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习题期末测试卷(一)_第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习题期末测试卷(一)_第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习题期末测试卷(一)_第3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习题期末测试卷(一)_第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习题期末测试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0讲亚热带季风气候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第40讲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1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不低于10℃,积温在8000℃至4500℃之间,最冷季气温在0℃至15℃之间的气候类型。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2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3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4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亚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他大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两种气候的相似点: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5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1、分布上的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主要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区,以及日本南部与朝鲜半岛的南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0ºN—35ºN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沿岸地区、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地区。2、成因上的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亚欧大陆和太平洋间的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典型的季风环流;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的陆地面积小,这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季风环流不典型。。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6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3、气温年较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小。(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最热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均气温27.2℃,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7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4、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4——9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8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9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0ºN—35ºN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沿岸地区、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地区。2℃,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农业生产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4、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丙位于大陆的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丁位于25°-35°大陆的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选项,答案选B项。乙河沿岸城市数量多,规模大。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理由。答案提示:乙河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每年4—5月锋面雨带推移至此形成降水,使河流出现一次汛期;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甲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答案提示:东北—西南走向答案提示:乙河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每年4—5月锋面雨带推移至此形成降水,使河流出现一次汛期;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0ºN—35ºN的大10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11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界为38°N)分布的纬度位置高于我国(北界为34°N),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海洋性,中国亚热带季风呈大陆性。原因:

1、日本属于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与同纬度地区比较,气温较高;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上,距离亚洲高压较近,受大陆气团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低。所以在我国分布温带季风气候的纬度上,日本仍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群岛附近有日本暖流流过,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3、冬季风起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南下首先影响的是我国,越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后势力减弱,对日本群岛的影响减小。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12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概述:我国境内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13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区春暖秋凉,夏热冬寒,四季分明。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14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

代表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15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特征有: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16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

代表动物:弥猴、灵猫等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17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农业生产

本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次在部分山区还大量种植玉米。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等到极大推广。饮料作物以培植茶树为主。此外,棉花、花生,以及杜棕、百步根等各种药材也生长很好。本区由于物产丰富,家禽养殖业也相当繁荣。由于降水丰富,河源众多,水产养殖业也很发达,以及建立在加工这些农产品上的工业门类也发展迅速,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很典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农作物大约一年两熟。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农业生产18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土壤

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红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红壤通常具深厚红色土层,网纹层发育明显,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土壤19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2)指出图中乙河流每年有两个汛期的主要原因。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上,距离亚洲高压较近,受大陆气团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低。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丙位于大陆的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丁位于25°-35°大陆的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选项,答案选B项。两种气候的不同点: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土壤农作物大约一年两熟。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乙河位于下游,地势起伏小,流量小,航运条件好,沿岸城市数量多、规模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特征有: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是这里的主要植被。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知识梳20典例探究: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景观独特、令人神往,某旅游团由广州乘火车经郑州、兰州到拉萨。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2.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A.旱作农业、水田农业、草原畜牧业 B.水田农业、草原畜牧业、旱作农业C.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水田农业 D.水田农业、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典例探究: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景观独特、令人神21典例探究:

【详解】1.广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郑州是温带季风气候,兰州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拉萨是青藏高寒气候,故A正确。2.广州位于珠三角,是水田农业,郑州位于黄淮海平原,是旱作农业,兰州是旱作农业,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是草原畜牧业。故D正确。答案提示:1.A2.D典例探究:【详解】答案提示:1.A2.D22典例探究: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4.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典例探究: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典例探究:

【详解】3.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甲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乙位于40°-5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位于大陆的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丁位于25°-35°大陆的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选项,答案选B项。4.1月份,北半球冬季,F岛吹西北风(偏北风),经过洋面的增温增湿,气温较同纬度大陆高,岛屿西侧正值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答案提示:

3.B4.A

典例探究:【详解】答案提示:3.B4.A24典例探究:

读我国M、N两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5.M、N两地的气候类型()A.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均为温带季风气候6.N地年日照时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 B.海拔高C.降水多 D.气温高7.造成M、N两地1月份气温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典例探究:读我国M、N两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25典例探究:

【详解】5.由经纬度可知,MN两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由气温降水资料可知,M地冬季气温低于零度,为温带季风气候,N冬季气温高于零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6.由资料可知,N地降水多余M地,受此影响,阴雨天气较多,日照较短,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7.由经纬度可知,MN分别位于秦岭北侧和南侧,冬季,秦岭阻挡冷空气,N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气温较高,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答案提示:

5.A6.C7.C

典例探究:【详解】答案提示:5.A6.C7.C26典例探究: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示区域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为65.95%,河流水能资源丰富。(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理由。(2)指出图中乙河流每年有两个汛期的主要原因。(3)比较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沿岸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典例探究:27典例探究: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理由。【详解】根据该地地理位置可判断出图示区域主要为福建,主要山脉是武夷山。图中甲附近气温低,为山地位置。根据图中28°C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