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0绪论_第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0绪论_第2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0绪论_第3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0绪论_第4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0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History

ofChinese

Art

and

Design主讲教师:王丽丹历史中,不仅有繁复与冗长,更有生命的流转。知古鉴今,静下心,才能透过浩如烟海的传世作品,看到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智慧。

为何学?——历史钩沉的现实意义——从传世品中看到现代设计的前世今生——思考匠人的智慧与设计师的职责……智识启蒙,重于成绩……怎样学?——兴趣是最好的引领者——创立属于自己的知识库——读书、游历、思索、实践……广博视野,优于苦学……授课时数:30学时〔26学时课堂讲授与交流,4学时博物院参观学习〕讲授内容:纵向历史脉络(中国历代工艺美术史)与横向工艺美术品类专题讲座〔如器用类、陈设类等〕相结合。授课方式:以简洁的史论为纲,分析历代经典工艺美术传世品的产生背景,并结合图片与视频鉴赏。考核方式:院考60%〔闭卷考试〕,平时40%〔考勤、课堂提问、课下思考题等〕。唯有懂得,才能勤学。在这个快速前行的当代中国,请各位在课堂内外体味“慢慢地学习、慢慢地生活”和持续阅读的价值。课程设计一、鸿蒙初开——原始社会时期的工艺二、青铜时代的来临——夏商周时期的工艺三、百家争鸣中的繁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四、山河一统后的蓬勃开展——秦汉时期的工艺五、在乱世中超然前行——六朝时期的工艺六、盛世的华美——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七、走向瓷艺的巅峰——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八、从传统到现代——明清时期的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内容简介研究与讨论课题: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专题:——竹设计、纸品设计、陶艺设计、环艺设计等

传统工艺的再生专题:——现代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课程内容简介中国工艺美术史

——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生长的土壤中国传统工艺蕴含的智慧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中国传统工艺的美学特征

课程内容中国传统工艺生长的土壤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记》自汉代张骞〔?—前114〕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以来,中国的传统工艺便源源不断地通过中亚、西亚进入中东,而后进入欧洲,传向五大洲四大洋。中国历朝历代的手工艺人,在外族入侵、兵荒马乱的时候,往往能凭借一技之长保住性命,成为各族文化传播的使者。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技以载道”也是根本的命题之一,公元1世纪前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常常用工艺技巧来比喻、阐释他们对国家治理和人生的种种思考。这一切,都与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所形成的漫长的、绵延不绝的农耕文化有关系。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杨柳青年画《农人自乐》,清末老店号戴廉增刻印出品。该图描绘了农民秋收麦子的劳动场景,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田园式的温情与乐趣。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明代《天工开物》中的纺织图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大陆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但它的文明发源地——中原,却是深入内陆。对于在平原和山区成长起来的民族,土地的耕作和灌溉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于是,无论是天文历法、用具制造,还是人与人相处的伦理观念,都在这样的前提下展开。中国传统工艺的特性正是由这种农耕社会的生活和艺术方式决定的。它的手工技艺围绕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所有的品类在其最初的状态都与使用有关,好用、朴素、温情,具有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智慧;即使在它的高端——宫廷工艺和文人工艺中,仍然保持着这种实用的痕迹和质朴的传统。它的装饰风格是自然的,自然经济方式视野下的山水、动物、植物以及行为是其纹样和装饰的主体,它极少怪诞和狰狞,充满着乐观和向上的精神。在中国传统伦理学中有“玩物丧志”的论点,用来反对“奇技淫巧”,以遏制对没有实用价值的技巧的过度开发,这种思想的作用是使中国几千年来的工艺沿着功能主义的方向开展,没有也不会给社会造成浪费,并使人工技巧在农耕社会下开展到极致。这也带来一定的保守性,当技术累积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对社会科学进步的推动造成一定的节制和迟疑。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蕴含的智慧

中国传统工艺的智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第一是“重己役物”,也就是重视生命本体,控制人造的事物。它强调任何技艺都是以人为主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这一点对于中国传统工艺开展是极其重要的。第二是“致用利人”,也就是强调实用和民生。那些讲求功能、关乎国计民生、保持人文关心的物品的生产,才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主流。第三是“审曲面势,各随其宜”,这讲的是工艺跟具体的技术和材料的关系。第四是“巧法造化”,它强调造物从自然中得到启示,人和自然保持和谐。第五是“技以载道”,它的意思是技术包含着思想的因素,道器并举,把形而下的制造如具体功能操作、技术劳动和形而上的理论结合起来。第六是“文质彬彬”,它强调在造物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从人类文化总的开展角度来看,装饰艺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是儒家的“文质彬彬”思想影响的结果,它要求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准那么及人造物和人的关系等方面,始终保持着文质彬彬的价值取向。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鸿蒙初开——原始社会时期的工艺在人类社会早期,石器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通过石器工具的制造,人们进一步发现了手的作用与意义,手工艺由此逐渐生发。人们在石器的选材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纹理细密、色泽晶莹的“美石”,就进行细致加工做成装饰品,或随身携带,或死后随葬,玉器工艺由此衍生,后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工艺品种。山顶洞人还掌握了人工取火。火的应用使以后的各种工艺,例如制陶、冶金等的创造成为可能,在人类文化的开展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建筑是人类定居意识的表达。中国氏族社会的人们根据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北方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和南方长江流域巢居式的居住形式。为了居住的需要,人们还开展了木工艺,在浙江余姚的氏族居住遗址,七千年前的人们已过着“筑土构木”的定居生活。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红山文化玉龙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新石器时代的石杵,石磨盘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青铜时代的来临——夏商周时期的工艺自夏、商、西周起,中国开始了周而复始的朝代更替。夏商两代均设有管理手工业的官职和王室贵族直接控制的手工业。统治者所需的礼器、祭器、武器和贵重的生活用品,多是官府手工业制造的。商代的手工业者,除一局部是战俘转化而来的奴隶,大局部是世代从事某一种专门手工业的家族。青铜器是商代工艺的重要品种。商代青铜器品类齐全、造型多样,装饰图案或中心对称,或呈单独纹样,神秘庄严。由于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酒器制作十分兴旺。青铜器本钱高,只能为统治者所用。。广阔奴隶的生活用品仍以陶器为主,因而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开展。据中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载,西周将社会分工分为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六种,其中“百工”即指手工业者。当时的手工业分工很细,木工、金工、皮革工、画工、雕工、陶工六种工艺可分为三十个工种。为适应礼治的需要,西周的青铜器、染织、漆器、玉器等工艺,在数量、造型、色彩、纹样以及使用等方面严格反映等级差异,呈现出显著的秩序感。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商代白陶豆,器身遍布精致的云雷纹和圆形连续图案,风格高雅,造型端庄,为白陶之珍品。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商代青铜人面像,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出土。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商代妇好墓三联甗〔yan〕。甗是烹饪器物,类似现代的蒸锅,利用沸水蒸汽蒸食物。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百家争鸣中的繁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开展,手工业者摆脱了奴隶制的奴役,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社会生产取得了较大开展。这个时期,在冶金、陶瓷、染织、漆器等众多工艺领域,都产生了许多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富于创意的工艺品。战国时期,冶铁业在炼铜的根底上出现,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全面进入铁器时代。官私制陶作坊众多,以灰陶为主,由于厚葬之风的盛行,作为明器的彩绘陶得到较大开展。防腐防潮、轻便美观的漆工艺也开始开展,以楚国生产最为兴旺。由于冶铁的开展,制陶水平的提高和漆器的兴起,青铜器步入开展的晚期,逐步被代替。染织工艺生产分布广泛,以齐鲁地区最著名。服饰上出现了深衣与胡服并行不悖的现象。上衣与下裳连结,下摆滚边而不开衩的深衣造型,成为当时主要服饰样式,一直延续到汉代。短衣、长裤、靴子的胡服,本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服装,后被引进中原,提高了战斗力,并带来生活的便捷。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思潮和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儒、道、墨、法等各派思想,深刻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工艺开展。诸子百家十分重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手工业技术,他们往往以技艺作为例子阐述思想,借物喻事,以器说理。此时的工艺专著《考工记》,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难能可贵地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朴素工艺观。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战国时期战国错金银狩猎纹镜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战国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衾(qin)局部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考工记》书影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越王勾践铜剑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山河一统后的蓬勃开展——秦汉时期的工艺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建立与稳固的时期。集权的政治制度要求工艺生产具备统一性和宏大的规模,从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秦代建筑与雕塑中可见一斑。秦汉时期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有官营和私营两类。前者主要满足皇室贵族、各级政府衙门和军队的需要,规模宏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管理完善、资金雄厚。私营手工业那么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重要内容。秦代官营手工业包括采矿、冶铸、兵器、车辆、工具、漆器、陶器等。由于秦朝统治仅15年时间,遗留的工艺品不多,主要是青铜器、漆器和陶器等。汉代的工艺品种增多,在艺术、技术、材料等方面均有新的创造,取得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汉代工艺的装饰常以现实生活、生产为题材,如宴饮、舞乐、狩猎、攻战、耕种、收割、冶炼等。由于汉代儒学的宗教化,谶纬神学的兴起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装饰题材中也流行羽化登仙、祥瑞迷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等内容。装饰多采用平面剪影的表现手法,善于把握动态和典型特征,具有质朴古拙、灵动多样、满而不乱、多而不散的特点。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秦武士俑,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园兵马俑坑出土。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汉代四神瓦当。泥质灰陶制,中央圆点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样凸出外表,图案仪态生动,气势恢宏。【人们把天空四方的星象组成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作为方位或地域概念。】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西汉彩绘漆盘,盘髹黑漆,中心局部用朱漆和灰绿色漆绘四组云纹,中间朱漆书“君幸食”三字。桔祥语与纹样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西汉十分普遍,后来成为中国工艺装饰图案中独特的形式。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西汉玉辟邪,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藏。玉料呈青白色,圆雕而成。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在乱世中超然前行——六朝时期的工艺六朝时期,北方战事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和技术力量向南迁移,促进了南方的开拓和开展。长期以来以北方为经济中心、工艺生产中心的局面开始改变,形成全国平衡开展的新局势。六朝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中国工艺史上重要的过渡时期。社会的动乱,战争的痛苦,精神的苦闷,给予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佛教兴起和传播的时机,统治者也借佛教稳固统治。于是,佛教大兴。北方大凿石窟,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大同石窟、洛阳石窟都是此时的创举。南方那么广建寺院。这个时期的各类工艺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许多铜器、金银器、石雕、织绣、漆器等都包含佛教题材,莲花、忍冬作为佛教的象征,成为此时主要的装饰内容。佛教的流行还促进和扩大了国际交流。印度僧人和西域工匠的到来,融合希腊、波斯风格的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引进,促使中国的工艺文化进行了新的综合。因而,工艺美术的宗教化和外来风格,是六朝工艺的重要特征。在思想领域,玄学十分流行。它以老庄、《易经》思想为依托,关注个人生存现实,讨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崇尚清谈、玄虚、恬静、超脱。玄学的“无”与佛教的“空”正好偶合,反映在工艺上那么采用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放任无羁、超然物外的装饰题材,形成了清秀、空疏的工艺风格。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北朝青瓷仰覆莲花尊,纹饰华美繁缛,器型饱满盈润,为北方青瓷的代表作。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竹林七贤和荣启期拼镶砖画,表现了魏晋时期文人追求个性自由、聚在林下饮酒赋诗的场景。【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240-249),嵇(ji)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北魏玻璃钵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东晋织成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底用麻线编织,其余局部用褐、红、白、黑、蓝、黄、绿等色丝线,色泽鲜艳如新。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盛世的华美——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阶段,重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开展和稳固,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隋唐时期,政府仍掌握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管理机构更加完备。官营手工业在规模、组织、分工、工艺水平等方面占主导地位,许多产品通过贡赐、贸易销往国外,并通过专卖形式在国内销售。隋唐时期,民间手工业的开展和行会组织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民间手工业。除了农民家庭手工业和官僚地主庄园手工业,民间手工业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中的手工业作坊〔又称“铺”或“作铺”〕有显著开展,种类涉及染织、瓷器、漆木器、金银器、玉器、冶铸、车船、造纸印刷、粮食加工等。隋代工艺中,陶瓷、染织和制船业比较突出。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的高度开展、国家政策的开明、中外之间的频繁交流,工艺进一步繁荣,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木器等全面开展。此时的装饰风格脱离了商、周、汉、六朝以来的古朴特征,开始具有了近代装饰的风貌。装饰题材不同于以前的几何风格和现实或想象的动物纹样,而大量采用了植物纹样,面向自然与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总体风格趋于博大清新、华美饱满。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唐代舞马衔杯纹银壶,陕西省博物馆藏。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唐代铜镜,镜背褐色漆地上以螺钿镶嵌一龙飞腾盘绕在云气纹中,制作精致,形态栩栩如生。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唐代玉云形杯。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走向瓷艺的巅峰——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宋代的商业十分兴旺,城市经济日趋繁荣,手工业已经普遍成为商品生产。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店铺林立,百货云集,城市手工业十分繁荣。宋代可谓“瓷的时代”,各种工艺中陶瓷最为杰出。名窑遍布南北,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名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陶瓷品种,如定窑的白瓷、汝窑的青瓷、官窑的粉青、哥窑的开片、钧窑的窑变、景德镇窑的影青。此外如北方的磁州窑、南方的吉州窑等民窑,产品清新质朴,在民间十分流行。由于宋代的理学十分兴盛,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宋代的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工艺都以简洁朴质的造型取胜,少有繁缛装饰,具有典雅平易的风格。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使绘画得到重视,并直接介入工艺美术的制作。例如刺绣、缂丝等工艺多以表现绘画为目的,成为以欣赏为主的工艺品,对后来明清的工艺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元时期,少数民族工艺受到汉族文化和工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辽代的辽瓷、金银器,金代的钧瓷和元代的青花、釉里红,西夏和元代的染织等。江苏松江〔今属上海〕的黄道婆〔约1245—?〕,为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作出了重大奉献。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宋代定窑孩儿瓷枕。此枕塑制精美,人物形态活泼、悠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贵制品。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北宋汝窑三足洗,里外施天青釉,釉面滋润,色泽青翠雅丽,开细碎纹片。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三足洗底款图。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金代玉饰。青玉,局部有紫红色,运用了巧色工艺。通体扁平,浮雕加阴线刻纹。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此罐造型饱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工艺技法,是元瓷中的珍品。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辽鎏金银鸡冠壶。此壶造型为典型的契丹族皮囊壶式样,但装饰技法与纹样内容那么受到内地传统工艺的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元“张成造”栀子纹剔红盘。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从传统到现代——明清时期的工艺明代工艺在技术和艺术上均获得了显著的开展,不少工艺品种形成了著名的生产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艺特点和器物品种。明代染织工艺的织造和染色技术开展较大,例如苏杭的丝织、松江的棉织、芜湖的印染、上海的顾绣等。金属工艺以宣德炉〔为适应祭祀和薫衣的需求,利用南洋的风磨铜铸造的一批小铜器〕和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最具特色。园林建筑的开展、木材的丰富和木工具水平的提高,造就了明代兴旺的家具工艺,明代家具造型简洁质朴、制作精细、风格典雅。明代流行王守仁提出的“知行统一”的新理学,并出现了博览群书的博学派和注重实用和科学研究的经史派,明后期的王艮还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主张,促进了有关工艺的专著的产生。例如安徽新安的漆艺家黄大成和江苏吴江的园林艺术家计成〔1579—?〕分别总结著述了《髹饰录》和《园冶》。宋应星〔1587—?〕撰写的《天工开物》,科学地总结了明代各种手工业的生产过程与专业分工,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明代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械、生理等西洋科技,通过传教士不断地传入中国。这些因素促进了明代工艺美术的全面开展,最终形成了精练、端庄、敦厚、装饰性浓厚的工艺风格。明代的工艺明显地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大体系:前者注重技术,作法严谨;后者倾向艺术表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从传统到现代——明清时期的工艺清朝初年,随着农业的恢复,手工业、商业得到开展,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的陶瓷、染织、漆器和雕刻等均有所开展。陶瓷方面,景德镇仍是制瓷中心,烧造技术兴旺,釉色品种增多:康熙时期以古彩为主,刚健有力;雍正时期以粉彩最为突出,雅致清秀;乾隆时期以珐琅彩最有成就,繁缛精细。染织方面,苏杭的绸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织锦,广东的纺织,上海的印染、新疆、宁夏的地毯闻名全国,刺绣也形成了地方特色和工艺体系,以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和京绣最为著名。金属工艺中景泰蓝有所创新,以乾隆时期最为繁荣,综合应用各种技法,并于清末成为出口商品。漆器逐渐形成制作中心和地方特色,例如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和福州的脱胎等。清代彩塑以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为代表,或与实用结合,或作为玩具,广泛流行于民间。在装饰方面,明清流行的桔祥图案,通过运用象征、寓意、谐音、比较、表号、文字等手法,到达了“图必有意,意必桔祥”的效果。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面向群众生活,采取了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艺生产方式,适应了简洁实用的近代审美趣味。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比例匀称、造型大气的明代黄花梨圈椅。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明代金冠。通高24厘米,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顶部为二龙戏珠。此冠结构巧妙,制作精细,是明代金银工艺品中的杰作。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清代青花五彩系袱瓶,法国吉美博物馆藏。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清代画珐琅执壶,故宫博物院藏。壶为铜胎镀金,由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造。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清代描金黑地山水楼阁图漆手炉,故宫博物院藏。整个手炉绘制精细,描金深浅浓淡相宜,是描金漆器的佳作。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工艺的两条开展脉络以实用为主体的民间工艺美术和以欣赏为主体的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美术体系作为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生长开展起来、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两种工艺文化形态,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功用目的和美学特征。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自然经济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着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使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完满地表达了实用、审美一体的根本原那么,具有朴质、刚健、明快的品质。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产生于官营或私营手工业作坊之中,迎合贵族和文人阶层的需要和趣味,因而侧重于显示观念意蕴和追求欣赏把玩价值,推崇精雕细刻、矫饰奇巧。生产的官营化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现象。早在西周就出现了隶属于王家官府的“百工”,汉王朝那么在周秦官制的根底上设立了属于少将府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坊和工厂,唐宋时期的少府监显示了官营手工业制度的完备和周详,明代的御用监、清代的造办处和织造局使官营手工业制度更为系统和严格。官营手工业机构大都设在中心城市或皇宫,材料无偿占有,工匠无偿劳役,生产不计本钱,产品不参加商品流通。在这种封闭的经济结构中产生了追巧夺末、争奇斗艳的宫廷工艺美术,它作为反映统治阶级精神需要的理想样式,影响和标准着封建时期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形而上”之“道”,而贬抑“形而下”之“器”。因此,以功用为目的的工艺美术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而属“抑末”之列。这种偏见显然抑制了理论方面的建设,致使中国工艺美术缺乏完备系统的理论著述。但是,中国工艺美术一直是按照自身的思想和原那么开展的。其个性化的面貌无疑取决于中国工艺思想和造物原那么的倾向性和独创性。很少见诸文字的中国工艺思想和造物原那么强调工艺造物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用,追求心灵与物质的交融统一,主张自然性与人工性的中庸和谐,注重工艺造物活动的整体有机性,力求协调天时、地理、材质、技术诸因素间的关系。凝聚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工艺美术,在国际性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对世界文化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西传了精美的丝织品,也西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