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毛纺到纺织科技史研究的跨越——周启澄1950年华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纺织系,1951-1954年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陈维稷秘书。1954年留学莫斯科纺织学院。1959年进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毛纺教研室任副主任。20世纪70年代参与创新设计了我国第一台毛纺细纱机器并投入应用,同时出版了《纺织变换齿轮优化设计》一节。1976-1984年统稿完成了《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的编慕工作。1987年在(日本东京)世界织物会议上做“关于中国提花织机的历史与现状”报告。1997年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纺织史》。1994年离休后一直从事植物染料的现代应用。2000年主持国家“863”项目“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该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植物染料研发及其在高档毛制品中的产业化应用”获江苏省201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863”课题姐取得了14项发明专利。2003年出版《纺织科技史导论》。周启澄周启澄纺织教育家,纺织科技史学家我是1923年出生的,老家浙江宁波,我的父亲是个公司职员。从我记事起,父京都是在外地工作的,我从小长在宁波,20才来到上海,中学是在宁波的效实中学读的。华业以后,想考大学,最高的目标是上海文通大学,结果就进了交大。那个时候交大还没有的纺织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纺织工业都不发达,设有自己的纺织工业,私人有一此,我当时考虑到将来的出路,就选了交大的土木系。1947年第二次进交大的时候,我就进入了纺织系我是1941年9月份入校的,12月7日爆发了大平洋战争,就是12月7日晚上日本人在珍珠港发动袭击,不久目本的部队占领了上海租界。交大在我进校时还是国立交通大学,日本人来了以后,改名私立南洋大学,我第一学期还是继续读土木工程。虽然交大改名为私立南洋大学了,但是,它还是继承以前的,什么课程都没变,暑假以后,南洋大学又改成国立交通大学了,当时好多同学都离开上海到西南去了,去上其他的大学,我家里没有钱,不好走也没钱走,所以我就回到老家浙江宁波。那年虚岁20岁,通过同学的关系去当小学老师,一直当到1946年。1947年第二次进交大的时候,我就进入了纺织系因为我是交大的学生,还是向往交大的。于是我就写了封信给交大的教务长,教务长给我回信,说欢迎你回来,但是你已经体学五年了,所以希望你能参加入学考试,能录取的话愿意接收。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参加人学考试。我这一届报名的有七千人,录取五百,我考了第二名,被录取了。我考虑是不是继续念土木系,那个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了,日本在上海等地有两百万锭的纺织厂都交给中国了。当时中国成立了一个很大的纺织企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纺公司)。我了解到中纺公司在上海非常发达,最吸引我的是中纺公司的职员待遇很好。那个时候觉悟也不是很高,就觉得纺织比土木吃香。我想我就转到纺织系吧,所以1947年第二次进交大的时候,我就进人了纺织系。开始是编到纺织系一年级,后来我拿了成绩单再去找教务长,教务长一看这个成绩不错,录取考试成绩也是挺好的,就同意我进二年级。所以我1947年读二年级,1950年毕业。我毕业的时候还没有统一分配,而是国家介绍工作。我们纺织系毕业的有20个同学,当时由上海的纺织管理局负责。10个人留在上海,还有10个人到青岛。当时我想家在上海的同学都希望留在上海,反正我家不在上海,我从上海到宁波跟从青岛到宁波没有本质差别,所以我就报名去青岛,由青岛纺织局分配,我们去10个人,我被分配到第八(棉纺织)厂。我在青岛沧口镇第八棉纺织厂实习年,没有具体的岗位。我首先参加的是扫车组,因为纺织厂机器运转了以后,短纤维、灰尘都会到机器里面去,机器一天运转下来就比较脏了,所以每天都要扫一次,把最重要的零件拆下来换新的。我先参加了这个扫车组,三个月以后去了平车组。怎么平车呢?就是纺织机器运转了三年以后,要把这个机器上面的东西统统拆掉,拆成光的架子,连机架子都要重新校正过,校正过以后把所有的零件一件一件再装上去重新开车。第二年,实习期满了要安排工作。当时纺织工业部的副部长陈维稷(以前是交大纺织系的主任)是我的老师,他缺秘书,就把我调去了。1951年的冬天,我从青岛调到北京,一直干到1954年。那个时候国务院给了纺织工业部4个去苏联学习的名额,8个青年参加留苏考试。陈部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就推荐我去参加考试,我最后被录取了,就到苏联莫斯科纺织学院学毛纺。专业分工是这样的:毛纺在西北、棉纺在上海、针织在天津。每三年一次,一台一台机器轮流的,这个叫平车。平车组就要讲技术了,比如我当时在细纱车间,一台机器有四百个锭子,每一边就有两百个锭子,必须要完全在同一个水平,重直完全是垂直,水平完全是水平,都要人工调节,这个是比较高的技术。我虽然已经学了7个月的俄语,但还是不行,我只能边讲边打手势跟苏联人交流。第一次见导师,他带我到车间里兜一圈,问,这个机器知道吧?不知道。那个机器知道吧?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去过毛纺厂,所以老师问我什么,我都不知道。导师说像我这个情况,最起码得读五年。最后我是三年零八个月结束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每天除了7小时用来睡觉、吃饭之外,全部的时间都在学习上面,特别是要跟补俄语。专业分工是这样的:毛纺在西北、棉纺在上海、针织在天津。1959年5月,我从莫斯科回来以后,就进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华纺)。华纺是全国重点大学,所以部里特别照顾。1958年开始学校新建了一系则的教研室,其中一个教研室就是毛纺,所以我就进去搞毛纺了。当对全国有三所搞纺织的学校,分别在天津、西安和上海。专业分工是这样的;毛纺在西北、棉纺在上海、针织在天律。所以我经常出差到西安跟西北纺院进行毛纺交流。华纺只有教研室主任一个人是毛纺出身的,其余教师都是棉纺改的。“植物染料研发及其在高档毛制品中的产业化应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我进了毛纺教研室后首先要把在苏联学到的这套东西在国内推广,当时感觉到西方的纺织教育没有一本正规的纺织教材。西方的纺织教材(英文),翻开来里边只是机器说明书,还有每一台机器的结构以及怎么用。书很厚,但在我看来没有实质性内容。苏联不一样,他们着重讲理论,所以我就把在苏联所学到的有关纺织的理论,尽量简明扼要地向老师们宣传,不单是在我们自已教研室里边普及推广,同时到西安开会的时候也向其他兄弟学校普及推广。我进华纺以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我就提出一个口号:让青年老师上第一线,尽量让年轻的老师出去上课。苏联的有关理论我先在教研室里边讲,让青年老师都掌握了,再去给大学生讲。“文革”开始时停课了,1970年开始恢复上课,毛纺班是1973年开始上课。在B583毛纺细纱机上面搞了一个手摇式的细纱牵伸变换结构,就是说要更换产品了,只要手摇一摇就可以了20世纪70年代上课有个特色,招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的,文化比较浅,所以我们讲的课程尽量通俗易懂,因此就要重新编教材,当时我们还有这样一个精神,开门办学要结合典型任务进行教学,于是带了学生到厂里去,我们结合厂里面的任务来进行教学。在B583毛纺细纱机上面搞了一个手摇式的细纱牵伸变换结构,就是说要更换产品了,只要手摇一摇就可以了那个时候正好我们国家要自已设十毛纺机器,以前毛纺机路都是进口的。当时的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有一个工程师是设计毛纺机器的,他要搞一台中国式的毛纺机器,他知道我是学毛纺的,很希望跟我合作。当时我一方面在第一纺机厂给他们技术人员讲课,一方面在第五毛纺厂给技术人员讲毛纺的机器。后来在青年教师王光华的启发下,再根据我从苏联学的一套,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之后整理出一套东西,就是如何设计毛纺机器,跟第五毛纺织厂、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合作时,就应用到这个细纱机上面去了,那就是变换齿轮优化设计。我们这个设计小组根据我所介绍的这个理论进行研究,可以不拆卸齿轮直接手摇就能解决问题。在B583毛纺细纱机上面搞了一个手摇式的细纱牵伸变换结构,就是说要更换产品了,只要手摇一摇就可以了。这个特色在当时进口的毛纺细纱机上都是没有的,是我们创新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了推动作用。后来我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了一些理论分析,把后面更复杂、更深的东西整理出来了。我编了一本小册子,叫《纺织变换齿轮优化设计》。后来天律纺院有位老师,对我这个问题有兴趣,他想出书,就任求我的意见,跟我合作出版了这本书,靠这个成果我评上了副教授。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了编写“中国科技史丛书”的项目,其中想编一个有关纺织科技史的内容。纺织部管技术的就找到陈部长,然后陈部长又找到我们学校,希望我们学校负责把这个事情搞起来。我们当时就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编写小组,由北京纺织研究所,上海纺织研究院、社会科学院,还有我们学校,共四个单位合作来编写。陈部长决定主编单位为我们学校,因为我们学校参加的人最多,他要我负责。1976年开始调查研究,1981年该书基本完稿,1984年出版。这本书后来获得了很多荣誉。去了以后通过与日本组织交流,才知道他们就是看到了这本书,认为这本书跟《天工开物》有着同样的价值。1987年我收到了来自日本的一封信,说要开一次世界织物会议,希望我在世界物会议上面做一个小时“关于中国提花织机的历史与现状”的报告。我收到这个信很奇怪,第一,因为我在日本没有朋友,日本人是怎么知道我的呢?第二,为什么我这个人可以讲这个课,讲这个题目?他们怎么知道我行?我感到很奇怪。但是他既然邀请了,我就去,也可扩大我们中国的影响。去了以后通过与日本组织交流,才知道他们就是看到了这本书,认为这本书跟《天工开物》有着同样的价值。这本书从1984年出版到1987年短短的三年,日本人已经看到了,不但看到了,而且给了比较高的评价。“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在第27届全国毛纺年会上做报告,2007年,无锡10年以后,接替陈部长的何部长,觉得陈部长的这本书很可惜,只编到古代为止,他要编近代,就是编中国近代纺织史。所以他也是首先找到我们这里,然后再搭班子全国招人。当时我们找了上海纺织局里面好多专家以及全国各地一些专家编写,书于1997年出版。这本书没有古代部分影响大,没有跨出国界。因为近代的中国纺织没有什么,对于世界文化没有太大的贡献,就是中国机器纺织工业从无到有的成长这个阶段,还设有超过世界水平,所以这一部分历史外国人听起来一点兴趣都没有。去了以后通过与日本组织交流,才知道他们就是看到了这本书,认为这本书跟《天工开物》有着同样的价值。1994年年底我离休了,这个书还没出版,所以我组织关系退了,工作照做,一直到1997年该书出版。离休以后就去江南的好多纺织企业里讲课,帮他们培训在职的技术人员,都是晚上上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把学校里搞的科研带到企业里边去做,就是我所做的植物染料的现代应用。因为在合成染料出现之前所有染料都是植物染料,合成染料出来以后,把植物染料打倒了,但是现在发现合成染料有很多缺点,反而植物染料有很多优点,当然也有缺点。我们就把植物染料的缺点尽量减少,而把它的优点发挥起来。我在学校里边一直带几个研究生做这个工作,后来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摄影行业拍摄风险告知免责协议
- 电信行业5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方案
- 企业级移动办公平台开发及运营管理策略
- 2025年度砂石加工场地租赁与信息化管理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策划创意保密协议2篇
- 2024年碎石供应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合同
- 2024年考研一对一辅导协议
- 2024年研学项目合作与授权协议3篇
- 2024年版权质押合同:金融机构与著作权人之间的质押融资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第一学期六年级家长会课件1
- 年产120万吨氧化铝拜尔法生产高压溶出工艺设计
- APQP产品开发流程与管理(汽车行业)课件
- 2021年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案例分析(水利工程)》真题及答案
- 中心卫生院关于成立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工作领导小组及制度的通知
- 医院感染监测清单
- 社区老年人项目计划书
- 《1.我又长大了一岁》教学课件∣泰山版
- 断裂力学-1绪论课件
- 深基坑工程验收表
- 医学交流课件:RCT的基本概念及原则(PPT 3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