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2022年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八辑文献中有记载:“贵贱之位,岂或在它?……

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与上述记载体现的治国之道最接近

的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2.秦汉时期,河涅地区是羌、汉、匈奴杂居之地,近年在此发掘的上孙家寨东汉晚期匈奴

墓,从出土的铜镜、钱币等文化面貌已无法判断墓主的族群身份,只有从墓中的一枚“汉匈

奴归义亲汉长”Bp,才可知道墓主原来是匈奴人。这说明()

A.河涅地区手工业较发达B.匈奴视汉朝为华夏正统

C.汉朝直接管理匈奴地区D.多民族共同体有所发展

3.中唐之后,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柳宗元以“前者忘,后者系”警示君主,即前代君主

被百姓遗忘,而继位者为民众所拥护才可以政权交接。据此可知()

A.社会改革趋向复古B.民本思想受到推崇C.皇位世袭受到冲击

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4.南宋时,高宗下令:对于“擅载外国入贡”的商船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

宋孝宗也有回绝朝贡的诏令:“自今诸国有欲朝贡者,令所在州军以理谕遣,毋得以闻。”

这些措施旨在()

A.促进海外贸易发展B.维持朝贡贸易体系C.维护国内秩序稳定

D.加强中外友好交往

5.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由皇帝命司礼监太监,会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

司的长官,对累诉冤枉的囚犯进行复核审理。经大审,有人获减刑,有人因供养父母,以可

矜的名义免除死罪发落。重罪、疑难案件仍须具疏上请,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置。这反映了()

A.司法审判的公正和独立B.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

C.儒家思想主导司法实践D.司法制度向近代化转型

6.如表为《滇事杂档》中收录的滇南地区官员与边境地区的土司之间往来文件的部分内容。

据此可知()

第1页,共15页

文件内容

临安府官员给土司稿土司、掌寨所管地方,乃朝廷地土,安设土司、掌寨,以卫边隅,寸地

吾卡的公函尺土,并非土司、掌寨私业,不得擅自与人。

土司稿吾卡对猛喇老猛喇地方,系朝廷土地,安设土司、掌寨管理,并非土地私业,不得擅

挝族人的声明自与人。

A.双方在守护疆域问题上态度一致B.西南地区独立于清王朝管辖之外

C.清王朝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D.清朝笼络西南地区各族上层分子

7.1858年,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记录了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的陈述:“我曾问过

上海道台,促进我们对华贸易的最好办法是什么",道台回答说“别再向我们运送那么多鸦

片,我们就能够买你们的产品”。道台的话反映了()

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B.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C.鸦片贸易的危害性D.清朝官员思想的进步性

8.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1905年清政府开办了户

部银行,辅助国库,执行币制改革。此后,一些商办银行涌现,上接票号承接政府财政资金

存放汇兑业务;下合钱庄银钱汇兑业务,外涉外资银行外贸汇兑业务。这些银行的创办()

①践行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②延续了清政府的统治

③推动了金融业的近代化

④打击了外国资本渗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研究中国共产党某文件时的摘抄,下列主题与之相关的是()

(方)义才的时戒便溥其工

(七)人玄人人生港

(三)全四人K崎3动H

(0)及堇世每/构

(JL)机5妁小攵改*国办

第2页,共15页

A.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B.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C.革命统一战线已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保障

10.“156项”工程是指从1950年到1955年期间,苏联答应帮助我国建设的一批工业项目,

在施工的150项中,106个民用工业企业,有50个布置在东北,32个布置在中部地区;44

项国防工业中有35项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156项工程”这一安排有助于()

A.完成社会主义改造B.实现产业基本平衡C.改善工业空间布局

D.完善工业体系建设

11.1949〜1980年,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

1981〜1995年,集体农机站逐渐解体,农机工业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规模经营的小型农具

等;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我国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①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

②实质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

③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④借鉴西方国家经济建设经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如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的部分规定,这类规定()

第202条:如果一个人打了较之地位高者之面颊,则应于集会中用牛皮鞭鞭之六十下。

第203条:如果一个人的儿子打了一个与之同等人之子,则应赔银一明那。

第204条:如果一个穆什钦努(自由民)打了一个穆什钦努之脸,则应赔偿十含客勒之毒

艮。

A.注重维护统治者利益B.体现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

C.执法过程缺乏强制性D.立法思想蕴含着契约精神

13.英王爱德华一世于1283年召开议会时,有42名市民参加,占总人数的14%;1295年“模

范议会”召开时,有172名市民参加,占总人数的44%。1510年,来自110个自治城市或大

学的220名议员则成为议会下院的主要代表,对都铎王朝的内外政策施加了影响。这体现了

英国()

第3页,共15页

A.宪政体制有所发展B.民众参政热情高涨

C.具限制王权的传统D.国王“临朝不理政”

14.1815年5月,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建立统一的关税体制;1815年6月,普鲁士

公布了德意志人自由迁徙的规定。1819年南德商业同盟建立,1828年中德商业同盟建立,1829

年普鲁士与南德商业同盟缔结条约。这些做法对德意志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德意志地区的统一B.德意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德意志民族意识开始形成D.结束了德意志的割据状态

15.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动用100多架次飞机,派遣数千名随军科技专家组成一支特殊部

队奔赴轴心国物色科技精英,最终使2000多名科学家流向美国,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

这反映了美国()

A.力图改变西方文明进程B.重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C.试图缓和冷战中的对抗D.巩固了科技领域强国地位

16.1952年,土耳其基于地缘、安全等方面考虑加入北约。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土耳其

并未追随北约的立场,它虽对冲突双方“关闭”了土耳其海峡(有损俄罗斯的利益),但并

没有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称为“侵略”,亦未跟风欧美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这说明土耳其

()

A.谋划与北约争夺联盟主导权B.构建以己为中心的外交网络

C,加强了与俄罗斯的安全合作D.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核心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蓝”并不是现代中国人的独创,据出土的珠料和管料推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尚蓝”已成为贵族审美的嗜好,并成为一种祥瑞的象征。古人不畏险阻从遥远的异国他乡

采购青金石作为蓝色颜料来装饰佛像,以示对信仰的虔诚。

唐代的窑工们,将“波斯蓝”与中国“瓷”相融合而烧成青花瓷器,浑厚华滋。经历了两宋

时期的没落,青花瓷在蒙元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烧制元青花瓷的高铁低镒的钻土矿(“苏麻

离青”)应该是来自伊朗等国。元朝政府于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烧造贡瓷的“浮梁瓷

局”,烧制出的青花瓷颜色稳定、沉静,而且在烧结瓷器的温度、质地及装饰手法上都取得

了巨大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时青花瓷这个品种已经完全成熟和有大规模的生产。从对波

斯细密画插图本的考察来看,青花瓷的成熟可能在13世纪末期,其大规模对外出口贸易应当

开始于14世纪上半叶。

第4页,共15页

元明清三朝统治者皆因信仰对青蓝色系青睐有加,元、清两代因信仰萨满教而崇尚天蓝色,

明代统治者因信奉道教而推崇青蓝色系。几经历史淘洗,蓝色终于长久驻留于国人的心中,

最终成为华夏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中的鲜明一笔。

——商编自邹文兵、曾璐:《“中国蓝”:色彩情感与品牌视觉形象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青花瓷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蓝”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2年(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上按照西方与东方的差异,在坚持西方“工人统一

战线”的口号下,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包括两个面向:一是阶级外统一的问题,

要揭露本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某些集团同外国资本妥协的想法,从而使之能够与本国革命

联为一体;二是阶级内统一的问题,“同国际无产阶级和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必要性,是反

帝统一战线的一项最重要的策略任务”,因为“只有同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联合起来,

殖民地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并保持其胜利果实”。

——摘编自安东强:《中共三大前党内外对于统一战线的认识与表述》

材料二:中共建立之初,不要说具体的国共合作,就连宽泛的“联合战线”,中共都尚不了

解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共一大上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

分子阶层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

的决议案》,在实际上确立了党外合作的方针。中共三大倡导“中国国民党应该是中国国民

革命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还对社会革命分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希望“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

——摘编自蔡珍:《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策略研究(1921-1927)》

注:“黄色知识分子”指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的历史背景及

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变化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茶于17世纪上半叶传入英国,当时的广告重在宣传饮茶非同一般的益处,几乎将其

视为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一一后来的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一一喜好饮

茶,饮茶在宫廷中蔚然成风,贵族受其影响亦加以模仿。至18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中产阶

第5页,共15页

级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据C.H.丹耶在1893年认为“茶甚至成为农业劳动者的

经常性饮品”。176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数量已达4,425,731磅,1784年进一步

增至10,148,257磅。走私数量也颇为惊人,有人认为走私茶占有2/3市场。英国人的饮茶

偏好在18世纪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社会中存在专门人士对饮茶时添加砂糖与牛奶(乳类)

进行了精细化探究。“下午茶”在英国社会自渐流行起来。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材料二:17世纪,海牙市政府每年召集一次社区免费聚餐,据账单可知就餐者曾消费茶叶、

烟丝等。“茶馆”一词已经在17世纪末荷兰政府实施的茶叶及咖啡税的一些相关规定中被经

常提及。到19世纪后期荷兰出现了茶叶包装生产厂,其流程已经出现了机械化、规模化作业。

在品茶新时尚的带动下,一部分人热衷于收藏新颖茶器,一些富裕家庭乐于建筑别具风格的

茶亭。这一热潮同步于当时欧洲长时间流行的“中国热”(Chinacraze)。

一—摘编自刘勇:《中国茶叶与近代荷兰饮茶习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饮茶之风在英国流行的因素及本土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饮茶对荷兰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作为国家间友好关系的象征,“国礼”在国家间的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古代朝

贡体系之下,中国选择馈赠他国的主要是奢侈品和土特产品,如举世闻名的中华四大“国

礼”一一丝绸、茶叶、瓷器和阿胶。晚清时期,各国政要们如美国总统格兰特、日本首相伊

藤博文等开始访问中国,为此,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依据国际惯例,仿照西方国家荣誉勋章

样式,制作大清御赐双龙宝星赠给来访的政要,以示荣典。

——摘编自甘甜甜、宋黎磊:《中国对外交往模式变迁下的“国礼”馈赠》

1972年,毛泽东主席与到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进行了会晤,毛泽东主席的赠礼是宋本影印

《楚辞集注》,表达了中日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刻内涵。田中角荣首相的赠礼是水粉画《春

晓》,寓意中日两国将迎来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春天。2014年,习近平主席出访阿根廷,送

出的国礼包含了《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失恋33天》等影视作品。这些影视剧跨越时空,

使极具时代感和文明进步的全新中国形象,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目中鲜活起来,进而产

生情感的共鸣。

——摘编自陈紫:《国礼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第6页,共1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强调的是礼乐教化百姓,故A项错误;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故B项错误;

C.根据材料“贵贱之位,岂或在它?……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

可知其主张举贤任能,提倡不偏富贵与不避贫贱的公平原则,结合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尚贤”,

不以出身为选贤标准,唯才是举,故C项正确;

D.“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强调的是法治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故D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百家争鸣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秦汉时期,河涅地区是羌、汉、匈奴杂居之地,近年在此发掘的上孙家寨东

汉晚期匈奴墓,从出土的铜镜、钱币等文化面貌已无法判断墓主的族群身份,只有从墓中的一枚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才可知道墓主原来是匈奴人”可知,东汉晚期的匈奴墓葬中的随葬品,

如铜镜、钱币等均与汉人没有区别,体现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说明多民族共同体有

所发展,D项正确;

材料中仅说明一些墓葬中随葬了铜镜,但不能反映制作铜镜的手工业发达,排除A项;

秦汉时期,匈奴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与秦汉政权并立,没有视汉朝为华夏正统,汉朝也没有直接

管理匈奴地区,排除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3.【答案】B

第7页,共15页

【解析】根据材料“前代君主被百姓遗忘,而继位者为民众所拥护才可以政权交接”可知,柳宗

元认为继位者必须得到民众拥护才能交接政权,体现了民本思想受到推崇,B项正确;

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不代表“社会改革趋向复古”,排除A项;

材料仅体现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并未得到实施,因此皇位世袭没有受到冲击,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当时民本思想受到推崇,未体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限制朝贡贸易,说明其认识到朝贡贸易这种“入少出多”的不务实政

策对国家的利益造成损失,这有助于海外民间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可知宋代并未维持原有的朝贡贸易,排除B项;

正常的朝贡贸易不会影响国内秩序的稳定,排除C项;

加强中外友好交往理应强化朝贡贸易,材料正好相反,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重罪、疑难案件仍须具疏上请,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置”可知,皇帝在司法审

判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说明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B项正确;

材料并未提到司法审判的公正和独立,排除A项;

儒家思想只是影响司法实践,而不是主导司法实践,排除C项;

鸦片战争后司法制度才逐渐向近代化转型,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

第8页,共15页

题的能力。

6.【答案】A

【解析】根据临安府官员给土司稿吾卡的公函和土司稿吾卡对猛喇老挝族人的声明可知,两则公

文材料都声明土司、掌寨所管地方,不得擅自与人。可见,滇南地区官员与边境地区的土司在守

护疆域问题上态度一致,A项正确;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管理地方的重要制度,让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物,但是仍然处在中央政府的

管辖之下,排除B项;

据所学可知,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是在雍正时期,材料不能明确表明是在雍正时期,排除C

项;

材料没有清朝笼络西南地区各族上层分子的信息,材料主要反映了滇南地区官员与边境地区的土

司在守护疆域问题上态度一致,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别再向我们运送那么多鸦片,我们就能够买你们的产品”,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贸易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降低了中国人民的购买力,反映了鸦片贸易的

危害性,C项正确;

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鸦片贸易的危害性”不一致,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鸦片贸易的危害,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无关,排除B项;

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清朝官员思想具有进步性,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答案】D

第9页,共15页

【解析】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

实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材料未体现这一思想;这些银行的创办并没有延续清政府的统

治;近代商办银行承接政府财政资金存放汇兑业务、银钱汇兑业务以及外资银行外贸汇兑业务,

推动了金融业的近代化;近代商办银行的创建,有利于打击外国资本渗透。按照题意要求,③④

符合题意,D项正确;

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抗日的民族团结”可知,中

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

战争,A项正确;

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

革命统一战线存在于1924年到1927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合题干“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抗日的民族团结”

及抗日战争的历程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从1950年到1955年期间,苏联答应帮助我国建设的一批工业项目,在施工

的150项中,106个民用工业企业,有50个布置在东北,32个布置在中部地区;44项国防工业中

有35项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可知,从1950年到1955年期间,苏联帮助我国在东北、中部

和西部地区建设一批工业项目,这改善了工业空间布局,C项正确;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排除A项;

“156项工程”这一安排有助于改善工业空间布局,但未体现实现产业基本平衡,排除B项;

此时我国还未建立工业体系,排除D项。

第10页,共15页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国家进行农具改革运动中设立农机站、农村规模经营的小型农具、联合收

割机等都受到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①正确,由手工生产到简单机械到大型机械实质是手工生产

到机械生产的生产方式的变革,②正确,A项正确;

③错在食品安全,农业机械化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项;

④错在借鉴西方经济建设经验,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其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独立发展,没有

借鉴西方国家经济建设经验,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对人身伤害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对人的保护,体现

了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B项正确;

材料只有第一则材料提到“打了较之地位高者之面颊”,无法代表统治者的利益,排除A项;

材料属于法典内容,不属于执法过程,排除C项;

契约精神强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受自己诺言的约束,信守约定,而材料强调对个人身体的保护,

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283-1510年英国议会召开具有持续性,市民阶层比重不断增加,影响不

断扩大,说明具有限制王权的传统,C项正确;

第11页,共15页

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后才建立宪政体制,排除A项;

材料只提到议会影响的扩大,无法得知民众的参政热情,排除B项;

1689年《权利法案》后国王才逐渐“临朝不理政”,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19世纪初,德国建立了统一的关税体制、人民可以

自由迁徙、商业同盟建立,这些政策为德国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A项正确;

此时德国的分裂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此时德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发展并不迅速,排除B

项;

德意志民族意识形成早于19世纪,如16世纪宗教改革等都推动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形成,排除

C项;

普鲁士领导的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结束了德意志的格局状态,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派遣数千名随军科技专家组成一支特殊部队奔赴轴心国物色科技精英,最终

使2000多名科学家流向美国,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可知,二战后美国从德日等国家吸收

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巩固了美国科技领域强国地位,D项正确;

力图改变西方文明进程夸大了美国的意图,排除A项;

材料强调科学家流向,不属于科技合作与交流,排除B项;

材料中的时间是二战即将结束,还未进入冷战,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2页,共15页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可知,土耳其之所以在俄乌、俄美(北约)以及俄欧之间采取平衡

外交是基于维护国家利益、赢取民意支持、谋求战略自主、彰显多元身份等诸多原因,其中国家

利益是对外政策的核心,D项正确;

谋划主导权不符合题意,土耳其不具备相应实力,排除A项;

材料是土耳其的平衡外交,没有体现土耳其构建外交网络,排除B项;

土耳其既未追随北约立场,也有损俄罗斯利益,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中国人自古对蓝色的崇拜;中外交往增多;政府重视和管理;制瓷技术不

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多;元朝海外贸易发达;宗教因素的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

【小题2】“中国蓝”的发展变化承载着华夏文化的集体记忆;“中国蓝”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南

方文人士大夫文化融合的结果,是民族认同的象征;“中国蓝”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结果,

体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国蓝”蕴含的稳定沉静气质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下国人的审美

需求。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史综合,第一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元朝青花瓷快速发展的原

因作出回答;第二问结合“中国蓝”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分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史综合,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答案】【小题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本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

涨;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国际联合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

主要内容:加强与本国资产阶级的联合;加强同国际无产阶级和苏维埃共和国的联合。

【小题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理论建设上的发展;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

民主革命不断向前;为以后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借鉴。

【解析】本题考查统一战线。第一问要结合共产国际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的历史背景

及主要内容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变化的意义来解答。

第13页,共15页

本题考查统一战线,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答案】【小题1】因素:广告宣传推动;王室贵族推崇;茶叶大量进口;茶叶价格下降;社

会经济发展;奢侈消费大众化。

表现:饮茶偏好由绿茶转为红茶且添加牛奶与糖;“下午茶”流行。

【小题2】影响: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近代城市的服务业

内容;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近代工业发展;丰富了荷兰的文化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第一问要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英国

工业革命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