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情宫怨诗(知识点+方法+习题)_第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情宫怨诗(知识点+方法+习题)_第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情宫怨诗(知识点+方法+习题)_第3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情宫怨诗(知识点+方法+习题)_第4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情宫怨诗(知识点+方法+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闺情宫怨诗

一、内涵:

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主要是抒写古代民间

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官妇、游子妇等)在闺阁中的愁

怨。

以男子角度创作的诗歌,表达对妻子的真挚情感,包括赠内诗和

悼亡诗。

以女子角度创作的诗歌,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如李清

照的《声声慢》、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江城子》、王昌龄

《闺怨》、元稹《行宫》、杜牧《秋夕》。

代表诗人:1.宋代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

李清照,北宋婉约词人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花间派的代表诗人:韦庄、温庭筠。温庭筠为“花间派”首要词人,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二、主要分类:

1、闺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

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则写那

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

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

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

封侯。”

2、宫怨诗。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

思迁”之怨恨的诗作。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

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

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

颇有怨恨之情。沈侄期《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

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

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

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4、商妇怨诗。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金

钗”本是女子妆扮首饰,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

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掷,其中苦情不言而喻。

5、少女闺怨诗。

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

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

诗,如白居易《伤春词》。

三标志:

1.抓题眼:

标题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

“寄”“闲”等表情感的字眼。

2、找意象:

时间意象:如早春暮春初秋深秋日暮月夜等。

自然意象:如皎洁月亮、寂寞落花、黄叶飘零、依依杨柳、鸣叫

黄英,汤汤流水、风霜雨雪等。

器物意象:如沙漏、纱灯、团扇、珠帘、熏笼、罗帐、玉钩、征

衣、砧杵、行舟等。

动作意象:如眺望、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庭院建筑类意象:花屏、章台、栏杆、高楼、宫殿、玉阶、窗、

轩楼等

3.看内容: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

内容的诗歌;闺怨诗,只专写古代宫中妇女及其失宠后所抒怨情的

诗歌。

四、主要情感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

清;

2..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

的关切、牵挂;

3..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

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

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5..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

无聊情怀。

6..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五、常用技法

①细腻的心理描写:除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

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②表现手法: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烘托、虚实结合、比兴、

衬托、对比。

③语言特色:绮丽、含蓄、凄冷、伤感、哀怨、悲慨。

六、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潦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

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

合内容分析。(5分)

答: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

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

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

简要阐述。(6分)

答:

答案:①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②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

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二)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3.“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

作答)“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分)

【参考答案】①“恨”的真正原因是“青鸟不传云外信”。(1

分)②青鸟为传说中的信使,丁香在诗词中多喻指相思之愁的郁

结不散,可知“恨”传达出了抒情主人公因得不到恋人的音信而

生发的难解的相思之愁。(1分)

4.“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

分)

【参考答案】①以景结情,寓情于景。(1分)③词作以景语作

结,更添愁情。春水绿波流向天际,暮色中尤见凄迷。(1分)③

它既是词人“回首”所见之景,同时也寄寓着人物心中流淌不尽

的愁思,物化形象,愁入不尽之水,何其伤也。(1分)

(三)菩萨蛮

温庭笏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鹏捣。

5.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闺怨B.梳妆C.相思D.送别

【参考答案】D

6.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鹏鸽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反衬手法。②鹏鹃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③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四)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注:“渔阳”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

7.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2

分)

【参考答案】①“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

②“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③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

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和音乐美(1分)。

8.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

【参考答案】①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

②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

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

③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

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1分)

(五)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什么

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先抑后扬的写法;②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

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③突

出了“闺怨”的主题。

10.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

由。

【参考答案】①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③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

曾愁”至I」“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

③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

的夫媚,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

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

(六)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芟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

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②坞:湖岸凹入处,汀:水中沙洲。③

轩槛:长廊的栏杆。④美:指菱。

11.词中说“西湖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2分)

【参考答案】①花草繁茂(岸、汀花草繁茂),②湖平岸静卜湖面

广阔平静、湖岸幽静沉寂),③月色清幽,④莲香宜人。(2分。每

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①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的推移;

②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境界,烘托出西湖之美;表现出诗人对景色

的陶醉。(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七)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13.少妇赏春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心理变化:不曾愁——自娱、欢乐一一悔、怨、思念。

14.抒发了主人公咋样的情感?

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从“不知愁”到“悔封侯”产生出了悔、怨之情

(八)梅花落

卢照邻

梅岭①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