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纳兰容若《送荪友》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纳兰容若《送荪友》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纳兰容若《送荪友》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纳兰容若《送荪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往往离不开逻辑,文学更离不开逻辑。优秀的文章一定极具逻辑性,但往往我们只把关注点放在了事理逻辑。其实真正优秀的作家往往是在文本中构置事理逻辑的冲突,却以情感逻辑和审美逻辑做到统筹和协调,最后让读者产生共情,当然这根本上是需要读者的理解力的培养的。接下来,我们说说这三种逻辑。事理逻辑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符合我们事实的逻辑。它强调的是因果的。我们读文字首先就不要放过事理逻辑,我们应该透过原作的文字,准确弄清作者所阐明的事理和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情感逻辑则是从情感出发并以情感来判断事物的主观性逻辑。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有时从现实角度来看是荒谬的,但从情感的角度看却有它的合理性。其实文学艺术只要在情感上能协调或产生感染力,即使在表现上有违常理也不减其价值。当我们理清楚了情感的逻辑支撑点,就说明我们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情感,明白了这些文字背后作者那颗炙热的心。审美逻辑是指审美活动中受审美对象客观构成条件及关系和主体美感生成条件及关系的制约而构成的一种联系。简单的说在文学中往往会为形成一种美,而构置一种逻辑关系。

我们不得不说文学作品的逻辑往往是尽力在构筑后两种逻辑。那么我们在进行文学鉴赏的时候,就需要特别关注后两种逻辑的存在,并分析出后两种逻辑,借此提高我们本身的鉴赏文学的能力。《送荪友》——纳兰容若

读诗第一步,把每一个字,真正弄懂,有疑问就要广泛的查阅参考书。

注:荪友:即严绳孙(1623—1702年),字荪友,号藕荡渔人,江苏无锡人,工书善画,与朱彝[yí]尊(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浙西词派创始人)、姜宸英(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并称“江南三布衣”,有《秋水词》。严绳孙于康熙十八年(1676年)应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之职,累官至中允,康熙二十四年四月谢病归。严绳孙与容若相识于康熙十二年(1670年),结为忘年之交。

人生何如(怎么样)不相识(李白也有: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何如相逢不相合(结合到一起,和睦,友好),更无别恨横(1.本指遮门的横木。2.平放)胸臆(内心)。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营门,栅栏门)骊歌(告别的歌,南朝梁刘孝绰《陪徐仆射晚宴》诗:“洛城虽半掩,爱客待驪歌。”唐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诗:“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驪歌又几年。”明姚茂良《精忠记·辞母》:“望帝乡白云縹緲,听驪歌珠泪痕抛,愿边疆无事扰。”)泪如雨。君行四月草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柳花桃花半委(1.抛弃;2.颓丧;3.把事情交给别人办)泥。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我今落拓(落魄,潦倒失意)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长江中部从枝江到洞庭湖口的一段的别称。)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王:春秋时周天子为各诸侯国之共主,称王。霸:诸侯国中的盟主,称霸。1.

王业与霸业。2.

指能成就王霸之业的人。)君今偃仰(俯仰;卧立,起伏。有随世俗沉浮或进退,或指生活悠然自得,骄傲的引申义。)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芙蓉湖(在无锡)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读诗第二步赏析三种逻辑关系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这几句,我们可以这样来看,相识、相逢、相合是符合事理逻辑的。这也往往是我们建立情感关系的基本逻辑顺序。但作者却偏偏是“何如不”,表面上看不符合事理了,但是这又恰恰符合情感逻辑,这里是诗人对离别的一种怨恨。情感太深,又不想离别,这里的情感逻辑是越深情越不想离别,你看这是符合情感逻辑又符合事理逻辑的,当这种冲突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就是不愿相识,因为相识了就会因离别而伤痛。但正是这种极度的不愿意就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也更加表现了主题。这里用这种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诗歌的张力,也展现了一种极致的人性美。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我辛苦、泪、君行四月这些都是符合事理逻辑,也符合情感逻辑的。但是泪如雨呢?好像有些不合事理,一个大男人不会这样哭的,但是从情感逻辑上看,恰恰又表现了作者用情至深,留君之切。我们再看四月芳草萋萋,按理说四月是美好的季节,为什么诗人恰恰看到的是柳花、桃花半委泥呢?有些弄不懂,但从情感逻辑和审美逻辑上看,则是诗人的移情。诗人将自我与友人身世飘零之感移情到了柳絮与桃花上。感叹自我与友人的生命都如景物一样半委泥了。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如今诗人落拓,一事无成应该是符合事理逻辑的,而这里写到江南的情景就不符合事理了。这里诗人是想象友人也在思念自己。这里显然运用对写法,去想象远在天涯的无锡风物以及想象友人思我的情境。这样的心理动机是因为思念友人太甚所以又是符合情感逻辑的。再就是这里将两边的时空做了一次交错,就将境界无限扩大,好像包蕴了整个宇宙。这里有现在有往昔,有北方又有江南,您看这不就是一个作者眼中的宇宙吗?所以在美学逻辑上这就创造了一种无必扩大的境界,形成了一种意境美。(凌云讲语文)注释:横门:长安城北西侧之第一门也。后泛指京门。骊歌:告别之歌,是《骊驹歌》的省称。草萋萋:草茂盛生长也;半委泥:花落不可收也。落拓:穷困失,景况零落。无由:犹无因,无所因依。荆江:长江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岳阳一段的别称,这里指在湖南岳阳之一段。康熙十七年秋着了正平吴三桂叛乱。溅荆江水:即以热血萨荆江,驰骋疆场杀敌也。王霸:战国时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者为王道,以武力结诸侯者为霸道。王霸,乃天下之头等大事也。偃仰:安然而处,无忧无虑。九龙:旧称有才名的兄弟九人为九龙。这里是说荪友回乡安然处于兄弟友爱之中。赏析: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荪友指的是江南才子严绳孙,彼时的严绳孙准备离开京城北京,去南方隐居。纳兰性德为朋友践行的时候,写了这首诗,纳兰的诗在写景状物,写朋友之情的时候,总会抒发自己的愁闷,这首诗便是一例。它的大义如下:人生既然有缘分让我们相识,却不能让我们长久在一起,你将去江南老去一生,我在燕北落寞凄清。相逢一场,真是造化弄人!不能天天与君见面,高谈阔论,满腔的别恨在胸中酝酿。留不住你,我内心悲苦,没有人再和我应酬唱达,宫门前面唱一曲骊歌,眼泪哗哗而下。你走的这天是四月里,芳草萋萋,柳树和桃花都婀娜开放了,随风委身于泥沼里。大江滔滔,东流而逝,映照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希望此时你会想起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一事无成,落拓如此,即使有满腔的热血,催我奋进,不如驰骋沙场,为国捐躯。荆江的太阳也即将落幕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场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