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质养护项目管理制度_第1页
河道水质养护项目管理制度_第2页
河道水质养护项目管理制度_第3页
河道水质养护项目管理制度_第4页
河道水质养护项目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河道日常巡查制度 1第二节河道保洁管理制度 2第三节水质监测管理制度 3一、水质化验室安全制度 3二、水质化验室工作制度 7第四节项目施工管理制度 13一、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13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25三、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31四、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8五、施工设备管理制度 42六、劳保用品使用制度 47第五节工伤事故处理制度 48第一节河道日常巡查制度为了加强XX河道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共同创造良好而和谐的生态环境,特制订河道日常巡查监管制度。1.河道巡查监管工作由XXX负责,每周不定期进行巡查。2.日常巡逻主要沿各自负责河道进行,做到巡查到位,无视线死角。3.每次必须全面检查本岗所负责的巡查路线,注意河道内、河道两岸的环境卫生等情况,并做好书面巡查记录。4.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如遇不听劝阻,自己不能处理的,要第一时间报告上级领导,及时处理问题。5.遇到突发事件(如大面积污染等),首先要制止事态的发展,并迅速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6.要认真做好河道日常巡查工作,要不定时地进行检查。第二节河道保洁管理制度1.保洁人员在对河道进行保洁过程中,加强安全思想意识,严禁与社会人员发生争执,遇事找保洁人员负责人处理。2.在保洁过程中,要注意河道两岸边坡结构是否牢固,避免踏破、溜坡等造成人身伤害。3.禁止保洁人员在深度超过2米的污水井及有限空间作业,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伤害。4.遇到水深处,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保洁人员的人身安全。5.严禁在河道范围内使用明火。6.在保洁过程中,严禁打闹嬉戏,注意道路社会车辆保证保洁人员的人身安全。7.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时候,必须要按照有限空间操作流程作业,必须要有限空间持证人在现场。8.进行闸坝启闭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操作,杜绝触电等事故。第三节水质监测管理制度一、水质化验室安全制度(一)常规安全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则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操作程序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1.进行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样品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地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2.水质化验室内所有药品、样品、试剂和溶液都用标签标明,不得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禁止使用水质化验室器皿盛装食物,禁止用烧杯当茶具使用。3.有毒、有刺激性的气体的操作都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如凡属加热蒸发HCl、HNO3、H2SO4、HF、过氯酸或开瓶使用这类浓酸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有时需要借助于嗅觉判别少量气体时,决不能将鼻子直接对着瓶口或管口,而应当用手将少量气体轻轻扇向自己的鼻孔。4.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人。5.加热、浓缩液体的操作要十分小心,不能俯视加热的液体,加热的试管口更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浓缩溶液时,特别是有晶体出现时,要不停搅拌,更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尽可能带上保护眼镜。6.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不能溅在皮肤或衣服上,更应保护眼睛,稀释时(特别是浓硫酸)应在不断搅动下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浓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7.回流和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或玻璃珠,以防溶液因过热暴沸而冲出,若在过热后发现未放玻璃珠,则应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放。否则,在过热溶液中放入沸石(或玻璃珠)会导致液体迅速沸腾,冲出瓶外。8.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后再取下,以免溶液溅出伤人。9.水质化验室内禁止进食、吸烟。凡是使用剧毒、强腐蚀性药品,如KCN、浓HNO3、HF、NaOH等,必须带橡胶手套和手指套,用后洗手。有毒的药品(如铬盐、钡盐、铅盐、砷的化合物、氰化物等)严格防止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也决不能倒入下水道,可回收后集中处理。10.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伤人。(二)用电安全制度1.水质化验室所有电气设备不得私自拆动及随便进行修理。2.所有电器和设备必须接地线,保险丝的标号、规格及负荷要符合规定,严禁用铜丝、铝丝或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3.突然断电时,要及时关闭使用的电气仪器的全部开关。4.不准使用绝缘损坏或老化的线路及电气设备,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保持电器及电线的干燥。5.水质化验室工作结束后,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关掉除培养箱、冰箱以外的所有电源。6.使用烘箱和高温炉时,必须确认自动控温装置可靠。同时还需人工定时监测温度,以免温度过高。不得把含大量易燃易爆溶剂的物品放入烘箱和高温炉加热。(三)防火防爆制度1.一般规则:(1)水质化验室内应备有灭火用具、急救箱和个人防护器具,水质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要熟知这些器具的使用方法。(2)操作、倾倒易燃气体时应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贸然敲打。(3)加热易燃溶剂必须在水浴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4)在蒸馏可燃物时,要时刻注意仪器和冷凝器的正常工作。如需往蒸馏器内补充液体时,应先停止加热,放冷后再进行。(5)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灯火,以防着火。(6)严禁可燃物与氧化剂一起研磨。工作中不要使用不知其成分的物质,因为反应时可能形成危险的产物。2.注意事项:一旦发生火灾,化验员要冷静沉着,及时采取灭火措施。若局部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湿抹布或石棉布覆盖熄灭。若火势较猛,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请求救援。(1)如加热试样引起火灾时,应熄灭灯火、拔去电炉插头,关闭总闸,并立即用消火砂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来扑救。(2)精密仪器应用四氯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剂来扑救。(3)消火砂要经常保持干净,不可有水侵入。(4)电线着火时须关闭电闸,再用四氯化碳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注意:电闸未关闭时,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5)可燃性金属,如钾、钠、镁、铝、钛等金属着火,应用消火砂覆盖。(6)可燃性液体,如石油化工产品、食用油脂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7)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要注意防毒,四氯化碳遇高温可形成剧毒的光气。(四)基本防毒制度1.改进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尽量采用低毒品代替高毒品。2.水质化验室应设有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将有害气体排除。3.消除二次污染,减少有毒蒸气的溢出及有害物质的洒落、泼溅。4.选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如眼镜、防毒面具、防护服装等。二、水质化验室工作制度(一)基本工作制度1.化验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思想,进入水质化验室必须穿戴工作服和劳保用品;上池取样必须注意防滑,取样要规范。2.水质化验室所有药品、样品、试剂和溶液必须有标签标明,不得在与标签不相符的容器内盛入其他物品,禁止使用水质化验室的器皿装食品或饮水。3.一切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都要在离火较远的地方进行。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4.有毒、有刺激的气体的操作都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如凡属加热蒸发HCl、HNO3、H2SO4、HF4、过氯酸或开瓶使用这类浓酸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有时需要借助于嗅觉判别少量气体时。决不能将鼻子直接对着瓶口或管口。而应当用手将少量气体轻轻扇向自己的鼻孔。5.移动开启大瓶液体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板上,应用橡皮垫或草垫垫好,若是用石膏包装,应用水泡软后再打开,严禁用锤敲、砸。6.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先用瓶夹轻摇后再取下。7.盛过强腐蚀性、易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8.将玻璃瓶、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时应垫有棉布,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9.开启高压瓶时,动作要轻缓,不得将瓶口对人。10.加热、浓缩液体的操作要十分小心,不能俯视加热的液体。加热的试管口更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浓缩溶液时,特别是有晶体出现之后,要不停搅拌。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尽可能带上保护眼镜。11.绝对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抽烟。凡是使用剧毒、强腐蚀性药品,如KCN、浓HNO3、HF、NaOH等,必须戴橡皮手套和手指套,用后洗手。有剧毒的药品(如铬盐、钡盐、铝盐、砷的化合物、氰化物等)严格防止进入口内或接触药品,剩余的废液也决不许倒入下水道,可回收后集中处理。12.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不要溅在皮肤或衣服上。更要注意保护眼睛。稀释时(特别是浓H2SO4)应在不断搅动下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相反进行,以免迸溅。13.回流和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或玻璃球。以防溶液因过热暴沸而冲出。若在加热后发现未放玻璃球,则即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放。否则,在过热溶液中放入沸石(或玻璃球)会导致液体迅速沸腾,冲出瓶外引起火灾。14.使用的玻璃管或玻璃棒切割后马上将断口烧溶保持圆滑。玻璃碎片要放回收容器内,决不能丢在地面或桌子上。15.化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对反映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化验操作应按规定进行,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16.水电、煤气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17.工作完后,应将手洗净才离开水质化验室。(二)危险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化学药品,从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来看,可分为非危险品和危险品,前者危险性小(不是绝对没有),后者危险性大,如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等。本制度主要针对危险品而制定。1.存放原则:所有化学药品都不能露天存放。危险品和非危险品都应分类,而不是混合存放。理化性质互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也应该分类隔离存放,仓库应干燥、阴凉、通风、低温。远离火、水、电、震源。2.危险药品分类:(1)剧毒品:①氰化物:氰化钾(KCN)、氰化钠(NaCN)、氰化亚铜。②砷化物:三氧化二砷(砒霜)、五氧化二砷(AS2O5)、砷酸(HAsO)、亚砷酸钾(KAsO)。③汞盐:氯化汞(HgCl)、氧化汞(HgO)、溴化汞(HgBr2)、碘化汞(HgI2)、汞(Hg)(2)易燃品:乙醇、丙醇、石油醚、汽油、煤油、二硫化碳、甲酸乙酯、苯、无水乙醇、甲苯等有机液体试剂、氢、乙炔、氧等气体。(3)易爆品:过氧化钠(Na2O2)、过氯酸盐、硝酸盐、过氯酸。(4)腐蚀物品: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氢氟酸、氢溴酸、磷酸、过氧化氢、溴水、碘、冰乙酸、氢碘酸、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3.上述四类药品必须分类贮存。剧毒品应存放于保险柜内;易燃品、易爆品、腐蚀性物品分类分区存于专用仓库内。4.实验室禁止大批存放上述四类药品。剧毒品随用随领,用多少领多少,多余的当即归还。其余三类,视工作需要保存最小量。5.使用氰化物时,必须带上橡胶手套,手指破伤时不能使用。在酸性介质下不能使用,用完后的废物必须及时处理,注意保护环境。6.化学药品仓库和实验室均必须配备消防设备(消防水龙头、化学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器),以及沙土。注意定期更换。(三)精密仪器的使用管理制度1.精密仪器一般应放在远离高温、防尘、防酸、避免阳光直射和震动的地方。2.仪器安装后不得任意搬动,部件不得乱拆乱卸、张冠李戴;需要拆卸检修的,须经保管人员及有关领导同意由专业人员拆卸检修。3.操作者必须认真熟悉每台仪器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能违章作业。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清理干净,部件归位,并切断电源、气源等。(四)试剂溶液使用管理制度为确保水质监测质量,规范试剂溶液的使用,特制定本规定,具体内容如下:1.保证试剂溶液的质量:(1)试液的稳定性:稳定性较好的试剂配成试液后,其稳定性可能变差。因而,试液都应标明配制日期,并根据需要定期检查,如发现试液有变色、沉淀、分解等变质迹象,即应弃去重配。不稳定试液应少量配制,并依照书本提示采取特贮存方法,如避光、冷藏、加入不干扰测定的稳定剂。(2)试液的贮存期:一般浓溶液在贮存期内的变化不大,而稀溶液则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其浓度多会发生变化。溶液的浓度愈低,有效使用期限愈短。除本身不稳定的试剂以外,一般而言,稳定性较好的试剂,其浓度为10-3mol/L溶液可贮存一个月以上,10-4mol/L溶液只能贮存约一周,而10-5mol/L溶液即需在当日配制。(3)容器的耐蚀性:玻璃容器的耐碱性都较差,玻璃被碱腐蚀后可释放出某些杂质污染试液,所以,应采用聚乙烯瓶存放碱性试液。软质玻璃的耐酸性和耐水性也比较差,不应采用此种玻璃制成的容器长期贮存溶液。(4)容器的密闭性:试剂瓶的磨口塞必须能与瓶口密合,以防杂质侵入和溶剂或溶质挥发溢出。试剂瓶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将玻璃塞插入瓶口后从各个方向摇动检查,严密无隙者方可使用。2.试液的使用与保存:(1)标准溶液常因化学变化或微生物作用而慢慢变质,这类标准溶液要注意保存并经常进行标定。易挥发溶液需密封保存。(2)溶液受日光照射易引起变质,如硝酸银溶液等,应该保存于深色玻璃瓶中,最好贮存于暗处。(3)试液的试剂瓶应放在试液橱内或无阳光直射的试液架上,试液架应安装玻璃拉门,以免灰尘积聚在瓶口上而导致在倒取试液时引进污染。必要时可在瓶口罩一只适当大小的烧杯防尘。(4)试剂瓶附近勿放置发热设备,如电炉等,以免促使试液变质。(5)试液瓶内液面以上的内壁,常凝聚着成片的水珠,用前应振摇以混匀水珠和试液。(6)试液的吸管应预先洗净和晾干。多次或连续使用时,每次用后应妥善存放避免污染,不允许裸露平放在桌面上或插在试液瓶内。(7)取用相同容器盛装的几种试液,特别是当两人以上在同一台面上操作时,应注意勿将瓶塞盖错而造成交叉污染。(8)同一批样品并需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时,应使用同一批号试剂配制的试液。(9)变质、污染或失效的试液应随即倒掉,以免与新配试液混淆而被误用。(10)配制试液及每天使用的有腐蚀性或有毒试液的用量,须及时填写《化验药品使用登记表》。第四节项目施工管理制度一、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一)技术管理原则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正确贯彻国际通行的技术规定和总公司有关技术工作的制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工作秩序;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要求,促进公司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推进技术进步,保证项目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技术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科学技术的规律办事,尊重科学技术原理,尊重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进行技术管理,不能唯心地去作主观的管理。2.讲究技术工作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要依靠先进技术,先进的施工技术必然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3.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并在实际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和修订各种标准、规范和规程,改进技术管理工作。(二)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本项目将对所有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项目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均由项目施工技术部门设统一台账,各使用部门应有分台账,兼职计量员管理。2.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台秤,每年统一组织校准和检验。3.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等设备均由项目统一购买,但必须有CMC标志和制造许可证,并送地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检定合格后,报项目施工技术门部,统一编号记入台账,并列入周检计划。4.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专业量具,如皮数杆、靠尺等应由公司施工技术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不论采取何种校准方式,必须保存校准资料(记录、证书标记等),并将合格证贴在仪器上,以证明该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及下次校准的日期,校准资料由各单位计量员负责保管。6.器具的使用和保养:(1)经纬仪和水准仪使用,由专人使用和保管。严禁传递式使用或者对仪器性能不了解的人使用;仪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应进行检查,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使用时应防雨、防晒。(2)各种器具使用完后,均应进行清洁保养。(3)各种器具在运输、存放中均应注意防震、防压、防潮。(三)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应包含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质量措施、安全环保措施和文明施工、项目管理要求等内容,它是由企业中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项目管理等部门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具体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共同参加的一项工程管理活动,各项技术交底记录也是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明确作业目的、约束作业行为,理顺作业关系有效地控制施工作业过程,建立程序、规范、安全、经济、文明的施工作业环境,对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和程序作出规定,使有关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规模、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施工作业方法、工程进度、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要求等,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实现预期的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交底方式:技术交底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以会议形式、书面形式、现场示范和样板等方式进行,每一种技术交底的方式在实施前都必须形成书面材料,具体如下:(1)会议交底:在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专业技术员编制好技术交底文件,然后将施工作业人员召集在一起召开技术交底会议,由交底人根据技术交底文件的内容向施工作业人员交代施工作业的有关要求,逐一解释技术交底文件的每一项条款,并回答施工作业班组(人员)提出的有关问题。(2)书面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各作业班组长和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应强调采用书面交底的形式,这不仅仅是因为书面技术交底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中必不可少的,施工完毕后应归档,而且是分清技术责任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与安全事故时,是作为判明技术负责者的一个主要标志。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该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规定、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按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内容,详细写出书面技术交底资料,向施工班组交底,在接受交底后,所有被交底人必须在交底记录上签字按手印,安全技术交底一式两份,项目部留存一份,班组自留一份贯彻执行。班组长在接受技术交底后,要组织全班组成员进行认真学习,明确工艺流程和施工操作要点、工序交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方法、质量通病预防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然后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和本作业班组劳动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互相协作配合关系。在没有技术交底和施工意图不明确,只提供设计图纸情况下,班组长或工人可以拒绝上岗进行作业,书面交底包括各种作业指导书。(3)现场示范交底: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专业技术员组织,由专人现场演示施工项目的操作方法、作业程序及施工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的方式向施工作业班组(人员)交底。(4)样板交底:根据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具体做法,参照相近的施工工艺和参观学习的经验,在满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前提下,由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先做出达到优良品质标准的实物模型,供施工作业人员学习,使其了解和掌握整个施工过程的特点、性能及掌握操作要领,熟悉施工工艺操作步骤、质量标准。2.交底内容:(1)编制依据:技术交底的编制应依据设计文件、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艺标准、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进行。(2)交底范围:技术交底以分部或分项工程的范围作为划分依据,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专业技术员在施工前进行。(3)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和内容:①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1)施工技术交底必须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分项工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应规定。2)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标准,包括计量单位和名称。3)技术交底还应符合与实现设计施工图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当设计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高于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应要求时,更应作为详细的交底和说明。4)应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领导在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5)应符合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求。6)技术交底应全面、准确,并突出要点,应详细说明怎么做,其技术要求如何,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应分项具体说明,不能含糊其词。7)在施工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进行详细交底,并交代如何作样板等具体事宜。②技术交底的内容:1)工程概况:此部分应写明分部或分项工程工作量、设计文件对项目部位在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等。2)施工准备:A.作业条件:本分项工程施工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包括其紧前分项工程是否经过验收合格、辅助施工的各种工装是否准备齐全、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等。B.施工机具设备:施工中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机具设备型号、数量及其进场时间、作业程序安排等有关问题。C.劳动组织:施工部署、劳动力安排、施工工日安排、总包与分包单位之间互相协作配合关系及其有关问题的处理。3)工艺流程:按照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具体排出施工程序的流向。4)施工方案、操作工艺及操作技术要求:A.分部或分项工程采用何种施工方案、详细的操作工艺和具体的操作程序。B.分部或分项工程的设计技术参数。如建筑结构、设备规格型号;使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及施工项目的各部尺寸等。C.施工中的具体施工工艺参数及施工作业环境的要求。D.各工序间交叉作业关系、工序衔接特殊要求和操作中应注意事项。5)质量要求:分部或分项工程的质量要求,过程质量的检查方法及采用何种检测工具和手段,施工过程常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其注意事项,按照分项工程内容,根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列出标准规定的具体内容,能够以表格形式表达的要应用表格。6)施工安全、环境要求及注意事项:A.施工过程存在哪些主要危险源及危害环境的因素。B.施工基本安全操作规程。C.针对安全、环境应采取的防护手段。D.防止安全事故和保护环境的主要技术措施。E.以往同类工程的安全事故教训及应采取的具体安全对策。F.其他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有关的注意事项等。(4)注意,项目部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工程内容、工程的技术复杂程度及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要求不同,在内容的详略程度上进行适当取舍。3.交底管理:(1)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3)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书面交底必须留一份给被交底人。(4)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5)施工人员必须按交底要求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施工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发现不按交底要求施工时应立即劝止,劝止无效则有权停止其施工。(6)施工中发生质量、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时,事故原因如属于交底错误则由交底人负责;属于违反交底要求的则由班组负责;属于违反操作规程的由班组人员本人负责;属于无证上岗或越岗参与施工者除本人应负责任外,班组长也应负责。(四)施工技术复核制度技术复核是具体复核现场施工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的技术文件,是一项经常性、计划性和有具体针对性工作,是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项目实施全过程活动的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以及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进行技术复核是保证质量、满足设计和合同规定的重要手段,具体规定说明如下:1.技术复核的内容:(1)建(构)筑物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桩、水平桩、龙门板、轴线、标高;基础开挖灰线等。(2)模板:尺寸,位置,标高,预埋件,预留孔(洞),牢固程度,内部清理、润湿情况。本项须全数检查,注意与模板质量验收的不同。(3)各类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的型号、位置,搁置长度、标高,搭接长度,焊缝,构件吊装时的强度。(4)现浇混凝土开罐前的原材料检查核对、配合比复合等。(5)砖砌体:轴线尺寸,皮数杆位置、数量、竖向尺寸标示检查,砂浆配合比复核。(6)大样图:屋架、楼梯、钢结构、吊车梁及其他特殊部位、构件的大样图复核。(7)主要管道(沟):根据各类管道管沟的功能用途复核其相通度、标高等。(8)其它:根据需要对重要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规格等进行复核,以免安装后出现难以更改的重大差错。2.技术复核的执行:(1)技术复核由项目工程部、技术部负责人组织进行,质检员及复核项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以便在重要项目或重大问题方面作出决策。(2)属于技术复核项目而未经复核的,不得进行其后工序的施工。(3)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技术复核情况进行日常和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4)定期或分阶段抽查项目技术复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3.技术复核的记录:(1)技术复核应填写“技术复核记录”单(有专用记录的可不必另填,如“定位复测记录”),“复核意见”栏内应写明结论,不符合要求时须整改后重新复核。(2)参加复核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字确认。(3)技术复核记录是重要的技术档案资料,按单位工程整理入档。(五)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审批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一个拟建工程进行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基本的技术经济文件。它的任务是对具体的拟建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和整个的施工过程,在人力和物力上,在时间和空间上,在技术上和组织上,作出一个全面、合理和符合好、快、省、安全要求的安排,具体说明如下:1.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内容:(1)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也可以叫做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分项工程施工设计:一些特别重要和复杂的或者缺乏施工经验的分项工程(如复杂的基础工程,特大构件的吊装工程,大量土石方的平整场地工程等等)为了保证其施工的质量,进度和秩序,就有必要为之编制专门的施工设计。(3)冬雨季施工组织设计:冬雨季施工要进行一些专门的准备工作,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因此也有必要编制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施工的质量与生产的安全。(4)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是:①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或称施工方案。②施工进度计划。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④有关劳动力、机具设备、建筑材料与施工用水、电、动力以及运输、仓储设施和附属生产的需要,其供应与解决办法。⑤至于每个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将因工程的情况和使用的目的差异而有多寡、繁简与深浅之不同。总之,在确定每个组织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与章节时,都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以适应为主,做到少而精,不能千篇一律。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调查研究,详细的索取第一手资料,作为设计的基础:①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料:包括建筑地点的地形,土质特征及性质,地下的土质及水位标高、气候、风向、风速、温度、雨量、冬雨季月份冻结深度、建筑地点的排水情况以及附近河流和洪水情况等。②施工区域的技术经济资料:包括该地市建筑规划、交通情况、水源、电源情况,当地可以利用的建筑材料及其情况,当地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及其能力,劳动力供应的可能性及其情况,生活物资供应及文化福利设施的状况等。(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应对施工图作深入细致的审查,全面了解设计结构形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情况。(3)搜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资料:①除上述谈到的工程设计文件和勘测调查资料之外,还应有建筑工程的控制进度,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②工程概算和定额,施工用水用电等方面的定额,指标或参考资料等等。(4)具体编制步骤:①索取工程量计算资料。②拟订施工总方案,对重大问题作出原则规定。③确定施工顺序并根据有关资料编制施工进度计划。④计算劳动力和各级资源的需要量和确定供应计划。⑤设计施工现场的各级业务,包括水电、道路、仓库、临建等。⑥设计施工总平面图。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自始至终贯穿于全部项目工程活动中,使建设工程按各项技术管理要求最终具体落实到搞好工程质量上,施工现场具体的质量管理规定说明如下:1.各项目部应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以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依据;对工程质量通病,以预防为主,将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在施工自检工序中解决。2.项目部应贯彻执行质量体系标准,使质量体系真正运行起来。3.严格执行建筑原材料及半成品的产品准用证制度:进场材料“两证一单”要齐全,做好材料的试化验和复试工作,材料试化验单要与现场材料数量批号等相符。4.抓好现场计量工作:质量检验器具和施工计量器具应按规定组织定期检查。施工中要按规定对砼、砌筑砂浆进行计量配比。保证质量检验工作标准化。5.抓好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做到开工有报告,施工有方案,技术有交底,图纸有会审,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器材有检验,检查有记录,工序有交接,隐蔽有验收,检验有标准,竣工有评定,交工有资料。(二)施工现场挂牌制度1.各项目必须在现场大门口、办公室、会议室等醒目位置处悬挂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职责等宣传牌。2.作业班组应在不同施工部位挂牌,注明部位、班组名称、操作人员姓名、施工质量状况(由项目质量员填写)等,以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督促责任人严把施工质量关。3.进场材料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入库分类存放,标识明确:材料名称、型号、数量、有效日期等。4.进场钢材,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钢材分类挂牌堆放,挂牌明确钢材名称、型号、规格、检测情况等内容。5.成品、半成品材料应挂牌分类堆放,明确材料状态、型号、尺寸使用部位等。6.混凝土、砂浆自拌时,应挂牌明确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施工配合比、水泥黄沙等骨料用量及使用部位等数据。7.所有经过法定检测单位鉴定的测量、计量设备必须做出标识,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三)工程质量检查制度1.开工前质量检查:(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必须经过认真复核(会审)。(2)相关技术交底必须完成。(3)检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创优规划编制情况,质量计划制定情况。(4)参与施工的各级管理人员到位,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特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5)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配备必须满足开工需要。(6)各种原材料、半成品(配件)按照其相应质量保证措施检验合格。(7)施工界区用地、拆迁及临时设施等必须完成。2.施工中质量检查:(1)测量放线必须复核签认无误。(2)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3)严格执行“三检制”,及时签认工艺流程卡,确保不合格品不转入下道工序。(4)商品混凝土、砂浆,进入施工现场,试验人员必须现场监督,按规定取样。(5)施工现场和库房的原材料严格按规定堆码和标识。(6)工序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其相应质量保证措施督促检查。(7)各项施工原始记录规范、齐全、签认手续完备。(8)及时对已完工的分项、分部工程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质量等级评定,相关人员签认完备。(9)各级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要加强日常施工现场的巡检,随时掌握工程进展及质量状况,对不合格项要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对影响质量的一些苗头及时制定预防措施,以防止、避免损失和影响的扩大。3.定期检查:(1)项目部定期开展质量大检查,质检部每月进行一次专项质量检查,做好日常检查巡视,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制止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原则上每周不低于3次。(2)质量大检查由各级负责生产的领导主持,工程安监、计划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检查后及时写出总结和整改措施,并上报下发。(3)在工程质量上,检查实体质量、操作水平、几何尺寸、净空断面等。(4)在保证手段上,查施工组织设计和创优规划的贯彻落实。(5)在内业资料上,检查是否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和规定对资料进行建立、签认和归档。特别是技术文件资料、图纸的审核与交底,原材料凭证、试验报告、变更设计、验评资料、测量复核、工程日志等是否具有可追溯性。(四)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来事先预防,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质量事故,防止类似事故的重演。对于已经发生了的工程质量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处理时必须做到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经济合理,不留隐患,吸取教训,及时整改,责任明确,记录在案,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具体说明如下:1.质量问题(包括质量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凡因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偷工减料等,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强度等级不够、结构尺寸偏差等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工程所采用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分类分级按照工程类别执行国家、行业、公司和项目实际情况的相关规定。2.质量问题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信息的处置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3.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4.处理程序:(1)质量问题的报告:①发现质量问题的人员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人立即分析处理事故,并同时采取救援行动,因工程质量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应采用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好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拍照或录像。②发生一般质量问题未造成安全、工期、信誉影响的,项目部在21小时内上报到公司。③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XX万元以内的质量事故,由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立即报告公司。④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XX万元及以上的质量事故或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不足XX万元但严重影响到施工生产的安全和企业的信誉,必须在1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公司。(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隐瞒事故论处:①发生质量事故后,不按规定时间上报,谎报或隐瞒不报而擅自处理的。②质量事故发生后,故意破坏现场,阻碍、干扰调查工作正常进行,以及提供伪证的。③有意缩小工程质量事故返工损失,降低事故等级的。(3)质量问题的处理:①处理程序:质量问题调查→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根据事故大小对整改方案进行逐级审批)→问题整改→鉴定验收→提出改进建议→保存处理记录。②发现质量问题时,项目部应对质量问题进行初步判定;项目质检人员应要求相关作业人员立即停工,在不合格处设置明显的标识,以防止在处置前转入下道工序。③直接经济损失在XX万元及以上的质量事故,立刻成立质量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处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应于10天内报公司,一般质量问题由项目经理部组织调查处理,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④质量问题处置可采取如下方法:1)返工处理。2)返修处理。3)让步接收。4)降级处理。⑤质量问题处理报告应包括的内容:工程概况、事件或事故经过、原因分析、事故处理措施、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及改进的建议。三、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一)安全教育制度1.在各作业班组进入工地后正式上岗作业前,项目部必须对班组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班组教育、项目部教育、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并建立教育记录挡卡;如果由于安全技术交底不清楚、不全面,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必须追究教育或交底人的责任。2.各级安全教育具有针对性,对待各班组不可千篇一律,应付差使。3.项目部要经常组织干部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规范和标准,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通过学习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目的。4.要坚持开展每周星期一安全活动日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组织、有内容、有目的、有要求,一般可小结上周安全工作情况,根据本周工作情况提出和强调搞好安全工作的措施,同时也有针对性地选学一些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活动的目的、内容及具体安排,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负责,项目经理或其他管理人员不得占用安全活动日时间召开其他会议和进行其他工作。5.对新入场的职工在分配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项目部进行专业安全技术规程及规章制度的教育,班组进行具体的安全教育工作。6.凡要求持证上岗的特种专业作业人员,项目部必须于当地劳动部门联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上岗前仍应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7.职工更换工种或从事第二工种作业时,项目部必须重新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规程的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8.施工当中采用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和新工艺方法时,项目部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作业。(二)安全值班制度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根据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具体条例说明如下:1.项目部安全值班制度:项目部所有成员,都必须轮流坚持安全值班,每人一周时间。在值班期间,尽职尽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详细检查各作业面的安全生产情况,发现事故隐患,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整改。对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悬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穿拖鞋等情况,按处罚规定给予处理。值班期间,上下清查人数,凡工地有加班加点的人作业,值班人不得离开现场。参加值班期内发生的工伤事故调查、分析、做好值班记录,按时交接班。2.工地看场人员安全责任:工地看场人员,除搞好安全保卫工作外,应对进现场的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清查发现有新增人员要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汇报。并在工地门口设安全监督岗,对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穿拖鞋、带小孩者,有权制止,不得让其人进入施工现场。3.各级值班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做好安全值班工作,在值班期间,擅离岗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事故,将追究值班人员的直接安全责任。(三)安全教育制度1.在各作业班组进入工地后正式上岗作业前,项目部必须对班组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班组教育、项目部教育、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并建立教育记录挡卡;如果由于安全技术交底不清楚、不全面,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必须追究教育或交底人的责任。2.各级安全教育具有针对性,对待各班组不可千篇一律,应付差使。3.项目部要经常组织干部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规范和标准,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通过学习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目的。4.要坚持开展每周星期一安全活动日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组织、有内容、有目的、有要求,一般可小结上周安全工作情况,根据本周工作情况提出和强调搞好安全工作的措施,同时也有针对性地选学一些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活动的目的、内容及具体安排,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负责,项目经理或其他管理人员不得占用安全活动日时间召开其他会议和进行其他工作。5.对新入场的职工在分配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项目部进行专业安全技术规程及规章制度的教育,班组进行具体的安全教育工作。6.凡要求持证上岗的特种专业作业人员,项目部必须于当地劳动部门联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上岗前仍应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7.职工更换工种或从事第二工种作业时,项目部必须重新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规程的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8.施工当中采用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和新工艺方法时,项目部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作业。(四)班前安全活动制度1.在各作业班组进入工地后正式作业前,项目部必须对班组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建立教育记录档卡。2.项目部必须同各作业班组长和职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合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必须履行签字手续3.每天上班前,各作业班组长必须对本班组职工进行全面而又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主要强调当天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检查职工的安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观察和了解职工当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4.对施工机械、机具,在投入正常运行前,必须进行二查:一查其安装是否正确,是否有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保护措施,二查其性能是否正常,按先检修后运行的操作程序操作,特别是容易发生事故隐患的机械,必须在班前进行检修、检查其安全状态,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停机维修,修好试机正常后在使用。5.凡班前酗酒者,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凡是不具备上岗作业条件者,一律不得上岗作业。6.项目部班前安全活动必须有书面记录,由项目安全员签字确认,进行监督检查。(五)安全生产奖罚细则有生产,就存在安全,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根据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安全奖罚制度实施细则,具体说明如下:1.劳动安全纪律部分:(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任何工种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每一人次罚款50元,班组成员中有三人不戴安全帽,罚班组长200元,五人以上不戴安全帽,罚班组长1000元;帽壳已坏,不起安全防护作用,每发现一人次,罚款20元;一人连续被罚三次以上,将停工学习,因不戴安全帽而发生了轻伤事故,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自负。(2)进入施工现场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穿拖鞋、高跟鞋每发现一人次,罚款20元,班组成员一次有三人被处罚,罚班组长100元。(3)酒后人员严禁作业,如发现酒后作业人员每一人次罚款50元,酒后作业发生任何事故后果自负,造成他人事故者除承担经济责任外,将视其情节追究其法律责任。(4)严禁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发现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每一人次罚款20元,因小孩年幼无知而造成个人人身安全事故,责任由监护人自负,因乱动机械设备而造成经济损失者,由监护人全部负责。(5)严禁机械工在工作岗位看书、干私活:发现在工作岗位看书、干私活,每一人次罚款20元,处罚后仍不改正者,加倍处罚。(6)木工、易燃作业处严禁吸烟发现吸烟者,每一人次罚款20元。2.临时用电部分:(1)施工现场线路架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有一处不设横杆,不用绝缘子、线路一把抓,罚款20元。(2)闸刀保险丝必须匹配,有一处保险丝用铝丝、铜丝代用,罚款50元。(3)总配电箱、闸刀箱不加锁,下班后不拉闸,无防雨措施,一处每次罚款20元。(4)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线路不使用、安装漏电保护器,一处罚款20元。(5)电气设备有按规程作接零保护,接地接零不符合规范要求,罚款20元。(6)临时照明线路高度不符合要求,动力、照明线路通过金属脚手架无绝缘隔离保护,线路拖地,老化破皮,漏电等发现,一律处罚款10元。3.机械设备部分:(1)手持电动设备在使用时不用防触电的个人防护用品,发现一处罚款20元。(2)操作木工电锯、平刨戴手套者,每一人次罚款10元。(3)操作木工电锯不用防护挡板,操作木工平刨不用护指键推板、推棍每一人次罚款10元。4.奖励细则:项目部设立“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奖”和“安全生产特别奖”,具体说明如下:(1)生产管理人员:①认真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尽职尽责搞好安全工作,不违章指挥。②所管工种班组全年无因工伤事故、重大未遂事故、设备事故。③所管工种班组坚持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做到无伤害,无违章操作现象。④坚持对所管工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强,现场安全管理资料齐全。⑤所管工程项目安全达标达到全优良标准。(2)生产工人:①能够认真学习,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三不伤害,无违章操作现象。②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为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献计献策。③坚持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全年无事故。④在紧急关头排除重大事故隐患,避免了人生伤亡事故。(3)奖罚方法:安全罚款用于安全奖励基金,不得挪作他用,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每年评比一次,年终给予,安全生产特别奖可随时奖励。四、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一)文明施工标准1.施工现场有规范、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的总平面布置,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健全,文明施工措施落实,领导挂帅,责任明确,定人定岗,检查考核项目明确。2.施工现场大门整齐,出入口设门卫,大门两侧标牌整洁美观,四周广告标语醒目,“门面三包”落实,现场围墙、围笆、围网规矩成线。3.施工现场“一图四牌”齐全,即总平面示意图,施工公告牌、工程概况牌、施工进度牌、安全纪律牌,各种标牌(包括其他标语牌)应悬挂在门前或场内明显位置。4.施工现场暂设工程井然有序,车间、库房、机棚、办公室、宿舍、浴室、厕所等按平面图建造,室内外整洁卫生,有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5.施工现场建筑安装材料、机具、设备、构件、门窗和周转材料按平面布置定点整齐堆放,道路畅通无阻,供排水系统畅通无积水,施工场地平整干净。6.施工现场划区管理,每道工序做到“落手清”;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施工污水沉淀后排入窖井;材料和工具及时回收、维修、保养、利用、归库;工完、料尽、场清、各工序成品保护好。7.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应戴分色或有区别的安全帽,现场指挥、质量、安全等检测监督人员和工人应佩戴明显的袖章和标志,遵章管理;危险施工区域应派人佩章值班,并悬挂警示牌和警示灯。8.施工现场严格使用“安全三宝”,“洞口临边”有防护措施,高层建筑施工临街面,人行通道有安全棚,脚手架、门架、井架有验收合格挂牌。9.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整洁,电气开关柜(箱)按规定制作、完整带锁,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并按规定设置,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有岗位职责挂牌和安全操作规程标牌,垂直运输机械有验收合格挂牌。10.施工现场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和防火制度牌,配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防火疏散道路畅通,现场施工动火有审批手续。11.运输各种材料、土方、垃圾等应有遮盖和防护措施,严防泥沙随车轮带出场外,不得将垃圾和土方洒漏在道路上,影响市容环境卫生。12.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妥善处理施工现场周围的公共关系,争取有关单位和群众的谅解和支持,控制施工噪声,尽量做到施工不扰民。(二)具体管理制度1.把文明施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内的所有设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预制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2.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临时现场布置科学合理,机具、材料堆放有序,布局合理,无造成污染的现象;夜间设红色警灯。现场有排水设施,并由专人提前做好施工区内的排水工作,不得随地排放油污,以减少对周围绿地的污染。3.所有施工垃圾均集中在一起运至指定的地点,并处理。4.对进场的材料、机具、安全禁止标志、配电箱、消防器材等严格按布置图位置进行堆放、设置,堆放设置要做到整齐有序,材料挂设标志牌,注明名称、品种,规格、检验状态,填写的字迹必须工整清楚,每天由各管段文明施工负责人检查5.钢材分类编号堆放,施工钢模、机具、器材等设施集中堆放整齐。专用钢模成套放置,专用钢模及零配件、工索具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6.水泥袋装、散装不混放,分清标号,堆放整齐。管理有制度、有规定,专人负责,限额发放,分类插标挂牌,记载齐全而正确,牌物账相符,库容整洁。7.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设施,保证行人安全。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派专人管理,杜绝长流水、长明灯。8.在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洒的砂浆、混凝土及时清除。9.砂浆、混凝土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做到不洒、不漏。施工现场严禁乱堆垃圾及杂物。在适当的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并采取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10.施工现场悬挂“四牌三标”,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所有材料分类存放、堆码整齐,并悬挂标识牌。11.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做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12.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沉淀达标后方可排入排水管网或河流,废油必须回收不允许排放至排水管网或者河流内。13.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该采取洒水润湿处理或者在仓库内作业,防止大面积的飞扬。14.避开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进行有振动的作业,如遇特殊必须先告知安全部门同意后方可作业,所有车辆在项目经理部办公区和生活区严禁鸣笛。五、施工设备管理制度(一)设施设备的选择制度机械设备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在拟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考虑工程环境、技术、经济条件,以及供应机械设备的性能,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性能规定,不允许超性能使用,在施工方案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机械设备将考虑一些重要因素,具体如下:1.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所有机械的生产效率必须适应工程任务的要求,不应把工期压缩得太短而造成各方面工作过于紧张,或不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2.机械设备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不能由于机械设备的性能不适应而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措施,因而影响工程质量。3.选用轻便多功能的机械设备或稍加改装就能适应工程需要的机械设备。4.机械设备的能源耗费更少,要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和资源消耗的最佳限度。5.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要小,机械噪声和排废等都会对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必须严加控制。6.合理的组合使用机械设备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单机的效率,同时更应注意配套协调的组织工作,有效地发挥配套机组的作用。7.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组织协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制定严密的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调动机组专职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设施设备的使用制度为了正确合理使用机械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更好地完成项目施工任务,特制定本使用规定,具体如下:1.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机械。2.配备熟练地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过专门训练,方可上岗操作。3.特种作业人员(起重机械、起吊指挥、挂钩作业人员、电梯驾驶等)必须按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监察局的要求培训和考试,取得省、市安全生产监察局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期限进行审证。4.实习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实习证,在师傅的指挥下,才能操作机械设备。5.在非生产时间内,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设备。6.新购或改装的大型施工设备应由项目材料设备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都必须标识、挂牌。7.经过大修理的设备,应该由有关部门验收发给使用证后方可使用。8.机械使用必须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岗位责任制。9.有单独机械操作者,该人员为机械使用负责人。10.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机械(如塔吊、升降机),应任命一人为机长,其余为组员。11.班组共同使用的机械以及一些不宜固定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应将这类设备编为一组,任命一人为机组长,对机组内所有设备负责。12.机长及机组长是机组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本机组设备的所有活动。13.在交班时,机组负责人应及时、认真地填写机械设备运行记录。14.所有施工现场的机管员、机修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保养规程,应按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15.起重机械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遇六级(含六级)以上的大风或大雨、大雪、打雷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使用。16.机械设备转场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中修、保养、更换已损坏的部件、紧固螺钉、加润滑油,脱漆严重的要重新油漆。(三)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为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确保机械设备对环境影响达标,延长使用寿命,应对机械设备实行单级或多级的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时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具体规定说明如下:1.设备的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循设备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的条件,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2.定期保养一般分为例行保养和分级保养:分级保养分二级保养,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3.例行保养是由机操工或设备使用人员在上下班或交接班时间进行,重点是清洁、润滑、检查、并做好记录。4.一级保养由机操工或机组人员执行,主要以润滑、紧固为中心,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并按润滑图表加注润滑脂,添加润滑油,或更换滤芯等。5.二级保养由机管员协同机操工、机修工等人员执行,主要以紧固、调整为中心,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外,还应检查电气设备、操作系统、传动、制动、变速和行走机构的工作装置,以及紧固所有的紧固件。6.各级保养均应保证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按照规定或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如期执行,不应有所偏废。7.各项目部机管员应每月督促操作工进行一次等级保养,并保存相应记录,整理汇总后备查。8.机械设备的修理,按照作业范围可区分为以下几种:(1)小修:小修是维护性修理,主要是解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局部损伤,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尽可能按功能结合保养进行并做好记录。(2)项目修理:以状态检查为基础,对设备磨损接近修理极限前的总成,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恢复性的修理,延长大修的周期。(3)中修:大型设备在每次转场前必须进行检查与修理,更换已磨损的零部件,对有异议的总成部件进行解体检查,整理电器控制部分,更换已损的线路。(4)大修:大多数的总成部分即将到达极限磨损的程度,必须送生产厂家修理或委托有资格修理的单位进行修理。9.通过定期保养,减少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的噪声、振动、强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作业人员及时清理回收,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达标。六、劳保用品使用制度1.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护面具,防尘口罩等职工个人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采购。2.项目部对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验收,做好督促检查工作。3.本项目采购、发放和使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对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其相应的标准。4.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或在其他劳动环境中确实不能使用的,申请配置使用所需的其他劳动防护用品。5.防护面具的发放应根据作业人员可能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高温的种类,准确地选择相应的滤毒罐(盒),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效,并按国家标准规定,定期更换滤毒罐(盒)。6.项目部应配备有公用的安全帽,供外来参观、学习、检查工作人员莅临时借用,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保持整洁,由相关部门保管。7.劳动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失效后应报废,经上级领导签字交旧换新。8.禁止将劳动防护用品折合现金发给个人,发放的防护用品不准转卖。第五节工伤事故处理制度工伤,是指劳动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