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F/1A/wKhkGGYMI--AFB1jAAHLIXbB-vo482.jpg)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F/1A/wKhkGGYMI--AFB1jAAHLIXbB-vo4822.jpg)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F/1A/wKhkGGYMI--AFB1jAAHLIXbB-vo4823.jpg)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F/1A/wKhkGGYMI--AFB1jAAHLIXbB-vo4824.jpg)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F/1A/wKhkGGYMI--AFB1jAAHLIXbB-vo4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古诗中有思乡之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2)《木兰诗》中形象地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胜利回朝的全过程的句子是“,,。,,”。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ㅤㅤ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zhòu夜,虎妞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虎妞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xǐng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ㅤㅤ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虎妞:“车呢?”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zhòu夜 ②清xǐng③煎好 ④赘着3.“什么也无须说了”中“什么”的词性是()A.副词 B.连词 C.代词 D.介词4.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后来的命运怎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复兴学校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孟晚舟归国前发表的演讲中语句“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火遍全网。请你仿照该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亮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爱国”主题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一部分,请你按照要求修改。ㅤㅤ细微末节处,皆是真情流露。【甲】当我们听到《中华儿女》《炎黄子孙》这样的词汇时内心所有的归属感,【乙】当我们在赛场上听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心潮澎湃,当我们看到祖国取得的成就时内心不可遏制的自豪感,【丙】这些积极的感受、美好的情愫就是爱国!①【甲】处画线句子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把【丙】处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两幅统计图,请从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55分)阅读回答问题。工农革命军第一个春节胡松涛ㅤㅤ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建立井冈山根据地。ㅤㅤ②在欢庆胜利、迎接新年的氛围中,毛泽东发现:有的同志不注意保护中小商人的利益,甚至把小商小贩的货物没收了,把药店里称药的戳秤也拿走了。毛泽东深切地感到,在这支刚刚组建的由农民、小资产者、游民无产者和旧军人组成的部队中,许多人身上还带着旧军人和流氓无产者的习气。几个月前,部队上井冈山途中,曾经出现过偷吃老百姓的红薯、私藏打土豪缴获的银元等事情。毛泽东因此提出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毛泽东在思考和探索着如何改造这支部队,塑造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ㅤㅤ③1月25日,正月初三,毛泽东宣布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毛泽东对“六项注意”一条一条地进行解释。他要求,部队每到一地,都要检查“六项注意”的执行情况。有个老百姓说:光“还门板”不行,各家各户的门板大小不一样,你还到我家的门板,是别人家的门板,我家的门安不上。毛泽东一听,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他要求部队从老百姓家借了门板,不能一还了事,还要给人家安上门板,防止还错了。ㅤㅤ④毛泽东提出的“六项注意”与两个月前提出的“三项纪律”结合在一起,叫作“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是人民军队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军量身定做的纪律,其中的每一句话,看似很小、很平常、很具体,甚至很琐碎,却是小处着眼、细处入手,针对的都是旧军队、旧军人最容易犯的毛病,解决的都是部队建设的大问题。它包含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表明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土匪、旧军队和农民起义军的根本区别。很快,有人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编成了歌曲,曲调是快板式的,唱起来非常顺口。春节里,这首歌在部队流行起来。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亲历毛泽东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过程的罗荣桓说:“毛泽东同志亲手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将革命军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用最具体、最简要的语言固定下来。”ㅤㅤ⑤按当地的习惯,正月里都是年。当解放了的遂川人民正红红火火地过新年、闹元宵时,赣军第27师以一个营的兵力,占领宁冈县新城,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一次“进剿”。2月18日,毛泽东指挥工农革命军与敌人激战半天,攻克新城,全歼守军一个正规营和一个靖卫团共500多人,击毙守军营长、活捉宁冈县长,粉碎了赣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ㅤㅤ⑥战斗结束后,数百名俘虏被押送过来,有的战士和农民出于对敌人的愤恨,打骂俘虏。毛泽东立即予以制止,随后宣布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不打骂俘虏,受伤者给予治疗,愿留的收编入伍,要走的发给路费。毛泽东一改历史上不把俘虏当人看的旧做派,提出“优待俘虏”,把俘虏当人,不杀,不打,不骂,给予尊严。毛泽东的这一举措,一举两得:留下来的,为革命军队增添源源不断的活水;资遣回去的,做了革命军的义务宣传员。赣军的《九师旬刊》对此哀叹道:“毒矣哉!”ㅤㅤ⑦战士们高兴地说:“‘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教我们如何当好兵,游击战口诀教我们如何消灭敌人,优待俘虏教我们如何瓦解敌人。这个春节过得好啊!”ㅤㅤ⑧井冈山老表的春节,一直过到农历二月二。老百姓也说这个春节过得好,他们唱道:“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镰刀斧头挂起来……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又打土豪又分田。”ㅤㅤ⑨工农革命军的第一个春节,就这样有声有色地度过了。这是人民军队诞生后的第一个春节。几个月后,“朱毛会师”,工农革命军改名为“红军”……(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1月26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出现“1927年10月”“1月25日”“2月18日”表示时间的词语,采用顺叙的顺序。B.“三项纪律”出台背景是刚组建的革命军许多人身上还带着旧军人和流氓无产者的习气。C.“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提出后,老百姓把它编成了歌曲,对纪律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文章通过战士们和老百姓的反应,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革命军在春节所取得的成功。7.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第一个春节中做了哪些事情?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按照要求赏析下面句子。①毛泽东一听,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教我们如何当好兵,游击战口诀教我们如何消灭敌人,优待俘虏教我们如何瓦解敌人。(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章引用罗荣桓的话和赣军的《九师旬刊》哀叹的内容,分别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从文中工农革命军的表现,可以看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请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回答问题。养花与种菜艾诺依ㅤㅤ①【A】在四合院的红墙边缘探出了一树繁花,那是香气四溢的槐花,一串串在风中舞动,摇曳生姿,敞篷般的树干遮蔽着幽静的地方,透过枝干缝隙的光芒,肆意折射在水泥路上。ㅤㅤ②【B】北京的槐树有两种,一类是国槐,一类是洋槐。虽然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木,但是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国槐的花期在夏末,多作中药或染料。洋槐也称刺槐,花期偏早,春天四五月开花,不仅有抗旱能力,可以固沙保土,而且花香四溢,可以作为蜜源和香料,是我国四大名蜜之一,还可以制作蒸槐花、槐花奶茶、槐花茶和槐花饼等美食。路边的槐花飘洒一地,好似铺了一层白嫩的地毯,为坚硬的水泥地增添些许点缀,令人心生暖意。ㅤㅤ③【C】小杨姐邀请我共食槐花。只见槐花裹了一层“金色面甲”盛放在盘子里,味道像极了炸野菜。虽然槐花菜式品貌不扬,我却感受到了友人的情谊,在孤独又茂盛的老槐树下,烹煮简单的饭食,即可让世道的坎坷、生活的杂乱一一随风而去。ㅤㅤ④我也曾执着于养花,五颜六色花朵的绽放可以带来不同的风景,随意搭配的摆放总会散发出盎然生机。在戴口罩的日子里;我目光调转,开始在家研究水培蔬菜。那天折腾一个下午,我才把红薯、萝卜、洋葱、蒜苗一一栽置在器皿中,又把它们按照高矮顺序摆在了花盆的木质底座上,最后趁着夕阳西下的光线,用手机留下美好的一刻,开心、满足环绕着我,静静欣赏着自己的杰作。ㅤㅤ⑤看着它们长出根须,又看着它们向上攀升的叶子,一节节的绿意带来了复苏和新生。我突然发现比种花更有收获感的方式是“种菜”,拥有土地的人们一定是内心踏实的。尽管我不能回归大地,但可以在自己的一片小角落里,耕耘着独有的菜园,我还把这样绿色无公害的小苗与果实分享给家人。可惜菜的长势无法像想象中那么可喜。ㅤㅤ⑥不久后,这个角落又变成了干净的一片空白。只是我更加关心粮食和蔬菜,从花花绿绿的间隙之中,看到了植物的可贵,这大约从远古神农氏说起,从辨药尝百草发展到五谷农业,随着岁月静好,我们时常会淡忘,新鲜核桃有绿色的果皮,小米是“春种一粒粟”中的“粟谷”,也是狗尾巴草属植物,玉米的秸秆去掉外皮里面如甘蔗般脆甜,沉甸甸的榆钱摇曳枝头,而打碗花据说是只要一碰就会打破碗的花,也是兔子爱吃的“美味佳肴”,它的含钙量很高,难怪兔子个个跑得快。ㅤㅤ⑦野生蔬菜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救荒使者也是健康卫士,翻阅书本记载的中国野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扮演着救荒的角色,帮助人们度过了无数灾荒之年,近年来,野菜重新被人们更好地认识、鉴别和食用,营养价值也逐步得到认可。ㅤㅤ⑧“春食野菜赛仙丹”,其实最先感受到春天温暖的并不只有鸭子,还有漫山遍野的各种野菜,全都欣欣然从松软的泥土中钻出头来。由于家中老人的缘故,似乎小时候的饮食和野菜密不可分。印象最深的是姥姥家院门外有棵香椿树,平时无人问津,到了长芽的时候,亲戚朋友拿着长长的竹竿,竿顶绑上一个铁弯钩用来采摘香椿。老人说:“香椿发芽了!”孩子们就一窝蜂地跑到门后把竹竿抬出来,抬着脑袋等香椿打落在地。还有一些美味可口的野菜也是餐桌常客,家里人常用来包包子、饺子的高钙之王“荠菜”;与艾草很像、可做艾的替代品的蒌蒿,取嫩芽的部分焯水之后与香干丝同炒;裹上面粉蒸熟的榆钱,蘸料吃的紫苏叶,后来,又尝到南方人喜欢炒菜的茭白,也是水八仙之一。也有的花品类像槐花一样,不仅可以欣赏,也可以食用,比如桔梗又叫四叶菜,还有洛神花、金银花、萱草花、木槿花等等。ㅤㅤ⑨古有卸甲归田,今有养花种菜。在菜旁边养一些点缀的花种子,春风一吹就长起来。如果有小孩,一定和他一起养花种菜,从小苗到结果,每天都能看到它们的成长,内心收获喜悦。孩子们会发现人生很长,不是所有付出最终都会开花结果,即使经历一次次失败,生命的期待与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成果,越亲近自然的孩子,越有灵气。ㅤㅤ⑩种花是理想,种菜是生活。在温饱之间增添趣味,生活质朴安逸。我们可以有理想,也可以拥抱生活。(选自2023年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1.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中,确切的位置是()槐花树总是不一样的。A.【A】处 B.【B】处 C.【C】处12.梳理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共食槐花→①→②→食用野菜13.文章第⑦段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为什么说“如果有小孩,一定和他一起养花种菜”?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回答问题。ㅤㅤ【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ㅤㅤ【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傅永勤学》)【注】①寻:不久。②露布:公开的文告。1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但当涉猎 ②及鲁肃过寻阳③有友人与之书 ④永乃发愤读书1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甲】【乙】文中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都写了别人对两人的评价,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55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ㅤㅤ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一定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我们快乐、兴奋、充满信心,也许使我们困惑、忧虑、不知所措……这时,老师的理解、亲友的鼓励、环境的熏陶、书籍的启迪,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ㅤㅤ请以《感谢你,给我前进的动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①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折柳故园漫漫龙钟戎机金柝将军。故答案为:(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答案】2.昼;醒;jiān;zhuì3.C4.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一场。这辆车后来因妻子虎妞难产而死,为筹钱埋葬虎妞而卖掉了。【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平声勤于翻查工具书,多积累和巩固,从而得心应手地应对字音字形题。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性的辨别能力。词性的辨别要放在语境中进行,真正体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分析原则。平时要从词的类别的角度掌握:实词、虚词的具体分类,明确每种词语在句子中充当的语法成分等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标规定的经典名著的重要情节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平时要认真阅读经典,然后把握主要的故事情节,了解主要的人物形象,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去分析和作答即可。2.①“zhòu夜”写作“昼夜”。②“清xǐng”写作“清醒”。
③“煎好”中的“煎”读作“jiān”。
④“赘着”中的“赘”读作“zhuì”。
故答案为:昼、醒、jiān、zhuì。3.句子中的“什么”是主语,是代词。故答案为:C。4.在虎妞请医问药后,由“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以及“第二剂药煎好……这样的不济”等内容可知,祥子生病的原因是生活艰难,为了多赚钱养家,他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这辆车最后的结局虎妞难产而死,为筹钱埋葬虎妞而卖掉车。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故答案为: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一场。这辆车后来因妻子虎妞难产而死,为筹钱埋葬虎妞而卖掉了。5.【答案】(1)如果理想有色彩,那一定是中国红。(2)①“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不能用书名号,应改为引号。②“当我们在赛场上听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心潮澎湃”搭配不当,应把“听到”改为“看到”。③难道这些积极的感受、美好的情愫不就是爱国?(3)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径主要事社会、学校和家庭。大部分中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态度都很热情。【解析】【分析】(1)仿写注意例句格式,格式是:如果有,那一定是中国红。可以写理想有色彩,可以写梦想有颜色。合理即可。
(2)①听到什么词,这个词可以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
②看到内容,听到声音,固定搭配。
③陈述句改反问句注意:句号改问号;加上疑问词;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可以是难道这些积极的感受、美好的情愫不就是爱国?
(3)图一是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经,56%是社会途经、21%是学校途经,17%是家庭途经。图二是中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态度,67%热情很高。故答案为:(1)如果理想有色彩,那一定是中国红。
(2)①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不能用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②“当我们在赛场上听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心潮澎湃”搭配不当,应把“听到”改为“看到”。③难道这些积极的感受、美好的情愫不就是爱国?
(3)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径主要事社会、学校和家庭。大部分中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态度都很热情。【点评】(1)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手法、主题等。语言合理即可。
(2)①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运用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常考符号有: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②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③本题考查句型转换。陈述句改反问句注意:句号改问号;加上疑问词;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在统计图中抓住关键字及主要信息,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答案】6.C7.制定、宣布和宣传“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进剿”;宣布和实行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8.①加点词语仅仅改动一字,充分表明了毛泽东注意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②运用排比修辞,表明了工农革命军实行政策的效果,语言富有气势。9.引用罗荣桓的话,是为了说明毛泽东在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引用赣军的《九师旬刊》哀叹的内容,反衬出宽待俘虏政策达到了连敌人也害怕的效果。10.严明的纪律解决了部队建设的大问题,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维护群众利益,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3)1)本题考查赏析加点字。注意三步法,第一步先看加点字①词性,如动词、叠词、色彩词等;②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③描写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④词语本义和语境义。第二步结合句子分析这个加点字让句子哪里变得更好更优美更突出,第三步这句话表达作者何种情感态度。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的思考角度都想全了,一句话有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4)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引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文学色彩或历史意义,证明了什么观点,答题注意结合文章内容。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在文中找到有关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原因的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6.C:老百姓把它编成了歌曲,错误。第四段原话:很快,有人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编成了歌曲,曲调是快板式的,唱起来非常顺口。没有说是老百姓编的。
故答案为:C7.概括题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即可。
①毛泽东因此提出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ㅤ③1月25日,正月初三,毛泽东宣布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④很快,有人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编成了歌曲,曲调是快板式的,唱起来非常顺口。是制定、宣布和宣传“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ㅤㅤ⑤粉碎了赣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⑥战斗结束后,数百名俘虏被押送过来,有的战士和农民出于对敌人的愤恨,打骂俘虏。毛泽东立即予以制止,随后宣布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
故答案为:制定、宣布和宣传“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进剿”;宣布和实行工农革命军宽待俘虏政策。8.①有个老百姓说:光“还门板”不行,各家各户的门板大小不一样,你还到我家的门板,是别人家的门板,我家的门安不上。这个上,表明了毛泽东倾听老百姓心声,维护群众利益。
②三个教我们怎么样的句子,排比,强调了工农革命军实行政策的效果,有气势。
故答案为:①加点词语仅仅改动一字,充分表明了毛泽东注意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
②运用排比修辞,表明了工农革命军实行政策的效果,语言富有气势。9.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亲历毛泽东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过程的罗荣桓说:“毛泽东同志亲手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将革命军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用最具体、最简要的语言固定下来。”说明毛泽东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积极作用和历史意义。
赣军的《九师旬刊》对此哀叹道:“毒矣哉!”,说明敌军听到我军宽待俘虏政策感到害怕。
故答案为:引用罗荣桓的话,是为了说明毛泽东在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引用赣军的《九师旬刊》哀叹的内容,反衬出宽待俘虏政策达到了连敌人也害怕的效果。10.③有个老百姓说:光“还门板”不行,各家各户的门板大小不一样,你还到我家的门板,是别人家的门板,我家的门安不上。说明维护老百姓利益,倾听老乡心声,有群众基础。
④“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军量身定做的纪律,其中的每一句话,看似很小、很平常、很具体,甚至很琐碎,却是小处着眼、细处入手,针对的都是旧军队、旧军人最容易犯的毛病,解决的都是部队建设的大问题。严明的纪律解决了部队建设的大问题,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故答案为:严明的纪律解决了部队建设的大问题,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维护群众利益,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答案】11.B12.①水培蔬菜;②采摘香椿13.不能删去。第⑦段说明野菜在历史上充当着救荒使者的角色和现在的健康卫士身份,突出了野菜的价值;既承接第⑥段所写各种植物的可贵,又引出下文食用野菜的内容。14.因为养花种菜可以亲近自然,越亲近自然的孩子,越有灵气。孩子们会每天看到花、菜的成长,内心收获喜悦。孩子们会发现人生很长,不是所有付出最终都会开花结果,即使经历一次次失败,生命的期待与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成果。【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填入语句。读懂给到的语句含义。通读全文,了解每段大意,比对例句含义,选择合适的位置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阅读问能不能删能不能换肯定不能。答题格式是删掉前的感受和删掉后的感受对比,删掉后不能突显文章主题,所以不能删。
(4)本题考查语句理解。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理解语句含义,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即可。11.ㅤㅤ②【B】北京的槐树有两种,一类是国槐,一类是洋槐。虽然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木,但是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讲不一样的地方,例句可以放B处。
故答案为:B12.ㅤ概括题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即可。
④在戴口罩的日子里;我目光调转,开始在家研究水培蔬菜。
⑧印象最深的是姥姥家院门外有棵香椿树,平时无人问津,到了长芽的时候,亲戚朋友拿着长长的竹竿,竿顶绑上一个铁弯钩用来采摘香椿。
故答案为:①水培蔬菜、②采摘香椿13.阅读问能不能删能不能换肯定不能。答题格式是删掉前的感受和删掉后的感受对比,删掉后不能突显文章主题,所以不能删。第七段本就在讲野菜在历史上充当着救荒使者的角色和现在的健康卫士身份,突出了野菜的价值;承接上文所写各种植物的可贵,又引出下文食用野菜的内容,不能删。
故答案为:不能删去。第⑦段说明野菜在历史上充当着救荒使者的角色和现在的健康卫士身份,突出了野菜的价值;既承接第⑥段所写各种植物的可贵,又引出下文食用野菜的内容。14.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即可。④我也曾执着于养花,五颜六色花朵的绽放可以带来不同的风景,随意搭配的摆放总会散发出盎然生机。那天折腾一个下午,我才把红薯、萝卜、洋葱、蒜苗一一栽置在器皿中,又把它们按照高矮顺序摆在了花盆的木质底座上,最后趁着夕阳西下的光线,用手机留下美好的一刻,开心、满足环绕着我,静静欣赏着自己的杰作。ㅤㅤ⑤我突然发现比种花更有收获感的方式是“种菜”,拥有土地的人们一定是内心踏实的。⑥从花花绿绿的间隙之中,看到了植物的可贵。总结下就是:养花能够让我们更亲近大自然,随着花的成长,能收获喜悦,不在乎是否都可以开花结果,但是这个过程能够让人感受到植物的可贵,联想到生命的珍贵。故答案为:因为养花种菜可以亲近自然,越亲近自然的孩子,越有灵气。孩子们会每天看到花、菜的成长,内心收获喜悦。孩子们会发现人生很长,不是所有付出最终都会开花结果,即使经历一次次失败,生命的期待与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成果。【答案】15.阅读。;等到。;信。;于是。16.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17.他们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惊人进步。侧面烘托他们的进步惊人。【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及旁人评价的作用。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旁人评价的作用:衬托主人公的特点。
【译文】
【甲】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15.①翻译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猎:阅读
②翻译为: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等到
③翻译为: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书:信
④翻译为:傅永于是发奋读书。乃:于是,就
故答案为:阅读、等到、信、于是16.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治、经、博士、邪、请、让、报”。治:研究。经:指《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书籍。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请:请教。让:责备。报:答复。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17.蒙辞以军中多务,翻译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吕蒙是武将。
蒙乃始就学,翻译为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吕蒙听劝。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为: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用鲁肃的话说明吕蒙有惊人进步,让人震惊。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翻译为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傅永是武将。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翻译为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傅永读书有进步,进步特多。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翻译为:皇上常赞叹说:“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下设子公司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无功功率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出售大型废船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建筑工地钢筋智能化仓储与物流配送合同
- 伴聚合作合同范本
- 公交轮胎采购合同范例
- 停产劳动合同范本
- 人工草坪合同范本
- 2025年印刷装饰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供应商技术合同范本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4篇)
- 电影《白日梦想家》课件
- 妇产科产后虚脱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 DB11∕T 446-2015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 运输车辆挂靠协议书(15篇)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