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系-1-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系-1-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系-1-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系-1-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系-1-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兽医微生物学》育人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23305006课程总学时:64,其中:授课64学时课程学分:4.0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春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所需先修课:动物生物化学二、教学理念(提示:从以学生为中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阐述)兽医微生物学是为动物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讲授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疫病病原的基本特征及相应的诊断与鉴别技术,是学生后续进行兽医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临床诊断学等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必要基础。该门课程也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接触到的第一批专业基础课程,在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高专业凝聚力,激发学科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程所构架的动物病原学理论知识体系及传授的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今后从事兽医相关检测与检疫、疫病防控等工作及开展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培养兽医学科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石”课程。本课程秉持“从基础做起,用专业服务行业”的教学育人宗旨,依据课程特点及学科特色,将教学内容与临床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引领学生从病原角度探究行业现状,启发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临床真实案例,鼓励学生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自主进行诊断及分析。通过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及实际应用,构建“由点及面、由个体到群体”的微生物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树立“从临床中来,到应用中去”的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脚踏实地”的专业基础知识框架。及时在教学内容中添加兽医微生物学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布置具有较好延伸性的课后思考题,鼓励学生利用所有可获得的资源进行解答;同时编制与讲述知识点相关的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学习知识进行现场问题的解决,不但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和巩固,而且可充分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翻转式课堂(学术交流),以自主选题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力。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应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1、知识层面:1.1了解并掌握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1.2了解微生物与动物机体及疾病的关系1.3掌握重要的动物疫病病原微生物的鉴别诊断方法及防控具有完整的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框架;掌握动物疫病病原的基本特征及相应的诊断鉴别技术2、能力层面:2.1掌握临床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培养、增殖方法及诊断步骤2.2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意识及习惯2.3能够灵活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进行临床疫病的诊断与防治,解决临床常见问题;能够追踪世界前沿,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3、价值观层面:3.1具有大局意识3.2具有整体意识3.3具有服务意识爱学习、爱兽医、爱农业、爱国家;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以农为本,服务行业;放眼世界,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四、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与课程目标关系图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数教学方式支撑的课程目标参考书目或阅读材料绪论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发展阶段,介绍微生物学的几位重要奠基人,现代微生物学的进展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方法和意义。1课堂讲授3.1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及结构简单讲述细菌的形态,重点讲述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2课堂讲授1.1;1.3;2.1;2.2《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态细菌的代谢、生长繁殖、人工培养、生化反应、群落生长的调控、细菌的生态等;正常菌群及菌群失调的概念。重点讲清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曲线的意义;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概念及培育的目的。2课堂讲授1.2;2.3;3.1《兽医微生物学》;课件消毒、灭菌与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讲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中温度、光线、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明确几个重要的概念,如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等;讲述抗生素和细菌素的杀菌作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重点讲述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灭菌原理。2课堂讲授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细菌的致病性的确定,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及毒力测定方法,内、外毒素的区别,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的方法。重点讲述细菌毒力的测定方法及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2课堂讲授1.2;2.2;2.3;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重点讲述毒力变异与耐药性变异;细菌的遗传性变异的机制,重点讲述细菌的基因转移类型,基因工程的步骤与在实践中的重点意义。3课堂讲授1.2;1.3;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讲述细菌分类的依据方法、细菌种的划分和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明确细菌命名的规则。1课堂讲授2.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机制及诊断方法为重点;链球菌属中,链球菌的分类体系,猪链球菌及致乳房炎的链球菌为主要内容。2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肠杆菌科以大肠杆菌、沙门菌为主,重点讲述其抗原结构、染色及培养特性、致病性和鉴别诊断等。2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巴氏杆菌属、放线杆菌属、里氏杆菌属、嗜血杆菌属等,重点讲述嗜血杆菌的“卫星现象”与致病特点,巴氏杆菌的形态与染色特点、致病性及诊断要点,放线杆菌的致病特点。2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布氏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伯氏菌属、波氏菌属、军团菌属等,讲述绿脓杆菌、布氏杆菌的培养特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明确布氏杆菌对人类的危害性。2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革兰阴性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简述弯曲菌属、螺杆菌属等的培养特性。1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弧菌科及气单胞菌科简述副溶血弧菌及气单胞菌的培养特性及公共卫生学意义。1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以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和猪丹毒杆菌为重点,简述其形态特点、培养特性、致病性和鉴别诊断方法。1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革兰阳性产芽胞杆菌炭疽杆菌要重点讲述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性、微生物血诊断方法与注意事项,对人畜的致病性等。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讲述梭菌属的培养方法、致病特点、诊断方法等。1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分枝杆菌属及相似属分枝杆菌属、放线菌属等,重点简述分枝杆菌的致病特性及其抗酸染色特征、微生物学诊断方法。1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以猪痢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为重点,简述螺旋体的观察方法、培养特性及诊断程序。1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支原体重点讲述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培养要求与方法,分离与鉴定步骤,几种支原体的致病特点,明确附红细胞体的致病特征。1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立克次体与衣原体讲述立克次体的主要特征,衣原体的独特发育周期,明确包涵体等的概念。1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真菌学概述、真菌分类,重点讲述真菌的致病性及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常见病原性真菌的致病特点。3课堂讲授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的定义与特点简述病毒学的发展史,重点讲述病毒的定义、特点及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区别。1课堂讲授3.1;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的形态与结构讲述病毒的形态及分析方法,重点讲述病毒的结构特点与化学组成,明确几个概念,如核衣壳、囊膜、纤突等。2课堂讲授1.1;1.3;2.1;2.2《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病毒的分类依据及分类现状,明确病毒种、属的划分,了解病毒命名的规则。1课堂讲授2.2;2.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的抵抗力影响病毒感染性的化学、物理及生物学方法。明确病毒毒力增强及减弱的方法及其重要的实践意义。1课堂讲授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的复制讲述病毒的复制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重点讲述病毒的生物合成。要明确几个重要的概念,如复制周期、隐蔽期等。2课堂讲授1.2;1.3;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的遗传与演化病毒变异的机制,其中重点讲述病毒基因重组的发生机制;讲述病毒的人工诱变技术,病毒遗传进化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明确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如突变、缺损型干扰突变株、基因重组、表型混合、准种、重配、复活、补偿性作用等。2课堂讲授1.2;1.3;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的分离与培养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讲述病毒的细胞培养技术,介绍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检测及常用鉴定方法,重点讲述病毒数量及感染性的测定方法,以病毒的半数感染量的测定为重要内容。明确几个概念,如细胞病变效应、蚀斑、PFU、LD50、TCID50等。2课堂讲授1.2;2.2;2.3;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的致病机理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与机理,病毒感染的临床类型,着重讲述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类型的特点。2课堂讲授1.2;1.3;2.2;2.3;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病毒理化性质的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2课堂讲授1.2;1.3;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病毒各论以临床常见的病毒为重点,如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马立克病毒、法氏囊病病毒等,其它做一般讲述。讲述病毒的形态及结构特点,重点讲述病毒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在兽医临床的危害性。17讲授讨论1.1;1.2;1.3;2.1;2.2;2.3;3.2;3.3《兽医微生物学》;课件五、教学方法(1、如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2、如何实现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教学活动?3、如何实现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请给出具体措施)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习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不拘泥于课本,适当引入当前兽医微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新发现,使学生意识到开展微生物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人生发展方向。2.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教学活动的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兽医微生物学各论中的生物武器,基因改造等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3.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实时引入当前兽医微生物学研究的方向,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动物源性细菌和病毒的研究兴趣,主动构建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的完整知识体系,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六、考核方法(强化过程考核,注重知识考核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考核形式分值考核范围及要求对应课程目标作业30拓展内容为主;课后完成1.1;1.3;2.1;2.2;3.1;3.3随堂测验30课堂讲授内容为主;当堂完成1.1;1.2;2.1;2.2;3.1;3.3结课考试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