方提货,中方以合同已撤销为由拒绝履行,遂仲裁。问:中方中止履行合同是否正当?说明理由。892、分批交货合同

分批交货合同是指根据合同规定,合同项下的全部货物分两批或两批以上,在不同的交货期内交货的合同。

当一批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时,可否宣布整批合同无效?

根据公约第73条的规定,对于分批交货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已经构成对该批货物而言的根本违约,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

90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使另一方当事人有充分理由断定其对今后各批货物将发生根本违约,那么,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一段合同时间内宣告合同今后无效。在买方宣告合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交付为无效时,买方亦可以同时宣告合同对已交付的或今后交付的各批货物均为无效;但买方这样做的条件是:各批货物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单独用于双方当事人的订立合同时所设想的目的。

912、损害赔偿与利润

损害赔偿是公约规定的一项重要救济方法。按照公约第74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应负的损害赔偿数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其违约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不过,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其当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约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按照公约第75条的规定,如果合同被宣告无效,而在宣告无效后一段合理时间内,买方以合理方式购买替代货物,或者卖方已经以合理方式把货物转卖,那么,要求损害赔偿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取得合同价格和替代货物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及按照第74条规定可以得到的任何其他损害赔偿。92四、违约责任(一)

违约的构成要件:

1、有违约事实;

2、有损害结果;

3、违约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4、违约人无免责理由(不可抗力、对方违约在先)931、根本性违约: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性违约。只有在根本性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才有权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2、非根本性违约:一方违约并未触及到对方依合同可能获得的根本利益。债权人只能要求赔偿损失。违约的程度94

案例1:

英国A公司从中国B公司进口一批冻火鸡供应感恩节市场。合同规定卖方应当在10月底以前装船。但是卖方违反合同,推迟至11月7日才装船,因此A公司拒收货物,并主张撤销合同。同样是A公司从中国C公司进口一批普通冻肉鸡,合同规定卖方应在10月底以前装船。但是卖方推迟到11月才装船。货到英国后,A公司同样拒绝收货并主张撤销合同,双方发生争议。事后查明,英国肉鸡市场价格在10、11月份保持平稳,无大变化。两份买卖合同都规定适用《公约》。问:A公司能否拒收B、C公司货物并主张撤销合同?95

分析:《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49条规定,当卖方违约时,买方在下述情况下可宣布撤销合同:①卖方不履行其在合同中或公约中规定的任何义务,已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或②如果发生不交货的情况,卖方在买方规定的合理额外时间内仍不交货,或卖方声明他将不在买方规定的合理的额外时间内交货。所谓根本违约,根据公约规定,是指“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结果使另一方蒙受损失,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利益……”96

在上述案例中,A公司是否对B公司、C公司分别享有解约权要视B公司、C公司各自的违约情况和性质而定。B公司交货的时间虽然只比合同规定的晚了7天,但却使这批火鸡赶不上节日市场供应,将给买方带来严重后果,使买方订立合同时所期待的利益根本丧失。因此,B公司的违约构成了根本违约,A公司有权拒收货物并要求撤销合同。相反,C公司供应的是普通冻肉鸡,这是常年供应的商品,C公司虽然也延迟交货,但因此而造成的买方的损失较之B公司的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要轻微得多。事后的调查证明,英国肉鸡市场的价格在10、11月中并无大的变化,也就是说,C公司的违约尚不构成根本违约,因此,对于C公司的违约行为,A公司只能要求损害赔偿,却不能拒收货物,也不能要求撤销合同。97

案例2:

中方W公司于1998年8月与某国T公司签订了一冷冻北京鸭的出口合同。合同规定,W公司向T公司出口带头、翼蹼、无毛的一级北京填鸭10吨,冷冻鸭须按照伊斯兰教的方法屠宰,并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具有关证明。W公司认为,如按伊斯兰教的方法宰杀会影响冻鸭的外观,遂采用最科学的屠宰方法,即自鸭口中进刀,将血管割断放血后加工速冻。然后,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具了“此批冷冻北京填鸭系采用伊斯兰教方法屠宰”的证明文件。货物运至T公司所在地后,经当地卫生部门检验,发现这批冻鸭是采用“钳宰杀法”屠宰,不符合同品质标准条款,拒绝付款,并将冻鸭退回。问:(1)T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合同、退回货物?请说明理由。(2)哪些情况下合同一方当事人可解除合同?98案例3:1990年我某机械进出口公司向一法国商人出售机床一批。法商又将该机床转售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机床进入美国后,美国的进口商被起诉侵犯了美国有效的专利权。法院令被告赔偿专利人损失,随后美国进口商向法国出口商追索,法国商人又找我方索赔。

试分析,我方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为什么?99(二)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1、实际履行(specificperformance):要求违约方按合同约定做某事。(1)大陆法国家:以实际履行为原则,以赔偿损失为例外;(2)英美法国家:以赔偿损失为原则,以实际履行为例外;(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赔偿损失为原则,以实际履行为例外。100A涉及土地、房屋的买卖合同;B涉及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买卖合同;C特定物的买卖:古董、名画;D特定时期的稀缺商品。以下合同在英美法国家可要求实际履行:1012、赔偿损失(damages)(1)

赔偿损失的范围:

A、直接损失:违约方赔偿对方,因其违约而造成的合同财产的毁损、减少和灭失;

B、间接损失:又称可得利润的损失;

C、额外支出的费用:债权人在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为减少或消除损失的扩大而支出的费用。102(2)对债权人向债务人求偿的法定限制:A、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有义务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无权就扩大了的损失请求赔偿;B、违约方的赔偿范围,不得超过其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103(3)宣告合同无效宣告合同无效的效果宣告合同无效是公约规定的一项重要救济方法。按照公约第81条的规定,宣告合同无效解除了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的义务,但应负责的任何损害赔偿仍应负责。宣告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关于解决争议的任何规定,也不影响合同中关于双方在宣告合同无效后权利和义务的任何其他规定。在宣告合同无效后,已经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归还他按照合同供应的货物或支付的价款。如果双方都须归还,他们必须同时归还。

104

根据公约第82条的规定,买方如果不可能按实际收到货物的原状归还货物,他就丧失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但下述情况除外:第一、买方不可能归还货物不可能按实际收到货物的原状归还货物,并非是由于买方的行为或不行为所致;或者,第二、货物或其中一部分的毁灭或损坏,是买方按公约第38条的规定对货物进行检验所致;或者,第三、在买方发现或理应发现货物与合同不同以前,货物或其中一部分已被买方在正常营业过程中售出,或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消费或改变。105

根据公约第83条的规定,即使买方在公约第82条规定的情况下丧失宣告合同无效或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的权利,但是,买方仍然保持着根据公约和合同有关规定采取其他救济方法的权利。而按照公约第84条规定,如果卖方有义务归还价款,他必须同时从支付价款之日起支付利息。106第四节不可抗力一、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1、不可预见性:订立合同时,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经验无法预料其发生;2、不可避免性:即某一事件的发生对履行合同的不利影响是不可避免;3、不可克服性:即该不利影响是无法通过其他履行方式得以克服;4、履行期间性:不可抗力事件必须是在合同开始履行后、终止前发生和产生影响的。107不可抗力中的事故

事故不是由任何一方的疏忽或过失引起的事故之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且人力不能控制、不可抗拒的108

案例:我与西欧某贸易公司以较低价格达成一个合同,进口符合国际通用规格的化肥20万吨,7月起分批装运。合同签订后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升,高出合同价格20%。6月25日接该商来电称,其所属的一家化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工厂全部被毁,要求援引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解除合同。问:不可抗力事件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外方能否解除合同?说明理由。

109二、不可抗力事件

1、自然灾害:洪水、地震、台风等;

2、社会事件:战争、动乱、罢工、政府禁令等;

3、市场风险、价格波动不构成不可抗力事件。三、救济方式

1、立即通知对方,以减少对方的损失;

2、提供有关机构出具的证明。四、

法律后果

1、解除合同

2、不需承担违约责任。110

公约中虽然没有使用“不可抗力”等类似概念,但是,公约中具体地规定了免责条款。按照公约第79条的规定,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当事人能够证明其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是由于某种非他所能控制的障碍,而且没有理由预期他在订立合同时能考虑到或能避免或克服这种障碍或其结果,那么,该当事人对于其未履行合同义务,不承担责任。按照公约第80条的规定,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因其行为或不行为而使得另一方当事人不能履行义务,那么,该当事人无权指控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111一、国际商事仲裁(一)概念

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国际商事交易中的当事人按照仲裁协议的安排自愿地将他们之间的商事方面权利和义务的争议交给他们指定的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审议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终局裁决的活动。仲裁协议:合同双方自愿将争议交付仲裁的意思表示。

1、两种形式:(1)合同中的仲裁条款(2)事后的单独的仲裁协议第五节国际商事合同争议的解决1122、仲裁协议的必要性商事仲裁机构一般为民间机构,无法定的管辖权,因此,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的唯一依据和前提条件。

3、仲裁协议的效力

a)

有排除司法管辖的效力

b)

是仲裁裁决生效和被承认及执行的前提条件

4、

仲裁协议的内容

a)

争议主体:合同当事人

b)

仲裁事项: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

c)

仲裁机构:明确

d)

确定仲裁裁决的终局性113

案例:原、被告签定的毛毯经销合同中有一条规定:“由本合同产生的一切争议,如当事人未能达成友好解决时,应首先提交德国或荷兰的商会仲裁庭。如当事人一方不接受仲裁裁定时,可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后双方发生了争议,原告诉至德国法院。德国法院认为其对本案有管辖权,但被告拒绝出庭,理由是:依合同本案应提交仲裁裁决。问:如果你是德国法院法官,你将如何答复被告?

114(二)仲裁适用的法律1、实体法:a)

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国际公约、惯例、一方当事人所在国法、第三国法;b)

不得违反有关国家的强制性法律规定c)

如未约定,则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2、程序法a)多数仲裁机构依本机构的仲裁程序仲裁b)有的仲裁机构接受适用其他仲裁机构的仲裁程序,或适用《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中的程序。115(三)仲裁裁决的效力:合法有效的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当事人任何一方不得向法院或其他机构提出变更的请求。合法有效主要是指程序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不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四)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1、《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1958年的《纽约公约》)的成员国依本公约执行他国的仲裁裁决。我国于1987年1月22日加入,并提出两点保留:成员国之间、国际商事性质的仲裁裁决。

2、非公约成员国依对等原则相互承认和执行对方国家的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116二、司法解决(一)法院的选择:

1、一般为被告所在国的相应级别的法院

2、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与合同有实际联系的法院:合同的订立地、履行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的财产所在地的法院等。

3、不得违反有关国家的强制性规定。(二)适用法律的问题

1、实体法:依合同中约定的准据法或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2、程序法:依法院所在国的诉讼法。117(四)判决的执行:1、实体审查或形式审查;2、国际礼让原则;3、1971年签订的《民商事案件中外国判决的承认及执行公约》,我国未参加。118国际礼让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