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1〕——国际传染病小组成员:朱越超〔组长〕、倪海、黄晗宇、古丽米拉、李巍、迪力、白丽娜、徐雅婷、冯媛On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世界卫生组织〔1〕——国际传染病CompanyLogo目录〔Contents〕初识国际传染病(朱越超、冯媛)1传染病爆发及原因分析(白丽娜)23危险的国际传染病(朱越超)4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白丽娜〕CompanyLogo目录〔Contents〕国际传染病现状(倪海)5国际传染病治理(黄晗宇、朱越超)6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徐雅婷〕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局部是微生物,小局部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国际传染病:指本国原来没有而从国外带入的传染病。〔在跨国界范围内传播的传染病。〕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历史上的传染病鼠疫流感霍乱结核病艾滋病口蹄疫●●●●●●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首次鼠疫(公元542年)首次鼠疫爆发于公元542年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平均5个居民中就有3个死去,后波及到所有著名国家。疫情大约持续了50~60年,巅峰时期每天都要万人丧命,死亡人数约近一万人。第二次鼠疫(欧洲黑死病)此次鼠疫发生于公元14世纪40年代,在此由君士坦丁堡开始,并被商船引向西西里、塞浦路斯、科西嘉、马赛、热那亚和威尼斯,使得欧洲死亡人数高达2500万,全球死亡了7500万人。此次瘟疫持续了进300年。第三次鼠疫始于19C末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最高峰,遍及亚、欧、美和非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1.鼠疫——历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欧洲黑死病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3.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迄今为止人类史上已经有八次霍乱大流行。.......第二次霍乱流行中的1831年,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1865年~1875年的第四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通过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航船流传开来的;自1961年起,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开始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向毗连的国家和地区蔓延,迄今已经涉及5个大洲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350万人以上。称为霍乱的第七次世界性大流行;最近的一次是1992年10月,一种新型的霍乱席卷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现已经涉及许多国家和地区。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4.结核病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截止2004年因患肺结核死亡人数约为两亿人。每年约有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传染病的纵向发展概览13、14世纪麻风病15、16世纪梅毒16、17世纪黑死病18、19世纪霍乱、黄热病、肺结核20世纪流感、艾滋病21世纪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在非洲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以及社会卫生条件相对落后,传染病影响范围较广。非洲还很落后,还远远谈不上兴旺,很大一局部地区还处在原生状态,现代经济开展还没有到达那里,相关的疾病控制也还没有到达那里,但是现代的传染病却率先光临,因此,在那里,传统的和现代的传染病十分猖獗。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非洲的传染病,同世界各地一样,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有疫苗可以预防的,二是有药物可以治疗或预防的,三是无疫苗预防也无药可治的。接下来我们将对非洲普遍存在的几种主要疾病进行简介。
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艾滋病艾滋病不是非洲特有,到处都有,中国也不少见,然而在非洲有些国家它的感染率太高,除了没有疫苗之外,它的治疗措施对大多数被感染的人来说根本不现实。但是,艾滋病也不可怕,不必谈虎色变,艾滋病毒主要通过体液血液经破损处侵入传染,与艾滋病人的普通接触也不会被感染。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疟疾疟疾也不是非洲特有,但它在非洲的杀伤力却是非常可怕,每年死于疟疾的非洲儿童不计其数。疟疾很公平,它同样对待外来人员,因为蚊子认血不认人,这不是通过洁身自好就能预防的。曾经有英国学生假期到非洲旅游,不知不觉得了疟疾,由于毫无疟疾知识,没有及时治疗,开展成脑型疟疾而送命,这种例子还不止一个。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血吸虫病大局部非洲流行地区仍然是血吸虫病处女地,没有防治措施,而且流行地区非常广泛,整个非洲大陆大局部地区根本是有水的地方就有血吸虫,当然,海水除外。非洲的血吸虫主要有两种,一种叫肠道血吸虫,主要损害肝脏,严重的会发生像P3中那样情况,甚至死亡;另一种叫尿路血吸虫,主要损害膀胱〔尿血,如P4〕。在那热得受不了的季节,你很有可能会到河里游泳,那么你就很有可能会被血吸虫感染。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蠕虫病也不是非洲特有,中国也很多。非洲最主要最广泛的蠕虫包括钩虫、蛔虫和鞭虫。这些虫生活在肠道里,或吸血〔钩虫〕或争夺营养。到非洲感染钩虫的可能性小一些,因为一般你不会赤脚在脏兮兮的烂泥地上到处跑,最有可能感染的是蛔虫和鞭虫,因为是经口感染。非洲很大局部地区最大的问题是季节性缺水,由于缺水,东西就不可能洗得很干净,特别是马路边上卖的东西,即使是很饿也不要吃这些东西,还有一样东西最不能吃就是一般餐馆里的蔬菜色拉。这些食物里面掺杂着一些不受欢送的虫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CompanyLogo1.初识国际传染病腹泻到非洲一不注意,发生腹泻是极其常有的事,有时即使很注意,也会不知不觉就发生了,其原因同上面的蠕虫病。你一定不想让腹泻耽误了你的珍贵时间。CompanyLogo2、传染病爆发及其原因分析
传染病治理永远无法避开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传染病,以对各个方面进行改善
和治理。所有传染病的根本原因是传染病毒的存在,病毒出现的因素有社会的和自然的因素。CompanyLogo2、传染病爆发及其原因分析CompanyLogo2、传染病爆发及其原因分析二、种类1.同源爆发〔commonsourceoutbreak〕:指某易感人群中的成员同时暴露于某共同的病原体或污染源而引起的爆发。2.连续传播性流行〔propagatedepidemic〕:致病性病原体从一个受感者转到另一个受感者。转移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经中介的人、动物、节肢动物或媒介物而实现;还可以通过行为传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混合型流行〔mixedepidemic〕:是同源性爆发与连续传播性流行的结合型。通常是先发生一次同源爆发,而后通过人与人的传播继续流行。CompanyLogo2、传染病爆发及其原因分析爆发终止具有以下条件之一项或多项时,爆发或流行通常终止:1.污染源或致病源消除或改变。2.传递环节中断或消除。3.暴露者或易感者明显减少或已没有。CompanyLogo2、传染病爆发及其原因分析三、传染病爆发因素分析〔1〕同源爆发:又分为一次污染,如食物中毒;持续污染,如水源不断污染引起持续同源性爆发流行。〔2〕非同源爆发:由于连锁式传播或多处来源,如人与人之间传播或昆虫媒介或其他致病因子引起的传播、动物宿主传播等。不同类型的爆发其爆发曲线不同。CompanyLogo2、传染病爆发及其原因分析四、传播途径调查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传播途径,即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传播途径可分为两大类:①水平传播〔horizontaltransmission〕,是指人与人〔或动物〕之间以水平形式平行传播,包括经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土壤传播和医源性传播等。②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从广义上讲,垂直传播属于间接接触传播。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交替出现的一种传播方式称为"Z"型传播。不同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具备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病原体的传播方式有助于对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CompanyLogo2、传染病爆发及其原因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
主要指地理、气象、生态条件等,这些因素对传染病流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许多传染病都呈现严格的地区和季节分布,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蚶传染病又与生态条件关系密切。
CompanyLogo2、传染病爆发及其原因分析CompanyLogo3、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将导致一系列的气候变化,气候的变化将对传染病造成各种影响。1、传染源的变化2、传播途径的变化3、易感人群的变化4、新病原体的出现CompanyLogo3、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1.传染源的变化
全球变暖易导致极端的气象现象,患者与携带者极端天气事件构成自然灾害时,不仅可以直接引起人类死亡。还迫使人和动物迁移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形成利于疾病爆发流行的传染源。灾后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不利于患者和携带者的恢复,也使健康人群易于感染疾病,导致传染源进一步增加。
受感染的动物,海洋环境中传染源(疾病、病原体、寄生虫)的扩散与气候变化有关。2004年阿拉斯加游轮上的旅客吃了当地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生牡蛎后发生了腹泻,在此之前。未曾在阿拉斯加水域的牡蛎中检测出该病原菌,由于海水温度升高。这种病菌已延伸到了阿拉斯加州。CompanyLogo3、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2.传播途径的变化
虫媒气候趋于变暖,能使虫媒和疾病的分布扩散到较高纬度或海拔较高的地区。在北美。由于全球范围向北扩展而导致某些疾病发生区域扩大,如蜱传播的巴贝西虫病、边虫病、波瓦生脑炎和蚊传播的登革热等。在欧洲,也是由于虫媒范围的增大,莱姆病、南欧斑疹以及利什曼病的发病率增高、分布地区也增多。CompanyLogo3、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2.传播途径的变化
水研究表示水源和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病率的增高局部原因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1980~2001年,厄尔尼诺现象(ENSO)的日趋活泼与霍乱流行显示出持续而强烈的联系。ENSO导致海平面温度上升,可以引起海中桡脚类动物(浮游动物)的迅速生长、繁衍,从而增加霍乱病毒繁殖场所,增加霍乱的流行时机。CompanyLogo3、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2.传播途径的变化
空气空气传播疾病有一定的季节性.许多呼吸道病毒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肺炎链球菌都冬季发病,并且常常与当季的温度变化及人群活动相关。事实上,由于与气候相关的的暴露因子太多,而且没方法排除,关于这种现象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CompanyLogo3、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3.易感人群的变化
气候变化可以导致某些传染病进入未受感染过的地区。由于人群缺乏对疾病的免疫力.疾病造成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大气层中臭氧减少1%,引起具有生物学效应的中波紫外线光谱(UVB)到达地表量增加1.5%~2%用。UVB的增加将降低人体对某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如:结核、艾滋病、麻风病等,在UVB引起的免疫抑制下可变成致命性感染源。CompanyLogo3、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4.新病原体的出现
新病原体及所致新传染病的出现:
在未来的岁月里,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不断增加的地理运动以及人和动物宿主的接触,
病原体(尤其是病毒)
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
并可形成新传染病的病原体。全球变暖将导致一系列的气候变化,气候的变化将对传染病造成各种影响。CompanyLogo3、传染病治理与全球气候变暖通过分析和综合资深专家的共识,学界相关课题组确认了47个影响未来传染病在中国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未来10-25年在中国的可能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如下:
17种传染病危险因素在10-25年里可能有增加的趋势,包括老龄化、气候变暖、移民和城市化。5种传染病危险因素在10-25年里可能根本保持现有状况,包括密集式耕作和失业。8种传染病危险因素在10-25年里可能有减少的趋势,包括收入差距,贫穷和营养不良以及医院内感染。17种有利于控制传染病的因素在10-25年里可能有增加的趋势,包括教育水平,水和食品平安以及公众的健康意识。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可怖的传染病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影响国家的经济正常发展以及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国际交流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一.传染病对国内造成的破坏和威胁〔以艾滋病为例〕从艾滋病的影响来看,尽管直接导致的是人身平安、经济平安和公共平安等社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对人的素质的削弱和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事实上导致老了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问题。在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最终的结果就是经济倒退、社会不稳定,不但经济建设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而且国防力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和补充。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会跨国界流传,从而构成一个国际平安问题。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一.传染病对国内造成的破坏和威胁〔以艾滋病为例〕1.传染病严重威胁到国民的生命平安艾滋病死亡率几乎是100%,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遭到威胁,破坏了被感染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未被感染者的心理恐慌。口蹄疫使得人们对于一些商品产生恐慌,食品平安难以的到100%保障。.......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一.传染病对国内造成的破坏和威胁2.传染病会对国内经济开展造成巨大影响A.传染病会使得原本参与生产的个人无法正常参与生产。这一点在艾滋病问题上表达的尤为突出,大多数艾滋病患者是15~49岁年龄段的人口,艾滋病对于一个国家的劳动人口来说就是一个严重的灾难。B.传染病会破坏经济开展环境以及一些食品产品的生产。传染病会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遭到重创。口蹄疫病使得英国的养殖业遭受巨大的打击,其牛肉及牛肉产品的市场迅速萎缩,经济损失巨大。C.传染病使得一国的医疗负担变重,不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一些开展中国家用于对付艾滋病的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医疗负担越来越重。国家在艾滋病的防治上花费大量资金,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开展。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一.传染病对国内造成的破坏和威胁2.传染病会对国内经济开展造成巨大影响【补充】世界银行的研究说明一个国家的成人艾滋病感染率如果到达10%,其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将减少1/3,成人感染率如果到达20%,其国民生产总值将下降1%,感染率每上升1%,人类开展指数〔HID〕就损失2.2。据分析,仅艾滋病就可能使得坦桑尼亚的GDP减少15%~25%。
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一、传染病对国内造成的破坏和威胁3.传染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A.艾滋病的流行使人均预期寿命降低。〔在八个发病率最高的非洲国家,人均预期寿命以降低至40岁以内。〕人均预期寿命的降低,直接影响到社会开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B.一些医院拒绝为艾滋病人提供治疗,读书的时机、就业的大门也对他们关闭。这种情况导致了艾滋病人在人群中存在不安定因素、受感染者因受到歧视而仇视和报复社会。
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一、传染病对国内造成的破坏和威胁3.传染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C.艾滋病造成的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艾滋孤儿增多。全世界孤儿有1320万名。以南非为例,艾滋病泛滥造成了200万名孤儿,这些孤儿获得免疫接种的可能性较小,营养不良,容易受到虐待和剥削,失学的可能性大。这种“感染——贫穷——感染〞的恶性循环,使得那些孩子难以走入正常社会,并有很大的可能危害社会,从人类开展的角度来看,这也严重影响了人类知识和技能的传播。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二、传染病对国际社会和全球平安造成的破坏和威胁〔事例说明〕“传染病是无边界的。〞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二、传染病对国际社会和全球平安造成的破坏和威胁2.传染病会影响国家间的正常关系:以2003年SARS为例,SARS恐慌影响到了正常的国际交往,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商务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受到影响。例如,中国SARS病例的大量增加,引起了周围国家的担忧。中国与蒙古、巴基斯坦、朝鲜、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边境口岸曾一度临时关闭或者限制双方公民出入,俄罗斯暂时停止所有飞往中国的航班。此外,一些国家还出现了隔离和歧视华人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关系紧张。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二、传染病对国际社会和全球平安造成的破坏和威胁3.传染病通常会导致人口在国内和国际间的非正常流动。由于人口外流往往是从落后地区流向兴旺地区,有穷国流向富国,因此对流入地区和国家经济开展也会带来影响。〔贫民窟〕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CompanyLogo4、危险的国际传染病瞭望:●〔2004年数据〕目前全球近60亿人口中,约有半数受到传染病的威胁。●〔2004年数据〕目前每年死亡人口中大约有1/4是死于传染病,传染病的致死率依然居高不下。●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说明:传染病仍然是人类第一杀手。●〔2004年数据〕在诸多的新传染病中,艾滋病致人死亡人数最多,每年世界上约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
从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在全球的殖民扩张使全世界逐步构成了统一的疾病储存池。此时,病原微生物拥有了向原住民和新地区易感染人群传播的充分条件。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传染病的国际流行,而传染病全球传播也汇成全球化浪潮的一股支流,交互影响。有人指出,全球化的时代也就是全球传染的时代。那么全球化对传染病发展和防治有何影响呢?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其次,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新型传染病的流行与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也有直接关系。在20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科技的高速开展为世界各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但是也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例如,全球气温升高、森林消失、生物物种减少、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有害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是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界状态的表现。作为生物圈的组成局部,各种导致传染病的病原体也会在这种改变之中发生改变,并反过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2004年数据〕21世纪艾滋病高发区和重灾区:1.非洲地区: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该地区仅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却占全世界30%左右。2003年,该地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超过300万,死于艾滋病的患者超过230万。其中,博茨瓦纳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比例最高的国家,改正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几乎占其总人口数的40%。西非国家的艾滋病感染率为0.5%~11%不等。在东非的肯尼亚,每天约有500人被艾滋病夺走生命。在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每周约有2500人死于艾滋病。此外非洲还有约1200万名艾滋病孤儿。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2004年数据〕21世纪艾滋病高发区和重灾区:2.亚洲地区:亚洲是仅次于非洲的艾滋病高发区。特别是南亚地区艾滋病感染率近年来一度呈上升趋势。2003年,亚洲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40万,新增艾滋病病例100多万,死亡人数50万。其中,印度的新增病例高达30万,病毒感染者在300万~600万之间。在过去10年中,泰国死于艾滋病病毒的患者已有30万。而中国已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人。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2004年数据〕21世纪艾滋病高发区和重灾区: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003年在该地区也新发现200多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死亡人数10万。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2004年数据〕21世纪艾滋病高发区和重灾区:4.东欧地区与前苏联地区:近年来,中、东欧和中亚地区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大幅度增加。据报道至2003年,俄罗斯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已经到达100多万。CompanyLogo5、国际传染病现状●30年间艾滋病传播特点:1.蔓延速度快、范围广;2.艾滋病已经从城镇蔓延到乡村;〔由于贫困、文盲、妇女地位低下、人员流动频繁、缺乏防御艾滋病的根本常识,以及无法得到与防治有关的医疗效劳等因素,农村地区的艾滋病迅速蔓延。在印度有73%的艾滋病感染者生活在农村,在全球不少地区,农村的传播速度明显快于城镇。〕3.感染者多为年轻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0%以上在20~40岁。〕4.开展中国家艾滋病患病率高;〔全世界95%的艾滋病患者来自防治能力非常有限的开展中国家,一些地区还呈上升趋势。〕CompanyLogo6、国际传染病的治理
国际传染病治理已有很多历史成功案例,期中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莫过于全球天花病毒的治理。
国际传染病类型多样,这里主要以【天花、疯牛病、禽流感】三种传染病的治理历史进行介绍。CompanyLogo6、国际传染病的治理1、天花治理史采用接种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由来已久。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一种危险性更小的接种方法。他成功地给一个8岁的男孩注射了牛痘。现在的天花疫苗也不是用人的天花病毒,而是用牛痘病毒做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局部相同,而对人体不会致病。1967年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消灭天花的活动。现在,天花病的病毒只保存在一些国家的七个实验室中,以供研究之用。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并且为此举行了庆祝仪式。目前,世界上有两个戒备森严的实验室里保存着少量的天花病毒,它们被冷冻在-70℃的容器里,等待着人类对它们的终审判决。病毒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们在如何处理仅存的天花病毒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是彻底消灭,还是无限期冷冻?到目前为止,对天花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感染天花的病人通常是以支持疗法进行治疗,例如静脉注射电解质、营养品或以药物控制高烧或疼痛,同时也会以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天花病毒后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问题。CompanyLogo6、国际传染病的治理疯牛病治理历史“疯牛病〞的治理存在种种困难。主要有:落实“斗牛〞措施困难重重、经济负担难以应付、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研治理“疯牛病〞的进程缓慢而见效缓慢。慕尼黑大学于2006年12月1日发布消息说,该大学和波恩大学以及马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从被感染了Scrapie病毒的实验鼠脑蛋白分子中发现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明显延长被感染的实验鼠的生命,并可以制成疫苗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牛病。Scrapie病毒是疯牛病病毒和人类克雅氏病毒的一种变种。导致疯牛病的带病毒蛋白质分子会感染大脑中健康的蛋白质分子,引起连锁反响和破坏脑组织,患疯牛病的牛会因肌体和脑组织损害而很快死亡。然而,研究人员在感染了Scrapie病毒的实验鼠身上发现,即使实验鼠脑组织中没有健康的蛋白质分子,依然能够很好地存活。据此,研究人员从实验鼠的脑细胞中提取到了这种特殊物质。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利用这种物质制成的疫苗,能有效地预防疯牛病,但能否用于人类预防和治疗克雅氏病还需深入研究。CompanyLogo6、国际传染病的治理禽流感治理史:H5N1亚型于19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类。截止到2021年3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622例。人感染禽流感治疗策略主要是在适当隔离的条件下,给予对症维持、抗感染、保证组织供氧、维持脏器功能等方面。对症维持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物理或药物降温。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病毒〔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和抗细菌及病毒及真菌。保证组织氧合是维持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重要器官正常功能的核心,可通过选择鼻管、口/鼻面罩、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等序贯方式进行。具体治疗方法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防止滥用药物和不当操作,造成耐药和贻误病情。2021年,浙大一院传来好消息:通过对全国111名H7N9禽流感患者的分析,已经掌握了该疾病的发病规律,这意味着以后全球在H7N9禽流感疾病的诊断上,将有规律可循。这项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获得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可以说,对于禽流感的治疗仍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CompanyLogo6、国际传染病的治理CompanyLogo6、国际传染病的治理CompanyLogo6、国际传染病的治理国内:宣传教育;政府职能;法律建设;社会关怀;........国际传染病的治理国际: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经济扶助;国际组织;.......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世界上的传染病开始高频化●抗生素滥用—病毒抗药性●两极冰川融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挑战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1.世界上的传染病开始高频化:作为全球疾病预防的权威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在捕捉、预报和控制全球疾病传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卫组织通过下属机构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和发布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信息,从而及时提醒各国政府采取一些必要防范措施。在这些机构中,尤以两个机构作用较为突出:全球预警与反响网络和全球公共健康情报网。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2.抗生素滥用—病毒抗药性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然而说到“滥用〞,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其中的含义。实际上,但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标准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就可能给患者带来“四重危害〞。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2.抗生素滥用—病毒抗药性第一重: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那么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第二重:过敏反响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响严重时可能致命。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2.抗生素滥用—病毒抗药性第三重:二重感染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第四重:耐药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局部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2.抗生素滥用—病毒抗药性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对付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积极遏制由于滥用抗生素而引发的耐药性,努力维持现有抗生素类药物的药效。世卫组织当天发布一份名为?面对抗生素日益严峻的威胁行动的抉择?的文件称,几十年以来,人类找到了治疗结核病、疟疾、流感等疾病的药物,然而几乎全部抗生素都面临耐药性的威胁,这些人类费尽心血找到的药物一旦失去药效,这对全球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出现耐药性,某些由细菌、病毒等引发的疾病不仅越发难以治愈,而且代价昂贵。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目前尚未寻找到抗生素的替代品,不过,在防止出现耐药性方面,人类可以积极行动,比方在治疗中慎重使用抗生素,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控抗生素的使用。文件还提及一些开展中国家抗耐药性的积极尝试,如泰国开展“聪明服用抗生素〞方案,劝说患者减少抗生素服用。越南那么规定只有按处方才能获得抗生素。赞比亚那么从源头入手,医科大学生学习期间应正确了解耐药性有关知识。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2.抗生素滥用—病毒抗药性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3、两极冰川融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挑战正在加速消融的冰川严峻态势,必将带来以下严重的后果:a.海平面上升b.全球气候改变明显c.生态环境遭到破坏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1〕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冰盖和山地冰川的融化,是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的原因之一。如今,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数值正在不断增加着。如果南极冰盖发生崩解,会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近6米。如果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其结果会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
冰川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将淹没沿岸大片地区,使得居住在这些地区占世界一半人口的居民不得安宁,所有的沿海地区都将变成汪洋大海,美国纽约只能剩下联合国大厦和几座摩天大楼的楼顶,法国巴黎也许只能看到诶菲尔铁塔的塔顶,而荷兰、英国等几十个低洼国家将不复存在。
中国海岸线长达6000多公里,沿海分布着的上百座大中城市,都是人口密集之地。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杭州、厦门、广州、香港、澳门和深圳等城市的海拔都在20米以内。就是北京,以及南京、武汉这些看似和海洋虽有一定距离,但那海拔却都在山岳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的“水漫〞之列。更何况我国除大陆之外,更有海南,舟山、台湾等大小岛屿5000多个呢。
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2〕全球气候改变明显
冰川,特别是极地大范围冰盖能大量反射太阳光,从而有助于人类居住的地球保持温度不至于升高。然而,当冰川融化后暴露的陆地和水面就会吸收太阳热量,从而导致冰体融化更多,由此连锁反响势必加速地面增温过程,有助于气候变暖。而北极地区冰体过度融化后较冷冰水却会对欧洲局部地区和美国东部地区产生冷却效应,冰水流入北大西洋,又可能会使那里的大洋环流模式遭到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冰川消融更会给局部地区带来灾害。如喜马拉雅山冰川如此融化,在5到10年内,会使尼泊尔、不丹境内近50个冰川湖决堤而引发洪水泛滥;夏季冰川快速消融也会引发印度境内印度河、恒河水位上涨而造成洪灾。相反,随着冰川的退缩,大局部以冰川融水为水源的地区将会严重缺水,如秘鲁、印度北部就因冰川的加速消融而面临着缺水危机。
CompanyLogo7、当今世界卫生新问题和新挑战〔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冰川消融使一些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被破坏,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有报道说,与冰盖变化有关的北极熊难以寻食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即使无合同约束2025年工伤员工同样享有合法权益保护
- 2025年网络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贷款借款合同》
- 2025租赁协议简化版合同范本模板
- 2025语音平台租赁合同协议范本
- 2025物流合作合同协议书简化版
- 2025家电销售合同保修协议
- 2025双边贷款合同(固定资产投资)
- 2025船舶运输合同范本
- 2025桥梁工程招标代理合同
- 2025年湖南韶旅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课件
- 混凝土构件之梁配筋计算表格(自动版)
- 自制饮品操作流程
-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 碳纤维预浸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立项备案
- 预防性侵教育简报(修订版)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 JIS G4305-2005 中文版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1》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