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介绍_第1页
手足口病介绍_第2页
手足口病介绍_第3页
手足口病介绍_第4页
手足口病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足口病介绍演讲人:日期:手足口病基本概念手足口病病原学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与预防手足口病诊断与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症与处理手足口病康复与护理目录01手足口病基本概念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定义肠道病毒进入人体后,与咽部、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经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引起细胞病变,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机制定义与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易感人群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该病。流行特征手足口病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一般在夏季和秋季高发,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聚集的场所,如幼儿园、托儿所等。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手足臀部皮肤的皮疹和口黏膜溃疡等。部分病例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手足口病可分为普通型和重型。普通型表现为发热、皮疹等症状;重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与分型诊断标准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可对手足口病进行诊断。具体标准包括: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鉴别诊断手足口病需与其他儿童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水痘、疱疹性咽峡炎、风疹等。这些疾病在皮疹形态、分布部位和伴随症状等方面与手足口病有所不同,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鉴别。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02手足口病病原学肠道病毒种类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肠道病毒特点肠道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室温下可存活数日,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甲醛、碘酒等都能灭活病毒。肠道病毒种类与特点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介绍CoxA16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呈球形,直径约24~30nm,无包膜,核衣壳为立体对称二十面体。CoxA16生物学特性Cox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该病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CoxA16致病性VSEV71同样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与CoxA16在形态上相似,但抗原性不同。EV71致病性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另一主要病原体,其传播途径和致病性与CoxA16相似。但EV71感染可引起更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无菌性脑膜炎、小脑炎和脑脊髓炎等。EV71生物学特性肠道病毒71型(EV71)介绍除了CoxA16和EV71外,其他肠道病毒如埃可病毒等也可引起手足口病,但相对较少见。近年来有报道显示,部分非肠道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与手足口病相似的临床表现,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其他相关病原体其他非肠道病毒其他肠道病毒03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与预防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均可传播病毒。传播途径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个人预防措施0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家庭及幼儿园预防0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消毒措施03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患病儿童应及时隔离,并加强晨检工作,对出现可疑症状的儿童及时送诊。预防措施与建议疫苗种类目前已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上市,主要是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对象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接种效果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EV71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可达90%以上。疫苗接种情况04手足口病诊断与治疗临床表现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普通病例表现包括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血生化检查可能会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出现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脑脊液检查可能会发现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病原学检查可通过鼻咽拭子、气道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等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的核酸检测或培养分离,以明确病原体的种类。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的患儿,同时伴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者即可确诊。包括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鉴别诊断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需要与手足口病进行鉴别。如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多见于婴幼儿,突发高热,热退后出疹,为粉红色细小密集的斑丘疹,压之褪色,皮疹在24小时内出齐,躯干部较多,头面、颈后、四肢等部位较少,掌跖部常无皮疹,皮疹持续1~2天后消退,无脱屑和色素沉着。如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到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为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躯干部、背部、四肢较多,面部较少,皮疹间有正常皮肤,退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症治疗降温、镇静、防止高热惊厥。对于严重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病程小于3天,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或心肌炎等表现的危重病例,应尽快转诊至具备条件的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危重病例早期识别非常重要,一旦识别必须尽快采取相应急救措施。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药物治疗目前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疗程3~5天,或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也可应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喜炎平、热毒宁等,有一定疗效。此外,α-干扰素雾化、喷雾或含服也有一定疗效。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重症病例,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其他治疗如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对于危重病例,还可采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救治措施。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05手足口病并发症与处理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介绍心肌炎手足口病可能引发心肌炎,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心肌炎是手足口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水肿肺水肿是手足口病的另一种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肺部湿罗音等症状。肺水肿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手足口病可能引发无菌性脑膜脑炎,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嗜睡等脑膜炎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表现。无菌性脑膜脑炎是手足口病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手足口病还可能引发循环衰竭、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无菌性脑膜脑炎其他并发症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介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手足口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儿。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呕吐、嗜睡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时就医治疗手足口病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就医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加强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和避免接触传染源。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同时,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以减少感染风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06手足口病康复与护理观察病情隔离治疗饮食调整皮肤护理康复期注意事项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患儿在康复期仍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疹,以免继发感染。口腔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措施及建议01020304可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减轻口腔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如患儿发热,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