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1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2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3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4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据一名垂钓者记载,1852年,他在流经英国毛纺织业城市威克菲尔德的卡尔德河中垂钓,收获了80磅鱼,1853年收获量减少到48磅,1855年则只有14磅,1856~1857年几乎一无所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英国(

)A.普通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B.养殖行业生产日益走向衰退C.工业迅速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D.国民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严重2.经济学家约翰·密尔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铰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得多。密尔的说法意在(

)A.强调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B.论证自由贸易的合理性C.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D.肯定市场经济的可行性3.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其中“最坏的”“绝望的”可能是指①大气污染

②河流污染

③自然环境破坏

④城市环境的恶化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英国(

)A.纺织行业出现技术革新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5.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表。据此可知,我国古代时间成就战国都江堰汉代漕渠、白渠、龙首渠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A.注重农业精耕细作 B.农业成就最为突出C.重视农业生产发展 D.农业工具不断更新6.19世纪末20世纪初,傲慢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由此可见,当时“傲慢的英国人”(

)。A.推崇德国文化 B.注意到了德国的威胁 C.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 D.喜爱德国产品7.如表所示为1811—1871年英国人口的职业分布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占比职业部门时间农业工商业其他1811年35%45%20%1841年20%43%37%1871年14%55%31%A.手工工场的兴盛 B.人们择业观的转变 C.农业经济的衰退 D.工业革命的影响8.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到19世纪末,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背景是(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利器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C.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程度不断加深 D.宗教改革宣扬了勤俭节约的伦理观9.“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可灌溉,亦可排涝。”材料介绍的农具是(

)A. B.C. D.10.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国古代手工业不断发展,制造出结构复杂的生产工具。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对其演变解读正确的是(

)A.与时俱进 B.日益式微 C.递代积累 D.领先世界11.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其中,海洋技术在现代科技进步中处于重要位置。世界上最早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12.下表为19世纪世界修筑铁路情况表。19世纪铁路兴建高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1825年英国第一条铁路全长的27km,由斯托克顿到林顿1840年世界铁路总长度5490英里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1880年世界铁路总长度22.2万英里l888年欧洲建成加来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A.世界市场逐步拓展的需求 B.蒸汽机车的广泛推广应用C.满足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D.铁路建设技术的不断成熟13.19世纪中叶,由于大量人口流入,加上伦敦市的污水管道系统未连接到苏豪区,当地居民将污水排入泰晤士河,水源污染导致1854年伦敦霍乱大爆发。由此可以推断,霍乱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的迅猛推进 B.化学工业产生严重污染C.医疗技术发展落后 D.政府公共卫生意识淡漠14.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这将(

)A.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促进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建立C.推动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D.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15.下图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创作于1966年,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C.国防能力已大大加强D.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16.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时,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这一变化(

)A.有利于优化手工工场的管理 B.反映人类劳作方式的重大变革C.表明传统的农业已不复存在 D.导致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732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的阿克莱特,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兰开夏地区的毛纺织业从业者,是在市场的刺激下转而从事棉纺织生产的。英国议会在1700—1721年间颁布多项法令,禁止进口和使用印度印花棉布,更促进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阿克莱特曾是理发师和假发经销商,后来“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69年获得专利。1771年,他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除招聘普通工人外,还专门招聘了技术工人。他获得大量投资,陆续兴建十多个纺纱厂,创制了统一的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1790年,他引进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许多企业家向他购买生产纺纱机的许可权或机器,借鉴其经营管理经验。一系列成就,使阿克莱特受封为爵士,还当选过德比郡的郡长。——摘编自张博《阿克莱特的工厂制投资及其影响》(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克莱特能成为“近代工厂之父”的历史条件。(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工厂制度的特征及其推行目的。18.【工业革命中的女性】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的角色与地位也随之变化。材料一

伦敦布莱恩特和梅公司的火柴厂女工每天工作14小时,每周的工资却不到5先令。公司实行从3便士到1先令不等的罚款,女工并不能每次都拿到全额工资。违规行为包括聊天、掉火柴或未经允许上厕所。……火柴所用的黄磷原料,导致皮肤发黄、脱发和颚骨炎(骨癌的一种)。——1888年安妮·贝桑特《伦敦的白奴制》材料二

《PallMall公报》的编辑威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女工工作条件的运动。英国最著名的《泰晤士报》等其他资本控制的媒体报纸,指责贝桑特是社会主义煽动者,评论说:“女工们在不负责任的顾问怂恿下去罢工。这些现代工业化世界的害虫,正竭尽全力使这场争论达到顶点。”——摘编自夏金娇《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材料三

在两周内,由于工会的支持和一场筹集了400英镑巨款的公共运动,妇女们赢得了重大的让步。她们组织了工会——英国最大的妇女和女孩组成的工会。这是英国“新工会主义”爆炸式的巨大进步,当时技能不熟练的女工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安娜·慕尼沃兹和艾伦·伍兹《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与所学,概括当时社会对女工罢工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态度不同的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说说工业革命如何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材料二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一去不返了”材料三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材料四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工业革命的特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四描述的“这一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材料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到南朝之际,扬州有建康的东西二治、梅根治、铁岘山冶、六安冶等,荆州有新兴冶。同时,民间私治也很盛行,“一断民私鼓铸,而贵卖铁器,商旅吁嗟,百姓咸欲为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田耕作形成一套完整的耕一耙一耖作业,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在广东连州的一座晋墓中,带有“(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或六年(312年)的砖铭呈现了当时农田耕作的情景,一牛挽犁田和一牛拉耙耙田。南齐武帝时,戴僧静为北徐州刺史,“买牛给贫民令耕种,甚得荒情”。在北魏前期的遗迹中,生产工具主要为骨镞,兼有少量的铁器。而北魏天赐元年(404年)“置山东诸冶”,“其铸造铁为农器、兵刃”。太平真君年间,“课畿内之民,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交换),垦殖锄耨”。——摘编自杨乙丹、何婧云《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农业文化的交流》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史实(整体或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释。(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参考答案:1.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50年代,即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流经工业城市的河中,鱼儿越来越少,反映出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等新的社会问题,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并非普通民众环保意识淡薄,排除A项;养殖行业日益衰败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失衡严重,排除D项。故选C项。2.C【详解】根据材料“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得多。”可知,密尔认为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好处,掩盖了其殖民侵略的本质,这是为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的辩护,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C项正确;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是对印度进行侵略,并非“强调文明交流的必要性”,排除A项;材料不是论证自由贸易,而是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排除B项;材料与市场经济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D【详解】依据“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依据“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可知,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最坏的”“绝望的”指工业革命造成大气污染、河流污染、自然环境破坏、城市环境的恶化等,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三项不全面,排除。4.A【详解】材料反映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由于机器化生产,嘤嘤作响的手工纺车被闲置,这说明纺织行业出现技术革新,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妇女不再从事过去高强度工场手工业生产,并不能说妇女的解放,排除B项;英国在19世纪初仍然是轻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表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5.C【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从战国时期到宋朝时期,我国水利灌溉工具不断进步与提高,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C项正确;注重农业精耕细作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中国农业成就最为突出,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材料并不只是体现了农业工具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6.C【详解】根据材料“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的衣服多来自德国,德国符号深入英国人的生活,英国人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德国文化的态度,排除A项;威胁一词过于夸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德国产品的喜爱,排除D项。故选C项。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1—1871年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逐渐下降,而从事工商业及其他行业的人口却迅速上升并占据主体地位,这是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经济结构的结果,D项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逐渐替代手工工场,排除A项;这一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农业人口被迫向其他行业转移,这并不能反映人们择业观的变化,排除B项;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得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农业经济得到更快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据材料“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知,英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继续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项正确;英国依靠其广阔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资本输出并非其主要利益来源,排除A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B项。英国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9.A【详解】根据材料“龙骨板”“于矩形长槽中”“可灌溉,亦可排涝”可知,这一农业工具是翻车,选项A正确;筒车没有“龙骨板”,且不是矩形,排除B;选项C、D不是灌溉工具,排除。10.C【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手工业不断发展,制造出结构复杂的生产工具......汉朝提花机模型......明朝花楼机”可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在不断的演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汉朝的提花机到明朝的花楼机,结构更加复杂,工艺更加的精细,说明纺织工具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换代,C项正确;与时俱进是指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日益式微是指事物由盛转衰,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无法判定是否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1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美国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海洋,因此美国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A项正确;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排除B项;苏联和英国的海洋技术落后于美国,排除C、D项。故选A项。12.A【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世纪铁路兴建高潮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这就迎合了世界市场逐步拓展的需求,A项正确;铁路兴建高潮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建设技术的成熟、蒸汽机车的推广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项;此时是工业革命期间,已经渡过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排除C项。故选A项。1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由于大量人口流入”“当地居民将污水排入泰晤士河,水源污染导致1854年伦敦霍乱大爆发”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聚集,由于城市缺乏规划,污水乱排,导致疫情爆发,A项正确;此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排除B项;医疗技术落后及公共卫生意识淡薄是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14.C【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不再被动接受新技术,而是主动追寻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建立,排除B项;D项材料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C项。15.C【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核爆炸成功”可知,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加强,C选项排除。核爆炸与航天无关,A选项排除。尖端科技领先美苏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的结论,D选项排除。16.B【详解】依据材料“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可以看出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劳作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B项正确;据材料“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可知此时为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工厂的转变,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优化工厂的管理,排除A项;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至今传统的农业仍旧存在,表述绝对,故排除C项;工厂制度下,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仍旧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排除D项。故选B项。17.(1)历史条件: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政府立法扶植棉纺织业,专利保护);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广阔市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生产技术进步);英国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2)特征: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目的:提高效益、加强管理。【详解】(1)历史条件:根据“兰开夏地区的毛纺织业从业者,是在市场的刺激下转而从事棉纺织生产的。英国议会在1700—1721年间颁布多项法令,禁止进口和使用印度印花棉布,更促进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后来‘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69年获得专利”、“他获得大量投资,陆续兴建十多个纺纱厂,创制了统一的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1790年,他引进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阿克莱特能成为“近代工厂之父”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广阔市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而且英国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近代工厂制度的特征是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目的则是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18.(1)态度:当时对于女工罢工有支持、批评两种态度。原因:英国自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是这种社会阶级关系的集中反映。双方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对同样的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同时社会主义思潮亦影响到社会对女工罢工的评价。(2)女性地位提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女性自身抗争、社会力量的支持;工业革命中技术的变革引发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形成,由于机器操作的便利性,使得女性走出家庭开始工作,女性的社会地位相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同时工厂制度下对女性的剥削也在发生,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女性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遭遇到资本家们的阻挠,但在社会支持与女性抗争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专属于女性的工会组织,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态度:据材料二“《PaMall公报》的编辑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工作条件的运动......《泰晤士报》等其他资本控制的媒体报纸,指责贝桑特是社会主义煽动者”可知,当时对于女工罢工有支持、批评两种态度。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自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对女工罢工两种不同的态度正是这种社会阶级关系的反映;结合所学,工党一开始的政党宗旨是在议会里实现独立的劳工代表权,而控制的媒体报纸的大资本家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不同的阶级立场会影响对事件的看法;另外社会主义思潮也影响到社会对女工罢工的评价。(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据材料二“《PallMall公报》的编辑威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女工工作条件的运动”,材料三“妇女们赢得了重大的让步。她们组织了煤人工会英国最大的妇女和女孩组成的工会,这是英国‘新工会主义’爆炸式的巨大进步,当时技能不熟练的女工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女性地位提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女性自身抗争、社会力量的支持。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技术的变革引发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形成,由于机器操作的便利性,使得女性走出家庭开始工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的社会地位相较以往有所提高;据材料一“女工并不能每次都拿到全额工资”,材料二“《PallMall公报》的编辑威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女工工作条件的运动”,材料三“当时技能不熟练的女工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等信息可得出同时工厂制度下对女性的剥削也在发生,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女性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遭遇到资本家们的阻挠,但在社会支持与女性抗争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专属于女性的工会组织,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19.(1)原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特点:率先在英国爆发;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开始;大多数工业成果来自一线工业生产;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3)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催生了近代城市的兴起,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并导致城市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世界经济逐渐连成一体,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有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内燃机的发明。【详解】(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从政治角度分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从技术的积累角度分析,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从兴起的行业领域看,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开始;从工业革命的成果看,大多数工业成果来自一线工业生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新兴工业部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3)影响:根据材料“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催生了近代城市的兴起,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并导致城市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根据材料“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根据材料“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世界经济逐渐连成一体,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根据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