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课时1课时
验(-)
生命观念一一能够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对分离现象的
解释及验证。
二.理性思维一一基于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分析,解释假说-演绎
教学目法的基本思路,尝试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和解决问
标与题。
核心素≡.科学探究一一通过验证分离定律实验,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
养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并
些试运用于自己的科学探究中。
四.社会责任一一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
教学重点:掌握分离定律解题方法;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重教学难点: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遗传概率的计算。
难点
课前准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实验相关器材
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师】蓝墨水与红墨水融合会变成i种介于两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并思考引起学生的兴
种颜色之间的墨水,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趣,为介绍孟
交,后代豌豆花的颜色是什么?提出当时科学德尔及其实验
界普遍认同的“融合遗传”观点,让同学们思做铺垫
教考。
学【师】孟德尔:19世纪奥地利修道院修道士。
过后来他被派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
程学,回到学院后对豌豆、山柳菊、玉米进行杂
交——发现二条遗传规律。
新课讲授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为什
【师】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为一对相对性
是:果会可靠状的杂交实验
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做铺垫
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
雄一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一授粉
(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
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③具有稳定遗传、易于区分的性状,如
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
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结合上述内容,给出相对性状、自交、杂交
的概念。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师】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介绍孟德尔所
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做的一对相对
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I表示)总是高茎性状的杂交实
的。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验过程及结
哪里去了?果。并引导学
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生思考。
【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
做的。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来。
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
【师】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
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
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子二代中同时显
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
做性状分离。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
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
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豌3:1,具有规律性。
豆植株中,有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
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请同学们注意
这个比例。
展示其他形状的比例,请同学们总结规律。
培养学生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问题意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学生阅读思考讨论。识,给予
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学生发散
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思维、启
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动已有知
①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识的空
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间。使学
③Fl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生理解孟
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德尔的科
代。学研究方
不能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引出纯法和解释
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
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3:1的结果吗?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师】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
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测交试验。通过观察实验
测交就是让Fl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发现了问题,
听讲并思考
可以用来测定Fl的基因组成。提出问
题、接下去思
维是作出假
设、得出结
论。
课堂总结
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成功原因:1、选材;
2、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及数学知识;3、刻苦
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四、各种遗传符号
作业布把同步学案做完,并熟记书中勾画的知识点
置
板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课1课时
实验(二)时
一.生命观念一一能够阐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对
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二.理性思维一一通过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解
教学
读,研究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培养归纳与概括、演
目标
绎与推理及逻辑分析能力。
与
三.科学探究一一认同孟德尔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缜密的科学
核心
思维、大胆的想象和创新,以及他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探
素养
索精神。
四.社会责任一一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遗传
现象。
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孟德尔遗传
教学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重难
点
课前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对于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而言,学生思考引起思考注
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性状意,引入新
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呢?课。
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
教
一定是皱缩的吗?
学
过回答:基因分离定律通过提问引
提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程是:在杂合体的细胞起学生注意
中,位于一对同源染并自行理解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实验过程,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再由老师讲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解加深实验
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裂形成配子时,等位理解。
会是什么现象呢?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
二.新课讲授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讲述:L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独立地随配于遗传给
试验。后代。)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是在完成了对豌豆
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得出的。那么,
豌豆的相对性状很多,如果同一植株有两
对或两对以上的纯合亲本性状,如:豌豆
的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
于皱粒为显性性状,我们将同时具有黄
色、圆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和具有绿
色、皱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放到一起
来研究它们杂交后的情况的话,会出现什
么样的现象?它是否还符合基因的分离规
律呢?于是,孟德尔就又做了一个有趣的
试验,试验的过程是这样的:
孟德尔选用了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样两个
性状来进行杂交,即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
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是正
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是黄色圆粒
的。以后,孟德尔又让Fl植株进行自
交,产生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
性状一一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产生了
新组合的性状一一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在所结的556粒种子中,有黄色圆粒的
315粒、绿色圆粒的108粒、黄色皱粒的
101粒、绿色皱粒32粒。这四种表现型
的数量比接近9:3:3:Io回忆判断显隐性的方法并
1.P杂交: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作出回答。
FK黄色圆粒
R问题1∑M代的性状表现是什么?据此可以
判断哪两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吗?
2.H自交:黄色圆粒
回答:由此可见,从
F: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
2一对性状的角度去衡
粒
量这一试验是符合分
31510810232
离定律的。
9:3:3:
1)
提问:这一试验结果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
律?方法:从一对性状(粒色、
粒形)入手,看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分离规
回答:这表明在FI形成
律:粒色:黄色:315+1Ol=
配子后,配子在组合上发
416绿色:108+32=生了自由配对的现象。
140黄色:绿色接近于
3:1粒形:圆粒:315+108=423
皱粒:101+32=133圆
粒:皱粒接近于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通过对上述遗传实验的分析,在F2不仅出现了
与亲本性状相同的后代,而且出现了两个新组
合的形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并且两对相
对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这说明什么问题?
对,这表明两对性状在共同的遗传过程中性状
分离和等位基因的分离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
的。由于一对性状的分离是随机的、独立的,
那么,两对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随
机组合。
学生根据之前所学测
P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YYRRXyyrr交验证方法自己画测
交的遗传图解,预测
测交实验结果。
YyRr(黄色圆粒)
减数分裂让学生自己
动手,不仅
YYRRYYRrYyRRYyRr可以运用之
黄色圆粒黄色圆粒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YYRrYYrrYyRrYyrr前所讲的孟
黄色圈粒黄色皱粒黄色圆粒黄色皱粒
YyRRYyRryyRRyyRr德尔对自由
黄色IHI粒黄色网粒绿色恻粒绿色圆粒
YyRrYyrryyRryyrr组合的解
黄色圆粒典色皱破冬色圆这绿色皱粒
释,还可以
让学生掌握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遗传图谱的
讲述:测交时,选用双隐性植株与Fl杂
l≡l法。
交,就是因为双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隐性思考“讨论”并讨
(yr)配子。1)产生的后代的种类就是论、回答。
Fl产生配子的种类;2)由于yr配子不
会影响Fl所产生配子对性状的控制,所
以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可以推测Fl配
子的基因型;3)测交后代的比例也就是
Fl产生的配子的比例。
测交的结果是产生了4种后代:黄色圆培养学生认
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并真思考和合
且它们数量基本相同。即4种表现型的数作精神;也
量比接近1:1:1:Io另外,测交时要让他们体会
进行正反交,目的是要说明Fl既能产生孟德尔的成
4种雄配子,又能产生4种雌配子。从而功原因。
证实了Fl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等位基
因是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K提示]L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
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
性状;(2)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
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
子;(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
验。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
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
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
结果进行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
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
O
2.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
为如果研究n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n个
性状组合,这是很难统计的,也很难从数
学统计中发现问题,揭示生物的遗传规
律。这也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的
经验与教训,孟德尔恰恰借鉴了前人的遗
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
杂地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从
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
结论。3.因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
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
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
4.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
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
实验结果。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一演绎
法”的解释。
5.(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
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
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
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
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
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
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
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
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
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2)严
谨的科学态度。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
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
设的研究方法。(3)勤于实践。进
行了8年的研究,统计分析。(4)敢
于向传统挑战。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
思想。
总结:1、选材准确一一自花传
粉中闭花传粉的自然纯种豌豆;①人工
传粉杂交后可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结果可
靠②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高-矮;圆粒-皱粒;)2、研究方法恰
当一一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
后多对相对性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
证;3、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作业把同步学案做完,并熟记书中勾画的知识
布置点
板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基因在染色体上课1课时
时
一.生命观念:基于对性状、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理解,从
基因和染色体层面阐明性状遗传中所表现出的分离、自由组合等
现象的实质,解释新情境下简单的遗传现象。
教学二.科学思维:尝试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分析萨顿的假说和摩尔根
目标的果蝇杂交实验。
与三.科学探究:认同摩尔根等科学家尊重科学事实、敢于质疑他
核心人又勇于否定自我的科学精神。
素养
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教学(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重难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占
八、、(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课前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等。
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人有46条染色体,但是旨在揭示人类基因引入新课
组遗传信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却只测定人
的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答:1、因为基因在染
教色体上,要对基因测
学提问: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什么首序,就要先确定要测
过先要确定测哪些染色体?的染色体。
程为什么不测定全部46条染色体?2、因为22对常染色
体中两两配对的染色
基因和染色体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体序列是相同的,所
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以每对只需要测定其
中的一条,再加上2
二.新课讲授条性染色体,一共是
(-)萨顿的假说24条染色体。
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
学生亲自实践
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萨顿假说的发
极为相似。理解萨顿的假说
现过程,体会
成功的喜悦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染色体
在配子形保持完整性和独立保持相对
成和受精性稳定的形
时_______态结构
在细胞的在配子中,成对中同左
存在方式的一个
在体细胞中,成对
存在______________
体细胞中一个来自父方,一同左
的来源个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非等位基因自由组非同源染
时的行为合色体自由
组合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依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1.摩尔根介绍:经过分析、推
他对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萨顿的基因位于(或依据教师的引导提
染色体上的学说持怀疑态度,但他认真钻问)、思考、讨论、作理,培养学习
研,寻找证据解决疑点。答、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能力,认同基
解。因在染色体
2.实验材料:
果蝇上。
选取果蝇的优点是:易饲养、繁殖
快、便于观察和统计。
4.实验设计:
P红眼(・)白M雄)
XbX"XXkYk
▼
Bh
F1XX*XY*
红眼(雌)红眼(维)
iFl雄*交配
n
FiXBXBXX*XBYbXbF
红眼(雄)和红眼(雄)向眼(雄)
比例3>1
4.结果: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
因(控制白眼的基因W)和一条特定的染色
体(X)联系起来,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
体上。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①分离定律: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
②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
作业把同步学案做完,并熟记书中勾画的知识
布置点
板书设计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的假说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节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伴性遗传课1课时
时
生命观念一一了解伴性遗传现象的类W2与特点;理解伴性遗传
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二.理性思维一一能够运用演绎推理等科考兰思维,对位于性染色
教学
体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后斤。
目标
三.科学探究一一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等遗传
与
规律,以此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概括和总名吉的能力。
核心
四.社会责任一一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和相关E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
素养
应用,并对其应用的影响作出科学的判断。
教学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重难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点
课前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等
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进行问题探讨:红绿色盲症与抗维生素D思考问题并进行自我通过伴性遗
佝偻病都与性别相关联,但是表现又不检查。传所以发的
同,进而引发学生思考。现象,引导
同学们进行
教
展示PPT当中的图片,进行红绿色盲症思考。
学
的自我检测。
过
程
二.新课讲授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
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叫伴性遗传。
(二)红绿色盲症的发现
体会道尔顿善于发现
讲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激发学生探
问题,执着寻求答案
道尔顿和弟弟观察一朵花在白天和晚上究兴趣。
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其他人却说这朵的科学精神。
花始终是粉红色的。道尔顿决心弄清楚原
因。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他发现自己和
弟弟对一些颜色识别不清,原来这是一种
色盲现象,为此,他发表了论文《有关色
觉的离奇事实一附观察记录》,成为第一
个发现色盲的人。
(三)分析色盲家族系谱图
1、红绿色盲
对思考讨论里的色盲家族系谱图进行分
析,并得出,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
基因型和表型可以有5种情况。
观察不同婚配方式的
遗传图解,分析色盲
基因的来源,知道每学习书写有
根据基因型和表型,进一步分析男性和女
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关遗传图
性婚配的遗传图解。
的比例。解,要求书
写规范。
女住正It更快色盲
T/\
配子:亡;g→∙<χ>
女性模帝畲鹦处正常
如果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男性红绿色
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
觉都正常;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父
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
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女Il携带,男依正常
f⅛⅛>×<S>
女ItiEIK女忖携带者务住正常男低色直
如果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色觉
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
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都不是
色盲,但有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的色盲基因是从母亲
那里遗传来的。
学生自己归纳红绿色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
盲遗传病特点。
①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和一
位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所生子女的基分析实例,
因型和表型会怎样呢?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
②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一位色觉题,学生对
正常的男性结婚,情况又会如何?遗传特点的
归纳不一定
通过对以上图解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
很完整,需
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
教师引导,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学生互相启
(2)表现为代代相传,具有连续现象
发、补充。
(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部正常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
型:
同学们自己设计杂交实
验。
同样的方法可以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提高同学们
的遗传家系图谱并得出伴X染色体上显对伴性遗传
性遗传特点:的实际应用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能力。
(2)表现为代代相传,具有连续现象
(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部正常
(四)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芦花鸡子代在早期
时,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
由此杂交实验可知,芦花的都为雄鸡。非
芦花的都为雌鸡。
作业把同步学案做完,并熟记书中勾画的知识
布置点
板书设计
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红绿色盲症的发现
(三)分析色盲家族系谱图
(四)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伴性遗传
教案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
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5.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6.熟悉人类红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7.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史记中的应用
8.教学实际思路
以本节的“问题探讨”中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种遗传病切入,为讲解伴性
遗传创设情境。问题探讨: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上总是相似?为什么两种遗传与
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什么是伴性遗传。根据两种遗传病的讲解伴
性遗传有什么特点。联合实际,讲解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最后根据教材或
上课时讲解的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伴性遗传在实际中的应用结合实际(选芦花鸡),讲解伴性遗传的应用。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红绿色盲患者以及抗维生素D佝偻症患者的图片来引导学
生思考,为什么上述两种病总是和性别相关联?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病在性
别关联上的表现的不同。
新课讲授:
2.人类红绿色盲
通过展示道尔顿的照片,并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以及展示交通红绿灯的
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人类X、Y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片讲解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人类的性别由性染
色体决定,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
的,用XY表示。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大小还是携带的基因种类和数量都
有差别。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引出
伴性遗传病的主要类型: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2.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3.伴Y染色体
教遗传病。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幻灯片展示教材P35思考讨论中的图,
学边展示边讲述)
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
过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程讲解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写法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不仅要写出基因,还要表明位
于的染色体。色盲基因就需要写成X∖引导学生总结下表:
女性男性
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
正常
表现型正常色盲正常色盲
(携带者)
通过以上讲解,明确红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
接下来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幻灯片展示婚配方
式,引导学生填写课本P37两个遗传图解。
(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一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
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觉都正常,女儿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结论: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女不传男
(2)红绿色盲基因的女性携带者和一个正常的男性结婚
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1/2正常,1/2红绿色盲,女儿则都不是红绿色盲,但是有1/2
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结论: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获得
(3)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正常男性结婚
后代中儿子全部是色盲,女儿是携带者
(4)女性红绿色盲携带者和男性患者结婚
后代中:儿子:1/2正常1/2红绿色盲女儿:1/2是色盲,有1/2携带者
结论: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获得,女儿的红绿色盲基因父母双方各提供
1/2。
通过以上婚配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
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可见,红绿色盲基因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
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因此,在有伴性遗传病的家系中,常常可以看到男
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常,但是他的外祖父却是此病的患者。所以为什么患者男性多于
女性?因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男性只要他的X染色体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
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男患多于女患。
3.抗维生素D佝偻症
教师讲解我们已知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有隐性基因,
也有显性基因。
课件展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图片,讲解并引导学生总结这种遗传病的遗传
特点:1.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2.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教师补充讲解伴Y遗传病的特征。
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讲解伴性遗传理论的意义:1.伴性遗传理论在医学和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根据伴性遗
传的规律,可以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
2.伴性遗传理论还可以指导育种工作。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果蝇的红眼白眼、芦花鸡等的图片。
讲解芦花鸡的育种原理。
作业布置做学案和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2章
第三节伴性遗传
一、红绿色盲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症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
科目生物课题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1课时
知识目标
L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与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能力目标
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
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教学重点:
L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情境导入:用课件展示染色体、蛋白质和DNA示意图,并根据课本中的问题探讨引出本
节课的主要内容。根据问题探讨,让同学们互相讨论,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那些?
带着这些问题,引领同学们进入本节内容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和遗传物质相关的内容,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于DNA和蛋白质的认识水平如何?
2.当时认为遗传物质是哪种物质?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
带领学生按时间顺序整理关于遗传方面的发展,提出20世纪30年底啊以前,人们认为
蛋白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教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首先是美国微生物家艾
弗里,但是他的实验又是在英国微生物家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现在我们来
学看一下格里菲斯的实验:
用课件出示R型菌和S型菌的菌体和菌落图,简单介绍一下肺炎链球菌,让学生指出何
过种是R型菌体?何种是S菌体?加深学生对这种菌体的印象
然后展示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的实验过程,并提出问题:
程1.两种肺炎链球菌有什么不同?
(S型菌有致病性,菌落表面光滑;R型菌无致病性,菌落表面粗糙)
2.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分为那几个部分?各看到哪些现象?第4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
什么?
(①活R,无毒活小鼠
②活S,有毒小鼠死小鼠
③加热杀死的S,无毒活小鼠
④活R+加热杀死的S,无毒)死小鼠
3.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格里菲斯有没有证明出来?
(没有证明出来)
4.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
(设计关键:必须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直接的观察它们的作用,才能确定究竟
谁是遗传物质
设计方案: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离提纯,分别将这些物质与R行细菌混合培养。一段
时间后观察R型细菌的转化情况)
教师肯定学生的实验方案或者为学生的实验方案做些指导
为了探究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在20世纪40年代,在格里菲斯的实
验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实验
在课件中展示艾弗里的实验过程并提问
1.第1组实验证明了什么?
(第一组实验证明出去的这些物质可能不是转化因子)
2.第2—4组实验证明了什么?
(这几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RNA和脂质不是转化因子)
3.第5组实验证明了什么?
(第5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根据这些实验现象,艾弗里得出了实验结论:
L通过实验说明了荚膜多糖、蛋白质、RNA、脂质等不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2.还说明了DNA是转化因子,也可描述为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说明DNA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
艾弗里只是证明了这些特性与DNA很相似,所以还是有一部分人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
而美国的遗传学家赫尔希和他的助手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一个更
有说服力的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首先在课件中展示噬菌体T2噬菌体的模式图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电镜照片并向同学们
介绍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和寄生方式,可稍微回忆一下同位素标记法
接着用课件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实验过程
L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了哪些元素?为什么?如何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因为S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组成中,而P则主要存在于DNA的组成中
所以分别用«、32P标记蛋白质和DNA)
2.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书中45页)
3.实验结果及结论
亲代噬菌体原宿主细菌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
而标记DNA无而标记DNADNA有灯标记
DNA是遗传物质
"S标记蛋白质-无叱标记蛋百届一外壳蛋白无”S标记
)
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是遗传物质只有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械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财经学院《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土壤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三峡学院《法学概论》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年产量6500吨织袋更换穗膜机模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社会保障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品牌形象专项设计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HTML5程序开发岗位职责
- 重庆财经学院《连锁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无答案)
- 金矿地质勘探合同范本
- 园林绿化安全生产培训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
- 2024年创意产业联盟协议
-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水电站管护协议书范文范本
- 酒店直播方案
- 国开2024年秋《大数据技术概论》形考作业1-4答案
-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