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项目整体设想与策划 2一、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体系的建设 2二、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 2三、加强资金保障体系的拓展 3四、加强服务评估体系的建设 4第二节项目管理方针 5一、工作目标 5二、指导思想 5三、工作原则 6第三节经营理念 6一、促进标准规范化运营 8二、配备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 9三、拓宽服务,促进良性循环 9第四节服务宗旨 10一、以老年人为本 11二、以员工为本 13第五节经营方案 15一、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15二、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7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18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18五、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 20六、加强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对策和建议 21第一节项目整体设想与策划一、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体系的建设组建一支专业化、高效化的服务人员队伍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关键之一。第一,我公司针对目前社会上居家养老服务员和义工的整体水平较低的现状,我公司将会着重加强对这些服务人员的上岗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制定服务人员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制度,委托专业的劳动职业培训机构或者有考评资格的服务机构,每年定期对服务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并组织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服务人员考取相关的职业把技术证书。第二,公司将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针对目前失能老年人的增多,仅仅依靠简单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无法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实际困难,需要有更专业的护理人员介入。可以通过组建专业的护理机构或者委托有护理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招募有职业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按照职业资格等级和服务对象的评估结果,选派不同等级的护理员定时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二、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可以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和服务盲点的存在,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服务重点,可以保证有限的服务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一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规划,对区、街道区域内的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生活状况、老年人养老需求、各类服务机构数量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大小、功能、位置等,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几年的建设规划。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应由单个服务中心建设向区域化服务网络建设发展。二要整合利用各方面的服务资源,来充实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企业等各种资源。可以尝试连锁服务、挂牌服务、合作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在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程度。三、加强资金保障体系的拓展争取更多的资金保障是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美好愿望,合理配置公共财政和社会资金的比例更具现实意义,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努力争取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政府在老龄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老年群体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是十分需要。二是要贯彻并执行有关单位制定的政策法规,包括在税收、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提高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鼓励社会各方面资金的加入。也可以通过探索新型的服务形式,比如借鉴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服务外包模式等形式,主动地和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项目的运作和发展。四、加强服务评估体系的建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估是为了深入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定位的有效性、运作模式的合理性、发展方向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体系,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应重点对居家养老开展的基本情况、居家养老服务目标完成情况、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政府财政支出管理和效益、老年群体以及其家庭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等内容进行评估和分析,有助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新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模式的适用性。五、尝试探索新型的养老保险体制当前我国老年人家庭的养老保障作用明显不足,老年人经济条件有限,老年人患急、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所需养老、护理费用承受困难,结果导致较高的人均预期寿命和较低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并存,在一定程序上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人口老龄化必然需要新的老年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在日本,人一到40岁,就开始全体参加介护保险,领取介护保险证,每月定时缴纳保险金,一直到终老。到了65岁缴纳比例会有变化,减少保险缴纳基数。拥有介护保险证的市民在65岁以后方可享受介护保险政策,包括护理和康复等专业服务,但并不是所有人到了65岁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享受,只有确实需要的人群通过申请,上门诊查,医生开具主治医生意见书,介护保险的大门才会向你敞开。有的日本人一辈子没能享受介护保险服务,却交了一辈子保险金也是常有的事。第二节项目管理方针一、工作目标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保障特困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出发点,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逐步建立起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标准规范化。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为指导,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构筑以市场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三、工作原则我公司在推进XX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时,始终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二)坚持政府购买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原则;(三)坚持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惠及全体老年人的原则;(四)坚持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义务服务、邻里互助相结合原则;(五)实行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原则;(六)实行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七)实行老人自愿申请原则。第三节经营理念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中国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实行,导致了社会转型下的人口的老龄化、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趋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77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3.26%。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会上升到4亿左右,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达到49.7%,而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家庭占家庭总数的17.95%。在这种趋势下,家庭养老模式渐渐无法满足养老的需要,无法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养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过去就是依靠子女度过晚年,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在家族结构尚未转型时,子孙绕膝,由儿女赡养晚年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如今,社会结构出现重大转型,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许多国家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改制,导致养老问题一下变得十分突出。许多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伴过世等原因,成为“空巢老人”,但是由于他们往往不隶属任何单位,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子女养老”与“单位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这样一种“居家养老”的方式无疑是养老模式的重要变化,它使得老人不用离开家庭就可以享受养老服务。随着转型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变化越来越明显,未来的家庭结构与老人的生活方式都将出现明显变化,过去的养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转型,“居家养老”的模式是公共政策对应于社会转型所做的一次调整,尽管效果还有待检验,但是它却人性化地考虑养老政策的得失,对老人的晚年需要做通盘的考虑。如此养老,或许才能真正缓解生活在这个高速变化的社会中的老人的焦虑,对于他们而言,承受着转型所带来的经济与情感代价,公共政策自然需要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心力。我们XX公司的养老服务经营理念为:建立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志愿公益服务相结合,再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相衔接,具有我们XX公司特色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再经过我们XX公司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市。因此我们把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标确定为:2-3年在民政部门开展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级以上(含),使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展成为XX市居家养老服务优秀示范区,成为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前卫和榜样。
为了实现上述的管理目标,在措施上离不开下列的基本方面:一、促进标准规范化运营我们在合同履约运营期内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负责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全部经费,享有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财务自主权,人事管理自主权,同时依法享受国家对社区居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支持扶助政策。必须依法无条件接受主管部门及辖区政府的管理,并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和发包方委托的对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常管理、财务以及服务落实等事项的监督、检查、审计和考核,要求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2-3年内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管理标准化和科技化,服务内容的全面化、细微化、人文关怀的服务性。二、配备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配备专业养老护理员、医护人员、专业社工等专业人才形成专职服务团队(专职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与供养人员要求比例达1:10以上),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和发掘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资源,为服务的各类老人提供全面周到的衣、食、住、行、医、葬(临终关怀)等各类养老基础服务,要通过开展个案服务、同质(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实现中心主任负责制下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良好集中供养(养老)环境。三、拓宽服务,促进良性循环整合和发展公益资源,向社会提供便老便民服务项目,将“长者日托、长者餐桌(送餐)、短期特护”等多项具体服务打造成为“长者服务中心”项目,面向社会输出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打造养老服务品牌,塑造全新的“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公众形象。面向散居老年人开展“开放日活动”,让居民和散居老年人能够充分了解和体验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生活的优越性,通过活动增加中心内老人的社会融入,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消除散居老年人对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顾虑,提高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第四节服务宗旨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依托社区”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的模式,拓展养老事业的渠道。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培育民间组织,发展志愿者队伍,使服务水平专业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提升服务质量,鼓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引导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把居家养老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美服务体系、优化养老环境,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化,加快助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是办好养老院的根本。所谓“以人为本”,一是要以老人为本;二是要以员工为本。老人是养老院的服务对象,是养老院得以存在的主体。吸引老人、留住老人、让老人生活幸福是养老院的根本目的。而员工则是为老人服务的主体,没有优秀的员工就没有优质的服务。养老院的条件再好,如果没有优质的服务,让老人不满意,自然是留不住老人的。因此,养老院的工作不仅是人对人的管理、更是人对人的服务。人是最关键的,一定要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一、以老年人为本“以老人为本”,就是一切要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把老人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应根据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软件管理更要突出人性化的服务。
养老院是老年人集体居住的场所。没有管理,就没有良好的次序和生活环境,更没有安全。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做好管理,是养老院的服务管理理念。
(一)满足老年人享受星级服务的需要。使他们在养老院不仅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更能得到比家里更方便的服务。
养老院可采用宾馆式服务模式与管理。并加快高档次硬件建设速度。快速便捷的服务程序和严格规范的服务标准,给人以高效、便捷、温馨的感受。
老人居室可采用家庭化布置,也可根据老人的自身特点进行调整。服务工作不应影响老人的生活和作息习惯,要确保安静的环境和老人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他们活动随意,饮食多样合理,早晚有人惦记、生活有人照顾、说话有人倾听、遇到困难有人帮助温暖的情感交流和彬彬有礼的服务使老人留连忘返,在养老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满足老年人广泛的精神文化需要。
养老院应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组织老人参加文化活动。为了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不断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幸福感,要了解养老院中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爱好的老人们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充分表现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美好愿望。老人们想到的,我们要想到;老人们没想到的,我们也要想到、做到。给予超出老人期望的服务,给予老人以惊喜,是养老院占领养老服务行业市场应该下的硬功夫比如:学电脑、上网、音乐会、票友会、老照片展等活动。不仅给老人提供更多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而且给老人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更有情趣,精神上永远年轻。
马克思说:“人天生是社会动物”。社会交流是老人的需求。养老院开门办院是很有必要的。让社会上愿意关心老人,为老人服务的个人、社会团体走进养老院,以各种形式的交流让老人开心、开拓视野,使他们融入社会。给予老人们在家养老所得不到的欢欣与惊喜,充分满足老人被爱被尊重的强烈愿望。(三)满足老人共性需求的同时,注意个性化的需求。养老院中每一个老人的性格、喜好各有不同。因此,在服务中,了解掌握每一个老人的性格特点,建立老人个人档案很有必要。对于不同的老人,给予不同的关心和服务。在组织热闹活动的同时,也要关心喜欢安静、不爱出门的老人。日常工作中,要适时到老人身边了解他们的想法,老人们在想些什么?愁些什么?忧些什么?通过沟通,知晓老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困惑,才能对症下药给予老人及时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转介服务等,使老人摆脱身心上的障碍,保持良好心态,轻轻松松快乐生活。
很多老人在单位时从事领导工作,过去的人际关系不错。但是,住进养老院,过上集体生活就出现了问题。养老院内创建“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和睦氛围,不可忽视。
(四)满足老人享受儿女亲情的需要
养老院尊老爱老的服务工作永远无法替代儿女的孝心。这个理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情感,老人们非常在意儿女对自己的关爱。在经济独立的现代社会,这种关爱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二是责任,赡养、孝顺老人是儿女的责任,养老院不能替代。因此,养老院要与老人的亲属保持联系,彼此交流老人的情况,提醒他们关爱老人、并在硬件和软件上为子女尽孝创造条件。使老人在养老院生活既方便舒适,又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二、以员工为本“以员工为本”创建养老院的特色文化,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
。养老院为人服务,也是靠人服务。因此,拥有一批优秀素质的员工,才能具备优质的服务质量。(一)关心、爱护、重视每一位员工
对每一位员工,在人格上讲平等,在工作上讲合作,在生活上讲关爱。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平等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员工们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到自己在这个团队中的重要性。以此为出发点,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团队才有凝聚力,才能同舟共济,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种平等和谐文化是团队精神的灵魂。(二)重视员工保持健康轻松的心理
每一位老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受到身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然而,“在老人永远是对的”的理念下长期工作的员工,心中难免产生压力、委屈和困惑,会陷入精神困境。不良心境日积月累会使员工情绪郁闷或烦躁,对于这样的员工,必须及时加以疏导,解除他们的心理问题。没有心理健康的员工,就无法提供“健康”的服务。针对这些问题,可采用学习、宣泄以及休息等具体的方法。
学习:要培训员工,使他们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遇事学会用换位的思维模式、用热心、耐心、细心来对待和处理老人的种种要求和问题。宣泄: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座谈,相互倾诉正、负两方面的心情,加强与他们的分享,积极交流,提升正面心态,树立同工意识。
休息:保证必要的休息,丰富业余文体生活,适时组织外出活动,离开工作场景,有助于解除员工的心理压力。
(三)创造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
在培养员工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确保养老服务队伍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使埋头苦干的人才真正得到重用。
总之,只要牢牢抓住“以老人为本”、“以员工为本”两条主线,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管理工作,使养老服务事业更上一层楼。第五节经营方案一、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我国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对众多独生子女来说,将来对老人的赡养、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或压力以及照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这些负担或压力非常之大,以至于如果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他们很难继续提供这种照顾。因此,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人口老龄化加速过程中大量增加的照顾需求,其养老规模和能力又显得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现有社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同时,机构照顾比较高的费用也使一些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望而却步;即使有条件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也因受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不愿去机构养老;对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有专家指出,容易造成社会疏离、习惯性无助等问题。因此,发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也是解决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三)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享受舒适安全、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对养老事业提出的新的要求。完善的社会化居家养老应该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健身娱乐、情感慰藉、法律咨询、生活援助、参与社会等职能,而不是单一的养老。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要求,更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养老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道义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尚,使社区老人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安度晚年。
(四)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出路。
我们国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如此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承受如此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决定了我国不能象西方国家那样由政府包办社会养老福利事业。这就需要开辟出一条养老职能社会化的道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强化社会居家养老功能,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同时也为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营造了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二、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社区居家养老既不同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养老的方式看,是居家养老,它区别于机构养老,也就是说,老年人是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是在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二是从养老资源提供的主体看,居家养老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照顾。社区居家养老强调了社区照顾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简而言之,社会化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一)孤寡贫困和空巢老年人;
(二)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三)伤残老年人;
(四)烈军属老年人;
(五)高龄并生活不便的老年人;
(六)居住在本辖区内,自愿出资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和其他60岁以上需要照料的老年人。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一)生活服务: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帮助老年人买菜、做饭、洗澡、清理卫生等,为老年人购买生活用品或开展捐赠活动。(二)精神服务:对老年人进行心理保健教育,陪老年人聊天、读书、散步、浏览或参加娱乐、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是和基本的沟通技巧,能够观察老年人的情绪变化。
(三)健康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生病老年人及时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四)走访服务:在节日和老年人的生日期间,到家中探望,陪老年人过节、过生日,使老年人享受亲情。
(五)日间照料:早晨接老人到日间照料室,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负责午餐、休息和安全,并在晚间送其回家。
(六)法律服务:为老年人免费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七)代办服务:人领、代购的物品及处理的文书资料符合老年人的要求。
(八)医疗保健服务1.预防保健服务:根据老年人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预防方案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老年人掌握预防老年病的基本知识并进行基础性的防治;2.医疗协助服务:应遵照医嘱及时提醒和监督老年人按时服药或陪同就医,协助开展医疗辅助性工作,应能正确量血压、体温等;3.健康咨询服务:通过电话、网络及会议报告或老年学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及老年期营养、心理健康等知识教育。
4.其他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种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五、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
居家养老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功能单一,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养老保障发展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其主要表现,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有些部门领导对社区概念和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致使社会化居家养老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二是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社区老年福利设施由国家、集体包办,民政部门直办直管的做法还没有根本改变,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仍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为主。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筹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三是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发展社区老龄服务仍是民政部门热,其他部门冷。四是专业人才缺少。目前,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六、加强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推动,初始动力行政化。
政府的推动引导具体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二是政策,三是协调。
第一,在资金供给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投入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单一做法,还可提供相关福利补贴,接受补贴的老人用自己的收入购买福利服务。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对象,他们虽然有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但也仅能保障基本生活。社区虽然也采取了各项措施,如提供无偿、低偿服务等,但社区居委会毕竟是一个群众自治组织,经费有限,难以满足困难老人较为全面的服务要求,因此他们往往因为囊中羞涩,难以享受到高品质、全方位服务。这就需要政府采取补贴的形式,为他们购买服务。
第二,政府还应在制定有关的社会福利政策、法规和规章上下工夫。从现有的状况看,有关老年人的政策法规还是较完善的,但重要的事是抓督查和落实。在完善配套法规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制定社会福利机构的规划,使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能适应银色浪潮的需要。对现有的社会福利机构要依法加强管理,总结推广经验,抓好服务。同时政府要制定“扶持和优惠”的政策,给予社会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一定的财政补贴、用地、贷款和税收方面的政策倾斜,提高政策吸引力,以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各类社会福利机构都能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三,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除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主体作用外,更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要相互沟通,把医疗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社区层面搞好民政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的整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和街道、社区协调配合,做好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从单位转到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为他们养老、就业提供各种方便;文化体育部门要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健身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地方财政部门要在财力和政策上给予扶持。社区内的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要对社区老人开放,实行资源共享。
(二)社会参与,服务内容广泛化。
1.把社会化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社区建设是从社区服务起步的,社区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因此,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促进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密切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毽子里的铜钱课件
- 《心肌梗死健康宣教》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选集【职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职员管理篇】
- 2025年家电行业策略报告:内销走出休息区关注外销自主品牌
-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件
- 2025物品保管合同范本
- 北大中医养生学课件 饮食类养生
- 砂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中国国有银行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GB/T 25279-2022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
- 五年级《欧洲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破产管理人工作履职报告(优选.)
- 022化妆品委托加工合同
- 桩裂缝计算(自动版)
- 高边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给排水全套资料表格模版
- 万吨钛白粉项目建议
- 化妆品购销合同范本
- 7725i进样阀说明书
- 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