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9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4/00/wKhkGGYLQyaAVeDOAAJYhUqtfq8917.jpg)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9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4/00/wKhkGGYLQyaAVeDOAAJYhUqtfq89172.jpg)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9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4/00/wKhkGGYLQyaAVeDOAAJYhUqtfq89173.jpg)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9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4/00/wKhkGGYLQyaAVeDOAAJYhUqtfq89174.jpg)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9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4/00/wKhkGGYLQyaAVeDOAAJYhUqtfq89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9月第2周周练语
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9月份第2周
语文
一、基础知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人家给
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
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o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
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
非但真假难辨,而且O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辨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一句中"草
茎”是借代手法,代指香雪农村女孩的身份。
B.“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
和她们共同欢呼着"一句,”被感动得战栗”是拟人兼双关的修辞手法,
既写出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又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
现代文明唤醒。
C.“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
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
路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节俭型政府,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杜绝浪赛,提高财政资金
使用。
B.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
生活。
C.深圳市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
阶上。
D.心灵的触动,既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共鸣,也可以表现为理性的
思考。
4、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成以其小,劣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C.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人君当神器之重择善而从之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
C.人生几何D.凄凄不似向前声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
集《稻草人》。
B.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卖炭翁》《月夜忆舍弟》都是他
的代表作品。
C.《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
《樱桃园》。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曹刿论战》
选自其中。
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公众普遍感到旅
游景区的消费价格让人越来越无法接受。
②宁波地铁试运行期间,许多市民为了亲身体验一下地铁的方便
与快捷,如趋之若鹫一般,纷纷涌向各大站点。
③领导带头遵纪守法,就会产生上下其手的积极效果,形成良好
风气。
④这些人不断地交头接耳,小声地咕哝几句,神态异常。
⑤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标否决,这对他实在是
一个不小的打击。
⑥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他总是能在舞台上展现出刚柔相济
的美,给观众带来极高的艺术享受。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⑤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毋吾以也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技盖至此乎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二、语言表达
9、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是提高学习
成绩的有效途径。
B.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
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
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下学
期,学校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演讲与口才》三
门课程。
10、下列横线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古人学文,特别着重朗诵。《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
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也就是说。因此,我深
信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紧事。
①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
②要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
③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在做同样节奏的
运动。
④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
⑤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周身筋肉就会感觉局促不安。
A.②①④③⑤B.②④①③⑤C.④①②③⑤D.④②①③⑤
11、请你仿造画线的句子,在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作家或作品
人物中任选两个,另写两句话
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司马
迁含垢忍辱,发愤著书,以传世之史解读了生命的价值;
;o我们终于明白:生命终归会结束,价值
永存世间。
1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
得改变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榜样"。他在兰考
县忘我奋斗一年多,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
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
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
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
通过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从1805年到1812年,再到1825
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这一重大历史时期的波澜壮阔的社会风貌,
气势磅礴,场面广阔。①:一类贵族接近宫廷,雍容华
贵,但道德败坏,醉生梦死,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
制领地贵族,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小说中人物
还可以按真实与虚构分为两类,库图佐夫、沙皇、拿破仑等众多历史
人物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人物。但是,托尔斯泰反对历史书上
对他们的记录和描写,②。他写《战争与和平》最大的动机就是
要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这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名著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小说中,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
展观,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发展“金字塔”理论,即越是高高在上的人
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越渺小,推动历史车轮的不是那些金字塔上层的
达官贵人,③。小说所热情歌颂的正是这些普通人民,正是许多
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
众取宠形成对照。
13、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4、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中
体现的历史观,不超过4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
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o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
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
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
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
有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
舞台上地搞改革,结果却引来了各种麻烦。陶渊明因不愿向督邮
“折腰”,当即辞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种地、读书、
思考,写成的《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陶渊明不是政治家,
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
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
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让人们在乱世中看到一束光。如果真要说
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
们的心灵。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
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空中楼阁参加大张旗鼓脍炙人口
B.海市蜃楼参与大刀阔斧脍炙人口
C.海市蜃楼参加大张旗鼓喜闻乐见
D.空中楼阁参与大刀阔斧喜闻乐见
16、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框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
项是()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葛苣的菜叶,用盐
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航天员虽身处太空,但像我们在地面上一样,通过Wi-Fi享受
着高速“冲浪”的网上生活。
D.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
成和表达效果。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礼与俗的关系,是俗先于礼,礼本于俗。俗一旦形成礼,礼上升
为典章制度和道德准则,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要求
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成为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流。
A.所以俗是礼的起源,却高踞于其上
B.所以礼虽然起源于俗,却高踞于俗之上
C.所以高踞于俗之上的礼,虽然起源于俗
D.所以虽然礼起源于俗,俗却高踞于礼之上
1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B.假舆马者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
C.失向来之烟霞锲而舍之
D.但为君故为君翻作《琵琶行》
三、默写题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缤纷的落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飘零的落花中,或
弥漫着春光流逝的伤感,或寄寓着青春不再的失落,或抒发了美人迟
暮的感慨。如:_»
(2)《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的
诗句是: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
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①
苏轼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
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
纹③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②东坡,在湖北黄
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屋名雪堂。③毅(hu)纹,比喻水波细纹。
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
更时分。
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
自倾听江声。
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
于建功立业。
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
大自然中。
22、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
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
处,请简要分析。
五、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在鼓励高考毕业生选择
该校就读时,发文号召:现在这个时代,国家又有了新一批急需人才
攻关的科技领域,处理器设计、电池、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
及最重要的、可能直接影响祖国统一进程的一一半导体。
国防工业,尤其兵器、航空、航海,这些相对艰苦的部门仍然需
要大量有情怀、肯坚守、愿意牺牲各种个人利益的高素质人才,与
20甚至30年前没什么太大木同。
对此,有人笑称这是最有情怀、最有格调的“招生广告”;有人
说,从前择业跟着资本走,如今跟着国家政策走;也有人说,人固然
要讲情怀,但也要吃板呀……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
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文言文阅读
24、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昔者楚灵王为申之会宋太子后至执而囚之拘齐庆封中射士谏曰
合诸侯不可无礼此存亡之机也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缗叛之纣为黎
丘之蒐而戎狄叛之由无礼也君其图之。
(节选自《韩非子》)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可知,应填“改
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
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来得响亮"一语可知,选
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例子
可知,填“弄假成真”更恰当。
2、答案:B
解析:A项,“是借代手法"错误。“草茎”是实指,是香雪在进
隧道前自己插在小辫里的,因为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C项,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错误。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由
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
或句子成分构成。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用“冷静”
修饰“铁轨”,赋予铁轨以人的情态,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答案:D
解析:A.“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效率”。
B.”不仅……且……”语序不当,改为“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C.“突然猝死”重复啰唆,可去掉“突
然"。故选D。
4、答案:A
解析:A.“劣”,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不好。句意:成名
以为蟋蟀的个头小,认为它不好。“固”,使动用法,使…稳固。句意: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B.“辇”,名词作状语,
乘坐辇车。句意: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日”,
名词作状语,每天。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C.“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句意:如果害怕自满自大,
就要想想江海里的水都是居于下面,由成百上千的川流汇聚而成。''礼
",名词作动词,礼遇,礼待。句意: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
奇才。D.“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句意:国君掌握帝位的重程,
外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句意:选
择好的意见听从它。故选:Ao
5、答案:B
解析:A项,突出: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
地显露出来,使超过一般。B项,冷落:古今意义相同,不热闹。C
项,几何:古义,多少;今义,数学学科名,几何学。D项,向前:
古义,以前;今义,向前进,往前走。
6、答案:B
解析:B.“《月夜忆舍弟》”错误,《月夜忆舍弟》是杜甫的作品。
故选:Bo
7、答案:D
解析:①不绝于耳:指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使用正确。②趋之
若鹫: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
(含贬义)。贬义词,用在此句褒贬失当。③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
法,串通作弊。褒贬误用。④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使
用正确。⑤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在此句褒贬
失当。⑥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后多形
容性格或手段软硬结合。使用正确。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
“以"通"已”,停止;句意为: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C.
“盖”通"盍”,何、怎么;句意为: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D."共”通"供”,供给。句意为:使者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
西。
9、答案:B
解析:题中A项,“(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括号错,括号内
的一般是次要信息,可要可不要,而这里“预习、听讲、复习、作业”
是“学习的四个环节"的具体表现,非常重要的信息,应该用破折号,
改为: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一一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是……;
C项,“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后问号错,“怎
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作“谈到”的宾语,整个
句子是陈述句,将两个问号改为逗号;D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演讲与口才》"中书名号错,“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
场营销”“演讲与口才”是课程名称,应改为引号。故选B。
10、答案:A
解析:“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强调
“抓住声音节奏”这一方法,②应为首句。①是对②的具体说明;③
⑤是对④中“一件极有趣的事”的具体解释。正确语序为②①④③⑤。
故选:Ao
11、答案:(1)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用满怀爱国之情诠
释了生命的价值;
(2)荆轲反抗强暴,挺身而出,用一腔侠义之血彰显了生命的价
值;
(3)樊於期义勇刚烈,慷慨献身,用满腔赤诚之心展现了生命价
值。
解析:具体分析,例句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司马
迁,两个例句从内容上都是先叙述人物的经历,然后概括他们的成就:
从结构上看,叙述人物经历时,要使用两个四字成语,概括使用时要
使用“介宾结构+动词+生命的价值”的格式,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
即可。
12、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
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
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解析:这是一道散句变整句的句式转换题。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一般是先确立其中的一个句子为句式基准句,然后把其他句子按照此
句式进行改写,最后有必要的话还要进行合理排序。本题可以选择“是
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基准句,把其他句
子按照这个句式进行改写。
13、答案:①小说中塑造了两类不同的贵族;②认为历史书上有
很多不真实的内容;③而是那些金字塔底层的普通人民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后面的
冒号和“一类贵族……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制领地贵族”可知,这
里是对下文的总述,可以填“小说中塑造了两类不同的贵族"。第②
空结合前面“托尔斯泰反对历史书上对他们的记录和描写”和后面“他
写《战争与和平》最大的动机就是要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可知,这
里应该填他的观点,可以填“认为历史书上有很多不真实的内容
第③空注意与“不是那些金字塔上层的达官贵人"的对应关系,句式
应该用“而是……”,依据下文“小说所热情歌颂的正是这些普通人
民,正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可知,“金字塔上层”对应的是
“金字塔底层",“达官贵人”对应的是“普通人民",所以可以填“而
是那些金字塔底层的普通人民”。
14、答案:文学反映历史的真实,提出历史发展的“金字塔”理
论,讴歌爱国的普通人民。
解析:①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通过塑造众多的人物来
展现从1805年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这一重大历史时期的
波澜壮阔的社会风貌,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他写《战争与和平》
最大的动机就是要还历史本来的面目,这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名著的
最重要的原因"可知,他用文学反映历史的真实。②由“在小说中,
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观,提出
了他的著名的历史发展‘金字塔'理论”可知,他提出历史发展的“金
字塔”理论。③由“小说所热情歌颂的正是这些普通人民,是许多平
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
取宠形成对照”可知,他讴歌爱国的普通人民。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空中楼阁:
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
蜃楼:蜃景的通称,比喻虚幻的事物。此处指桃花源是作者想象出来
的虚幻的存在,两个词都可选用。②参与: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
处理)。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参与提出(意见)。此处的
宾语是“政治”,应选“参与”。③大张旗鼓:形容声势和规模很大。
大刀阔斧: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语段中提到改革,是为了强调陶
渊明的性格品质,应选“大刀阔斧”。④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此
处用以形容诗文,强调《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受人称赞,应选
“脍炙人口”。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常见的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文中画框线
句子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项中的引号作用与之相同。A项,表示
突出强调;B项,表示反语;D项,表示直接引用。
17、答案:①结构相同或相似。三句都采用了“不是……,却……,
让人们……"的句式,句式整齐。②内容相关。三句均讲述陶渊明的
成就与贡献,语气一致,一气呵成。③排比句式的运用,使句子读来
节奏鲜明,增强了气势,同时在内容上又突出强调了陶渊明的成就与
贡献,增强了对陶渊明的景仰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分
析排比的构成,可从句式结构和内容语气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然后再
分析其表达效果,应从增强气势与情感这些方面入手加以分析。
18、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由后文
“成为”推测主语应为“礼",排除A.D;由前文”礼本于俗。俗一
旦形成礼,礼上升为典章制度和道德准则"''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
强调的是“礼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可以排除C。
19、答案:A
解析:A.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句意: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
思苦想。/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句意: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B.者,代词,……的人。句意:凭借车马行路的人。/者,助词,用
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句意:(但是)如果没
有蛇、鳗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C.之,结构助词,的。句意:刚才梦
中的烟霞美景都已消失。/之,这里作代词,指所做的事(雕刻)。句
意: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去坚持。D.为,介词,因为。句意:只是因为
您的缘故。/为,介词,替,给。句意: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
琶行》。故选A。
20、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江南好
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21、答案:C
解析:”专心于建功立业"错。”长恨此身非我有”揭示出词人对
身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难忘世俗名利烦
扰的矛盾与苦闷,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夜阑风静毅纹平”一
语双关,情景交融,既是写深夜风平浪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
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还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
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
22、答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人愿驾一叶扁舟,远
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度自己的余生,获得精神解脱;“人生如
梦,一尊还爵江月”,人生犹如一场梦,且以一杯酒凭吊江上明月,
词人用以酒祭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的感慨。二者都体现出潇洒旷
达的品质情怀。
解析:本词中,词人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
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
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
自然之中,表达出词人乐观潇洒的心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人凭
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
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词人一种无可奈何的苦闷精神的反映,是有志为
国而不能施展抱负的情绪的流露,这隐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感情,除此
之外,也表达了词人的旷达之情。
由此可知,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潇洒旷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大意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
三更了。家童鼾声如雷,反复敲门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
水奔流的声音。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
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
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报表分析》课件2
- 《a字母组合音标》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密封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温多色花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金融财会类专业》课件
- 正面与侧面描写课件
- 2023年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大比武网络练习卷含答案
- 环境监测课后习题练习试题及答案
- 摄影师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过程导向审计技术》课件
-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随堂练习(含答案)
- 部编教材《村居》《咏柳》1-古诗两首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 (一)
- 七年级上册口算题300道
- 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数学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广州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共享-
- 基本乐理及音乐常识类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两进虎跳峡(2022年云南昆明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 《保险科技》课件-第二章 大数据及其在保险领域中的应用
- 高中英语教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1 Art过关测试
- 6.2角(2)导学案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